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木天蓼的“同物异名”及其原植物考证



全 文 :第30卷第4期
2 0 1 5年1 2月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HEBEI JOURNAL OF FORESTRY AND ORCHARD RESEARCH
Vol.30No.4
Dec.2 0 1 5
   
文章编号:1007-4961(2015)04-0424 -07 DOI:10.13320/j.cnki.hjfor.2015.0092
木天蓼的“同物异名”及其原植物考证
祁振声
(河北农业大学 期刊社,河北 保定071001)
摘要:为确认古本草记载的“木天蓼”是藤还是树,对它的“同物异名”及原植物进行了详细考证,结果表明:木
天蓼绝不可能是猕猴桃科缠绕藤本葛枣猕猴桃Actinidia polygama(Sieb.et Zucc.)Maxim.;古本草中的木天
蓼又名木蓼、天蓼,与其他典籍中的楷木、黄连木、黄楝树、黄练芽等属“同物异名”,其原植物即今漆树科落叶
乔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该植物在民间至今仍有木蓼、木蓼树、楷木之称,亦可佐证。
关键词:木天蓼;黄连木;同物异名;植物形态;主要用途;民间名称
中图分类号:G 941 文献标志码:A
Synonym and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plant of Mutianliao
QI Zhensheng
(Journal Publishing Department,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071001,China)
Abstract: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synonym and original plant of Mutianliao has been con-
ducted to confirm the fact that“Mutianliao”is belong to vine or tree in the ancient herbal in
the paper.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Mutianliao can’t absolutely be the twining vine of Ac-
tinidia polygama(Sieb.et Zucc.)Maxim.in the family of kiwi fruit,however,its original
plant is the deciduous macrophanerophy of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in anacardiaceae with
Mutianliao owning the aliases of Muliao and Tianliao in the ancient herbal book,and Kaimu,
Huanglianmu,Huanglianshu,and Huanglianya,etc.recorded in other documents belonging
to synonyms.In the meantime,it can also be proved that the popular names of“Muliao”and
“Muliaoshu”for the plant have been stil existing so far.
Key words:Mutianliao;Huanglianmu;synonym;plant morphology;main uses;popular name
  在编纂《中华大典·生物学典·植物分典》的
“待考植物总部·放杖木部”时,发现文献中仅有
“树如木天蓼”这5个字的形态描述。而当代植物学
和中药学权威著作《中国植物志》和《中华本草》中
的木天蓼 Actinidia polygama(Sieb.et Zucc.)
Maxim.,却是猕猴桃科的缠绕藤本而非树木[1-2]。
为了确认古本草记载的木天蓼是藤还是树,故对木
天蓼的“同物异名”及其原植物进行了反复考证,终
于得到了确切结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阅读
大典和将来修订《中国植物志》时参考。
