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秋葵种子研究进展



全 文 :黄秋葵种子研究进展
徐 丽,刘迪发,张如莲,高 玲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儋州分中心,海南儋州 571737)
摘 要:黄秋葵种子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较高,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主要
集中于营养成分、食用价值、生理探究等方面,研发利用黄秋葵种子具有深远意义。因此,笔者简述了黄
秋葵种子的植物学特性、营养成分、食用价值、种子生理等的研究概况,为深入开展黄秋葵种子相关的研
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秋葵;种子;进展
中图分类号:S64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349
Re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tion and Seeds of Abelmoschus esculentus
Xu Li, Liu Difa, Zhang Rulian, Gao Ling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CATAS/
Danzhou DUS Testing Station of New Variety of Plant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Danzhou Hainan 571737)
Abstract: Abelmoschus esculentus seeds are rich in protein and fat, with higher nutritional value. At present,
the extensive domestic and abroad research of Abelmoschus esculentus seeds w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nutritional contents, edible value, physiology, etc. It would have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the use of Abelmoschus esculentus seeds. Therefore, the author gave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about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utritional components, edible value, and physiology of Abelmoschus esculentus seeds in order
to make good use of them in the further study.
Key words: Abelmoschus esculentus; seeds; advance
0 引言
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别名秋葵、羊角豆
(广东)、咖啡黄葵、洋辣椒(福建)等,为锦葵科
(Malvacea)秋葵属(Hibiscus)的1年生草本植物(热带地
区可越冬生长,为多年生)。黄秋葵用途较广:嫩果、
叶、花、均可供食,作为营养丰富的保健型蔬菜,以采摘
嫩果为主;种子可榨油;茎秆纤维丰富也具有较高利用
价值。近年来,黄秋葵主要以采摘嫩荚作为菜蔬进行
栽培,对其研究报道也较多,主要集中在栽培技术、化
学成分、药用价值以及组织培养等方面。随着科研机
构对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黄秋葵逐渐成为人们餐桌
上的佳品。
目前,国内外对黄秋葵种子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
研究,其营养价值及其他实用价值逐渐得以阐述,研发
利用的前景较为广阔。其中卢令格[1]、吕美云[2]较早对
黄秋葵种子的营养价值做了研究,指出其蛋白质和微
量元素含量较高,可做食用油,随后李健[3]、詹忠根[4]的
研究报道相继指出,黄秋葵籽油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
且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进一步证实了黄秋葵种
子的食用价值;刘娜[5]、Farooq Anwara[6]对黄秋葵种子
的其他利用价值进行了研究,阐明了黄秋葵种子利用
前景广泛。
因此,笔者对黄秋葵种子的植物学特性、营养成
分、食用价值、种子生理与病理及其质量等的研究概况
基金项目: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黄秋葵新品种测试技术研究”(1630032014042)。
第一作者简介:徐丽,女,1986年出生,贵州人,研究实习员,学士,主要从事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工作及作物种子生理研究工作。通信地址:571737
海南省儋州市宝岛新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Tel:0898-23300429,E-mail:xuli0601004@163.com。
