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甜叶菊不同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全 文 :原海燕 ,绳仁立 ,黄苏珍.甜叶菊不同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 J].江苏农业科学 , 2011(1):106-109.
甜叶菊不同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原海燕 , 绳仁立 , 黄苏珍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中山植物园 ,江苏南京 210014)
  摘要:采用基质培养研究了盐胁迫下 5个不同甜叶菊品种的部分生理反应。结果表明 ,盐胁迫 7 d时 ,守田 2号
和中山 3号的MDA含量降低 、叶绿素含量增加 , 而在相对高盐(4.5g/L)浓度下胁迫 28d时 ,中山 2号 、中山 4号和守
田 3号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幅度和 MDA含量的增幅相对较大。在盐胁迫下甜叶菊 SOD和 POD活性被诱导 ,在相对高
盐胁迫下守田 2号和中山 3号的 SOD和 POD活性均随胁迫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其中在盐胁迫 14 d时 , 中山
3号和守田 2号能完全清除盐胁迫所产生的过多的活性氧 ,从而使两者的 SOD和 POD活性增大 ,这说明 SOD和 POD
对于中山 3号和守田 2号抵御逆境盐胁迫具有较强的作用 , 而脯氨酸对中山 3号和守田 2号抵御逆境盐胁迫所起到
的作用相对较小。
  关键词:甜叶菊;盐胁迫;SOD;POD
  中图分类号:S566.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1)01-0106-03
收稿日期:2010-03-23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编号:BE2009322);南京市科技成
果推广项目(编号:200901001)。
作者简介:原海燕(1979—),女 ,山西长治人 ,博士生 ,从事植物抗逆
种质资源评价研究。 E-mail:yuanhaiyan416@163.com。
通信作者:黄苏珍 ,研究员 , 主要从事植物抗逆种质资源评价研究。
E-mail:hsz1959@163.com。
  甜叶菊(SteviarebaudianaBertoni)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
物 ,原产于巴拉圭 、巴西等地。其茎 、叶中含有较高的糖分 ,在
当地已有数百年的食用历史。目前证实甜叶菊茎 、叶中的糖
苷不仅甜度高 、热量低 ,而且对高血糖和肥胖等具有一定辅助
治疗的保健功效 ,因此已成为蔗糖 、甜菜之后最有前途的天然
糖源 ,被广泛应用于食品 、饮料和医药等行业 [ 1] 。我国从 20
世纪 7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 ,是目前世界甜叶菊原料的生产大
国 ,甜叶菊栽培面积已经超过了 2万 hm2。在耕地面积有限
的情况下 ,经济作物甜叶菊的栽培面积继续扩大势必会给粮
食耕作面积的稳定带来威胁 。目前 ,我国有 0.2亿 hm2以上
的盐碱地和 0.07亿 hm2以上的盐渍化土壤 ,约占耕地面积的
20%[ 2] ,此外还有大面积沿海滩涂地 ,这些均是我国重要的后
备土地资源 ,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甜叶菊是一种新型的糖
料经济作物 ,而关于甜叶菊耐盐方面的研究国内外鲜见报道 。
本研究选择 5个甜叶菊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盐胁迫
对不同品种的甜叶菊幼苗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分析了不
同甜叶菊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 ,探讨了它的耐盐生理基础 ,这
不仅为进一步选育甜叶菊耐盐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
对提高我国盐碱地利用率 、改善滩涂立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的 5个甜叶菊 (S.rebaudiana)品种分别为中山 2
号 、中山 3号 、中山 4号 、守田 2号和守田 3号 。其中 ,前 3个
品种为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中山植物园培育 ,后 2
个品种引自安徽省明光市莲花甜叶菊有限公司 (源自日本
品种)。
1.2 材料培养与处理
本试验于 2009年秋季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玻璃温室自然条件下进行。首先从甜叶菊扦插池内选取生长
一致的上述不同品种甜叶菊扦插幼苗 ,移栽至装有基质的瓦
盆(高 20cm,直径 15cm)内进行预培养 ,每盆 4株 ,培养基质
为珍珠岩和沙子均匀混合的复合基质 (V∶V=2 ∶1),用
1 /2Knop营养液每 3d浇灌 1次 [ 3] 。 1周后进行盐胁迫处理 ,