1 木天蓼绝不可能是猕猴桃科植物
考证古籍记载植物,必须首先对古籍描述进
行全面解读和分析鉴别,以便去伪存真,恢复其历史
           
收稿日期:2014-07-08;修改稿收期:2014-11-12
作者简介:祁振声(1940-),男,河北三河人,副编审,主要从事编辑学、写作学、古籍记载植物及本草(植物)考据方法论的研究。
本来面目。 1.1 对古籍记载的分析鉴别
第4期 祁振声:木天蓼的“同物异名”及其原植物考证 425    
我国古代本草学家对药物的识别,多以成药为
主,而对其原植物的形态特征缺乏深入了解。因
此,古本草对植物的描述极简略,且常有误,故只有
认真分析鉴别,才能作出合理判断。再者,人类对
植物(中药)的认识也是逐渐深化的。所以,后世对
前代本草的补充和修订,应予以充分重视。
“木天蓼”一名,始见唐代苏敬(659)《新修本
草》木部下品卷第十四。《新修本草》通称《唐本
草》,收集了唐代以前《本经》《别录》等古本草记载
的药物。其正文大字为原文献描述,后面小字为南
北朝《本草经集注》等的补充记载和苏敬的注文。
其“木天蓼”条的正文谓:“木天蓼,味辛,温,有小
毒。主症结积聚,风劳虚冷。生山谷中。”其后为苏
氏注:“作藤蔓,叶似柘,花白,子如枣许,无定形,中
瓤似茄子,味辛,噉之以当姜、蓼。其苗藤,切以浸
酒服,或以酿酒。去风冷大效。所在皆有,今出安
州、申州。”[3]这表明,苏氏认为,古本草中的“木天
蓼”是藤本植物,以“苗藤”切细浸酒或酿酒,有祛除
风冷等功效。其子(种子或果实)味辛辣,可当姜、
蓼食用。各地均产,当时所用出自今湖北安陆和河
南信阳。
宋代唐慎微(1108)《证类本草》卷第十四木部
下品的“木天蓼”条,首先转录《唐本草》的上述全
文,其次是辑录唐陈藏器(739)《本草拾遗》、宋掌禹
锡(1061)《嘉岉本草》所引《药性论》、宋苏颂(1061)
《图经本草》及《圣惠方》的有关记载。
其中,《本草拾遗》是为补充《新修本草》的遗漏
并纠正其错误而撰的本草著作。其中谓:“木天蓼,
今时所用出凤州。树高,如冬青不凋。出深山。人
云多服损寿,以其逐风损气故也。不当以藤天蓼为
注。既云木蓼,岂更藤生?自有藤蓼尔。”这表明,
陈氏认为,苏敬对木天蓼的注文有误,木天蓼既称
“木蓼”,就应是树木,而不可能是藤蔓。他认为苏
注描述的当系“藤天蓼”。而木天蓼是高大的树木,
像冬青一样四季常青,并指出当时所用出自今陕西
凤县。
《嘉岉本草》所引《药性论》云:“天蓼子,使。味
苦、辛,微热,无毒。能治中贼风,口面㖞斜,主冷痃
癖、气块,女子虚劳。”这表明,木天蓼又名“天蓼”,
其种子也可入药,其味苦、辛。
《图经本草》谓:“木天蓼……木高二三丈,三
月、四月开花,似柘花,五月采子,子作球形,似苘麻
子,其球子可藏,作果啖之。亦治诸冷气。苏恭云
作藤蔓者,自是藤天蓼也。又有一种小天蓼,生天
目山、四明山,木如栀子,冬不凋。然则,天蓼有三
种,虽其状不同,而体疗甚相似。”这表明,苏颂也认
为“作藤蔓”者不是木天蓼而是“藤天蓼”,并补充木
天蓼树高7~10m,农历三四月开花,种子似苘麻
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的种子;并记载浙江
有一种常绿灌木小天蓼,故认为天蓼有3种,虽形态
各异,但疗效相似。
明李时珍(1596)《本草纲目》卷三十六的“木天
蓼”条,在“释名”中谓:“其树高而味辛如蓼,故名。”
在“集解”中,亦辑录了《唐本草》、《本草拾遗》和《图
经本草》的描述。其所录《本草拾遗》中,还有“藤蓼
生江南、淮南山中。藤着树生,叶如梨,光而薄,子
如枣。即苏恭以为木天蓼者。”最后载:“时珍曰:天
蓼虽有三种,而功用仿佛,盖一类也。其子可为烛,
其芽可食。故陆玑云:木蓼为烛,明如胡麻。薛田
咏蜀诗,有‘地丁叶嫩和岚采,天蓼芽新入粉煎’之
句。”[5]这表明,李氏亦将木蓼、天蓼作木天蓼的异
名,其对木天蓼种子可为烛、嫩芽可食的补充,为考
证其原植物提供了重要依据。但他将常绿的“小天
蓼”并入木天蓼条,却欠详考。
清吴其浚(1848)《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五木
类,亦有“木天蓼”专条。但仅谓:“木天蓼,《唐本
草》始著录。生信阳。花似柘花,子作球形,似苘麻
子,可藏作果食,又可为烛、酿酒,治风。”[6]其文显然
摘自《图经》和《纲目》,而无任何补充。这表明,到
了清代,“木天蓼”实际上已失传。而种子“可酿酒”
之说,恐无依据。《唐本草》是说,其“苗藤”可以浸
酒或酿酒,并非种子(或果实)可酿酒。
还需指出的是,将木天蓼与所谓“藤天蓼”和
“小天蓼”归为“同类”,如果从药的功效归类尚可,
但从植物分类上归并却是错误的。因《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中的木天蓼图(见图1