通讯作者:高玲,女,1982年出生,四川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工作及作物栽培与种子生理研究工作。通信地址:
571737海南省儋州市宝岛新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Tel:0898-23300429,E-mail:gaoling_0898@163.com。
收稿日期:2014-02-17,修回日期:2014-03-24。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22):97-101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给予综述,为其更为深入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1 黄秋葵种子植物学特性及营养成分研究概况
黄秋葵种子近球形,种皮呈灰黑色至褐色,坚硬,
表面粗糙,被细毛,有纵列呈条纹状小腺体,揉之有咖
啡香味,千粒重约55~75 g。种子寿命3~5年[7-8]。目前
对黄秋葵种子物理性质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 Sedat
Calisir[9]对一土耳其黄秋葵品种种子其做了比较细致
的研究,报道指出,在 6.35%~15.22%的水分含量范围
内,88%的种子质量在0.05~0.07 g,76%的种子长度在
4.5~5.5 mm,86%的种子宽度在 4.2~5.5 mm,90%的种
子厚度在3.5~4.5 mm,且种子质量、体积及千粒重随着
水分含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不同品种物理性质不
同,其蛋白质含量也不同。Oyelade [10]对5个品种的黄
秋葵种子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大都有以
下物理特性:直径(4.15±0.34) mm,质量(0.06±0.01) g,
体积(0.32±0.06) cm3,密度(0.19±0.04) g/cm2,表面积
(58.01±8.17) cm2,水分含量9.2%。国内针对黄秋葵种
子相关的基础研究尚未见报道,各品种间种子特性有
待于进一步研究。
黄秋葵种子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较高。
早期有人对其蛋白质进行了详细的测定,结果表明,黄
秋葵种子蛋白质含量为 28.1%,而榨油制成黄秋葵籽
饼后,其蛋白质含量达32.2%,蛋白质营养价值与大豆
蛋白接近[1]。随后,刘娜[5]利用气象色谱对福建地区黄
秋葵种子制取的黄秋葵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
析,得出其脂肪酸含量分别为:豆蔻酸 0.2%、棕榈酸
30.6%、棕榈油酸0.5%、硬脂酸4.2%、油酸23.8%、亚油
酸30.8%、亚麻酸0.3%、花生酸0.6%,由此可以看出黄
秋葵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油。近年李健[3]、
詹忠根[4]均对黄秋葵种子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进一步分
析,指出黄秋葵种子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脂肪酸
中含量较高的为亚油酸,其次为棕榈酸和油酸,进一步
证实了黄秋葵籽油的营养价值。
黄秋葵种子除蛋白质、氨基酸丰富,还含有大量的
锌、锰、铜、铁、钙、镁等微量元素,且含量高于果皮[2]。
此外 Panagiotis Arapitsas[11]对黄秋葵种子的多酚类化
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酚类化合物
很丰富,主要由低聚儿茶素(2.5 mg/g)和黄酮醇类化合
物(3.4 mg/g)组成,增强了黄秋葵种子营养的重要性。
2 食用价值及副加值研究
目前对黄秋葵种子的利用报道较多的为其籽油的
开发。由于黄秋葵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达
68.8%[3],且黄秋葵籽油通过在 175.2℃下的 PDSC分
析,表明其耐氧化性较强[12],因此是一种优质健康的食
用油。
黄秋葵种子除了可作为食用油外,还能磨成粉末
用来做水净化中铝盐的替代物;成熟黄秋葵种子烤熟
磨成细粉,由于其味芳香、冲调溶解快,也作咖啡添加
剂或代用品;此外成熟的黄秋葵豆荚种子有时还被用
作鸡的饲料[5]等。
由于黄秋葵种子含丰富蛋白质,国外研究中有报
道可将其磨成粉作为添加剂加入玉米发酵食品中,尤
其是在尼日利亚和其他获得动物蛋白质来源较小的发
展中国家,甚至可以以商业规模进行[13]。在玉米发酵
食品中添加20%烘焙过的秋葵种子粉,其粗蛋白含量
增加 106%、脂肪含量增加 2.2%[14]。但Akingbala[15]认
为在玉米发酵食品中添加黄秋葵种子粉,虽然增加了
蛋白质、油和纤维含量,但降低了玉米粉的粘稠度。而
Aminigo[14]研究发现添加烘焙过的秋葵种子粉辅以加
热和冷却循环可提高其粘性。
此外,还有研究指出,黄秋葵籽油可通过甲醇诱导
酯交换反应(催化剂为碱)生产生物柴油,在酯交换反
应最佳条件(甲醇和油的摩尔比为 7:1,1.00%(W/W)甲
醇钠催化剂,温度 65℃,600 r/min搅拌强度)下,黄秋
葵油酸甲酯(OOMEs)产量为 96.8%。OOMEs的燃料
特性,如密度、粘稠度、十六烷值、氧化稳定性、润滑性、
燃点、冷流动性、硫含量和酸值比得上美国生物燃料标
准(ASTM D 6751)和欧洲生物燃料标准(EN 14214)[16]。
由此可认为,黄秋葵籽油是一种可接受的生物柴油的
原料。
3 黄秋葵种子加工工艺研究
黄秋葵种子加工工艺研究较晚,近 2年才陆续有
研究报道。2012年傅狄华[17]报道了几种提取黄秋葵种