共 3个处理 ,以浇灌液中不加 NaCl的为对照(CK),另外 2个
处理为 T1 、T2 ,营养液中 NaCl浓度分别为 3.0、4.5 g/L,共处
理 28d,每 7 d取样 1次 ,进行生理指标测定 。
1.3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采用乙醇丙酮混合液浸提法 [ 4] 148-149测定;丙
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 [5 ] 167-169测定;超
氧化物歧化酶(SOD)用氮蓝四唑法 [ 5] 260 -261测定;过氧化物酶
(POD)采用愈创木酚法 [ 4] 210 -211测定;脯氨酸(Pro)含量采用
酸性茚三酮显色法 [ 4] 206 -207测定 。
数据用 Excel和 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胁迫对不同甜叶菊品种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 ,逆境胁迫下植
物叶片中叶绿素的破坏与降解会直接导致光合作用效率降
低 ,使植物长势减缓 、生物量降低 [ 6-7 ] 。从表 1可以看出 ,在
盐胁迫下 ,甜叶菊的叶绿素含量因品种差异而有所不同 。盐
胁迫处理后 7d,在相对低浓度(3.0g/L)和高浓度(4.5 g/L)
的盐胁迫下 ,守田 2号和中山 3号的叶绿素含量均表现出比
对照增加的趋势 ,守田 2号比对照增加 1.37%、7.19%,中山
3号增加 1.43%、1.16%,说明盐胁迫可能促进它们的叶绿素
合成;其他 3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 。随胁迫时间
延长 ,无论低浓度盐处理还是高浓度盐处理均使 5种不同甜
叶菊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其中 ,在高盐胁迫处理后 28d,中
山 2号 、中山 4号和守田 3号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相对较
大 ,分别比对照下降 53.1%、50.8%和 53.9%,而守田 2号降
—106— 江苏农业科学 2011年第 1期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1.01.124
表 1 盐胁迫对甜叶菊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甜叶菊
品种
NaCl浓度
(g/L)
不同胁迫时间下叶绿素含量(mg/g)
7d 14d 21d 28d
中山 2号 0.0(CK) 1.974 2.545 1.656 1.896
3.0 1.365 2.036 1.604 1.231
4.5 1.722 1.916 1.287 0.890
中山 3号 0.0(CK) 2.162 2.831 2.851 2.672
3.0 2.193 2.692 2.519 2.080
4.5 2.187 2.310 1.793 1.605
中山 4号 0.0(CK) 1.903 2.749 2.041 2.063
3.0 1.437 2.173 2.011 1.653
4.5 1.405 1.958 1.465 1.016
守田 2号 0.0(CK) 1.238 2.898 2.560 2.452
3.0 1.255 2.763 2.234 2.000
4.5 1.327 2.675 1.989 1.762
守田 3号 0.0(CK) 1.470 2.569 2.053 1.998
3.0 1.244 2.380 2.019 1.696
4.5 1.149 2.162 1.891 0.921
幅最小 。不同品种因耐盐能力的不同 ,其叶绿素含量的降幅
差异明显 。
2.2 盐胁迫对甜叶菊不同品种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在衰老或逆境条件下 ,生物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与自由
基发生过氧化反应 ,使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 ,导致膜流
动性下降 、透性增大 ,使膜的正常功能遭到破坏 。膜脂过氧化
分解的终产物之一是丙二醛(MDA),其数量不仅反映膜脂的
过氧化程度 ,而且其在植物体内的积累还会对膜和细胞造成
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植物组织中 MDA的含量是反映植物遭
受盐胁迫伤害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 8 ] 。从表 2可以看出 ,
在不同盐浓度胁迫处理后 7 d,守田 2号和中山 3号的 MDA
含量均低于对照 ,而中山 2号 、中山 4号和守田 3号的 MDA
含量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其中在相对低盐胁迫下 ,中山
4号增幅相对最大 ,比对照增加 55%。随胁迫时间的延长 ,在
相对高盐处理 28 d时 , MDA含量变化因不同甜叶菊品种对
盐胁迫敏感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其中中山 2号和守田 3
号增加最大 ,分别为对照的 2.09、1.73倍 ,表明活性氧积累引
发的两者叶片脂质过氧化程度相对更重;守田 2号增幅最小 ,
