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微生物强化蜈蚣草累积土壤砷能力的研究



全 文 :第 31卷第 2期
2010年 2月 环  境  科  学ENVIRONMENTALSCIENCE
Vol.31, No.2Feb., 2010
微生物强化蜈蚣草累积土壤砷能力的研究
赵根成 1, 2 ,廖晓勇2* ,阎秀兰 2 ,朱岗辉 2 ,涂书新3 ,李顺义 1 ,王岩1
(1.郑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环境与生态研究所 ,郑州 45000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3.华
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 430070)
摘要:研究了外源添加微生物对蜈蚣草吸收砷能力及其根系参数的影响.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表明 , 施放线菌 PSQ、shf2和
细菌 Ts37、C13处理能明显促进植物生长.其中 , shf2处理效果最显著 , 其生物量 、根系活力和根系体积分别达 11.5 g/pot、
2.01 μg/(g· h)、 38.3mL.施菌处理蜈蚣草植株砷含量均高于对照(CK)处理 , 其中 Ts37处理地上部砷含量达最高 837
mg/kg,比同期 CK处理高出 206%;shf2处理地下部砷含量最高 , 达 427 mg/kg, 比同期 CK处理高出 88%.施用 shf2菌的蜈蚣
草砷积累总量最高 , 达 5 804 μg/pot,比同期 CK处理高出 136%.4种微生物处理在 45 d内植物修复效率为 8.9% ~ 11.3%.施
用微生物可有效提高蜈蚣草累积砷的能力 ,且以放线菌 shf2效果最好.
关键词:微生物;蜈蚣草;砷;根系活力;累积量;修复效率
中图分类号:X1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3301(2010)02-0431-06
收稿日期:2009-03-14;修订日期:2009-06-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18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10Z405)
作者简介:赵根成(1982 ~ ),男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
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 E-mail:zgc2002@126.com
*通讯联系人 , E-mail:liaoxy@igsnrr.ac.cn
Enhancement of As-Accumulation by Pteris vitata L. Affected
byMicroorganisms
ZHAO Gen-cheng1, 2 , LIAO Xiao-yong2 , YAN Xiu-lan2 , ZHU Gang-hui2 , TU Shu-xin3 , LIShun-yi1 ,
WANGYan1
(1.InstituteofEnvironmentandEcology, 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 ZhengzhouUniversity, Zhengzhou450001, China;2.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 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Beijing100101, China;3.Colege
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 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 Wuhan430070, China)
Abstract:ApotexperimentwascarriedouttostudytherootcharacterandAsaccumulationofPterisvitataL.afectedbyactinomycete
PSQ, shf2 andbacteriaTs37, C13.Theresultsindicatedthatgrowthofthefernwasimprovedbythemicroorganisms.Thebiomass,
rootactivityandrootvolumeofshf2 treatmentwere11.5 g/pot, 2.01 μg/(g· h), 38.3 mL, whichwerehigherthanthoseofother
microorganismstreatments.Arsenicconcentrationsintheplantstreatedbythemicroorganismswere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
treatment.TheAsconcentrationofleavesinTs37 treatmentwasupto837 mg/kg, 206% morethanthatofthecontrol.TheAs
concentrationofroottreatedbyshf2 is427 mg/kg, 88% morethanthatofthecontrol.Thearsenicaccumulationbytheplantin
microorganismtreatments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 especialyshf2treatmentupto5 804μg/pot, 136%morethanthatofthe
control.Thephytoremediationeficiencyoftheferningreenhouseexperimentafter45dwasfrom 8.9% to11.3%.TheabilityofAs-
accumulationofPterisvitataisgreatlyenhancedbyapplicationofmicroorganism, andactinomyceteshf2 isprovedastheperfectone.
Keywords:microorganism;PterisvitataL.;arsenic;rootactivity;accumulation;phytoremediationeficiency
  以超富集植物或具有高量吸收重金属能力的特
殊物种为核心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 ,已
成为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 [ 1, 2] .砷超富集植物
蜈蚣草(PterisvitataL.)的发现为砷污染修复提供
了优良材料 [ 3, 4] ,它能在含砷的矿渣上生存 ,羽片砷
含量最高可达 5 000 mg/kg[ 5] .通过田间案例证明 ,
应用蜈蚣草修复土壤砷污染 ,砷的年去除率可达
到 8%[ 6] .