子中咖啡碱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即微波提取法、回
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采用微波提取法时,咖啡碱
的得率最高条件为:中等功率、微波时间8 min;回流提
取法咖啡碱的得率最高条件为:提取剂水:乙醇为 l:2、
提取时间为 l h;超声提取法咖啡碱的得率最高条件
为:提取剂用量为 25 mL、超声时间为 30 min。同时,
田科巍等[18]对黄秋葵的种子油脂提取做了详细研究,
分析指出采用锁氏提取法提取黄秋葵的种子油脂,最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 144.421 min、料液比
1:7.398(g/mL)、提取温度 65.3℃,该条件下种子油脂提
取率的预测值为 15.72%[18]。随后,李加兴等[19]对碱提
酸沉法提取黄秋葵籽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提出
了采用此法提取黄秋葵籽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
比 1:30(g/mL)、提取温度 50℃、提取时间 60 min、
pH 9.0,在此条件下黄秋葵籽蛋白提取率可达 72.3%。
··98
目前,尚未见国外的相关研究报道。
4 黄秋葵种子生理研究
4.1 黄秋葵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研究
黄秋葵种子吸水速度较快,早在 1994年,陈学好
等[20]就对其做了试验,研究表明在 25℃适宜温度条件
下,浸种 12 h内种子吸水迅速,12~15 h吸水速度开始
减慢,至20 h后种子内水分饱和,不再吸水。但陈禅友
等[21]认为黄秋葵种子不但吸水速度很快、量大且持续
时间较长,24 h后吸水量上升到 77.8%,持续 6天后达
196%。
黄秋葵种子虽吸水快,但由于其种皮坚硬,所以种
子存在硬实,导致发芽率低。El Balla[22]研究了含水量
和成熟度对黄秋葵种子硬实和发芽的影响,指出品种
和种子成熟度对黄秋葵种子硬实率有非常显著的影
响,延迟收获,硬实的比例显著增加。种子含水量、种
子萌发和种子硬实率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显著。而且分
别测定种子水分、发芽率和种子硬实率之间的线性回
归参数和系数的关系,表明水分含量和发芽率和硬实
种子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因此,打破硬实是
黄秋葵种子萌发的关键。国内外对此做了较多研究,
有人认为在开花后58天收获的种子,即硬实发生最高
的时候,用 18℃的温度培养,发芽率较高[23],也有人认
为,在种植之前种子用 75℃热水浸种 5 min,可打破硬
实,提高发芽率[24],还有人认为用过氧化氢0.5%、赤霉
素1 g/L处理种子[20],或用1 mol/L的硫酸处理300 min
(必须严格控制时间,防止发生腐蚀作用)也能促进种
子的萌发[25],甚至有人认为播种前进行磁处理种子,即
通过电磁铁产生的正弦磁场辐射干扰秋葵种子,在平
均辐射强度99 mT、辐射11 min的条件下,能提高发芽
率,且单株荚果数、单株荚果产量、单株种子数均能显
著增加[26]。
4.2 黄秋葵种子耐盐性和耐热性研究
黄秋葵耐盐性较好,能在盐胁迫小于0.8%的轻度
盐渍化环境中生长,当盐胁迫浓度超过 0.8%时,种子
的萌发将受到不良影响[27]。Besma[28]对黄秋葵种子的
耐盐性和热应力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秋葵种子在10℃
和40℃时发芽和出苗被完全抑制,最好的发芽和出苗
温度为25℃。盐的不良影响在低温和高温更明显,在
盐胁迫处理下,25℃淀粉储备水平较高,15℃和35℃淀
粉储备水平较低。
4.3 采收期和荚果位置对黄秋葵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
不同品种黄秋葵种子收获期不同,种子质量不同,
发芽率也不同。Purquerio[29]对 5个优良品系的黄秋葵
品种(3个荚果角形,2个荚果圆柱形)与2个商业品种
种子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就种子的质量而言,角
形荚果必须早于圆柱形荚果收获,3个角形荚果种子
在开花后 45~55天收获发芽率较高,而圆柱形荚果种
子开花后 55~75天收获,种子有较好的发芽率。但
Ghadir Mohammadi[30]认为增加施氮量 450 mg/L,采收
开花40天后且位于植株中间部分的种子,可有效提高
黄秋葵种子发芽率。要确保种子发芽率好且活力持
久,采收时必须选取成熟的干燥荚果,刚变黄的荚果种
子初始发芽时虽能达到最低发芽率的标准,但收获 8
个月或更久以后,发芽能力和活力迅速降低,而成熟干
燥的荚果种子经过 32个月的常温贮藏后萌发率仍比
种子最低发芽标准要高[31]。
5 黄秋葵种子病理研究
种子繁育易携带病菌及虫卵,因此在早期对黄秋
葵种子进行处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对植株高产有良
好效果。
先后多人针对种子病菌处理做了大量研究,以期
在早期控制病虫害的发生。Sunita Agrawal[32]对黄秋
葵种子外胚和内胚感染菜豆壳球孢 (Macrophomina
phaseolina)对疾病的传播做了详细研究,发现外胚胎
感染导致的疾病可传播到幼苗,而内胚胎感染,主要引
起预处理和萌发后幼苗死亡。
有人采用种子包衣微生物拮抗剂来减少和控制根
腐菌的发生,最佳包衣材料为阿拉伯树胶,能有效减少
根腐菌的感染,而对根腐菌控制最有效的微生物拮抗
剂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其次为苏云金
