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浇水频率对向日葵黄萎病严重度和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全 文 :第 33 卷 第 3 期
2012 年 5 月
内 蒙 古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ol. 33 No. 3
May. 2012
浇水频率对向日葵黄萎病严重度和
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
曹 雄, 李小娟, 周洪友, 景 岚, 赵 君*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
摘要: 本试验通过对接种黄萎病的地块进行不同浇水次数的处理来调查分析浇水次数对向日葵黄萎病发生程度
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多,向日葵黄萎病的发病严重度也随之增加,且向日葵的产量呈现降低
的趋势。在接种的地块中浇水 1 次的病情病指由 29. 0 递增到浇水 3 次 51. 5;产量则由浇水 1 次的 4690. 95kg /公顷
降低至浇水 3 次的 3815. 55kg /公顷。
关键词: 向日葵; 黄萎病; 产量; 浇水次数
中图分类号: S435. 6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 - 3575(2012)03 - 0036 - 03
EFFECTS OF WATERING FREQUENCY ON
THE SUNFLOWER VERTICILLIUM WILT
OCCURRENCE AND SUNFLOWER YIELD
CAO Xiong, LI Xiao - juan, ZHOU Hong - you, JING Lan, ZHAO Jun*
(Department of Agronomy,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uhhot 010018)
Abstract: In this experiment,the effects of watering frequency on the sunflower yellow wilt disease index and sunflower yield were
studied in artificial inoculated field. Our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more watering frequency,the much more severe of disease index. Wa-
tering in the inoculated plots 1 times to 3 times,the disease index of Verticillium wilt showed an increasing tendency,(form 29. 0 to
51. 5) ;meanwhile,the sunflower yield decreased from 4690. 95 kg /ha,down to 3815. 55 kg /ha.
Key words: Sunflower; sunflower yellow wilt; yield; watering frequency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为菊科一年生草本
植物,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我国是向日葵种植大国,
其种植面积为 117 万公顷,总产量 174 万吨,仅次于
大豆和油菜[1]。向日葵黄萎病是向日葵上普遍发生
的一种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等
地。在美国等地区,向日葵黄萎病的发生呈现出逐
年增加趋势,部分地区发生面积可高达 40%以上[2]。
目前在我国,向日葵黄萎病也是危害向日葵的严重
病害。2009 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宁夏黄灌区黄萎病
发生最重,平均发病株率达 40%,其次是黑龙江地
区,平均发病株率高于 15%;而内蒙古和河北的发病
株率均为 10% ~ 15%。2010 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东
北地区黄萎病呈现严重的态势,呼伦贝尔市阿荣旗
发病株率高达 80%,其次是赤峰地区,发病株率为
70%。宁夏和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地区发病株率为
16% -30%(采自向日葵产业体系数据库)。该病害
的危害已经严重的影响着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将
进一步的限制向日葵产业的发展。
向日葵黄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中的大丽轮枝菌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所引起的一种土传病
害[3]。此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 25℃左右[4],在土壤
湿度大于 15%时,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病菌的生长
速度急剧加快。但当土壤湿度超过一定的阈值后会
使土壤中空气流通困难,反而不利于病原菌的生长
* 收稿日期: 2011 - 10 - 18
基金项目: 国家向日葵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研究室专项资金 CARS -16
作者简介: 曹雄(1987 -)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病理研究.