至图4),均为羽状复叶,与《唐本草》中的“叶似柘”、
《本草拾遗》藤蓼“叶如梨”均相左。还有,《拾遗》中
认为木天蓼叶冬季“不凋”,《图经》和《图考》中均谓
木天蓼花“似柘花”,恐亦不确。因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Lavalee的花为球形头状
花序,花细小。而从各本草所附木天蓼图判断,它
不可能有此类花。但柘树皮也有祛风作用,故古本
草有将同为祛风类药相混的可能性。
426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第30卷   
     
图1 《证类本草》(大观)图  图2 《证类本草》(政和)图    图3 《本草纲目》附图  图4 《植物名实图考》附图
Fig.1 Attached drawing   Fig.2 Attached drawing    Fig.3 Attached drawing in  Fig.4 Attached drawing in
 in Zheng Lei Ben Cao     in Zhen Lei Ben Cao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Facts and Illustrated
Catalague of Plants
  综上所述,木天蓼的可靠形态,应是高7~10m
的乔木,叶为羽状复叶,花期4-5月,果或种子近球
形。唐宋时期,已知湖北(安州)、河南(申州)、陕西
(凤州)有分布,生于深山中。古代以嫩枝、木屑和
种子入药,须浸酒服用,主治风冷、虚损等症。种子
可榨油供照明用,嫩叶芽可食。
1.2 近现代的考订错误
从上述分析鉴别可见,古本草对木天蓼的描述
有许多混淆错乱之处;但近现代对木天蓼的考订,
则更为谬误。而其始作俑者,则是日本学者。
日本松村任三(1921)《植物名汇》(前编·汉名
之部),始将猕猴桃科植物 Actinidia polygama
Miq.考订为《本草纲目》中的木天蓼[7]。我国近现
代植物学和中药学界均从之。
《中国植物志》第49卷2分册猕猴桃科植物
Actinidia polygama(Sieb.et Zucc.)Maxim.的正式汉名
为“葛枣猕猴桃”,在别名“木天蓼”后注“唐本草”[1]。
谢宗万(2004)《中药材正名词典》的“木天蓼”
条,亦将该种作药材木天蓼的原植物,并在“药名考
注”中谓:“本品《新修本草》名木天蓼,《中国植物
志》名葛枣猕猴桃,《药性论》名天蓼,《本草拾遗》名
木蓼、小天蓼,《圣惠方》名天蓼木……本书以木天
蓼为其药材名,葛枣猕猴桃为植物名。”[8]
《中华本草》的“木天蓼”条后亦注《新修本草》,
“异名:天蓼《药性论》,藤天蓼《本草拾遗》,天蓼木
《圣惠方》。”并在“品种考证”中谓:“木天蓼始载于
唐《新修本草》,云:‘生山谷中。作藤蔓,叶似柘,花
白,子如枣许,无定形。中瓤似茄子。’《本草拾遗》
谓:‘木天蓼,今时所用,出凤州(今陕西凤县),树高
如冬青,不凋,出深山。’《本草图经》谓:‘木天蓼
……木高二三丈,三月四月开花,似柘花,五月采
子。’《植物名实图考》谓:‘……生信阳(今河南信
阳),花似柘花,子作球形,似苘麻子,可藏作果食,
又可为烛,酿酒,治风。’按诸家本草所述,均与本种
相符。”[2]
然而,这些考订、考证都经不起检验,无法得到
验证。松村任三考订该植物是《本草纲目》中的木
天蓼。而《纲目》在开篇中便谓:“其树高而味辛如
蓼,故名。”本种既非树木,又无辛辣味,可见二者风
马牛不相及。
谢氏的《正名词典》虽罗列古本草中的不少名
称,殊不知《图经本草》便已指出木天蓼、小天蓼、藤
天蓼并非同物。《中华本草》将《本草拾遗》和《图经
本草》否认木天蓼为“藤蔓”的重要内容略而不表,
对《本草纲目》的重要补充更不置一词。但仅就其
所列“诸本草”之文,亦可证“诸本草所述”,与本种
全然相悖。例如:《新修本草》谓“叶似柘”,而柘树
叶形多变化,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全缘或2~3
裂。与本种叶“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边缘具尖锯
齿”相左;《本草拾遗》谓:“树高如冬青,不凋。”而本
第4期 祁振声:木天蓼的“同物异名”及其原植物考证 427    
种并非树木,而是落叶缠绕藤本;本种“长达7m”
(实际一般4~6m),更与《本草图经》“木高二三丈”
相悖;本种“花1~3朵腋生”,与《图经》、《图考》“花
似柘花”截然不同;本种“浆果长圆形至卵圆形,长
2~3cm,径约1cm,”更与“子作球形,似苘麻子”相
