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南麂列岛铜藻氮磷吸收特征研究



全 文 :文章编号:1674 - 5566(2014)05 - 0706 - 06
南麂列岛铜藻氮磷吸收特征研究
收稿日期:2014-03-24 修回日期:2014-05-19
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研究专项(201105008 - 4)
作者简介:南春容(1966—) ,女,教授,研究方向海洋藻类生理生态学。E-mail:nanchunrong@ 163. com
通信作者:王铁杆,E-mail:wtg605@ 163. com
南春容
1,王铁杆
2,张 鹏
2,张立宁
2
(1.温州医科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0)
摘 要: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1)不同温度下,铜藻的磷吸收动
力学;(2)氮磷比对铜藻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3)不同化合态氮
对铜藻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4)成熟铜藻体内总氮总磷含量。
结果显示:(1)20 ℃时,铜藻对磷的半饱和吸收常数最低,最大吸
收速率最大;(2)氮浓度一定时,随着氮磷比值升高,铜藻对氮磷
的吸收速率皆下降;磷浓度一定时,随着氮磷比值升高,铜藻对氮
的吸收速率增加,对磷的吸收速率下降;(3)磷充足时,铜藻对硝
氮的吸收速率随着氨氮硝氮比升高而下降,对氨氮和磷的吸收速
率随着氨氮硝氮比升高先上升后下降;(4)干燥铜藻体内总氮总
磷含量分别为 5. 70%和 0. 18%。
研究亮点:铜藻场的修复对南麂列
岛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
模拟南麂列岛海区氮磷等营养盐条
件,实验室内测定了铜藻的部分氮磷
吸收参数,以期揭示铜藻场修复与南
麂列岛海区环境的生态关系。
关键词:铜藻;磷吸收动力学;氮磷
比;硝氮氨氮比;吸收速率
中图分类号:Q 178. 1 +1
文献标志码:A
铜藻(Sargassum horneri)隶属褐藻门(Phylum
phaeophyta) ,马尾藻科(Family sargassaceae) ,马
尾藻属(Genus sargassum)。其植株高大,枝叶繁
茂,是中国暖温带海域浅海区海藻场的主要连片
大型褐藻物种。南麂列岛铜藻生长在潮流通畅、
风浪较为平静的海湾大干潮线以下至 - 4 m浅海
岩礁上,漂浮海面形成海藻场[1]。海藻场在浅海
生态环境中有着重要作用,不仅为许多海洋生物
提供栖息、觅食、繁殖和隐蔽的场所,在海藻的生
长过程中,其还从周围海水环境中吸收大量的无
机氮、活性磷等,对富营养化海区的生态修复起
着重要作用[2]。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
经济活动,全球近岸海域海藻场生态系统遭到严
重破坏。为恢复或重建海藻场生态系统,世界许
多沿海国家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相关研
究。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欧盟就启动了 EUMAC
重大研究计划,研究水域跨越波罗的海到地中海
的欧洲沿岸海区,以研究大型海藻在环境和气候
变化中的响应和作用[3]。21 世纪以来,美国国家
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启动了内容包括大型
海藻、鱼类养殖与渔业管理研究在内的国家计
划,其目的就是为了恢复近海生态系统的功能以
维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韩国从 2002 年
开始也启动了以大型海藻作为近海水域生物过
滤器和生产力系统的计划,以修复韩国近海由于
鱼类养殖等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富营养化问题[5]。
国家海洋公益性项目“我国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
态系统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内容之一即是南
麂列岛铜藻场的修复和重建,张婧等[6]对南麂列
