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营养丰富的药用保健蔬菜——菊花脑



全 文 :《蔬菜》杂志——做足蔬菜经济文章
V
82006/08
e g e t a b l e s
新 优 品 种
陆兵,江苏省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
程系,226007
栏目编辑:周锋 E-mail:zhouf@agri.ac.cn 电话:010-51503567
菊花脑(Chysanthemum
nankingense H.M.)又名菊花叶,为菊
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嫩梢、
嫩叶为食用部位。营养丰富,含有多
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纤维素以及
大量的微量元素。此外,还含有黄酮
类和挥发油等芳香物质,有浓郁的
芳香味,对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抑
制作用。常食用菊花脑具有清热解
毒、润喉、开胃、降血压、治便秘、
明目等功效,是一种极具药用价值
的保健蔬菜,具有很好的开发价
值。
一、生物学习性
菊花脑性耐寒、忌高温。种子发
芽最适温度为15~20 ℃,最低4 ℃
以上。幼苗生长12~20 ℃,低于5 ℃
和高于30 ℃生长受阻。在高温条件
下生长品质差,产量低。耐干旱,怕
涝,发芽期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保
持充足的水分供应,但不能田间积
水。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在强光照条
件下生长品质不佳,盛夏季节宜采
取遮光措施。对土壤适应性强,肥
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佳,表现
为产量高、品质好。
二、品种选择
菊花脑的主要栽培品种有2个,
即小叶菊花脑和大叶菊花脑。小叶
菊花脑:叶片较小,叶缘裂刻深,先
端较尖,叶柄常带紫色,产量低,品
质较差,但适应性强。大叶菊花脑:
又叫板叶菊花脑,是从小叶菊花脑
中选育出来的品种,叶片较宽大,先
端钝圆,叶缘缺刻细而浅,产量高,
品质好。
三、栽培技术
1.整地作畦
以排水良好、土层疏松、肥沃的
土壤为好。深耕晒垡,每667 m2施
腐熟农家肥2 000~3 000 kg,复合肥
50~100 kg,耙碎整平,做宽1.5 m,
高20 cm的高畦。
2.栽培方式
菊花脑的栽培方式有种子育苗、
分株栽植和扦插繁殖三种。
(1)种子育苗移栽 3月上旬育
苗,将育苗畦浇足底墒后播种。由于
菊花脑种子细小,可将种子与细沙
土拌匀后播种。覆土0.5~1 cm厚,
然后用小拱棚覆盖,保温保湿。苗床
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为1∶10,每定植
667 m2大田需种子0.5 kg。播种后
7 d左右即可齐苗。齐苗后至定植前
间苗1~2次,苗距5 cm。苗高6~
10 cm时定植,每穴4~5棵,株行
距10 cm×15 cm。
(2)分株栽植 一般于4月上旬
进行,将菊花脑老桩连根挖出,然后
将有根的侧芽连同一段老根切下移
栽,每穴3~4条蘖,株行距20 cm
×30 cm。栽后及时浇水,成活后及
时追施肥水促进植株生长。
(3)扦插繁殖 在整个生长期内
都可进行扦插繁殖,以5-6月扦插
成活率最高。准备好扦插苗床,然后
剪取菊花脑嫩枝6~7cm,去除基部
叶片,插入苗床中,深3~4 cm。扦
插后及时浇水,并遮阴保湿。约15 d
即可成活,成活后移栽到大田,株行
距20 cm×30 cm。
3.田间管理
(1)施肥 施足基肥,每667 m2
施腐熟农家肥2 000~3 000 kg,复
合肥50~100 kg。出苗或定植活棵
后至第1次采收前要追肥3~4次,每
次施有机肥1 000 kg或尿素10 kg。
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追肥量
同前。如果实行多年生栽培,在地上
部茎叶完全干枯后,于霜冻前割去
茎秆,重施一次“腊肥”,每667 m2
施腐熟农家肥1 500~2 000 kg,培
土5 cm左右,以利于防寒越冬和早
春萌芽及提早上市。
(2)水分管理 在生长期间需经
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长和保持
鲜嫩,特别是夏季高温干旱期间,必
须浇透水以满足其对水分的需求。
——菊花脑
陆 兵
营养丰富的药用保健蔬菜
《蔬菜》杂志——做足蔬菜经济文章
Ve g e t a b l e s
9 2006/08
新 优 品 种
栏目编辑:周锋 E-mail:zhouf@agri.ac.cn 电话:010-51503567
