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蒙古口蘑的真伪鉴别



全 文 :〈生理生化〉
蒙古口蘑的真伪鉴别 *
苏日古格, 佟春兰, 包海鹰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8)
摘要: 通过来源鉴定、性状鉴定及红外检测、薄层色谱鉴定、石油醚提取物 GC-MS分析等理化鉴定方法,对蒙古口蘑
及其市场上常见的 3种蒙古口蘑混淆品进行真伪鉴别,并指出正品和伪品的不同鉴别特征。通过来源鉴定 3种混淆品
是水粉伞菌(Clitocybe nebularis)、杨树口蘑(Tricholoma populinum)、野蘑菇(Agaricus arvensis) 的子实体。
关键词: 蒙古口蘑;混淆品;性状鉴定;薄层鉴定;红外检测;GC-MS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4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310 (2012) 02-0029-05
Identification Authenticity of Tricholoma mongolicum
BAU suriguge, TONG Chun-lan, BAO Hai-yi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Abstract: The pharmacognosy features and the other kinds of similar mushrooms were studied by the source identifica-
tion,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infrared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TLC,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GC-MS analysis and so on.
The similar mushrooms of T. mongolicum were Clitocybe nebularis, Agaricus arvensis and Tricholoma populinum.
Key words: Tricholoma mongolicum; Similar mushrooms;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TLC; Infrared detection;
GC-MS analysis
蒙古口蘑 (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 又称白蘑、
口蘑、 草原白蘑、 珍珠蘑、 查干蘑菇、 云盘蘑、 银盘蘑
等。 由日本真菌学者今井三子 (S. Imai) 于 1937 年定名
发表, 并记载其汉语名称为白蘑菇 [1]。 隶属于伞菌目 (A-
garicales)、 口蘑科 (Tricholomataceae)、 口蘑属 (Tricholo-
ma) 真菌。 夏秋季尤其在立秋前后大量地产生在草原上群
生并形成蘑菇圈。 分布于我国东北、 河北张家口以北及内
蒙古中东部 ,东起呼贝尔盟 [2],西达包头地区 [3],蒙古, 俄罗
斯的亚洲地区 (阿尔泰)[4,5]。蒙古口蘑子实体较大, 菌肉肥
厚、 质地鲜嫩、 味鲜香浓, 为著名食药用菌 [6]。民间用于消
化不良, 脘腹胀满, 胃气痛, 泄泻等症, 在民间也流传着
许多单验方及食疗方 [7]。 在蒙药中用于治疗外伤及解毒 [8]。
蒙古口蘑 (Tricholoma mongolicum) 是我国宝贵的食
药用菌资源, 由于蒙古口蘑自然生长季节性强, 加之生态
环境恶化、 资源锐减, 至今尚不能实现人工驯化栽培 [9,10],
所以蒙古口蘑的产量和质量每况愈下, 难以满足商品化、
市场化的要求, 导致蒙古口蘑价格上涨 , 每公斤蒙古口蘑