岛铜藻受精卵的早期发生与幼孢子体发育进行
了研究。作为项目内容的一部分,本文旨在研究
南麂列岛铜藻场修复和重建过程中,铜藻的氮磷
吸收特征。研究内容包括(1)参照南麂列岛铜藻
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条件以及海区磷限制情况,测
定不同温度下铜藻的磷吸收动力学; (2)针对近
年来海区氮磷比失调等情况,进行氮磷比对铜藻
氮磷吸收速率影响的研究; (3)模拟养殖海区氮
磷富营养化、氨氮浓度较高的情况,研究不同化
合态氮对铜藻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以期对铜藻
用于养殖水体的净化做初步探讨。
5 期 南春容,等:南麂列岛铜藻氮磷吸收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实验铜藻采集于浙江省温州市南麂列岛。
选择新鲜健康藻体,去除表面附着物,冲洗干净,
暂养于实验室中。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 60
μmol /(m2·s) ,光暗比 12 h∶ 12 h,温度为(20 ±
1)℃,海水盐度为 30。下述实验条件除特别说
明外,皆与此相同。
1. 2 不同温度下,铜藻的磷吸收动力学
将陈化(黑暗沉淀)海水过滤、煮沸、冷却后
作为实验用海水。藻体在磷饥饿条件下(将实验
海水以减磷的 f /2 培养液加富,海水本底磷浓度
约为 0. 5 μmol /L)培养 7 d。称取(3. 0 ± 0. 1)g
鲜重铜藻(选取单株完整铜藻幼苗) ,置于装有
400 mL培养液的三角瓶内,培养液中的磷浓度设
定为 0. 5、2. 0、5. 0、10. 0、20. 0、50. 0 和 100. 0
μmol /L共 7 个梯度(以实际测定浓度为准) ,其
余营养元素按 f /2 培养液加富。光照强度为 60
μmol /(m2·s) ,每 0. 5 h 摇动培养瓶一次,实验
开始 1 h后测定培养液中磷酸盐的浓度。以上实
验分别在 5、10、15、20 和 25 ℃下进行。实验重复
数N =3。
1. 3 不同氮磷比对铜藻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1. 3. 1 N 浓度一定(充足) ,不同氮磷比对 N、P
吸收速率的影响
将实验海水氮(NO3
- -N)浓度调整至 160. 0
μmol /L,磷(PO4
- -P)浓度分别调整至 0. 625,
1. 25,2. 5,5. 0,10. 0 μmol /L,由此得到培养液
N∶ P分别为 256∶ 1,128∶ 1,64∶ 1,32∶ 1,16∶ 1。称
取(3. 0 ± 0. 1)g 鲜重铜藻,置于装有 400 mL 培
养液的三角瓶内,实验开始时同时开始光照阶
段,12 h后进入黑暗阶段,分别在光照结束时(12
h)和黑暗结束时(24 h)测定培养液的 N、P 浓
度。实验重复数 N =3。
1. 3. 2 P 浓度一定(充足) ,不同氮磷比对 N、P
吸收速率的影响
将实验海水磷(PO4
- -P)浓度调整至 4. 0
μmol /L,氮(NO3
- -N)浓度分别调整至 64. 0,
128. 0,256. 0,512. 0,1 024. 0 μmol /L,由此得到
培养液 N∶ P 分别为 16 ∶ 1,32 ∶ 1,64 ∶ 1,128 ∶ 1,
256∶ 1。称取(3. 0 ± 0. 1)g 鲜重铜藻,置于装有
400 mL培养液的三角瓶内,实验开始时同时开始
光照阶段,12 h 后进入黑暗阶段,分别在光照结
束时(12 h)和黑暗结束时(24 h)测定培养液的
N、P浓度。实验重复数 N =3。
1. 4 不同化合态氮比对铜藻氮磷吸收速率的影
响研究
将实验海水磷(PO4
- -P)浓度调整至 8. 0
μmol /L,硝氮(NO3
- -N)浓度调整至 120. 0 μmol /
L,氨氮(NH4
+ -N)浓度分别调整至 120. 0,600. 0,
960. 0,1 920. 0,3 840. 0 μmol /L,由此得到氨氮
硝氮比分别为 1∶ 1,5∶ 1,8∶ 1,16∶ 1 和 32∶ 1。称
取(3. 0 ± 0. 1)g 鲜重铜藻,置于装有 400 mL 培
养液的三角瓶内,实验开始时同时开始光照阶
段,12 h后进入黑暗阶段,分别在光照结束时(12
h)和黑暗结束时(24 h)测定培养液中氨氮、硝氮
和磷浓度。实验重复数 N =3。
1. 5 铜藻体内总氮、总磷的测定
于南麂列岛马祖岙、火焜岙分别采集铜藻藻
体,随机取完整藻体 20 株,带回实验室,自来水
冲洗干净,60 ℃烘干至恒重,经消化、稀释,测定
藻体内的总氮(TN)、总磷(TP)含量[7]。