悖,果熟后虽可食,但它不含油脂,绝对无法“为
烛”。仅此,便可表明,硬说“诸家本草所述,均与本
种相符”,实属牵强附会,经不起本草文献和现实植
物的检验、验证。因而,该“品种考证”是不科学的,
殊难令人信服。笔者确信,木天蓼绝对不可能是本
种或猕猴桃科的任何植物。
2 木天蓼的“同物异名”
《中药材正名词典》和《中华本草》,罗列了古本
草中与木天蓼有关的名称。其中,木蓼、天蓼,确为
木天蓼的“同物异名”。但远不止此。我国传统植
物名称,多来自民间,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
产、生活实践中逐步认定和命名的,因而具有强大
的生命力,能长久流传。在河北省民间,人们都把
漆树科落叶乔木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称“木蓼”。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湖北称之为“木
蓼树”;在湖南、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它还有“楷
木”之称。
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已考证黄连木与
明朱橚《救荒本草》中的“黄楝树”、《湘潭县志》及明
谢肇浙《五杂俎》中的“楷木”为同物。该书卷三十
七木类中的“黄连木”条谓:“黄连木,江西、湖广多
有之。大合抱,高数丈,叶似椿而小。春时新芽微
红黄色,人竞采取腌食,曝以为饮,味苦回甘如橄
榄,暑月可清热生津。杭人以甘草、青梅同煮啖之,
则五味备矣。故《救荒本草》:‘黄楝树生郑州南山
野中。叶如初生椿叶而极小。又似楝叶色微黄。
开花紫赤色,结子如豌豆大,生青熟红,亦紫色。叶
味苦,采嫩芽叶焯熟,水浸去苦味,油盐调食;蒸芽
曝干,亦可作茶煮饮。’形状、功用正同。唯南方未
见其花、实为异。其木理坚实。《广西通志》:黄连
木各州县出,最能经久,即《峤南琐记》所谓胜铁力
木者。唯《湖潭县志》以为即楷木,未知所本。楚人
呼连与栗同音,字或作槤,或作鹂。春时乡人有摘
芽售于城市者,呼为黄鹂芽。《五杂俎》:‘曲阜孔林
有楷木,相传子贡手植者,其树十余围,今已枯死。
其遗种延生甚蕃,其芽香苦,可烹以代茶,亦可干而
茹之。其木可为笏、枕及棋枰,云敲之声甚响而不
裂,故宜棋也;枕之无恶梦,故宜枕也。此木圣贤之
遗迹,而守土之官,日逐采伐置器,以充馈遗。今其
所存寥寥,反不及商丘之木,以不才终天年,不亦可
恨之甚哉!’按所述芽味香苦,似即黄连木。或作
《湘潭志》者为鲁人,故识之。”[6]并附有黄连木图及
《救荒本草》中的黄楝树图(见图5、图6)。
           
图5 《植物名实图考》引《救荒本草》图             图6 《植物名实图考》附图
Fig.5 Attached drawing in Facts and Illustrated     Fig.6 Attached drawing in Facts and Illustrated
           Catalague of Plants                  Catalague of Plants
  “楷”“楷木”,是我国古老的树木名称,古代文
献记载颇多。
东汉许慎(100)《说文解字》载:“楷,楷木也。
孔子冢盖树之者。从木,皆声。”[9]唐段成式(860)
428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第30卷   
《酉阳杂俎》卷十八亦载:“楷,孔子墓上特多楷
木。”[10]宋欧阳修《文忠集》卷一百八十二,亦有“楷
木”专条,谓:“槐简,以楷木为上。”并说他家中“世
传一笏……木文纵者如点,横者特异于他木。出于
兖州之孔林”等[11]。南宋孔传《东家杂记》的“楷木”
条载:“《广志》云:夫子没,弟子各持其乡土所宜木,
人植一本于墓而去。冢上特多楷木。楷本出南海。
今林中楷木最盛。间有因风吹折者,人或得之,以
为手板。”[12]这表明,西晋郭义恭(270)《广志》亦有
记载。但说楷木“本出南海”,却不可信。《说文》将
楷木作为孔子墓中的树木专称,南宋黎靖德整理的
朱熹言论集《朱子语类》谓:“古之木,今有无者多。
如楷木,只孔子墓上,当时诸弟子,各以其方之木来
栽,后有此木。今天下皆无此木。”[13]亦将楷木说成
孔林独有,后世已无的树种了。
明陈禹谟《骈志》和陈耀文《天中记》,以及清陈
元龙《格致镜原》,均引《淮南王草木谱》中的“模木,
生周公冢上”;“楷木,生孔子冢上”。这也许是“楷
模”一词的来源。
清孔毓圻记载康熙拜谒孔庙的《幸鲁盛典》,对
楷木描述较详。其中有康熙与孔氏的问答:“上至
