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返魂草生长发育规律调查研究



全 文 :第 37 卷第 2 期 通 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自然科学) Vol. 37 №2
2016 年 4 月 JOURNAL OF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Apr. 201

6
DOI:10. 13877 / j. cnki. cn22 - 1284. 2016. 04. 004
返魂草生长发育规律调查研究
*
秦佳梅,赵梦娜,赵亚楠
(通化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摘 要:对返魂草物候特点及植株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返魂草物候期可分为萌芽期、苗期、拔节期、
孕蕾期、开花期、种熟期、枯萎期、休眠期.期中拔节期为快速生长期,同时新植株茎基开始生出不定根,到主花序果实成熟时,众
多不定根构成庞大须根系,不定芽也发育完成,植株自上而下开始枯黄,应于拔节期满足水分和养分的供给.
关键词:返魂草;物候期;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 7974(2016)














02 - 0013 - 02
返魂草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宽叶返魂草
(Senecio cannabifolius Less.)和 单 叶 返 魂 草
[Senecio cannabifolius Less. var. integerifolius
(Koidz)Kitag.][1]的花期干燥全草,是中成药肺宁
冲剂的原料药.在民间广泛用于抗病毒性感冒、抗炎
及感染性疾患的治疗[2]. 返魂草具有清热解毒、舒
肝理气等作用,外用还可用于止血及分娩的镇痛
等[3].返魂草主要分布于吉林省的长白山区,另外,
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及朝鲜、日本、前苏联远
东地区也有少量分布[4].生于海拔 700 ~ 1 100 m的
林间湿地、山沟林缘及湿草甸子[5]. 关于返魂草生
长发育规律研究未见报道.通过对返魂草的物候期、
各部位生长发育动态的调查,总结出各生育时期划
分及各生育期特点,为其人工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观察试材
在通化县朝阳林场周边野生植株和修正药业返
魂草生产基地栽培的二年生植株.
1. 2 方法
(1)物候期调查. 从春季出苗开始至秋季枯萎
期,每隔 7 ~ 10d 调查 1 次,开花期每 3 ~ 5d 调查 1
次,观察记录各生育时期,占 5%时为初期,75%为
盛期,95%为末期. 环境温度来自小气候观测站记
录,每月取平均值.
(2)生长发育规律调查. 于试验地中取东、西、
南、北、中 5 个方位,取 5 组株群标记,每组株群 3 个
株丛.测标记植株数,10 ~ 15d 定期调查记录株高
(地表到植株顶部叶尖的长度)、叶片数、分枝数量
及茎粗和(每株丛距地表 20cm 处所有茎杆的直径
的和)、开花情况等. 从幼苗出土开始,每 20d 左右
挖取 3 株量取根长、根粗等根部性状,同时观测越冬
芽的生长动态.
2 结果
2. 1 返魂草主要物候期调查
观察记录气温和地温变化情况,如表 1 所示,物
候期调查为野生和移栽的野生苗,生长第二年植株
的生长发育期,如表 2 所示.
表 1 调查地点温度月平均值(℃)
温度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气温 8. 8 16. 6 22. 5 26. 8 27. 2 15. 0 8. 1
地温
5cm 6. 1 16. 3 23. 6 24. 6 23. 3 17. 5 8. 4
10cm 4. 3 14. 1 21. 7 22. 2 21. 5 17. 4 8. 4
15cm 3. 5 12. 9 20. 7 21. 4 20. 7 16. 8 8. 1
·31·
* 收稿日期:2016 - 03 - 05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长白山区返魂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20150204050NY)
作者简介:秦佳梅,女,吉林通化人,教授.
表 2 返魂草物候期调查表(日 /月)
地点
萌芽期
初盛末
苗期
初盛末
拔节期
初盛末
孕蕾期
初盛末
开花期
初盛末
座果期
初盛末
种熟期
初盛末
枯萎期
初盛末
野生区
3 /5
22 /5
24 /5
9 /5
12 /5
26 /5
13 /5
13 /7
25 /7
21 /7
16 /8
14 /9
31 /7
20 /8
23 /9
9 /8
27 /8
10 /9
13 /8
28 /8
14 /9
17 /8
被割
试验区
11 /4
21 /4
29 /4
25 /4
18 /5
31 /5
26 /5
20 /6
8 /7
30 /6
25 /7
20 /9
8 /7
5 /8
28 /8
23 /7
9 /8
20 /8
31 /7
17 /8
30 /8
23 /8
30 /8
9 /9