1. 6 数据处理
铜藻对 N、P的吸收速率按式(1)计算:
V =(S0 - St)× U /(t × G) (1)
式中:V为营养盐的吸收速率;S0 为试验结束时
空白组营养盐的含量;St 为试验结束时试验组营
养盐的含量;U为培养液的体积;t为吸收时间;G
为新鲜藻体的质量。
铜藻磷吸收动力学参数,最大吸收速率 Vmax,
半饱和吸收常数 Km,由式(2)求得:
V = VmaxS /(Km + S) (2)
式中:V 为吸收速率;Vmax为最大吸收速率;Km 为
半饱和常数;S为实验起始磷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温度下铜藻对磷的吸收动力学研究
从图 1 和表 1 中看出:铜藻对磷的吸收速率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 20 ℃时最大吸收速
率 Vmax可达(3. 385 ± 0. 183)μmol /(g·h) ,其后
随着温度的升高,吸收速率降低;半饱和吸收常
数 Km 则呈相反趋势,即随着温度升高,Km 降低,
15 ~ 20 ℃范围内达最小值,其后又随温度上升而
升高。
707
上 海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23 卷
图 1 不同温度下铜藻磷吸收动力学曲线
Fig. 1 Phosphate uptake kinetics of S. horneri
2. 2 不同氮磷比对铜藻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研究
2. 2. 1 N 浓度一定,不同氮磷比对 N、P 吸收速
率的影响
图 2 和图 3 分别为氮浓度一定(160. 0 μmol /
L) ,氮磷比从 16∶ 1 到 256∶ 1 范围内,铜藻对氮和
磷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
氮磷比的升高,铜藻对氮和磷的吸收速率皆呈下
降趋势,氮磷比越高,对铜藻氮磷吸收的抑制作
用越强。光照条件下(图 2a,图 3a)铜藻对氮磷
的吸收速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下(图 2b,图 3b)。
表 1 不同温度下,铜藻磷吸收动力学参数
Tab. 1 Parameters of phosphate uptake
kinetics of S. horneri
温度 /℃ R2 Vmax /[μmol /(g·h) ]Km / (μmol /L)
5 0. 901 0. 562 ± 0. 009 30. 844 ± 1. 498
10 0. 943 1. 054 ± 0. 054 20. 552 ± 2. 104
15 0. 909 1. 253 ± 0. 028 15. 927 ± 0. 382
20 0. 959 3. 385 ± 0. 183 14. 793 ± 0. 903
25 0. 909 2. 638 ± 0. 189 21. 253 ± 4. 397
图 2 N浓度一定,不同氮磷比条件下,铜藻对氮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
Fig. 2 N concentration being constant,the relation of N uptake and N /P
图 3 N浓度一定,不同氮磷比条件下,铜藻对磷的吸收速率变化曲线
Fig. 3 N concentration being constant,the relation of P uptake and N /P
2. 2. 2 P 浓度一定,不同氮磷比对 N、P 吸收速
率的影响
图 4 和图 5 分别为磷浓度一定条件下,氮磷
比从 16∶ 1 到 256∶ 1 变化时,铜藻对氮磷吸收速率
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光照条件下,
随着氮磷比升高,铜藻对氮的吸收速率增加,对
磷的吸收速率降低。即磷浓度一定下,氮磷比升
高促进铜藻对氮的吸收,抑制铜藻对磷的吸收。
807
5 期 南春容,等:南麂列岛铜藻氮磷吸收特征研究
黑暗条件下,铜藻对氮和磷皆表现为负吸收,即 藻体内的氮磷有所释放。
图 4 P浓度一定,不同氮磷比条件下,铜藻对氮的吸收速率变化曲线
Fig. 4 P concentration being constant,the relation of N uptake and N /P
图 5 P浓度一定,不同氮磷比条件下,铜藻对磷的吸收速率变化曲线