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由于价格昂贵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
蒙古口蘑劣质品及伪品。 本文从性状鉴定、 薄层色谱鉴
定、 红外检测、 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GC-MS 分析等
化学检识方面分别对蒙古口蘑及其混淆品进行了系统研
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蒙古口蘑子实体于 2008 年采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
巴尔虎旗草原, 由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图力古尔教授
鉴定。 蒙古口蘑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是 2008 年购于呼
伦贝尔盟海拉尔市新桥市场。
1.2 仪器与试剂
电热鼓风干燥箱, 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 SHB-
* 项目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所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科技局合作项目。
作者简介: 苏日古格 (1986-), 女,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菌物药。 E-mail: suriguge4353@163.com
** 通讯作者: 包海鹰, 女, 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菌物药。 E-mail: baohaiying2008@126.com
收稿日期: 2012-02-11
中国食用菌 2012, 31 (2): 29~33
EDIBLE FUNGI OF CHINA
CN53-1054 / Q ISSN 1003-8310
B95 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FW-200 型高速万能粉碎机 , 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
司; 紫外灯, AUY220 型电子分析天平, 日本岛津公司;
XS -212 -201 生物学显微镜红外检测仪 , 德国 Bruker
WERTREX 型红外检测仪。
试剂: 水合氯醛、 稀甘油、 氢氧化钾、 浓硝酸。
2 研究方法
2.1 性状鉴别
通过眼观、 手摸、 鼻闻、 口尝及水试的方法对新鲜子
实体的形状、 大小、 色泽、 表面、 质地、 断面、 气味等特
点进行鉴别。
2.2 理化检识鉴别
蒙古口蘑、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干燥子实体粉碎,
各样称取品 8 g, 梯度提取法分别用石油醚、 氯仿、 乙酸
乙酯、 丙酮、 甲醇索式提取 10 h, 减压浓缩各提取液。
2.2.1 薄层色谱鉴定
将其各个层 4 种提取液溶于有机溶剂后在薄层板上分
别点样, 以下展开剂条件下薄层展开, 如氯仿层以氯仿:
石油醚=1∶2; 乙酸乙酯层以乙酸乙酯: 氯仿=3∶4; 丙酮层
以乙酸乙酯: 氯仿=1∶1。
2.2.2 红外检测
4 个蘑菇的氯仿提取物、 丙酮提取物、 甲醇提取物分
别减压浓缩至完全晾干之后分别加 5 ml 甲醇溶解。
2.2.3 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GC-MS 分析
4 种蘑菇石油醚提取物通过 GC-MS 分析, 其色谱条
件为: HP-5 型毛细管柱 (30 m×0.25 mm×0.25 μm), 汽化
室温度 270℃, 流速 1.0 mL·min-1, 柱温 80℃ (3 min) →
150℃→270℃ (5 min), 接口 280℃。 质谱条件为: 离子源
温 230℃, 采集方式全扫描, 扫描范围 45 amu~460 amu,