随着国内外大量超富集植物的发现 ,植物修复
技术领域近期研究的重心已由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和
发现转变到如何通过强化策略进一步提高超富集植
物修复效率方面的研究 [ 7 ~ 9] .通过添加微生物来强
化植物修复技术是其中较为成功的方法之一 [ 10] ,因
为微生物能促进植物对土壤中营养元素与重金属的
吸收 [ 11, 12] ;或者通过分泌生长调节剂和保护植物的
抗生素 、抑菌剂和螯合剂等方式以增强植物对污染
环境的适应能力 [ 13, 14] .Souza等[ 15]研究表明 ,接种
根际细菌可使印度芥菜根部硒浓度提高 4倍.
Whiting等 [ 16]研究发现 ,接种根际细菌后土壤中锌
含量增加 ,遏蓝菜地上部的鲜重和锌含量均增加 1
倍 ,其对锌的吸收能力增加 3倍.Abou-Shanab等[ 17]
研究表明 , 与对照相比 , 镍超富集植物 Alyssum
DOI :10.13227/j .hjkx.2010.02.022
环  境  科  学 31卷
murale 接 种 Sphinganonas macrogoltabidus、
Miaobacterium liqefaciens、 Miaobacerium
arabinogalactanolyticu后 ,地上部镍的累积量分别提
高了 17%、 24%、 32%.
部分研究者也探索应用微生物提高砷超富集植
物吸收砷的能力.Liu等 [ 18]在砷含量 300mg/kg土壤
中种植蜈蚣草 ,发现接种菌根真菌(Glanusmosseae)
的蜈蚣草砷累积量提高了 43%.本研究采用前期从
砷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的高耐砷目标菌种及砷氧化
还原菌 ,开展了蜈蚣草强化修复试验 ,分析外源施添
加微生物对蜈蚣草生长和砷吸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盆栽用土取自湖南郴州砷污染修复基地砷污染
土壤 ,基本理化性质为:总砷含量 51.3 mg/kg、全氮
0.98g/kg、全磷 0.51 g/kg、全钾 9.65 g/kg、有机质
18.4g/kg、pH8.0.供试蜈蚣草取自湖南郴州砷污
染修复基地 ,株高 5 ~ 10 cm、 4 ~ 5片羽叶幼苗.
供试微生物分别为 StreptomyceslividansPSQ,
Comamonassp.Ts37, Agrobacterium sp.C13, Strepto-
myceslividansshf2 (表 1).
表 1 供试微生物
Table1 Microorganismsusedintheexperiments
代号 名称 分类
PSQ StreptomyceslividansPSQ 链霉菌属
Ts37 Comamonassp.Ts37 毛单胞菌属
C13 Agrobacteriumsp.C13 农杆菌属
shf2 Streptomyceslividansshf2 链霉菌属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每盆试验用土量 2.5 kg,每盆施肥种类和施肥
量为尿素 1.09 g、K2PO4 0.72 g、K2SO4 0.42 g.每盆
移栽 1株蜈蚣草.温室温度范围控制在 22 ~ 25℃;
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 75% ~ 80%.
试验设置施菌悬液 PSQ、 Ts37、 C13、 shf2、 CK
(无菌水)5组处理 ,每处理重复 12次.PSQ菌 、shf2
菌为放线菌 ,以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培养;Ts37菌 、
C13菌为细菌 ,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培养.
30℃、120r/min水浴恒温振荡箱中同时摇瓶培养 10
~ 12 h.菌悬液浓度以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 [ 19] .
蜈蚣草幼苗移栽 7 d确保成活后 ,施入菌悬液.
菌悬液为根际灌注 ,每次施入量 20 mL,连施 3次 ,
每隔 3 d施用 1次 , CK施 20 mL无菌水.菌悬液浓
度是:PSQ 3.82 ×104 CFU/mL、 Ts37 5.85 ×1013
CFU/mL、C13 4.29 ×1013 CFU/mL和 shf2 2.58 ×
10
6CFU/mL.
1.2.2 取样与测定方法
施菌 15、 30、 45d后取样 ,采集蜈蚣草地上部
(羽叶 、叶柄),地下部(根系)及根际土壤样品 ,每处
理每次取 4个重复.植物样品采集后先用自来水洗
净 ,再用去离子水淋洗 3遍.排水法测定根系体积.