Fig. 5 P concentration being constant,the relation of P uptake and N /P
2. 3 不同化合态氮比对铜藻氮磷吸收速率的影
响研究
图 6 为氨氮硝氮比在 1∶ 1 到 32∶ 1 条件下,铜
藻对氨氮、硝氮的吸收变化曲线。光照条件下
(图 6a) ,在氨氮硝氮比 1∶ 1 ~ 1∶ 8 范围内,铜藻对
氨氮的吸收速率远高于硝氮,且随着比值的上
升,铜藻对氨氮的吸收速率上升,对硝氮的吸收
速率下降,当比值达到或超过 16∶ 1 后,铜藻对氨
氮的吸收速率迅速降低;黑暗条件下(图 6b) ,铜
藻对氨氮、硝氮的吸收速率明显降低,且随着比
值的升高,铜藻对氨氮、硝氮的吸收速率皆降低。
图 6 不同化合态氮比条件下,铜藻对氨氮和硝氮的吸收速率变化曲线
Fig. 6 The relationship of uptake kinetics and NH4
+ -N /NO3
- -N
907
上 海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23 卷
图 7 为氨氮硝氮比在 1∶ 1 到 32∶ 1 条件下,铜
藻对磷的吸收变化曲线。在比值 1∶ 1 ~ 1∶ 8 范围
内,铜藻对磷的吸收速率随比值的升高而上升,
随后显著下降;光照条件下铜藻对磷的吸收速率
明显高于黑暗条件。
图 7 不同化合态氮比条件下,铜藻对磷的吸收速率变化曲线
Fig. 7 The relationship of P uptake kinetics and NH4
+ -N /NO3
- -N
2. 4 铜藻体内 TN、TP含量
新鲜铜藻经 60 ℃烘干至恒重,干湿比为 1∶ 7。
经测定,干燥铜藻体内总氮总磷含量分别为
5. 70%和 0. 18%。
3 讨论
南麂列岛铜藻生长季节为冬春两季,较适宜
的生长水温为 11 ~ 16 ℃,繁殖盛期水温 16 ~ 20
℃ [1]。本研究显示,在 5 ~ 20 ℃范围内,铜藻对
磷的半饱和吸收常数 Km 逐渐降低,15 ~ 20 ℃时
达到最低,说明此时铜藻对磷的亲和力最强,对
磷的利用效率最高,而铜藻对磷的最大吸收速率
(Vmax)峰值出现在 20 ℃。以上数据说明,铜藻在
生长及繁殖期对磷的需求量大,利用率高。与其
他大型海藻的磷吸收动力参数相比较,如孔石
莼[8],两者对磷的最大吸收速率基本相同,但铜
藻对磷的半饱和吸收常数高出近一个数量级,说
明铜藻生长及繁殖期对环境中磷水平要求较高。
根据 Redfield比值,海水中氮磷比值 16∶ 1 时
较适合海洋藻类的生长[9]。许多研究表明,水体
氮磷比与藻类的群落更替有着密切关系[10]。近
年来,许多海区氮磷比例失调,据作者对温州部
分海区氮磷比跟踪监测的结果,海区氮磷比失调
较严重(最高达 250∶ 1)。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
氮源较丰富的条件下,氮磷比增加,会抑制铜藻
对无机氮和活性磷的吸收利用;在磷源较充足条
件下,氮磷比增加,会促进铜藻对氮的吸收,抑制
铜藻对磷的吸收利用。总之,海区氮磷比的升
高,会抑制铜藻对活性磷的吸收,从而影响铜藻
的生长,最终可能对铜藻场的形成发生影响。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
(氨氮浓度较高,氮磷富营养化) ,铜藻会优先吸
收利用氨氮,对磷也有很好吸收(但在氨氮浓度
过高的情况下,如﹥ 1 000. 0 μmol /L,铜藻对氮磷
的吸收都会受到抑制)。因此,铜藻可以作为去
除养殖海区富营养化的合适生物过滤材料。
大型海藻体内 TN 和 TP 含量随海藻类别和
季节而有所变化。黄道建等分析测定了广东珠
海桂山岛附近海域网箱养殖区生长的 5 种大型
海藻体内的总氮总磷含量,以评估大型海藻净化
近海水质能力[11],研究得出 TN 为 4. 076% ~
5. 460%,TP为 0. 285% ~0. 510%。本研究的结
果铜藻体内 TN 为 5. 70%,TP 为 0. 18%。两相
比较,铜藻体内总氮含量偏高,而总磷含量则偏
低,且铜藻体内氮磷比值 31. 6,较传统的 Redfield
比值(16∶ 1)高出一倍[12]。这可能与目前海区的
氮磷比失调状况有关。但该数据也说明,若铜藻
场能建立起来并达到一定规模,其生长期间对周
围海区氮磷等营养盐的去除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对近海环境修复将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建璋,陈万东,庄定根,等. 中国南麂列岛铜藻实地生
017
5 期 南春容,等:南麂列岛铜藻氮磷吸收特征研究
态学的初步研究[J].南方水产,2008,4(3) :59 - 64.