为对照的 1.16倍 。
2.3 盐胁迫对不同甜叶菊品种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脯氨酸(Pro)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 、有效的有机渗透调节
物质 ,盐胁迫会引起植物体内脯氨酸的积累 ,这对植物适应高
盐浓度造成的渗透胁迫有重要意义 [ 9-10 ] 。表 3显示 ,盐胁迫
21 d后 ,中山 2号 、中山 4号和守田 3号叶片脯氨酸含量均随
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表明高盐胁迫处理刺激了 3种甜
叶菊幼苗叶片内脯氨酸的合成 ,提高了脯氨酸的渗透调节能
力 。在盐胁迫 28 d时 ,与对照相比 ,高盐胁迫处理下的 5个
甜叶菊品种叶片 Pro含量均出现较大幅度增加 ,其中中山 2
号 、中山 4号和守田 3号增幅相对较大 , 分别比对照增加
194%、145%和 211%,而中山 3号和守田 2号相对较小 ,分别
比对照增加 51%和 42%。
2.4 盐胁迫对甜叶菊不同品种 SOD活性的影响
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往往与体内 SOD活性水平有关 ,
表 2 盐胁迫对甜叶菊不同品种 MDA含量的影响
甜叶菊
品种
NaCl浓度
(g/L)
不同盐胁迫时间下 MDA含量(mmol/g)
7d 14d 21d 28d
中山 2号 0.0(CK) 15.85 16.15 15.52 10.12
3.0 16.66 13.00 16.03 11.14
4.5 16.94 14.63 18.49 21.22
中山 3号 0.0(CK) 17.13 14.01 21.48 9.92
3.0 11.44 12.25 19.67 10.07
4.5 9.44 10.28 15.91 12.35
中山 4号 0.0(CK) 11.75 15.62 15.94 16.36
3.0 18.21 15.63 12.82 13.92
4.5 14.79 12.01 14.14 20.14
守田 2号 0.0(CK) 16.72 15.97 15.56 16.86
3.0 14.61 13.91 15.83 17.66
4.5 14.89 15.26 16.93 19.59
守田 3号 0.0(CK) 13.64 18.66 16.88 16.32
3.0 17.42 12.34 17.79 23.50
4.5 14.35 10.41 18.46 28.32
表 3 盐胁迫对甜叶菊不同品种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甜叶菊
品种
NaCl浓度
(g/L)
不同盐胁迫时间下脯氨酸含量(μg/g)
7d 14d 21d 28d
中山 2号 0.0(CK) 63.87 78.70 63.72 76.66
3.0 62.27 93.07 118.77 125.63
4.5 72.04 142.14 159.08 225.33
中山 3号 0.0(CK) 76.44 76.14 109.87 98.55
3.0 66.06 70.30 103.51 109.76
4.5 85.48 108.52 136.59 149.65
中山 4号 0.0(CK) 88.90 83.15 65.33 65.06
3.0 86.20 79.35 105.34 128.36
4.5 86.80 88.69 118.20 159.66
守田 2号 0.0(CK) 63.60 53.35 53.36 55.36
3.0 52.07 63.29 59.20 66.85
4.5 63.36 66.21 65.63 78.99
守田 3号 0.0(CK) 61.54 68.88 78.48 78.36
3.0 66.29 86.95 83.15 153.66
4.5 82.17 132.8 118.2 243.78
SOD活性增加可以有效地清除膜质过氧化物对植物造成的
伤害 ,其活性越高表明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从表 4
可以看出 ,不同盐浓度 、不同处理时间 , 不同甜叶菊品种的
SOD活性变化规律也不同 。在相对高盐浓度下 ,随胁迫时间
延长 ,中山 2号和中山 4号的 SOD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 ,均
在胁迫处理 7d时出现最大值 ,分别为对照的 1.45、1.09倍;
而此浓度下 ,中山 3号和守田 2号的 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
的趋势 , 并均在盐胁迫 14 d时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对照的
1.93、1.57倍 。表明中山 3号 、守田 2号体内的 SOD的盐胁迫
诱导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强。另外 ,高盐浓度胁迫下 , 5种甜叶
菊的 SOD活性均在 28d时出现最低水平。与对照相比 ,守田
3号降幅相对最大 ,比对照下降了 47.4%;中山 3号的降幅相
对最小 ,下降了 9.6%。
2.5 盐胁迫对不同甜叶菊品种的 POD活性的影响
从表 5可以看出 ,不同盐浓度和不同胁迫时间下 ,甜叶菊
叶片 POD活性的变化各不相同 。在相对低盐浓度胁迫下 ,随