此外,每采收1次结合追肥浇1次透
水。雨季注意防涝,以免田间积水造
成烂根。
(3)中耕除草 结合中耕及时去
除田间杂草,中耕深度以3~4 cm为
宜。实行多年生栽培的菊花脑,结合
施腊肥培土覆盖,以利防寒越冬和
早春萌芽。
(4)大棚温湿度管理 可在12月
上中旬至翌年3月上中旬进行大棚
设施栽培。当夜温低于0 ℃时,要覆
盖地膜保温,要求早晨揭、傍晚盖。
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 ℃,夜
间温度控制在10~15 ℃,棚内空气
相对湿度保持在70 %~80 %。
四、采收与留种
菊花脑可全年多茬采收。大棚
菊花脑1月中下旬即可第一次采
收,露地菊花脑一般在4月上旬采
收。当株高15~20 cm时即可采
收,初期采收可用剪刀剪取植株上
部嫩梢,以后植株生长旺盛时可用
镰刀割。一般每隔10~15 d可采收
1次,每次每667 m2可采收100~
150 kg,在大棚覆盖期间可采收
4~5次。采收时注意留茬高度,保
持足够的芽数,以保证后期产量,
一般春季留茬高3~5 cm,夏秋季
留茬高6~10 cm。
夏季过后不再采收,任其自然
生长,以备留种,10-11月开花,
12月种子成熟,剪收花头,晒干脱
粒,每667 m2可收种子约10 kg。
五、病虫害防治
菊花脑病虫较少,主要虫害为
蚜虫,可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或菊酯类农药防治,棚内可设置黄
色诱板防治。病害主要是叶斑病和
锈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0 %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或70 %百菌清可湿性粉
剂防治。

乌塌菜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别名塌菜、塌
棵菜、塌地菘、太古菜、黑菜等,为
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
一个变种,是常规二倍体小白菜,英
文名为savoy,原产中国,主要分布
在我国长江流域。乌塌菜叶色浓绿、
叶片肥嫩,口感清新爽脆,可炒食、
作汤、凉拌,色美味鲜,营养丰富。
尤以秋载一茬,经霜雪后,味更美而
著名,被视为白菜中的珍品。
一、营养含量
乌塌菜可食率达95 %,营养价
值较高,每100 g鲜菜中含水92 g,
蛋白质3.0 g,碳水化合物3.1 g,
脂肪0.4 g,纤维素0.8 g,钙160~
240 mg,铁3.3~4.4 mg,胡萝卜素
2.63~ .50 mg,维生素B10.02~
0.08 mg,维生素B20.15 mg,维生
素C 7.50 mg。我国医学典籍《食物
本草》中记载:“乌塌菜甘平、无毒。
能滑肠、疏肝、利五脏。”常吃乌塌
菜还可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泽肤
健美。
二、植物学特性
乌塌菜是十字花科不结球白菜
的一个变种,以黑绿色叶及茎为产
品。乌塌菜植株开展度大,一般分为
两种类型:一是塌地型,其莲座叶塌
地生长。叶片椭圆或倒卵形,墨绿
色,叶面皱缩,有光泽,全绿,四周
向外翻卷;叶柄浅绿色,扁平;单株
质量约400 g;二是半塌地型,其莲
座叶半塌地生长。叶丛半直立,叶片
圆形,墨绿色,叶面皱褶、叶脉稀细、
全绿,叶柄扁平微凹,光滑,白色。
另外,有的品种半结球、叶尖外翻、
翻卷部分黄色,故有菊花心塌菜之
称。乌塌菜根发达,分布较浅,再生
章泳,江苏省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210036,电话:86575728
力强。茎为短缩茎,但遇高温或过度
密植也会伸长。莲座叶着生于短缩
茎上,柔嫩多汁,为主要食用部分。
叶腋间抽生总状花序,这些花序再
分枝l~3次而形成复总状花序,花
黄色,为虫媒花。果实长角形, 成熟
时易开裂。种子圆形,红色或黄褐
色,千粒重1.5~2.2 g。
三、生物学特性
乌塌菜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种
子发芽适温20~25 ℃,生长发育适温
15~20 ℃,能耐-8 ℃、短时-10 ℃
的低温,在25 ℃以上高温则生长
不良。乌塌菜对光照要求较强,阴雨
弱光易引起徒长,茎节伸长,品质下
降。乌塌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
以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粘
土或冲击土壤最为适宜,较耐酸性
土壤。乌塌菜喜湿但不耐涝。乌塌菜
在种子萌动及绿体植株阶段,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