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H~+和K~+对薜荔种子发芽的影响



全 文 :第 31卷 福建热作科技 Vol.31 No.4
第 4期 Fujian Science & Technology of Tropical Crops 2006
10

H+和 K+对薜荔种子发芽的影响

林 纬 吴 煜 谢建玲 陈炳英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7)

摘要:通过滤纸床发芽方法测定薜荔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观察不同浸种时间、外源 H+和
K+以及用 H+和 K+协同处理对薜荔种子萌发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时间对薜荔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外源
H+和 K+的处理对薜荔种子发芽促进作用明显。
关键词:薜荔 H+ K+ 种子发芽
中图分类号:Q94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27—(2006)04—0010—03

薜荔(Ficus pumila L.)是桑科桑属的大型常绿
藤本植物,攀附于树干或岩石生长。瘦果果皮富含
果胶,可生产加工成果冻食用,是低热能、去暑、
解渴、消除疲劳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其根、茎、藤
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解毒、补肾、通乳的
功效。民间采摘野生薜荔隐花果制作果冻食用的历
史悠久,具有良好的驯化栽培和开发利用前景[1]。
为开发和利用这一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其人工栽培
技术非常必要,而利用种子进行繁殖是一种简便、
有效的方法。野生薜荔开发利用,首先必须研究种
子的发芽率。薜荔种子的种皮较厚,不同植株间种
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差异较大,因此为
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及出苗的整齐度,在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H+和K+对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HNO3 和KNO3对薜荔
种子的发芽的影响,以期为生产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剂
薜荔种子:2004年 11月采自福州森林公园。
试剂:HNO3(68%)和 KNO3(分析纯)。
1.2 试验方案
洗净、去瘪选饱满的种子,立即用吸水纸吸干
种子表面水分后备用。以浸种液浸种 18h后取出,
洗净种子表面的果肉,均匀摆放于铺有两层滤纸的
8.5cm 培养皿中,每皿 100 粒,将滤纸用蒸馏水湿
润,加盖于 2200 lx 光照下、27℃恒温室内培养,
培养期间添加蒸馏水,具体处理见表 1。萌发以种
子露白为标准,间隔 24h统计数据。每组设三个重
复。
1.3 计算公式[2]
1-1 发芽率(%)=10d 内发芽总数/供试种子
数×100%
1-2 发芽势(%)=4d内发芽总数/供试种子数
×100%
1-3 发芽指数(Gi)=∑Gt/Dt,其中 Gt—浸种
后 td的发芽数,Dt—相应的发芽天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以森林 1号为材料,使用蒸馏水浸种,浸种时
间分别为 6h、12h、18h、24h、36h、48h后培养。
其结果见表 2。
表 2 不同浸种时间对薜荔种子发芽的影响
浸种时间(h)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6 42.5 0.5 5.94
12 39.0 2.0 7.02
18 41.5 2.0 7.31
24 49.0 1.0 4.61
36 32.5 0 5.10
48 39.0 0.5 5.94
由表 2可看出种子发芽率以浸种 24h的最高为
49%,浸种 6h的次之为 42.5%;发芽势最高的是浸
种 12h和 18h的;发芽指数以浸种 18h的最高。通
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看出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发
芽 率 F=1.27 < F0.05=4.39 ; 发 芽 势 F=0.76 <
F0.05=4.39;发芽指数 F=1.96<F0.05=4.39=,说明浸
表 1 实验设计
研究内容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浸种时间(h) 浓度梯度
不同浸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森林 1号 蒸馏水 6、12、18、24、36、48
H+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森林 1号 HNO3 6