* 通讯作者: E - mail :zhaojun02@ hotmail. com
和繁殖[5 ~ 7]。本试验通过对不同的浇水次数、黄萎
病发生的严重度以及向日葵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
试验,旨在为创造不利于黄萎病发生而有利于向日
葵生长的生态环境,进而为向日葵黄萎病的综合防
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
1. 1. 1 供试品种 供试向日葵品种为从凯福瑞种
子公司购买的杂交种 LD5009。
1. 1. 2 供试地块 内蒙古农业大学萨拉齐分院农
场,土质为轻盐碱沙壤土。
1. 1. 3 供试水源 萨拉齐分院农场机井抽取的深
水,测定 pH约为 7. 3 左右,呈弱碱性。
1. 2 实验方法
1. 2. 1 黄萎病菌人工接种处理 黄萎病菌菌株采
集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向日葵种植区。将分
离纯化后的黄萎病菌菌株用麦麸进行培养。接种
14d后将培养的黄萎病菌连同麦麸一起晾干,然后碾
碎,均匀的撒入试验地表,随着旋耕将人工培养物均
匀的混入土壤中。
1. 2. 2 小区设置 试验设 4 个处理即非接种地块、
浇水 1 次为处理 1,接种地块浇水 1 次为处理 2,接种
地块浇水 2 次为处理 3,接种地块浇水 3 次为处理 4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 3 次,共 12 个小
区,每个小区面积 48 ㎡。现蕾期所有小区统一浇 1
次水(第 1 次浇水) ;开花前期处理 3、处理 4 再浇 1
次水(第 2 次浇水) ;灌浆期处理 4 浇 1 次水(第 3 次
浇水) ;收获期前进行病害严重度调查。调查标准参
考 1. 2. 4 病害调查方法 。向日葵成熟后每个小区随
机采收 15 个花盘,进行种子产量、籽仁率、百粒重的
测定。
1. 2. 3 田间管理 播种前,按 150kg /hm2 的用量施
入磷酸二铵和硫酸钾。5 月 16 号播种,株距 40cm,
行距 50cm播种密度约为 45 000 株 /hm2。每穴播种
1 粒,10d后进行补苗。9 月 25 号收获。生长期间以
75kg /hm2 施入磷酸二铵追肥 1 次,除草 4 次。
1. 2. 4 病害的调查方法 在每个处理所设置的小
区中随机选取 50 株向日葵,在黄萎病发病盛期,调
查不同处理向日葵黄萎病发病植株症状,记载病株
显症叶片数,病叶颜色、叶片是否有脱落、卷枯等[8],
进行统计,通过计算得到病情指数,最后将每 1 处理
的 3 次重复数据进行平均。根据 Flood 等[9,10]提出
的分级标准,将病株分为以下 5 个等级(表 1)。
表 1 向日葵黄萎病病情分级标准
Tab. 1 The delineation of sunflower wilt disease index
病级 分级标准
0 健株,无表观症状
1 植株 25%以下表现褪绿、黄化、萎蔫枯死等症状
2 25% ~50%的植株表现症状,植株矮化
3 50% ~75%的植株表现症状,植株矮化
4 75%以上的叶片表现出严重症状,植株枯萎死亡
病情指数 = Σ(各级代表数值 ×各级病株数)
调查总数 ×最高级代表数值
× 100
1. 2. 5 产量、千粒重、籽仁率的测定方法[11] 产量
(kg /667m2) :将每一处理收集的 45 盘向日葵种子进
行称重(kg) ,取平均值得到每盘向日葵种子平均重
量(kg) ,以 3 000 株 /667m2 向日葵来计算 667m2 产
量 。
百粒重(g) :从每 1 处理所收集的种子中随机挑
选 100 粒种子,称重,每处理重复 3 次取平均值,结
果保留 2 位小数。
籽仁率(﹪) :从每一处理所收集的种子中随机
称量 1 0g,去皮后称其籽仁的重量,该重量除以 10g
得其籽仁率,每小区重复 3 次取平均值,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浇水次数对向日葵黄萎病发生程度的影

不同浇水次数向日葵黄萎病发生严重度的调查
结果如表 2 所示。结果表明非接种地块浇水 1 次的
病情指数为 19. 7,显著低于接种地块浇水一次的病
情指数 29. 0. 说明人工接种成功。对于接种地块,
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向日葵黄萎病在田间的发生
也越来越严重,其病情指数由浇水一次的 29. 0 增加
到浇水 3 次后的 51. 5,病害的发生呈逐渐增加的态
势。
表 2 向日葵黄萎病病情指数调查结果
Tab. 2 The results of Verticillium wilt disease index
不同处理 病情指数 显著水平
处理 1 19. 7 0. 05
处理 2 29. 0 0. 05
处理 3 37. 5 0. 05
处理 4 51. 5 0. 05
2. 2 向日葵产量性状的测定结果
不同处理下向日葵产量等性状的调查结果如表
73第 3 期 曹 雄等: 浇水频率对向日葵黄萎病严重度和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3 所示,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向日葵产量随之减少,
由 5 142. 45kg /hm2 减少到 3 815. 55kg /hm2。百粒重
也呈现递减的趋势,由最高的 15. 41g 减少至
13. 57g,但下降幅度并不显著。处理 1 的籽仁率最
低为 40. 42%,浇水 2 次的籽仁率为 49. 17%,其他处
理的介于二者之间。
表 3 向日葵产量性状的测定结果
Tab. 3 The results of Sunflower yield and other traits
不同处理
产量
(Kg /hm2)
百粒重
(g)
籽仁率
(%)
显著水平
(667m2 产量)
处理 1 5 142. 45 15. 41 40. 42 0. 05
处理 2 4 690. 95 15. 32 45. 87 0. 05
处理 3 4 165. 95 14. 41 49. 17 0. 05
处理 4 3 815. 55 13. 57 42. 73 0. 05
3 讨论
3. 1 浇水频率对黄萎病发生严重度的影响
由表 2 可见,处理 1 的病情指数为 19. 7,显著的
低于处理 2 的病情指数 29. 0,说明人工创建的病圃
环境是成功的。当土壤含水量 15 % 以上,随着土
壤含水量的增加病菌的生长速度加快,表明该病菌
生长需一定的土壤湿度。本试验中,在接种地块,随
着浇水次数的增多,田间土壤的湿度相应也增加,从
而利于黄萎病菌的繁殖以及在植物体内的定植,导
致黄萎病的发生严重,说明黄萎病的发生严重度和