不分流, 四极杆 150℃, 溶剂延迟 2.0 min, 阀值 150。 各
组分的相对含量是从总离子流色谱图中用封面积归一化方
法计算而得, 采用 WILEY.L 谱库检索, 并结合质谱图中
基峰、 负荷比以及相对丰度与标准图谱的比较, 鉴定其化
合物。
3 实验结果
3.1 来源鉴定及性状鉴定
蒙古口蘑鲜品: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 菌盖直径 5 cm~
17 cm, 半球形、 扁半球形至近平展, 白色, 光滑, 初期
边缘内卷; 菌肉白色, 厚, 具香气; 菌肉肥厚, 质地细
嫩; 菌褶白色, 弯生, 稠密, 不等长; 菌柄粗壮至肥大,
长 3.5 cm~7 cm, 粗 1.5 cm~4.6 cm, 基部稍膨大, 白色,
内实; 孢子印白色。 干品: 蒙古口蘑子实体干后, 质脆,
易碎; 菌盖成乳白色; 菌褶白色至土黄色; 菌柄长度与菌
盖直径比例不超过 1; 表面光滑有网状纹理, 质地疏松,
易折断, 断面纯白色呈粉性, 有浓郁的蘑菇香气 (图 2)。
蒙古口蘑 (Tricholoma mongolicum) 又称白蘑、 口蘑、 草
原白蘑、 珍珠蘑、 查干蘑菇、 云盘蘑、 银盘蘑等。 属伞菌
目 (Agaricales) 、 口蘑科 ( Tricholomataceae) 、 口蘑属
(Tricholoma) 真菌。 夏秋季尤其在立秋前后大量地产生在
草原上群生并形成蘑菇圈。
劣质品: 某些商家为使蒙古口蘑增重, 把新鲜蒙古口
蘑子实体泡入水中。 泡过水的蒙古口蘑子实体颜色会迅速
变褐, 甚至变黑, 尤其是菌盖边缘, 并且菌盖掰开就能看
到吸收的水分 (图 3)。
样品 1 鲜品: 子实体中等, 菌盖 2 cm~8 cm, 常常颜
色多变化, 呈现为灰褐、 烟灰色至近淡黄色; 菌盖边缘平
滑无条棱, 但有时成波浪状或近似花瓣状; 菌褶窄而密,
污白色, 稍延生; 菌柄长 5 cm~9 cm, 粗达 3 cm; 表面白
色, 基部往往膨大, 中空; 孢子印白色。 干品: 子实体干
后, 质脆, 易碎; 菌盖成黄色至褐色; 菌褶土黄色; 菌柄
长度与菌盖直径比例超过 1.5; 表面粗糙、 皱褶状, 质地
疏松, 易折断, 断面纯白色至土黄色呈粉性, 有浓郁的蘑
菇香气 (图 4)。 根据以上特征鉴定样品 1 为水粉伞菌
(Clitocybe nebularis), 又称水粉蕈、 烟云杯伞, 当地牧民
称之为二白蘑、 灰顶二白蘑。 属伞菌目 (Agaricales)、 口
蘑科 (Tricholomataceae)、 杯伞属 (Clitocybe) 真菌。 通常
在晚秋季出现在林地上形成大的蘑菇圈。
样品 2 鲜品: 菌盖半圆形, 中凸, 后期微平展, 径 6
cm~8 cm, 盖表光滑, 干; 后期微有龟裂, 盖中央或具不
明显的小鳞片; 白色、 乳白色或乳黄色, 紧压后微呈黄
色; 菌肉白色; 菌褶密而离生, 初白色, 成熟后呈粉红
色、 深咖啡色; 菌柄柱状, 近等粗; 中端与盖缘衔接处层
外具絮状环膜, 白色或乳黄色, 脆而易碎; 气香, 味特
异。 干品: 子实体干后, 质脆, 易碎; 菌盖白色至微黄
图 2 蒙古口蘑子实体
图 3 蒙古口蘑劣质品图片
图 4 样品 1 子实体
中国食用菌 EDIBLE FUNGI OF CHINA Vol. 31 No.230
苏日古格等: 蒙古口蘑的真伪鉴别
色, 微有龟裂; 菌盖边缘与菌柄衔接处具絮状环膜; 菌柄
长度与菌盖直径比例超过 1.5; 菌褶初白色, 成熟后呈粉
红色、 深咖啡黄色; 表面白色至微黄色, 粗糙, 质地疏
松, 易折断, 断面白色至土黄色呈粉性, 有浓郁的蘑菇香
气 (图 5)。 根据以上特征鉴定样品 2 为野蘑菇 (Agaricus
arvensis), 也叫田蘑菇、 杂蘑、 哈日蘑菇, 当地牧民称之
为雷窝子, 长在白蘑蘑菇圈上的二茬白蘑。 属伞菌目 (A-
garicales)、 蘑菇科 (Agaricaceae)、 蘑菇属 (Agaricus) 真
菌。 夏季生于旷野、 肥土、 林旁、 草原及草地。
样品 3 鲜品: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 ; 菌盖直径 4 cm~
12cm, 扁半球形至平展, 边缘内卷变至平展和波状, 粘,