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900 (稀释倍数)
K+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森林 1号 KNO3 6 5、10、20、30、40、50、75、100(mmol/L)
第 31卷 福建热作科技 Vol.31 No.4
第 4期 Fujian Science & Technology of Tropical Crops 2006
11
表 3 H+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HNO3 (稀释倍数) 发芽率% 比对照提高% H+发芽势% 比对照提高% H+发芽指数 比对照提高%
对照 42.50 0.5 6.22
50 53.15 25.1 1.5 200 7.68 23.5
100 51.45 21.1 3.5 600 7.78 25.1
200 88.95 109.3 18.1 3520 14.68 136.0
300 88.50 108.2 15.5 3000 16.17 160.0
400 94.00 121.2 16.0 3100 17.59 182.8
500 92.50 117.6 15.5 3000 16.88 171.4
600 90.45 112.8 15.5 3000 16.29 161.9
700 85.50 101.2 11.0 2100 15.70 152.4
800 90.50 112.9 5.5 1000 16.05 158.0
900 87.00 104.7 13.5 2600 15.57 150.3
种时间在 6-48h范围内对薜荔种子发芽率、发芽势、
发芽指数影响不大。所以浸种时间选择 6h。
2.2 H+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 3可看出:加 HNO3后,从稀释 50倍到稀
释 400倍随着浓度由高到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
指数都呈现出由低到高的变化。发芽率均比对照有
所提高,在稀释 400 倍时达到最高 94%,比对照
42.5%提高了 121.2%;发芽势在稀释 200倍时达到
最高 18.1%,比对照提高了 3520%;发芽指数也均
高于对照,在稀释 400 倍时达到最高 17.59,比对
照提高了 182.8%。
种子的发芽势,是指发芽试验的初期,规定的
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3],即
它是发芽初期种子发芽力的指标,侧重表现出苗的
整齐度。发芽指数不但包含发芽的种子数,而且特
别强调发芽速度。各天发芽的种子在构成发芽指数
中所起作用都不同,所以发芽指数是良好的种子活
力指标[4]。因此,使用 HNO3浸种,不但提高种子
的发芽率,还可促进出苗整齐,提高种子的发芽力。
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在稀释 400倍时达到最
高,发芽势在稀释 200倍时达到最高,而通过单因
素方差分析,稀释 200倍与稀释 400倍时的发芽势
差异并不显著(F=1.88<F0.05=18.51)。因此,HNO3
浸种的最佳处理浓度为稀释 400倍。
HNO3浸种可促进种子萌发原因在于酸浸种处
理种子时,具有去除抑制物、软化种皮等多种作用,
使得种皮内外的物质交换加快,从而大幅度提高了
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薜荔种子外果皮富含果
胶,容易发霉,稀酸浸种起了一定的消毒作用,减
少霉烂,提高了发芽率。但高浓度HNO3,即稀释
50倍与稀释100倍,对促进种子萌发并未有太大作
用,原因在于酸的浓度过高,种皮虽然被软化,其
内部组织也可能被伤害,影响种子的健康,若损伤
程度过大,种子就会死亡。
2.3 K+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发芽是一个需要大量能量的过程,发芽所
需的能量完全来源于贮存物质的氧化分解,释放能
量。贮存物质的分解需要大量的酶参与,K+对于植
物体内参与各种重要反应的酶起活化剂的作用,所
以 K+能促进呼吸进程,释放能量,使贮存物质的分
解速度加快,从而加快种子萌发[5]。KNO3 又是一
种化学肥料,对萌动、发芽、幼苗生长起到促进作
用,使幼苗可以提前达到正常幼苗的状态。由表 4
可看出,薜荔种子经不同浓度的(下转第 7 页)
表 4 K+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K+(mmol/L) 发芽率% 比对照提高% H+发芽势% 比对照提高% H+发芽指数 比对照提高%
对照 42.5 0.5 6.22
5 79.0 85.9 20 3900 13.82 122.2
10 83.5 96.5 31 6100 16.97 172.8
20 88.5 108.2 29 5700 18.01 189.5
30 93.0 118.8 35 6900 18.93 204.3
40 94.0 121.2 39 7700 19.33 210.8
50 96.0 125.9 38 7500 19.25 209.5
75 91.0 114.1 34 6700 18.27 193.7
100 90.0 111.8 39 7700 18.79 202.1