α-萘胺法测定根系活力 [ 20] .地上部及地下部样品烘
干粉碎后采用 HNO3 ∶HClO4 =5∶1(体积比 )消
煮[ 21] ,待测.土壤样品采集后室内自然风干 ,玛瑙球
磨机磨碎过 100目筛 ,采用 HNO3∶H2O2 =1∶1(体积
比)消煮 [ 22] .消化样品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吉
天仪器公司 , AFS-9120)测定砷含量 ,并采用国家植
物标样 GBW-07603和国家土壤标样 GBW-07402作
为分析质量控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微生物对蜈蚣草生长的影响
不同微生物处理的生物量在各个时期比对照均
有所提高(表 2).添加微生物处理的生物量均显著
高于同期对照.施 shf2菌处理的生物总量增加最为
明显 , 45 d时达 11.5 g/pot,显著高出同期 CK处理
47.8%.15 d时 ,以 Ts37处理达 3.82 g/pot为最高 ,
高出同期 CK99.2%.30d时 ,施 C13和 shf2菌处理
分别显著高出同期 CK 64.6%、 52.9%;PSQ和
Ts37处理分别高出同期 CK33.0%、 33.6%.45 d
时 , PSQ、 Ts37、 C13与同期 CK处理相比虽无显著
性差异 ,仍高出 21.1% ~ 29.8%.在 15 ~ 30 d时间
段是添加微生物处理的蜈蚣草生物总量主要增长
期 ,增长范围为 61.2% ~ 134.4%,明显高于 30 ~ 45
d时间段的 3.6% ~ 29.5%.
外源添加微生物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在 15 d
时比 CK处理高出 75.8% ~ 114.2%;30 d时 , 施
C13、shf2菌处理分别显著高出同期 CK处理
59.7%、 50.0%, PSQ、Ts37处理高出同期 CK处理
25.0%、 26.7%;45 d时 ,施 shf2菌处理显著高出同
期 CK处理 48.7%,另 3组施微生物处理高出同期
CK处理 20.4% ~ 31.1%.在 15 d时 ,添加 Ts37处
理地下部生物量不仅显著高出 CK113%,而且显著
高出另 3组施菌处理 29.1% ~ 37.8%;30 d时 ,
C13、shf2处理分别显著高出同期 CK处理 64.6%、
57.3%;PSQ和 Ts37处理分别高出同期 CK45.2%、
43.5%;45 d时 , shf2 处理显著高出同期 CK
432
2期 赵根成等:微生物强化蜈蚣草累积土壤砷能力的研究
       表 2 微生物对蜈蚣草生物量的影响 1)
Table2 EfectsofmicroorganismsonbiomassofP.vitata
取样时间 /d 部位 生物量 /g· pot
-1
PSQ Ts37 C13 shf2 CK
地上部 2.18±0.84a 2.57±0.15a 2.40±0.49a 2.11±0.30a 1.20±0.14b
15 地下部 1.64±0.53b 2.26±0.40a 1.70±0.15b 1.75±0.12b 1.22±0.18c
总量  3.82±2.63a 4.84±1.67a 4.10±1.24a 3.87±0.83a 2.43±0.45b
地上部 4.40±1.16ab 4.46±0.46ab 5.30±1.33a 5.28±0.85a 3.52±0.58b
30 地下部 3.37±0.96ab 3.33±0.76ab 3.82±1.19a 3.65±0.54a 2.32±0.22b
总量  7.77±1.98ab 7.80±2.22ab 9.61±5.96a 8.93±2.78a 5.84±1.38b
地上部 5.42±0.80ab 5.82±1.50ab 5.90±1.64ab 6.69±1.36a 4.50±1.05b
45 地下部 4.00±1.18ab 4.24±0.79ab 4.31±0.86ab 4.81±0.69a 3.28±0.33b
总量  9.42±3.76ab 10.1±4.51ab 9.96±4.76ab 11.5±4.10a 7.78±2.68b
1)小写字母表示行内各处理间的显著性检验差异(p<0.05),不同字母表示达到显著性差异 ,反之则无 ,下同
40.3%;另 3组施微生物处理高出同期 CK22.0%
~ 31.4%.30 d与 15 d相比 ,地下部生物量增长范
围为 47.3% ~ 124.7%,高于 30 ~ 45 d内的 12.8%
~ 27.3%.