—107—原海燕等:甜叶菊不同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表 4 盐胁迫对甜叶菊不同品种 SOD活性的影响
甜叶菊
品种
NaCl浓度
(g/L)
不同盐胁迫时间下 SOD活性(U/g)
7d 14d 21d 28d
中山 2号 0.0(CK) 178.80 180.79 138.47 182.00
3.0 221.87 203.67 150.11 128.23
4.5 258.72 231.17 155.15 130.58
中山 3号 0.0(CK) 119.10 118.90 135.00 143.00
3.0 158.30 162.00 188.40 215.60
4.5 181.10 229.60 205.10 129.30
中山 4号 0.0(CK) 262.20 288.19 150.18 156.00
3.0 153.98 253.67 141.18 133.56
4.5 287.03 278.88 118.30 106.31
守田 2号 0.0(CK) 161.75 213.84 133.81 160.35
3.0 183.47 272.67 122.56 140.83
4.5 191.22 335.12 122.56 128.36
守田 3号 0.0(CK) 273.80 329.20 293.75 310.40
3.0 247.50 299.10 226.75 214.00
4.5 282.80 313.80 217.00 163.00
胁迫时间延长 ,中山 3号和守田 2号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分
别在盐胁迫后 14 d和 21 d时达到最大;中山 2号和中山 4号
的 POD活性均在胁迫 7 d时出现最大值 。在相对高盐浓度
的处理下 , 5个甜叶菊品种在不同的胁迫时间 POD活性差异
较明显 。其中 ,随时间的延长 ,中山 3号和守田 2号 POD活
性仍先升后降;与对照相比 ,它们均在胁迫 14 d时出现最大
值 ,分别为对照的 1.97、2.29倍 。而此浓度下 ,中山 2号 、中
山 4号的 POD活性在盐胁迫 7 d时出现最大值 , 守田 3号
POD酶活性变化无一致规律 。这说明盐胁迫下与其他 3个
甜叶菊品种相比 ,中山 3号和守田 2号具有相对稳定的诱导
POD酶活性增加从而增强自身抗氧化的能力 。
表 5 盐胁迫对甜叶菊不同品种 POD活性的影响
甜叶菊
品种
NaCl浓度
(g/L)
不同盐胁迫时间下 POD活性 [ U/(min· g)]
7d 14d 21d 28d
中山 2号 0.0(CK) 720 741 667 700
3.0 1 045 688 768 588
4.5 1 280 670 645 462
中山 3号 0.0(CK) 312 362 448 480
3.0 373 637 474 450
4.5 488 714 645 466
中山 4号 0.0(CK) 306 261 331 338
3.0 448 234 464 320
4.5 550 473 513 400
守田 2号 0.0(CK) 480 493 448 430
3.0 632 671 1 072 410
4.5 1 088 1 130 848 450
守田 3号 0.0(CK) 2 058 2 261 2 373 2 030
3.0 1 034 1 797 805 654
4.5 1 290 1 200 1 456 969
3 讨论
在遭受盐 、碱胁迫时 ,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代谢受到干
扰 ,往往造成水分亏缺 、矿质营养不良 、膜系统结构破坏 、有害
代谢产物积累 、蛋白质合成下降 、能量供应不足等后果 ,这些
均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叶绿素的合成 。叶绿素是重要的
光合作用物质 ,其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光合
作用强度的高低 ,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 11 ] 。盐胁迫导致叶
绿素含量下降可能是由于相对高盐浓度使叶绿素与叶绿体蛋
白结合变松 ,更多的叶绿素遭到破坏 [ 12] ,尤其是当过量的Cl-
渗入到细胞后 ,使原生质凝聚 ,叶绿素破坏 [ 13] ,而甜叶菊不同
品种在盐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本试验中 ,在盐胁迫初期和末期 ,守田 2号和中山 3号叶绿素
含量的降幅相对其他 3个品种小 ,说明守田 2号和中山 3号
抵御盐胁迫能力相对较强。
正常情况下 ,作为保护酶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 SOD、POD
能维持体内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动态平衡 、降低自由基的毒
害 ,而逆境胁迫往往使这种平衡受到破坏。该条件下 ,活性氧
清除能力的强弱就成为植物抗逆性强弱的重要标志 。在盐胁
迫下 ,甜叶菊的 SOD和 POD活性被诱导 ,当盐胁迫 14 d时 ,
中山 3号和守田 2号能完全清除盐胁迫所产生的过多的活性
氧 ,从而使两者的 SOD和 POD活性增大 。当盐浓度达到一
定量后 ,两者 SOD和 POD的活性受到抑制 ,酶活力降低 ,这
与前人的研究结果 [ 14 -15]一致 。这可能是因为盐胁迫破坏活
性酶的分子结构或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超出了酶的清除能