浅红褐色, 趋向边缘色浅, 被棕褐色细小鳞片; 气味香;
菌肉较厚, 污白色, 伤处变暗; 菌褶密, 较窄, 污白色带
浅红褐色, 不等长, 伤处色变暗; 菌柄比较粗壮, 内实至
松软, 长 3 cm~8 cm, 粗 1 cm~3 cm, 有的下部膨大, 白
色擦伤处带红褐色; 孢子印白色。 干品: 子实体干后, 质
脆, 易碎; 菌盖黄色至褐色, 被棕褐色细小鳞片; 菌褶黄
色; 表面紫褐色附有白色粉状小颗粒, 质地疏松, 易折
断, 断面白色至土黄色呈粉性, 有浓郁的蘑菇香气 (图
6)。 根据以上特征鉴定样品 3 为杨树口蘑 (Tricholoma
populinum), 又称杨林口蘑, 杨口蘑, 当地牧民称之为油
蘑、 土豆蘑。 属伞菌目 (Agaricales)、 口蘑科 (Tricholo-
mataceae)、 口蘑属 (Tricholoma) 真菌。 秋季在杨树林中
沙质的土地上群生、 散生。
3.3 4 种样品的理化鉴定
3.3.1 薄层色谱鉴定
丙酮层 Rf=0.712 和 Rf=0.76 处, 4 种菌物都有粉色斑
点, Rf=0.712 处样品 3 和蒙古口蘑色深。 Rf=0.76 处样品 2
和蒙古口蘑色比较深。 乙酸乙酯层 Rf=0.677 处四种菌物
都有灰色斑点, 颜色都比较深。 Rf=0.74 处样品 2、 样品 3
和蒙古口蘑有蓝色斑点, 样品 2 色深。 Rf=0.84 处只有蒙
古口蘑有紫粉色斑点, 具有鉴定意义。 氯仿层 Rf=0.46 处
4 个菌物都有粉色斑点, 颜色都比较深。 Rf=0.58 处样品 2
和蒙古口蘑色有粉色斑点, 样品 2 颜色都比较深。
3.3.2 红外检测
用移液枪吸取 50 μL 样品, 均匀涂在溴化钾片上, 将
涂好的片子置于光路中, 用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进行测定
400 cm-1~4 000 cm-1间的光谱。 结果分析见图 7 至图 18。
蒙古口蘑、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的氯仿、 丙酮和甲醇
图 5 样品 2 子实体
图 6 样品 3 子实体
图 7 样品 1 氯仿层红外图谱
图 8 样品 2 氯仿层红外图谱
图 9 样品 3 氯仿层红外图谱
图 10 蒙古口蘑氯仿层红外图谱
图 11 样品 1 丙酮层红外图谱
图 12 样品 2 丙酮层红外图谱
图 13 样品 3 丙酮层红外图谱
第 31 卷 第 2 期 31
提取物的红外光谱表明, 在官能团区 (1 300 cm-1~4 000
cm-1),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氯仿层在 1 651 cm-1~1 384
cm-1处有相同的吸收峰。 而蒙古口蘑氯仿层在 1 627 cm-1~
1 665 cm-1处有个强吸收峰, 1 732 cm-1处有较强吸收峰,
其他 3种无。 类似这样的小特征峰可做为鉴别蒙古口蘑及
以上 3种混淆品的依据。
指纹区 (1 300 cm-1~910 cm-1), 样品 1、 样品 2、 样
品 3氯仿层在 1 012 cm-1~1 031 cm-1处有相同的强吸收峰,
而蒙古口蘑氯仿层没有这个吸收峰。 蒙古口蘑氯仿层在
1 172 cm-1处有吸收峰, 其他 3 种无。 4 种样品丙酮层提
取物和甲醇提取物中,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在 1 018
cm-1~1 053 cm-1处有 1 个相同的强吸收峰。 这些差异鉴别
蒙古口蘑及其混淆品具有一定的鉴定意义。
芳香区 (910 cm-1~650 cm-1) 的吸收峰比较小, 也有
较大差异, 如蒙古口蘑氯仿层提取物在 723 cm-1处有 1 个
小尖峰, 其他 3种都无。 蒙古口蘑丙酮和甲醇层提取物在
783 cm-1、 721 cm-1、 680 cm-1处有小尖峰, 其他 3 种都无。
这对用红外方法鉴别蒙古口蘑有辅助意义。
3.3.3 4 种样品的石油醚提取物的 GC-MS 分析结果
4 种样品石油醚提取物的 GC-MS 总离子流色谱结果
见图 19至图 22。
4 种样品的石油醚提取物各组分的相对含量是从总离