2.2 微生物对蜈蚣草根系的活力和体积的影响
与生物量结果一致 ,无论是根系活力还是根体
积均为施微生物处理高于同期对照处理(表 3),且
施 shf2菌处理根系活力和根系体积始终维持较高
的水平 ,收获时在所有处理中达到最大值 ,比同期对
照分别增加了 91.4%和 59.6%.
不同微生物处理的根系活力顺序为:15d时
Ts37>shf2>PSQ>C13;30d时 C13>shf2>PSQ>
Ts37;45d时 shf2>C13>Ts37>PSQ.推测在施菌前
期 ,细菌 Ts37及 C13能快速通过自身酶系统对砷离
子的氧化还原作用改变土壤中的砷形态 ,提高了砷
的生物有效性[ 23] ;放线菌 PSQ、shf2随时间的增加 ,
逐渐产生胞外分泌物与砷离子形成络合物或沉淀
物[ 24] ,降低了砷对植物根系的毒害作用 ,进而增加
了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促进了植物根系活力及
根系体积的提高.
15 d时 ,施 Ts37处理的根系体积达 13.4 mL,
高出同期 CK21.1%;30d时 , C13处理的根系体积
达到最大的 28.6 mL,显著高出同期 CK50.5%;在
45d时 ,施 shf2和 C13处理的根系体积与 CK相比 ,
显著高出 59.6%和 45.0%;PSQ、Ts37处理与 CK相
比无显著性差异.与 15 d相比 , 至 45 d时 PSQ、
Ts37、 C13、 shf2 根 体积分 别增 加了 123.5%、
113.7%、 159.7%、 150.3%.根系体积也是在 15 ~
30 d时间段内增长最快 ,为 68.3% ~ 113.4%,明显
高于 30 ~ 45 d时间段的 21.7% ~ 55.7%.
表 3 不同微生物对蜈蚣草根系活力及根系体积的影响
Table3 EfectsofrootactivitiesandvolumeofP.vitatabyadditionofmicroorganisms
取样时间 /d 参数 PSQ Ts37 C13 shf2 CK
15
根系活力 /μg· (g· h)-1 1.54±0.15a 1.65±0.18a 1.46±0.13a 1.58±0.09a 0.96±0.07b
根系体积 /mL 14.9±3.44a 16.1±5.14a 13.4±7.09a 15.3±3.77a 13.3±3.59a
30
根系活力 /μg· (g· h)-1 1.64±0.06ab 1.60±0.12b 1.79±0.12a 1.77±0.16a 0.94±0.05c
根系体积 /mL 24.0±8.50ab 27.1±5.89ab 28.6±5.83a 24.6±6.76ab 19.0±5.23b
45
根系活力 /μg· (g· h)-1 1.75±0.20b 1.87±0.09ab 1.92±0.09ab 2.01±0.13a 1.05±0.17c
根系体积 /mL 33.3±6.30ab 34.4±9.69ab 34.8±8.38a 38.3±9.19a 24.0±6.38b
2.3 微生物对蜈蚣草内砷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
2.3.1 微生物对蜈蚣草砷含量影响
与对照相比 ,添加微生物处理地上部及地下部
砷含量均有所提高(图 1).地上部砷含量以 15 d时
Ts37处理最高 ,达 837 mg/kg,显著高出同期对照
206%.各处理在不同时间其地上部砷含量顺序为:
15 d时 Ts37>PSQ>shf2>C13,其中施 Ts37处理显
著高出 PSQ、 C13、 shf2 处 理 49.1%、 75.4%、
54.5%;30 d时 PSQ>shf2>Ts37>C13,其中 PSQ、
shf2处理显著高于 Ts37、C13及 CK处理;45 d时
PSQ>C13>shf2>Ts37, 4组微生物处理均显著高
于同期对照 , 高出范围为 46.5% ~ 68.8%.地下部
砷含量以 45 d时 shf2处理为最高 ,达 427mg/kg,显
著高出同期对照 88%.微生物处理地下部砷含量顺
序为:15 d时 Ts37>shf2>PSQ>C13;30d时 C13>
shf2>PSQ>Ts37;45 d时 shf2 >C13>Ts37>PSQ.