第 31卷 福建热作科技 Vol.31 No.4
第 4期 Fujian Science & Technology of Tropical Crops 2006
7
由表 4可以得到朱溪河流域综合效益值治理前
为 0.2414,治理后为 0.6645,治理效果评价为良。
这说明经过治理后,流域的生态、经济、社会环境
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治理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评价值分别为 0.3228、0.1536、0.1881,
相对于综合效益的贡献率分别为 48.58%、23.11%、
28.31%,经济效益的贡献率比社会效益低 5.20%,
由此可知,生态效益在综合效益中具有最重要的作
用。因此,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在改善当地人民收
入、加快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更重视生态环
境建设,促进流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5 结论
(1)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朱溪
河流域治理情况进行调查,构建了小流域评价指标
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其
权重,对治理前后进行了效益评价。
(2)计算结果表明朱溪河流域综合治理效益
值为 0.6645,治理效果评价为良,其中生态效益评
价值为 0.3228,相对于综合效益的贡献率为
48.58%。

参考文献
1、Hatton, Tom, 1999.A natural model-Learning form natural
ecosystems in saline environments. Natural Resource
Mamagement.2(1):9-13
2、Herron, N.F. and Hairsine, P.B. 1998.A scheme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riparian zones in reducing
overland flow to streams.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il
Reserch.36:683-698
3、李智广,李锐.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评议[J].水土
保持通报,1998,18(7):71-75
4、李中魁,杨茂瑞.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与系统评估
研究[J].生态学报,1998,18(3):241-247
5、王礼先.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与指标[J].北京林业
大学学报,1991,13(3):50-51
6、黎锁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的灰色系统评价[J].水土保
持通报,1994,14(5):13-18
7、郑伟民.泉州市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J].水土保持通
报,2001,21(4):7-11
8、张龙.华南地区几种常见岩性的水土流失成因与治理措施
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66-68
9、张国防,陈瑞炎,曾建荣,等.闽江流域洪灾与生态环境脆弱
性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0,20(4):51-55
10、范海荣,王洪海.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
评价方法[J].吉林水利,2003,12:23-25
11、冷疏影,冯仁国,李锐,等.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重点研
究领域与问题[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20-26
12、孙立达,孙保平,齐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与实践[M].北
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44-299
13、李智广,李锐.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评议[J].水土
保持通报,1998,18(7):71-75
14、赵晓光,吴发启,贾锐鱼.流域管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
立[J].中国西部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
集.1999:326-333
15、王晓慧,孙保平.北京市大兴永定河沙地综合效益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1998,18(6):34-38


(上接第 11页)KNO3溶液浸种后,发芽率均比对
照组有显著提高,在 50 mmol/L时发芽率达到最高
96%,比对照组 42.5%提高了 125.9%;在 40 mmol/L
时发芽率达到 94%,发芽势达到最高 39%,比对照组
0.5%提高了 7700%,同时发芽指数也达到最高
19.33,比对照组 6.22提高了 210.8%。因此我们认
为用 K+浸种的最佳浓度为 40 mmol/L。
综上所述,由于薜荔种子的种皮较厚较硬,种
子露白需一定的时间,而种皮外又包被有富含果胶
的果肉,在土壤中易霉变,因此薜荔种子在播种前
进行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用 H+ 、K+溶液浸种均
能提高薜荔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在
生产实践中选择上述两种溶液中的一种进行浸种
即可收到明显的效果。HNO3 浸种的最佳浓度为原
液稀释 400倍(37.78 mmol/L);KNO3浸种的最佳浓
度 40 mmol/L;浸种时间为 6h。

参考文献
1 、 郑 天 汉 . 薜 荔 种 苗 的 繁 殖 试 验 . 林 业 科 技 开
发,2002,16(4):25-27
2、Helpler.P.K.,Wayne.R.Calcium and plant development.Ann
Rev Plant Physiol.1985,36:397
3、程云波 .作物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 .中国农村科
技,2003(3):15
4、代莉,谢双喜,杨荣和.水分胁迫对日本柳杉种子萌芽的影
响.贵州林业科技,2003,31(4):15-19
5、王秀芬.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河北农业科
技,1989(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