子流色谱图中用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计算而得, 结果见表 1
至表 4。
采用 WILEY.L 谱库检索结果, 并结合质谱图中基锋、
图 14 蒙古口蘑丙酮层红外图谱
图 15 样品 1 甲醇层红外图谱
图 16 样品 2 甲醇层红外图谱
图 17 样品 3 甲醇层红外图谱
图 18 蒙古口蘑甲醇层红外图谱
图 19 样品 1 石油醚提取物 GC-MS 总离子流图
图 20 样品 2 石油醚提取物 GC-MS 总离子流图
图 21 样品 3 石油醚提取物 GC-MS 总离子流
图 22 蒙古口蘑石油醚提取物 GC-MS 总离子流图
表 1 样品 1 石油醚提取物 GC-MS 联机分析结果
峰 保留时间/min 面积/% 化合物名称 相似度/%
1 17.877 0.96 Pentadecanoic acid 93
2 21.367 7.89 n-Hexadecanoic acid 99
3 25.586 2.32 10,13-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 99
4 26.969 62.52 (Z,Z) -9,12-Octadecadienoic acid 94
5 27.234 2.46 Octadecanoic acid 96
峰 保留时间/min 面积/% 化合物名称 相似度/%
1 21.124 14.49 n-Hexadecanoic acid 98
2 26.666 75.78 (Z,Z) -9,12-Octadecadienoic acid 94
表 2 样品 2 石油醚提取物 GC-MS 联机分析结果
中国食用菌 EDIBLE FUNGI OF CHINA Vol. 31 No.232
峰 保留时间/min 面积/% 化合物名称 相似度/%
3 27.109 4.23 Octadecanoic acid 99
1 21.129 11.36 n-Hexadecanoic acid 99
2 26.672 53.02 (Z,Z)-9,12-Octadecadienoic acid 96
负荷比以及相对丰度与标准图谱的比较, 以上 4 种样品分
别鉴定出样品 1 有 5 个化合物、 样品 2 鉴定出 2 个化合
物、 样品 3 鉴定出 3 个化合物、 蒙古口蘑鉴定出 10 个化
合物。 其中正-十六烷酸是四者共有的化学成分 (表 1~表
4)。 除蒙古口蘑外, 其他 3 种蘑菇石油醚提取物都含有
表 3 样品 3 石油醚提取物 GC-MS 联机分析结果
表 4 蒙古口蘑石油醚提取物 GC-MS 联机分析结果
峰 保留时间/min 面积/% 化合物名称 相似度/%
10 35.618 0.76 2,6,10,14,18,22-Tetracosahexaene 98
1 9.629 0.13 (E,E) - 2,4-Decadienal 95
2 12.016 0.06 [1R- (1α,7β,8Aα)] -1,2,3,5,6,7,8,8a-octahydro-1,8A-dimethyl-7- (1-methylvinyl) -naphthalene 98
3 12.065 0.69 (Z,E) - 3,7,11-tr imethy-1,3,6,10-Dodecatetraene 87
9 25.716 0.36 11-Oc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 99
8 25.570 0.66 (E,E) -9,12-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 99
7 21.237 4.30 n-Hexadecanoic acid 99
6 20.357 0.67 Z-11-Hexadecanoic acid 91
5 17.840 0.51 Pentadecanoic acid 99
4 15.592 0.16 Tetradecanoic acid 95
(Z,Z) -9,12-十八碳二烯酸。
4 讨论
本论文通过来源鉴定和性状鉴定方法相结合, 鉴定样
品 1 为水粉伞菌 (C. nebularis)、 样品 2 为野蘑菇 (A. ar-
vensis)、 样品 3 为杨树口蘑 (T. populinum)。 并且将三者