433
环  境  科  学 31卷
      
图 1 不同时间微生物对蜈蚣草内砷含量的影响
Fig.1 EfectsofarsenicconcentrationinP.vitataby
additionofmicroorganisms
 
上述可见 ,添加微生物处理能有效提高砷在蜈蚣草
体内的含量 ,地上部砷含量以 Ts37处理增加最为明
显 ,地下部则以施 shf2处理增加最为明显.
由表 4知 , 15d时 , 4组施微生物处理的砷转运
系数(地上部砷含量 /地下部砷含量 ,下同)均高于
同期 CK处理 ,顺序为 Ts37 >C13 >PSQ>shf2 >
CK,其中 Ts37处理砷转运系数达最大为 2.15,为
CK的 1.52倍.30d时 , 5组处理的砷转运系数顺序
为 PSQ>CK>Ts3>shf2>C13,其中 PSQ处理转运
系数达最大为 2.12,高于 CK的 1.11倍 ,而其余 3
组微生物处理转运系数均低于 CK.45 d时顺序为
PSQ>CK>Ts37>C13>shf2,其中 PSQ处理转运系
数为 2.14,为同期 CK的 1.30倍.
表 4 不同微生物对砷转运系数的影响
Table4 EfectsoftranslocationfactorofP.vitata
bymicroorganisms
时间 /d 砷转运系数PSQ Ts37 C13 shf2 CK
15 1.67 2.15 1.78 1.56 1.41
30 2.12 1.88 1.25 1.69 1.91
45 2.14 1.63 1.52 1.31 1.65
2.3.2 微生物对蜈蚣草内砷累积量的影响
除施 Ts37处理外 ,施 PSQ、C13、shf2处理砷累
积总量(砷累积量 =砷含量 ×生物量 ,下同)、地上
部砷累积量及地下部砷累积量均随时间增加而增
加 , 4组微生物处理砷累积总量 、地上部砷累积量及
地下部砷累积量均高于同期对照(图 2).
图 2 不同微生物对砷累积量的影响
Fig.2 EfectsofarsenicaccumulationinP.vittata
bymicroorganisms
 
PSQ、Ts37、C13、shf2 4组微生物处理砷累积总
量顺序为:15 d时 , Ts37>PSQ>shf2>C13,微生物
处理均显著高于同期 CK, 高出范围为 189% ~
449%;30 d时 , shf2>C13 >PSQ>Ts37,其中 shf2、
C13、PSQ处理分别显著高出同期 CK 140%、
106%、 103%, Ts37高出同期 CK57%;45d时为
shf2>C13 >Ts37>PSQ, 4组施微生物处理均显著
高于同期 CK,高出范围为 89% ~ 136%.在不同时
间内 , PSQ、C13、shf2处理砷累积总量随时间的增加
而增加 , 30 d比 15 d时分 别增加 100.8%、
124.5%、 139.2%, 45 d比 30 d时分别 增加
31.0%、 46.1%、 38.4%,其中 45 d时 shf2处理达
5 803.5 μg/pot.由以上数据可看出 ,施微生物前期
为蜈蚣草内砷累积总量的主要增长期.
434
2期 赵根成等:微生物强化蜈蚣草累积土壤砷能力的研究
2.4 微生物对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
如图 3所示 ,各微生物处理蜈蚣草对砷污染土
壤修复效率(植物砷累积总量 /土壤初始砷量 ,下
同)均高于同期对照处理.15d时 PSQ、Ts37、C13和
shf2 4组微生物处理的砷修复效率分别为 3.44%、
5.93%、 3.12%、 3.42%,均高于同期 CK(1.08%)
的修复效率;30 d时 , 分别为 6.86%、 5.34%、
7.00%、 8.18%, 高于同期 CK(3.41%)的修复效
率;45 d时 , 分别为 9.05%、 8.89%、 10.2%、
11.3%,高于同期 CK(4.79%)的修复效率.各施菌
处理的修复效率与蜈蚣草内砷累积总量的规律一
致 ,其中 45 d时施 shf2处理 11.3%的修复效率表现
最明显 ,为同期对照的 2.36倍.