力 。盐胁迫诱发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自由基对植物细胞膜还
具有伤害作用 ,导致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含量上升 。在本
试验中 ,守田 2号和中山 3号在盐胁迫处理 7d时 , MDA含量
低于对照 ,说明两者细胞膜未受到伤害 ,其完整性和功能性尚
好说明其膜脂过氧化程度低 ,细胞膜透性稳定性好 [ 16] 。
关于脯氨酸含量增加的生理效应及其与植物耐盐性的相
关性 ,目前有多种解释 ,有人认为脯氨酸的增加与耐盐性呈正
相关 ,它是植物对逆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但也有人认为盐胁
迫下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增加与耐盐性呈负相关 [ 17 ] 。本试验
中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 ,不同甜叶菊品种
的脯氨酸含量均有所增加 ,表明脯氨酸的增加是甜叶菊自身
抵御盐胁迫的生理反应 [ 18] 。在盐胁迫处理 28 d时 ,耐盐性
相对较强的中山 3号和守田 2号脯氨酸含量增幅低于其他 3
个甜叶菊品种 ,这可能是由于中山 3号和守田 2号体内脯氨
酸在对盐胁迫抵抗能力上所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小 ,而 SOD和
POD在诱导抗盐性上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1]黄耀亚.甜叶菊茎叶生药性状及组织的研究 [ J] .吉林农业大学
学报 , 1986, 8(2):21-26.
[ 2]阮成江 ,谢庆良.盐胁迫下沙棘的渗透调节效应 [ J].植物资源
与环境学报 , 2001, 11(2):45-47.
[ 3]韩玉林 ,马汇泉 , 辛惠普 ,等.甜叶菊无土育苗的研究 [ J] .黑龙
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1993, 7(1):25-29.
[ 4]张宪政.作物生理研究法 [ M] .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92:148-
149, 210-211, 206-207.
[ 5]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试验原理和技术 [ M] .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 , 2000:167-169, 260-261.
[ 6]刘登义 ,王友保 ,张徐祥 ,等.污灌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
的影响 [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2, 13(10):1319-1322.
(下转第 109页)
—108— 江苏农业科学 2011年第 1期
王家才 ,孟自力 ,杨爱梅.甘薯新品种商薯 6号高产机理 [ J].江苏农业科学 , 2011(1):109-110.
甘薯新品种商薯 6号高产机理
王家才 , 孟自力 , 杨爱梅
(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通过对甘薯新品种商薯 6号与对照徐薯 18地上部 、地下部生长动态的跟踪调查 ,及 2个品种的不同生育
期的对比分析 ,探讨了商薯 6号高产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商薯 6号地上部茎叶前期生长速率快 , 叶面积系数接近
最佳值 ,块根膨大快 , T/R值整个生育期都低于对照徐薯 18,净同化速率高 , 同化物运转速率快。
  关键词:甘薯品种;高产机理;生长动态
  中图分类号:S531.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1)01-0109-02
(上接第 108页)
[ 7]秦天才,吴玉树 ,王焕校.镉、铅及其相互作用对小白菜生理生化
特性的影响 [ J] .生态学报 , 1994, 14(1):46-50.
[ 8] DhindsaRS, Plumb-DhindsaP, ThorpeTA.Leafsenescencecore-
latedwithincreasedlevelsofmembranepermeabilityandlipidperoxi-
dationanddecreasedlevelsofsuperoxidedismutaseandcatalase[ J].
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 2001, 32(1):93-101.
[ 9]彭志红,彭克勤 ,胡家金 ,等.渗透胁迫下植物脯氨酸积累的研究
进展 [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18(4):80-83.
[ 10] MehtaSK, GaurJP.Heavy-metal-inducedprolineaccumulation
anditsroleinamelioratingmetaltoxicityinChlorelavulgaris[J].