芽孢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根瘤菌 (Rhizobium
meliloti)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33];有人采用生物
防治剂,即哈茨木霉、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绿
粘 帚 霉 (Gliocladium virens)、荧 光 假 单 胞 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通过土壤接种法对黄秋葵
的植物病原真菌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菜豆
壳球孢、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串珠镰刀
菌 (Fusarium moniliforme)、球 毛 壳 菌 (Fusarium
pallidoroseum)进行测试,结果发现 4个生物防治剂均
能有效的抑制种致病性病原真菌,萌发率和幼苗活力
增加,幼苗死亡率减少[34]。
也有人用杀虫剂处理种子,尽量减少后期杀虫剂
使用的数量,报道认为,吡虫啉2 mL、噻虫嗪和丁硫克
百威2 g/kg处理种子,能相当有效地控制叶蝉;而吡虫
啉 2 mL、噻虫嗪 2 g和丁硫克百威 4 g/kg处理种子能
有效地控制白粉虱发生率 [35]。Mashooda Begum等 [36]
采用杀菌剂处理种子,即分别使用 0.3%浓度的克菌
丹、代森钠M-45和萎锈灵均能减少种子真菌的发生
徐 丽等:黄秋葵种子研究进展 ··99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率,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活力指数,还有人用生
物防治剂和杀虫剂同时拌种来控制根结线虫[37]。不管
用什么方法处理种子,后期均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
可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6 黄秋葵种子产量和质量研究
影响黄秋葵种子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开花天数、
成熟天数、单株分枝数、单株荚果数、开花高度、株高、
荚果长度、荚果宽度、荚果种子数和百粒重等。
Akinyele[38]通过通径系数分析,认为单株荚果数和开花
高度对种子产量具有最显著的直接影响,因此单株荚
果数和开花高度是限制单株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想
要提高种子产量就要提高单株荚果数,降低开花高
度。Munda[39]应用不同浓度的生长激素(GA和NAA)
处理种子,发现100 mg/kg GA处理种子能有效提高种
子产量。
黄秋葵种子质量与播期和节位有关,Dhankhar[40]
研究发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6月中旬到 7月的第 1
周播种,收获的种子质量高,发芽水平和出苗率高,6
月15日之前和7月5日以后播种的植株,单果种子数、
种子产量和种子发芽率均降低。而 Prabhakar[41]认为
不同节位的荚果种子质量不同,第 3~6节的果荚种子
质量较好,且第 3、4节的果荚种子质量和产量潜力最
好,可育种。
7 前景与展望
综上可见,国外对黄秋葵种子相关的基础研究与
利用较为深入,尤其是在种子生理、病理、质量等方面
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而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
于营养价值、栽培技术等方面,基础性研究不够深入,
尚需深入开展。而且,加强种子萌发等生理特性的研
究,可提高种子利用率,有利于种子繁殖在生产上的应
用。目前国内的黄秋葵资源大多源于国外引种,利用
种子的种质特性进行品种选育的工作需进一步挖掘。
只有实现种子的产业化生产,才能为其种子的实
用价值的实现提供材料保障。黄秋葵属于自花授粉植
物,但也可由昆虫传粉而发生异花授粉,想要获得纯度
高的种子,主要通过蕾期人工去雄授粉。早年间,中国
主要为国外代制杂交种,通过人工去雄授粉,其纯度达
99%以上,但产量较低,不利于种子的产业化生产。目
前国内对黄秋葵种子的应用还集中在营养成分含量方
面,关于种子生理、产量及质量的研究相对较少。要充
分发挥黄秋葵种子的应用价值,就要解决黄秋葵种子
生产的产业化,这就需要深入探究种子相关生理基础、
种子高产栽培技术等配套技术规程,充分掌握其种子
特性,提高种子质量、数量。因此,国内黄秋葵种子制
种技术及配套措施等相关研究需加强,推进黄秋葵种
子的规模化生产是未来市场所需。
黄秋葵种子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较高,且富含
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是极为宝贵的生态油源。而国
内对这一绿色油源的利用还处于空白阶段。黄秋葵籽
油提取工艺近几年才有报道,对其深加工及籽油产品
的形成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更少见对其的研究,但国
外对西番莲等籽油的提取工艺研究较深入,值得借
鉴。因此,中国对黄秋葵籽油的提取工艺方面及产品
开发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应用的空间较大,将有利于推
进黄秋葵产业更好的发展。
由上可知,黄秋葵种子的研究与利用前景极为广
阔,要把握契机,充分发挥黄秋葵资源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卢令格,王光亚.秋葵籽蛋白质的营养学研究[J].卫生研究,1993,22