图 3 不同微生物处理下的植物修复效率
Fig.3 PhytoremediationeficiencyofP.vitataby
microorganismsindiferenttime
3 讨论
应用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修复砷污染环境是备受
关注的土壤环境治理技术方法之一 ,但单独的植物
修复存在其弊端 ,比如生物量低 、根系不发达 、修复
周期长 、对重金属有选择性等 [ 25] .因此 ,如何提高蜈
蚣草的生物量及砷含量 ,从而提高砷在蜈蚣草内的
累积量 ,成为目前以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研究的
热点.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被认为
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方法 [ 26] .本研究以外源添加不同
种类菌为突破点 ,尝试提高蜈蚣草对砷污染土壤的
修复效率.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微生物处理在收获
时 ,植株生物总量高出同期对照 21.1% ~ 47.8%,
砷含量比同期对照高出 46.5% ~ 68.8%,砷累积总
量高出同期对照 89% ~ 136%.其中 ,不同微生物对
蜈蚣草的作用是有所差异的 ,在本研究中 ,以从供试
土壤中筛选驯化的转基因的链霉菌属 shf2菌强化
效果最好 ,主要体现在能明显提高植株的生物量及
砷累积总量;其次是砷的氧化还原菌———农杆菌属
C13.总而言之 ,添加适宜的微生物能有效增加蜈蚣
草提取土壤砷的能力 ,从而提高植物修复效率.这是
强化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有效途径.
通过本研究结果推测发现 ,蜈蚣草砷含量和累
积量增加与其根系活力和根系体积密切相关.其实 ,
在土体中植物根际 -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是复杂和互
惠的.在本研究外源添加强化微生物后 ,蜈蚣草根系
体积 、根系活力及生物量均较不施微生物处理有一
定程度的提高 ,也从而导致植物吸收砷的能力有所
增加.推测原因有三:①根际微生物通过自身酶系统
作用 ,直接对土壤中砷形态产生作用[ 27] ,改变了植
物根际周围砷的生物有效性 ,提高了蜈蚣草对砷的
吸收效率;②施入微生物对植物根系有刺激作用 ,或
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系 ,促进了植物根系生长及
根系对元素的吸收;③由于微生物侵染植物根系 ,成
为根系内生菌 ,在这种共生关系下 ,微生物一方面可
以屏蔽及螯合砷 ,降低砷对植物的毒害 ,另一方面微
生物改变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及数量 ,促进根系活力
和生物量的增长[ 28] .在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当中 ,将
会就不同微生物如何增强植物富集砷的能力机制开
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4 结论
(1)施 PSQ、Ts37、C13、shf2处理对于蜈蚣草生
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其生物量 、根系活力及根系体积
均高于同期 CK处理 ,其中以施 shf2菌处理增长现
象最为明显.
(2)施微生物处理的蜈蚣草内砷含量均高于同
期 CK处理 ,其中 Ts37菌处理地上部砷含量最大 ,
shf2菌处理地下部砷含量最大.地上部及地下部砷
累积量均以 shf2菌处理最高 ,分别达 3 737.3 μg/pot
和2 066.2μg/pot.
435
环  境  科  学 31卷
(3)施微生物处理能提高蜈蚣草对污染土壤中
砷的修复效率 ,其中 PSQ、C13和 shf2菌处理在 45d
时分别为 9.05%、 10.2%、 11.3%;Ts37处理的砷
修复效率比其它施菌处理略低 ,为 8.89%.
参考文献:
[ 1 ]  Gardea-Toresdey J L, Peralta-Videa J R, Montes M.
Bioaccumulation ofcadmium, chromium and copperby
ConvolvulusarvensisL.:impactonplantgrowthanduptakeof
nutritionalelements[ J] .BioresourceTechnology, 2004, 92
(3):229-235.
[ 2 ]  SunRL, ZhouQX, Jin C X.Cadmium accumulation in
relationtoorganicacidinleavesofSolanumnigrumL.asa
newly-foundcadmium hyperaccumulator[ J].PlantandSoil,
2006, 185:125-134.
[ 3 ]  陈同斌, 韦朝阳 , 黄泽春 , 等.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吸收砷
及其对砷的富集特征 [ J] .科学通报 , 2002, 47(3):
207-210.
[ 4 ]  MaLQ, KomarKM, TuC, etal.Afernthathyperaccumulates
arsenic[ J] .Nature, 2001, 409(6820):579.