楷亭。衍圣公孔毓圻奏曰:此端木赐手植楷木,枯
而不朽,后人建亭其旁。”其后有附录:“古楷在圣林
东南亭殿后,高四丈五尺,围一丈,枯而不朽。《水
经注》:孔子既葬,弟子异国,各持其土所宜,植于墓
前。此盖子贡植也。”[14]这表明,端木赐(子贡)在孔
林所植楷木,至清代尚存,古树高15m,胸径3.3m。
考端木赐系孔子得意门生,春秋末卫国人。卫国辖
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地区,正是黄连
木集中产区之一。可见“楷木”产南海之说不实。
该书还载:“(上)问:楷木何所用之?毓圻奏曰:楷
木可为杖,又可为棋;其萌可为蔬,又可为茶;其瘿
可为瓢;其子榨油,可为膏烛。”[14]
吴其浚据黄连木嫩芽可食,考证它即楷木;笔
者在此则从楷木“其萌可为蔬,又可为茶”,“其子榨
油,可为膏烛”,确认楷木即“其芽可食,其子可为
烛”的木天蓼。
“黄连木”一名,最早见于南宋诗人范成大
(1126-1193)《桂海虞衡志》,其中有:“榄香,橄榄
木脂也……江东人取黄连木及枫木脂,以为榄香”,
但榄香“品格在黄连、枫香之上。”[15]这表明,早在宋
代,江浙一带就有用黄连木和枫香树的树脂,冒充
榄香者。明代魏浚《峤南琐记》载:“邕人言:铁力木
能上水,仅可百余年。惟黄连木最能久。”[16]意思
是,广西人说,铁力木Mesua ferrea L.虽硬重,但耐
水性差,仅可保存百余年,而黄连木比它耐久。意
即胜过铁力木。《图考》黄连木条引“《广西通志》:
黄连木……最能经久,即《峤南琐记》所谓胜铁力木
者。”即为此意。而《中华本草》等,认为黄连木又名
“胜铁力木”,出自《峤南琐记》,实属误读。
清赵学敏(1765)《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藤部,有
“黄练芽”条,谓:“今呼黄连芽,一名黄槤头。春初
采嫩芽,小儿生食之,取其清香可口。味带苦涩如
黄连,故名。亦可以盐汤焯食,沥出曝干为盐菜,暑
月食之。《百草镜》:此物藤生,引蔓大树上。叶如
桑寄生,尖长柔滑,颇光润肥厚。二三月枯枝生芽,
淡红色,如椿芽,生食苦中带甘,入口生津。安徽人
家多腌以为菜,与芹芽、椿芽、笋芽并重。《药性考》
云:叶似槐而尖,嫩时揉干,代茶胜茗。木甚细腻。
苦中带甘,味如橄榄,盐食酸甜,解喉痛、咽哽,清
热,醒酒,舌烂口糜,嚼汁可解。味苦涩,性寒。解
暑、止渴,利便(《食物宜忌》),生津明目,清积热,解
毒(《药检》)。敏按:方以智《物理小识》:‘黄楝头,
一名回味,俗呼黄连头。树分叶如椿,大者合抱。
春采其叶,味苦而甘。皮可合香,入药治痢及霍
乱。’《纲目》遗此未收。如方氏所云,则木也。与
《百草镜》所云互异。或地土有不同耶?抑其物本
有二种耶?并存俟考。”[17]该条所记,显然即黄连
木。殊不知 “黄练芽”即木天蓼,故误以为“《纲目》
遗此未收”。他引《百草镜》中“此物藤生”,因而归
入“藤部”,则与《唐本草》注木天蓼“作藤蔓”如出一
辙、无独有偶。这表明,古代文人(包括本草学家),
对植物(中药)缺乏深入了解,故常出现难以自圆其
说的困惑。《救荒本草》也曾将“黄楝树”列入本草
缺载的“新增”类。可见,他们对植物的“同物异名”
和“同名异物”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
3 木天蓼原植物的确证
根据传统植物名称多来自民间,木天蓼古有木
第4期 祁振声:木天蓼的“同物异名”及其原植物考证 429    
蓼的别称,而黄连木在河北、湖北等省民间,至今仍
有“木蓼”“木蓼树”之称;在河北、河南、湖南、山东
等省,还有“楷木”之称。故已确认,木天蓼、楷木与
黄连木为“同物异名”。下面,再将古本草有关“木
天蓼”的确切描述,与今黄连木加以严格比对、验
证,便可得到充分的实证了。对不尽吻合之处再加
以深入探讨,便可得以完全确认了。
按《中国植物志》及其他当代文献描述[18],黄连
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是高可达20余m的落
叶乔木,树干扭曲。这与本草中木天蓼“树高”吻
合。据《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记载,它生长缓
慢,山东泰山林场营造的人工林,18a生高8.4m,
胸径约10cm,但寿命长,能活300a以上。一般
8~10a生即可开花结实[19]。可见,《图经本草》所
载“木高二三丈”,即高7~10m之树,已是20a左
右的成年树了。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
5~6对,小叶对生或近对生。这与古本草的“木天