[2] 杨宇峰,费修绠.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生物修
复的研究与展望[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3(1) :53 - 57.
[3] SCHRAMM W. Factors influencing seaweed responses to
eutrophication:Some results from EU-project EUMAC[J].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1999,11(1) :69 - 78.
[4] MCVEY J P,STICKNEY R R,YARISH C,et al. Aquatic
polyculture and balanced ecosystem management: New
paradigms for seaweed production[C]/ / Responsible marine
aquaculture. New York:CABI Publishing,2002:91 - 104.
[5] CHUNG I K,KANG Y H,YARISH C,et al. Application of
seaweed cultivation to the bioremediation of nutrient-rich
effluent[J]. Algae,2002,17(3) :187 - 194.
[6] 张婧,严兴洪,章守宇. 铜藻受精卵的早期发生与幼孢子
体发育观察[J]. 水产学报,2012,36(11) :1706 - 1711.
[7] 邢殿楼,霍堂斌,吴会民,等. 总磷、总氮联合消化的测定
方法[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6,21(3) :219 - 224.
[8] NAN C R,DONG S L. Comparative Studies on Phosphorus
Uptake and Growth Kinetics of the Microalga Tetraselmis
subcordiformis and the Macroalga Ulva pertusa[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Oceanic and Coastal Sea
Research) ,2004,3 (1) :56 - 59.
[9] JOHN H S,STEVE A T,KARL K T. Encyclopedia of Ocean
Sciences[M]. 2nd ed. Academic Press Inc,2009:677 -
686.
[10] 孙凌,金相灿,钟远,等. 不同氮磷比条件下浮游藻类群落
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7) :1218 - 1223.
[11] 黄道建,黄小平,岳维忠. 大型海藻体内 TN 和 TP 含量
及其对近海环境修复的意义[J]. 台湾海峡,2005,24
(3) :316 - 321.
[12] 王保栋,陈爱萍,刘峰. 海洋中 Redfield 比值的研究[J].
海洋科学进展,2003,21(2) :232 - 235.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 and P by a macroalga,Sargassum horneri,in
Nanji Islands
NAN Chun-rong1,WANG Tie-gan2,ZHANG Peng2,ZHANG Li-ning2
(1. Life Science School,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Zhejiang,China;2. Zhejiang Ma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Wenzhou 325000,Zhejiang,China)
Abstract:Three uptak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1)Phosphate uptake
kinetics of macroalga,Sargassum horneri,between 5 - 25 ℃;(2)Effect of N∶ P ratio on the uptake of N and
P by S. horneri; (3)Effect of NH4
+ -N /NO3
- -N ratio on the uptake of N and P by S. horneri. The results
were: (1)The maximum absorption rate(Vmax)rises with temperature variation between 5 - 20 ℃,and reaches
the max at 20 ℃;The half saturated absorption constant (Km)decreases with temperature variation between
5 - 20 ℃,and reaches the min at 20 ℃; (2)when the N concentration was constant,the uptake rate of N
and P decreases with the N∶ P ratio variation between 16∶ 1 to 256∶ 1;While the P concentration was constant,
the uptake rate of N rises,and P decreases with the variation of N∶ P ratio. (3)when phosphate is adequate,
the uptake rate of NO3
- -N has a negative relation with NH4
+ -N /NO3
- -N,while NH4
+ -N and P have a
positive relation with NH4
+ -N /NO3
- -N variation between 1∶ 1 - 8∶ 1,and a negative relation with that above
16∶ 1. (4)The TN and TP in S. horneri are 5. 70% and 0. 18%,respectively.
Key words:Sargassum horneri;phosphate uptake kinetics;N /P;NH4
+ -N /NO3
- -N;uptake rate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