[ 5 ]  韦朝阳, 陈同斌.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进展
[ J] .生态学报 , 2001, 21(7):1196-1203.
[ 6 ]  廖晓勇 , 陈同斌 , 谢华 , 等.磷肥对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效率的影响:田间实例研究 [ J] .环境科学学报 , 2004, 24
(3):445-462.
[ 7 ]  魏树和 , 周启星.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基本原理及强化
措施探讨 [ J] .生态学杂志 , 2004, 23(1):65-72.
[ 8 ]  廖晓勇, 陈同斌 , 阎秀兰 , 等.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技术途
径与强化措施 [ J] .环境科学学报 , 2007, 27(6):881-893.
[ 9 ]  孙约兵, 周启星 , 郭观林.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强化
措施 [ J] .环境工程学报, 2007, 1(3):103-110.
[ 10]  ChopraBK, BhatS, MikheenkoIP, etal.Thecharacteristicof
rhizosphere microbes associated with plants in arsenic-
contaminatedsoilsfromcattledipsites[ J] .ScienceoftheTotal
Environment, 2007, 378:331-342.
[ 11]  MayakS, TiroshT, GlickBR.Plantgrowth-promotingbacteria
thatconferresistancetowaterstressintomatoesandpeppers[ J] .
PlantScience, 2004, 166(2):525-530.
[ 12]  HovsepyanA, GreipsonS.Effectof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
onphytoextractionbycorn(Zeamays)oflead-conraminatedsoil
[J] .IntemationalJournalofPhytorenediation, 2004, 6(4):
305-321.
[ 13]  LoanaG P, SmaranadaD, KostasK, etal. Artificial
inoclationperspectives in tailings phytostabilization [ J].
IntemationalJournalofPhytorenediation, 2004, 6(1):1-15.
[ 14]  SungK, YavuzM, DrewMC, etal.Plantandenvironment
interactionsplantcontamination by organic polutants in
phytoremediation[ J] .JournalofEnvironmentalQuality, 2001,
30:2081-2090.
[ 15]  SouzaMP, ChuD, ZhaoM, etal.Rhizospherebacteria
enhanceselenium accumulationandvolatilizationbyIndian
mustard[J] .PlantPhysiology, 1999, 199:565-573.
[ 16]  WhitingSN, SouzaMPDE, TeryN.Rhizopherebacteria
mobilizeZnforhyperaccumulationbyThlaspicaerulescens[ J].
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 2001, 35:3144-3150.
[ 17]  Abou-ShanabR A, AngleJS, DelormeT A, etal.
Rhizobacreialefectsonnickelextractionfromsoilanduptakeby
Alysummurale[ J] .NewPhytologist, 2003, 158:219-224.
[ 18]  LiuY, ZhuYG, ChenBD, etal.Influenceofthearbuscular
mycorhizalfungusGlomusmoseaeonuptakeofarsenatebythe
AshyperaccumulatorfemPterisvitataL.[ J] .Mycorhiza,
2005, 15:187-192.
[ 19]  李华.平板菌落计数的改进方法 [ J] .生物学通报 , 2006, 41
(1):51-52.
[ 20]  张志良 , 瞿伟菁.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 M]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 , 2002.128-133.
[ 21]  U.S.EPA3010A, Aciddigestionofaqueoussamplesand
extractsfortotalmetalsforanalysisbyFLAAorICPspectroscopy
[ S] .
[ 22]  U.S.EPA 3050B, Aciddigestionofsediments, sludge, and
soils[ S].
[ 23]  陈玉成.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 [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 2003.138-167.
[ 24]  沈德中.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 2002.245-272.
[ 25]  陈同斌 , 韦朝阳.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J] .地球科学进展 , 2002, 17(6):833-839.
[ 26]  LynchJM, MofatAJ.Bioremediation—prospectsforthefuture
applicationofinnovativeappliedbiologicalresearch[ J] .Annals
ApplBiol, 2005, 146:217-221.
[ 27]  MukhopadhyayR, RosenBP, PhungLT, etal.Microbial
arsenic:Fromgeocyclestogenesandenzymes[ J] .FEMS
Microbiol, 2002, 26:311-325.
[ 28]  魏树和 , 周启星 , 张凯松 , 等.根际圈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
作用与机理分析 [ J].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14(1):143-147.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