蓼”“黄楝树”“黄连木”附图均相符。花单性异株,
先花后叶,圆锥花序腋生,雄性花序排列紧密,长
6~7cm,雌花序排列疏松,长15~20cm;花小,雄
花淡绿色,雌花红色。核果倒卵状球形,略压扁,径
约5mm,熟时紫红色,干后具纵向细条纹,先端细
尖。古本草所谓“花白”,似指雄花;《救荒本草》谓:
“开花紫赤色”,则指雌花。据《河北树木志》载:“花
期4-5月,果熟期7-9月。”[20]与《图经本草》“三
月四月开花”吻合。《药性论》载“天蓼子,味苦、
辛”,此处的“子”当系黄连木的干燥果实。
黄连木产长江以南各省区及华北、西北,生于
海拔140~3 550m的石山林中。与古本草中的木
天蓼产地和生境亦相符。黄连木的木材鲜黄色,可
提黄色染料。这是黄连木得名的原因之一。赵学
敏谓,黄连芽“味带苦涩,如黄连,故名”,释名也较
合理。黄连木树干扭曲,故木材纹理斜或直,但结
构细致,材质坚硬、耐腐,故《峤南琐记》认为其耐水
湿和耐腐性胜过铁力木。木材可供建筑、家具、雕
刻,以及秤杆、手杖、烟斗等细木工用材,与文献记
载的楷木材性及用途亦相符。
由于黄连木枝干扭曲,故《唐本草》注木天蓼
“作藤蔓”,将入药的嫩枝称“苗藤”;《百草镜》亦误
以为黄连木“藤生”,以致赵学敏将其归入“藤部”。
从木天蓼被误认为“藤蔓”和“黄练芽”(即黄连木)
被误入“藤部”,也可佐证木天蓼与黄连木为同物。
《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将黄连木作为“木本
油料及用材树种”,其种子含油率42.46%,榨油供
制肥皂、润滑油等工业用和照明,脱去苦涩味亦可
食用。与文献中木天蓼“其子可为烛”,“木蓼为烛,
明如胡麻”,楷木“其子榨油,可为膏烛”完全吻合。
黄连木嫩叶、芽可作蔬菜,亦可代茶。与木天
蓼“其芽可食”“天蓼芽新入粉煎”,以及楷木“其萌
可为蔬,又可为茶”完全吻合。
古本草谓,木天蓼“可藏作果食”,似亦属误记。
从《图考》载,杭州人将黄连木嫩芽与甘草、青梅同
煮的吃法可以推断,这种吃法很可能就是被误记为
“子可藏作果食”的来历。
黄连木味苦、涩,与《本草》载木天蓼“味辛”有
异。古人将木天蓼归为“蓼”的一种。而《说文》载:
“蓼,辛菜”。但古人在释《诗经》中的“荼蓼”时谓:
“蓼味辛而苦”;在释《楚辞》“蓼虫不能从乎葵藿”中
谓:“葵藿甘而蓼苦,故也。”《尔雅·释草》载:“蔷,
虞蓼”,郭璞注,虞蓼即泽蓼。而古代“蔷”音sè(读
qiáng的另有“袶”字),其原字为“啬”,与今“涩”为
通假字。表明古人已知蓼有苦涩味。至于古本草
皆谓木天蓼“味辛”,还可能与黄连木枝叶含芳香油
有关。今黄连木嫩枝和鲜叶均可提芳香油,其“辛
香”气便缘于此。
据《中华本草》载,今黄连木叶芽、叶、根和树皮药
用,有清暑、生津、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暑热口渴,
咽喉肿痛,口舌糜烂,吐泻,痢疾,淋证,无名肿毒,疱
疹。”[2]其治症与古本草中的木天蓼亦相符。可惜,因
“木天蓼”的失传,以其泡酒的用法,也就失传了。
因此,完全可以确证,今之黄连木,即古之木
天蓼。
4 结论
经文献考证表明,“木天蓼”一名出现于唐代以
前的本草著作,又名木蓼、天蓼,唐《新修本草》始记
载,但苏敬注为“藤蔓”;唐陈藏器已指出其为树而
非藤;宋苏颂对其树高、花期、果形等作了补充;明
430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第30卷   
李时珍补充“其树高”,“其子可为烛,其芽可食”,而
且《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均有附图。故笔者初
步确认其原植物即今漆树科落叶乔木黄连木Pista-
cia chinensis Bunge。“黄连木”一名始见于宋代和
明代文献,明朱橚作“黄楝树”,清吴其浚考证黄连
木、黄楝树与明《五杂俎》中的楷木为同物。“楷木”
在汉代已有记载,但直至清代,均被视为孔子墓地
独有或“出南海”。清赵学敏将黄连木作“黄练芽”,
并归入“藤部”。本考证最终确认:木天蓼、木蓼、天
蓼、楷木、黄连木、黄楝树、黄楝头、黄练芽等,实乃
“同物异名”,其原植物均为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该种在河北、湖北民间,仍有“木蓼”“木蓼
树”之称,在河北、河南、山东、湖南等省,仍有“楷
木”之称,亦可佐证。这也表明,来自民间的植物名
称,有强大的生命力。然而,近现代以来,我国植物
和中药学界受日本学者的误导,均将木天蓼的原植
物考订为风马牛不相及的猕猴桃科缠绕藤本Ac-
tinidia polygama(Sieb.et Zucc.)Maxim.。因其形