土壤的湿度呈正相关。这一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结果
相一致,如张丽萍等[12]在研究中发现,在棉花的整
个生育期的调查过程中,病情指数随着相对湿度的
增加而增加。在病指迅速增长时期,其平均相对湿
度为高达 64%。朱建兰等[13]在研究土壤含水量对
病菌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 10 %
以下病菌不能生长。因此,灌水频率增加导致黄萎
病病情加重的原因是由于土壤湿度增加所致。
3. 2 不同的浇水次数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由表 3 可见,接种地块中向日葵的产量
(4 690. 95 kg /hm2)明显低于非接种地块(5 142.
45kg /hm2) ,表明黄萎病的发生对向日葵的产量造成
一定的影响。同时,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向日葵的
产量由浇水 1 次的 4 690. 95kg /hm2 减少到浇水 3 次
的 3 815. 55kg /hm2;千粒重也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
呈现降低的态势,即由浇水一次的 15. 32g 减少到浇
水 3 次的 13. 57g。籽仁率在浇水 2 次后,即现蕾期
和开花前期各浇一次水后,籽仁率达最高为
49. 17%。以上的结果表明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多,向
日葵黄萎病的发生也愈重,产量随之降低,但籽仁率
没有表现出与之相应的线性关系,这其中的原因是
向日葵出苗至现蕾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
21. 94%,;现蕾至开花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 45. 41
%;开花至成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 32. 65%。浇水
次数适当的增多,有利于植物的灌浆,使得籽仁率等
品质相关指标得以提高,但生长过程中过多的水量,
又会使黄萎病发生加重,因此适时并合理的灌水对
于协调向日葵黄萎病的发生和产量的关系是至关重
要的。因此,依据本试验的结果我们建议在初始菌
量小的地块上,生产中可以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以
获得较好的收成,但是对于黄萎病发生严重且不能
进行轮作的地块一定要控制浇水的频率和浇水量,
从而将黄萎病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水
平。
参 考 文 献:
[1] 王静.向日葵菌核病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6):25 - 28.
[2] Thomas Gulya. Sunflower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tribu-
tion in Midwestern U. S. in 2003
[3] 曹丽霞.内蒙古地区向日葵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及研
究建议[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6):83 - 84.
[4] 张绪振,张树琴,陈吉棣,等.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种的
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1981,(03).
[5] 孔令甲.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程度与旬气温的关系[J].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研究进展.北京:中国农业科技
出版社,1990:381 - 385.
[6] 齐俊生.冀中南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
分析[J].棉花学报,1998,10(5):263 - 267.
[7] 石磊岩. 棉花黄萎病灾害因素分析[J]. 中国棉花,
1999,26(7):8 - 9.
[8] Heale,J. B,and Karapapa,V. K. . the Verticillium
threatto Canada 's major oilseed crop:Canola. Canadian
Journalof Plant Pathology,1999,21,1 - 7.
[9] Flood J. . Isaac 1. & Milton JW. Reactions of some culti-
vars of lucerne to various isolates of Verticillium albo - at-
rum. 1978.
[10] A. O. LATUNDE - DADA,J. A. LUCAS. Variation in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wilt within seedling populations
of some varieties of lucerne (Medicago sativa)Plant Pa-
thology ,Volume 31,Issue 2,pages 179 - 186,June
1982.
[11] 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内蒙
古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品质科,2009,3:1 - 5.
[12] 张丽萍. 不同灌水方式对棉花黄萎病发病的影响.
[J]石河子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24(2):190
- 191.
[13] 朱建兰. 土壤因子对茄黄萎病菌侵染和生长的影响.
[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0,(3):282 - 286.
83 内 蒙 古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1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