返魂草生育期为 120d左右,栽培地块萌芽较早,
秋季随着种子的成熟开始枯萎.生育期大致可划分为
萌芽期、出苗期、拔节期、孕蕾期、开花期、种熟期、枯
萎期等.各生育期间有明显的重叠和持续现象,苗期
从幼苗出土到展叶约 7 ~ 10d,当返魂草具 4 ~ 6 片叶
的时候迅速拔节,叶片也快速生长,拔节期约 60d,当
植株高度达到 50 ~ 60cm 时,具 16 ~ 20 片叶子,植株
从开始孕蕾期至种子成熟期约需 20d,而孕蕾期从初
期至终期则约 45d,是因为除主花序外还有侧花序,
开花期从初期到终期需 30d.据田间观察,野生返魂
草最后枯萎多因霜期来临而被迫枯萎,进入休眠期,
而栽培的收割后还常出现萌发新苗现象.
2. 2 返魂草生长规律调查
返魂草植株各器官生长动态,如表 3 所示.
表 3 返魂草植株各器官生长动态调查
项目 苗期 拔节期孕蕾期 开花期 座果期 种熟期 枯萎期
株高(cm) 15. 5 33 108 125 133 146 出新苗
茎粗(cm) 0. 6 0. 85 1. 25 1. 38 1. 41 1. 42 1. 42
叶片(枚) 6. 25 12. 12 17. 36 22. 25 36. 25 33. 26 31. 9
分枝(个) 0 0 8(14)
2、3 次分枝
(一年生无分枝、野生少分枝)
根粗(mm) 0. 6 0. 8 1. 03 1. 22 1. 25 1. 45 1. 45
根长(cm) 6. 4 6. 0 6. 3 6. 5 9. 8 12. 65 13. 0
越冬芽(个) 小突起 0. 35 0. 56 2. 90 3. 3
返魂草株高的生长较均衡,从萌芽到苗期,增
长量较小,高达 10 ~ 12cm,从展叶拔节至孕蕾增长
量大,达 100cm 左右,而开花期和种熟期正是返魂
草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时期,主要是花葶和
分枝的生长,进入种熟期株高稳定为 130 ~ 160cm.
茎粗增长至 7 月下旬主茎基本趋于最大,为 0. 75cm
左右,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栽培的在植株顶端
生长点下 1 ~ 5 叶位出现一次分枝,一级分枝可达
30 ~ 40cm,有时产生二次分枝.
返魂草单株叶片数总量随生育进程而增加,并且
植株叶片数、总叶面积随着株丛数、株高和分枝数的
增加而增加,返魂草主茎上可形成 30 ~40 片叶,加之
分枝的叶片,多则达 70 ~80 片,生育后期植株下部早
期形成的叶片大都枯黄,茎杆光秃,说明田间通风透
光不好(野生为伴生植物多,栽培是密度大).
返魂草花期均较长,约 30 ~ 50 d.初花期多为主
花序,盛花期为植株中上部一次分枝顶花序;末花期
多为下部一次分枝花序和中上部一次分枝上的二次
分枝花序. 株高达 130 ~ 150cm 者,除顶端主花序
外,还有于叶腋处形成的侧花序,使组成花序的小花
数量增多. 花后 2 ~ 3d 果实开始膨大,7d 内生长迅
速,成熟时萼片变为黄色,种子冠毛外露,遇晴天萼
片反卷,冠毛开展,遇风极易飞落.
返魂草植株茎基部歪斜、生数条不定根构成发
达须根系,每条须根皆为白色肉质,很少形成幼侧
根,只有当生长的土壤环境较干燥时,于根的下 1 /3
处产生分支.根长则从幼苗出土开始出现萎缩,认为
是根贮藏养分消耗供植株生长. 新生植株从拔节开
始在茎基地下部生出新的不定根,花后生长最快.而
老根则在新根生出后逐渐失去吸收功能,并由根尖
向根基方向死亡,残存部分颜色变褐.
进入花期时,在根茎和茎基产生不定芽,成熟时
有 4 ~ 8 枚鳞片,白色,萌动时渐呈浅粉或紫色.无休
眠期,当地上部收割较早时,会立即萌发. 晚形成的
不定芽无鳞片分化或只具 2 ~ 3 枚鳞片,地上部收割
后,环境条件适宜也不会萌发.
3 讨论
返魂草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区海拔 700 ~1200m左
右,在此类条件下栽培更易获得成功,也可在环境条
件相似或相近的地方栽培,返魂草含水量较高,全生
育期内应保证水分供给,特别是拔节期茎叶生长速度
最快,一旦干旱,则植株节间短,叶片皱缩.从修正返
魂草基地栽培的植株长势看,林下栽培优于全光照条
件下栽培.在返魂草栽培生产中的生育后期应注重养
分的补充,一方面增加干物质的积累,以提高产量,另
一方面满足更新生长及根系营养物质贮藏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七十七
卷,第一分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李宗诚.返魂草中铁、锰、锌、铜元素的形态分析[J].吉林中
医药,2002,22(4) :49.
[3]吴立军,吴斌,金哲史,等.麻叶千里光抗菌化学成分的研究
[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21(5) :341.
[4]李丽静,王继彦,王本祥,等.返魂草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抗
病毒机制的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6) :5.
[5]秦佳梅,张卫东.返魂草栽培技术[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陈衍峰)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