态特征和用途等,均与文献描述相悖,故其“木天
蓼”一名不能成立,应加以纠正,以便正本清源,正
确传承我国植物学和本草学历史遗产,弘扬博大精
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致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征镒办公室杨
云珊和康珠同志提供《四库全书》等许多文献,河北
农业大学期刊社宗淑萍同志提供《本草纲目拾遗》
等文献及有关作者材料,梁虹同志也提供不少帮
助,张月清博士代译英文摘要等,在此一并表示
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49卷第2分
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216-21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122-2124,3024-3025.
[3]唐·苏敬.新修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9:172.
[4]宋·唐慎微原著,艾晟刊订.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大观本
草)[M].尚志钧校点.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22.
[5]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137-2138.
[6]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855-
856,794-795.
[7](日)松村任三.植物名汇(前编·汉名之部)[M].10版.东京:
丸善株式会社,1921:9.
[8]谢宗万.中药材正名词典[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406.
[9]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2版.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8:239,23.
[10]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
OL].北京国际书店.
[11]宋·欧阳修.文忠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OL].
北京国际书店.
[12]宋·孔传.东家杂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OL].
北京国际书店.
[13]宋·黎靖德.朱子语类/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
OL].北京国际书店.
[14]清·孔毓圻.幸鲁盛典/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
OL].北京国际书店.
[15]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
OL].北京国际书店.
[16]明·魏浚.峤南琐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OL].
北京国际书店.
[17]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EB/OL].Http://wenku.baidu.
Com/view/1396e0563dec5da50e27098.html.
[18]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45卷第1
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92-95.
[19]《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农
业出版社,1978:775-779.
[20]孙立元,任宪威.河北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7:353.
(编辑 郭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