NewPhytologist, 1999, 143(2):253-259.
[ 11]汪贵斌 ,曹福亮 ,张往祥.银杏品种耐盐能力的研究 [ J] .林业
科学, 2003, 39(5):168-172.
[ 12]赵可夫.植物抗盐生理[ 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3.
[ 13]许 兴 ,郑国琦 ,邓西平 ,等.水分和盐分胁迫下春小麦幼苗渗
透调节物质积累的比较研究 [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2, 20
(1):52-56.
[ 14]陈一舞 ,邵桂花 ,常汝镇.盐胁迫对大豆幼苗子叶各细胞器超氧
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J] .作物学报, 1997, 23(2):214-
219.
[ 15]金 兰 ,罗桂花.盐胁迫对紫花苜蓿 SOD丙二醛及 SOD同工酶
的影响 [ J]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04(5):15-16.
[ 16]曹 辉 ,于晓英 , 邱 收 ,等.盐胁迫对萱草生长及其相关生理
特性的影响 [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33(6):
690-693.
[ 17]于 爽 ,李春艳.盐分胁迫对不同番茄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
响 [ J].北方园艺 , 2007(4):10-13.
[ 18]王学征 ,韩文灏 ,于广建.盐分胁迫对番茄幼苗生理生化指标形
响的研究 [ J] .北方园艺 , 2004(3):48-49.
  商薯 6号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一个高
产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 [ 1 -2] 。该品种 2006— 2008年参加了国
家北方薯区试验和大区生产试验 , 2009年通过国家甘薯鉴定
委员会鉴定 。本试验针对商薯 6号的生长动态进行调查 ,初
步研究了商薯 6号的高产机理 。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短蔓型品种 ,最长蔓长 1.25 m,基部分枝 8个
左右 。尖心型叶 ,顶叶色紫 、叶色绿 、叶脉色紫 、茎色绿 ,茎粗
中等;单株结薯 4个 ,结薯集中整齐 、大中薯率高 、较耐储藏;
薯形为下膨纺锤形 ,薯皮色粉红 、薯肉色白 、薯干较洁白平整 。
2 茎叶生长动态
由表 1可见 ,商薯 6号栽后 40 d左右 (即封垄前),地上
部茎叶生长低于对照品种徐薯 18 ,这是因为商薯 6号为短蔓
收稿日期:2010-04-06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nycytx-16-c-
5)。
作者简介:王家才(1974—),男 ,河南虞城人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
甘薯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 E-mail:wjzhs666@ 163.com。
通信作者:杨爱梅 ,研究员 , 主要从事甘薯新品种选育及利用工作。
E-mail:2699687@sina.com。
型品种 ,前期长势较弱 ,封垄较晚 ,但封垄以后地上部茎叶生
长迅速达到高峰 。栽后 60d茎叶重达到 39 012 kg/hm2 , 生
长中期较为平稳 ,这为商薯 6号地下部的生长构建了一个较
为理想的平台 。对照品种徐薯 18为长蔓型品种 ,栽后 80 d
地上部茎叶生长达到极大值 46 305 kg/hm2 ,但徐薯 18过于
旺长 ,田间通风不良 ,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不协调 。
表 1 商薯 6号茎叶生长动态变化
栽后
天数
(d)
茎叶重(kg/hm2)
商薯 6号 徐薯 18 增减
增长速度[ kg/(hm2· d)]
商薯 6号 徐薯 18
40 14 355 32 358 -18 003 358.9 809
60 39 012 38 896 116 1232.9 326.9
80 37 346 46 305 -8 959 -83.3 370.5
100 35 860 44 916 -9 056 -74.3 -69.5
120 34 497 41 828 -7 331 -68.2 -154.4
3 叶面积系数
由图 1可见 ,商薯 6号由于是中短蔓品种 ,在种植到封垄
期间(即 6月 12日至 7月 25日),没有长蔓品种徐薯 18长势
旺 ,因此调查初期叶面积系数低于对照徐薯 18;但封垄以后
叶面积系数迅速增加 ,这是因为 8月是生长中期 ,长蔓品种易
旺长 ,通风不良 ,下部叶易腐烂黄化老去 ,而商薯 6号薯蔓较
短 ,能充分利用光合作用 ,绿叶面积较多 ,又不会造成通风不
—109—江苏农业科学 2011年第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