(4):240-243.
[2] 吕美云,郭孟萍.食用秋葵6种微量元素测定及药用价值初探[J].微
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0,17(1):46-47.
[3] 李健,王雯.黄秋葵种子的挥发油和脂肪酸GC-MS分析[J].湖北农
业科学,2012,51(5):1006-1008.
[4] 詹忠根,李煜键,张宇.黄秋葵种子主要营养成分测定[J].营养学报,
2012,34(2):191-192.
[5] 刘娜.黄秋葵的综合利用及前景[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6:27-30.
[6] Farooq Anwara, Umer Rashida, Muhammad Ashraf, et al. Okra
(Hibiscus esculentus) seed oil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J]. Applied
Energy,2010,87:779 -785.
[7] 刘东详.黄秋葵作为禽用着色剂的品种比较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D].海南: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
[8] 陈焕镛.海南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02.
[9] Sedat Calisir, Musa őzcan, Haydar Haciseferoğullari. A study on
some physico-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urkey okra (Hibiscus
esculentus L.) seeds [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5,68:73-
78.
[10] Oyelade O J, Ade- Omowaye B I O, Adeomi V F. Influence of
variety on protein, fat contents and so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kra seeds[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3,57:111-114.
[11] Panagiotis Arapitsas.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s from okra seeds and skins[J]. Food
Chemistry,2008,110:1041-1045.
[12] Geórgia de Sousa Ferreira Soares, Vinicius de Morais Gomes,
Anderson dos Reis Albuquerque, et al. Spectroscopic and Thermo
oxidative Analysis of Organic Okra Oil and Seeds from
Abelmoschus esculentus[J].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12:847471.
[13] Ezekiel Tejumola Otunola, Elizabeth Oluwaseun Sunny- Roberts,
Aderonke Oluwatoyin Solademi. Influence of the Addition of Okra
Seed Flour on the Properties of‘Ogi’, a Nigerian Fermented Maize
Food[A].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for Development
[C].2007.
··100
[14] Aminigo E R, Akingbala J O Nutritive. Composition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Ogi Fortified with Okra Seed Meal[J]. J Appl Scl
Environ Mgt,2004,8(2):23-28.
[15] Akingbala J O, Akinwande B A, Uzo- Peters P I. Effects of color
and flavour changes on acceptability of ogi supplemented with okra
seed meals[J].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2003,58(3):1-9.
[16] Farooq Anwara, Umer Rashida, Muhammad Ashraf, et al. Okra
(Hibiscus esculentus) seed oil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J]. Applied
Energy,2010,87:779-785.
[17] 傅狄华.黄秋葵种子中咖啡碱的提取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12):7053-7054.
[18] 田科巍,董增.黄秋葵籽油脂提取工艺优化及组分分析[J].合肥工
业大学学报,2012,35(10):1405-1408.