和蒙古口蘑进行性状特征和薄层色谱、 红外检测、 石油醚
提取物 GC-MS 等理化特征进行对比鉴定, 结果显示四者
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水粉伞菌与蒙古口蘑干品鉴别要点: 蒙古口蘑菌柄粗
短、 肥大、 白色、 光滑, 水粉伞菌菌柄较长基部膨大、 褐
黄色、 条状纹理; 蒙古口蘑菌柄长度与菌盖直径比例不超
过 1, 而水粉伞菌菌柄长度与菌盖直径比例超过 1.5。
野蘑菇与蒙古口蘑干品鉴别要点: 蒙古口蘑菌柄长度
与菌盖直径比例不超过 1, 而野蘑菇菌柄长度与菌盖直径
比例超过 1.5; 蒙古口蘑菌褶白色, 而野蘑菇菌褶初白色,
成熟后呈粉红色、 深咖啡色; 蒙古口蘑菌盖白色、 光滑,
而野蘑菇菌盖白色粗糙、 微有龟裂; 野蘑菇菌盖边缘与菌
柄衔接处具絮状环膜, 白色或乳黄色, 脆而易碎, 而蒙古
口蘑没有。
杨树口蘑与蒙古口蘑干品鉴别要点: 蒙古口蘑菌褶白
色, 而杨树口蘑菌褶污白色带浅红褐色; 蒙古口蘑菌盖白
色、 光滑, 而杨树口蘑菌盖红褐色、 被棕褐色细小鳞片;
蒙古口蘑有浓郁的鲜味而杨树口蘑有股略发咸的香气。
从红外图谱上蒙古口蘑氯仿层在 1 627 cm-1~1 665 cm-1
处有个强吸收峰, 1 732 cm-1处有较强吸收峰, 其它 3 种
无; 在 1 172 cm-1处有吸收峰; 在 723 cm-1处有 1 个小尖
峰, 其他 3 种都无。 蒙古口蘑丙酮和甲醇层提取物在 783
cm-1、 721 cm-1、 680 cm-1处有小尖峰, 其他 3 种都无。 薄
层色谱鉴别, 蒙古口蘑乙酸乙酯层 Rf=0.84 处有紫粉色斑
点, 其他 3 种均没有。 石油醚提取物 GC-MS 分析, 水粉
杯伞石油醚层鉴定出 5 个化合物; 野蘑菇石油醚层鉴定出
2 个化合物; 杨树口蘑石油醚层鉴定出 3 个化合物而蒙古
口蘑石油醚层鉴定出 10个化合物。 其中正-十六烷酸 (n-
Hexadecanoic Acid) 是四者共有的化学成分。 除了蒙古口
蘑外, 其他 3 种菌物石油醚提取物都含有 (Z,Z) -9,12-十
八碳二烯酸。 这些差异在鉴别蒙古口蘑及其混淆品方面具
有一定的鉴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Imai S. On an edible Mongolian fungus “Pai-moku”[J]. Pro Imp Acad
(Japan) , 1937, 13 (7): 280-282.
[2] Akaishi Y. The Survery of the “Pai-mo-mo” in Hu-lun-peierh[J].
Research Bull Agr Exp Stat S Manch Rsilw Co, 1937 (20): 145-157.
[3] 杨文胜. 包头地区的食用和药用真菌[J]. 食用菌, 1990, 12 (6): 4.
[4] 戴芳澜. 中国真菌总汇[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5] Singer R. Notes sur quelques basidiomycetes[J]. RevMcol, 1939 (4) :
64-72.
[6] 宋超, 图力古尔 . 蘑菇圈形成机理及其生态学意义 [J]. 中国食用
菌, 2007, 26 (6): 9-10.
[7] 吴恩奇, 图力古尔. 蒙古口蘑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 2007, 26
(4): 3-5.
[8] 占布拉·道尔吉 . 蒙药正典 [M]. 呼和浩特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2007.
[9] 田绍义, 黄文胜. 河北坝上蒙古口蘑生态观察[J]. 真菌学报,1992,
11 (2): 163-166.
[10] 温云, 韩进业. 河北坝上口蘑的商业开发与人工驯化初[J]. 食用
菌, 2002 (6): 3-4.
第 31 卷 第 2 期 苏日古格等: 蒙古口蘑的真伪鉴别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