[19] 李加兴,向东,周炎辉,等.碱提酸沉法提取黄秋葵籽蛋白的工艺条
件优化[J].食品科学,2013,34(20):23-26.
[20] 陈学好,刘振华.黄秋葵种子快速萌发试验研究[J].种子,1999,103
(4):63-64.
[21] 陈禅友,童莉.黄秋葵种子萌发生理特性分析[J].种子,2004,23(11):
14-17.
[22] El Balla M M A, Saidahmed A I, Makkawi M. Effect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maturity on hardseedness and germination in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1,3(6):102-107.
[23] İ Demir. The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on hardseedness of serially
harvested okra seed lots at optimum and low temperatures J].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1,89(1):1-7.
[24] Mohammadi Ghadir, KHAH E M, Jalali Honarmand Saeed, et al.
Effects of Seedhardness Breaking Techniques on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Germin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Crop Sciences,2012,4(6):264-273.
[25] 陈学好,陈艳萍.酸化处理促进黄秋葵种子萌发的效应[J].种子科
技,2000(6):342-343.
[26] Naz Afshan, Jamil Yasir, Haq Zia ul, et al. Enhancement in the
germination, growth and yield of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using pre-sowing magnetic treatment of seeds [J]. Indi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Biophysics,2012,49(3):211-214.
[27] 郭艳超,孙昌禹,王文成,等.NaCl胁迫对芙蓉葵和黄秋葵种子萌发
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8):10-14.
[28] Besma B D, Moumir D. Biochemical and Mineral Responses of
Okra Seeds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Variety Marsaouia) to salt
and thermal stresses[J]. Journal of Agronomy,2010,9(2):29-37.
[29] Luis Felipe V Purquerio, Antonio A do Lago, Francisco Antonio
Passos. Germination and hardseedness of seeds in okra elite lines
[J]. Horticultura Brasileira,2010,28:232-235.
[30] Ghadir Mohammadi, Ebrahim M Khah, Spyridon A Petropoulos.
Effect of Fertilizer and Drying Methods on Seed Germination of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Cultivars at Different Harvesting
Time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2013,5(4):1-13.
[31] Malik Y S, Narendra Singh, Nehra B K., et al. Okra seed quality as
influenced by position of pod on mother plant, ripening stage of
pod and ambient storage conditions[J]. Horticultural Sciences,2000,
29(3/4):229-232
[32] Sunita Agrawal, Tribhuwan Singh. Effect of extra- and intra-
embryonal infection of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on disease
transmission in okra seeds[J]. Journal of Mycology and Plant
Pathology,2000,30(3):355-358.
[33] Shahnaz Dawar, Sadia Hayat, Anis M. Effect of seed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efficacy of microbial antagonists for the control of
root rot fungi on okra and sunflower[J]. Pak J Bot,2008,40(3):1269-
1278.
[34] Gurjar K L, Singh S D. Management of seed borne pathogens of
okra with bio-agents[J]. Plant Disease Research (Ludhiana),2004,19
(1):44-46.
[35] Rana S C, Singh P B, Pandita V K, et al. Evaluation of insecticides
as seed treatment for control of early sucking pests in seed crop of
okra[J]. Annals of Plant Protection Sciences,2006,14(2):364-367.
[36] Mashooda Begum, Lokesh S. Synergistic effect of fungicides on the
incidence of seed mycoflora of okr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otany,2008,4(1):24-23.
[37] Shahnaz Dawar, Sattar A, Zaki M J. Seed dressing with biocontrol
agents and nematicides for the control of root knot nematode on
sunflower and okra[J]. Pak J Bot,2008,40(6):2683-2691.
[38] Akinyele B O, Osekita O S. Correlation and path coefficient
analyses of seed yield attributes in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J].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6,14(5):
1330-1336.
[39] Munda B D S, Singh R R, Maurya K R. Effect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n quality of seed of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J].
Journal of Applied Biology,2000,10(1):22-25.
[40] Dhankhar S K, Yadav A C, Deswal D P. Effect of sowing time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okra seed[J]. Vegetable Science,2011,38(2):188-
190.
[41] Prabhakar R S, Hedge D M, Srinivas K, et al. Seed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of okra in relation to nodal position of pod[J]. South
Indian Horticulture,1985,33(2):115-117.
徐 丽等:黄秋葵种子研究进展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