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干燥方法对假蒟挥发油成分影响的研究



全 文 :不同干燥方法对假蒟挥发油成分影响的研究
马雯芳1,2, 余 娇3, 邓慧连1, 闵丹丹1, 蔡 毅1*
(1.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3. 浙江省安吉县妇幼
保健院药剂科,浙江 安吉 313300)
收稿日期:2012-09-17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 (2011GXNSFF018006)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桂科能 10100027-1)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 (GZKZ10-034)
作者简介:马雯芳 (1983—) ,女,博士生,主要从事中药鉴定及质量控制研究工作。
* 通信作者:蔡 毅,教授。E-mail:Caiyi118@ 163. com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对假蒟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假蒟挥发油,并采用 GC-MS
法分析 3 种干燥方法假蒟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结果 新鲜、晒干、阴干的假蒟挥发油平均得油率 (V /m)分别为
0. 06%、0. 09%、0. 15%,阴干处理的假蒟挥发油中 α-细辛脑含有量最高。结论 阴干处理方式最适用于假蒟的干燥
加工。
关键词:假蒟;挥发油;GC-MS;干燥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4.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528(2013)06-1270-05
doi:10. 3969 / j. issn. 1001-1528. 2013. 06. 038
Effects of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on the volatile oil from Piper sarmentosum
Roxb.
MA Wen-fang 1,2, YU Jiao3, DENG Hui-lian1, MIN Dan-dan1, CAI Yi1*
(1.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01,China;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75,
China;3.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of Anj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Anji 313300,China)
KEY WORDS:Piper sarmentosum Roxb.;volatile oil;GC-MS;drying methods
假蒟,又称假蒌、哈蒟、假荖等,为胡椒科植
物假蒟 Piper sarmentosum Roxb. 的干燥地上部
分[1-2]。壮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具疏通龙路火
路,散淤血,止疼痛,除湿毒,通水道的功用,临
床上可用于治疗肚痛,心下胀满,跌打损伤,外伤
出血,风湿腰痛,产后浮肿等[3],尤以治疗跌打
损伤突出,是 “中华跌打丸”的重要组方之一,
并收载于 《中国药典》2010 年版附录中[4]。其药
材资源丰富、易种易收,为壮族民间常用的壮药之
一,收载于《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册)2011
年版[3]。目前,假蒟生药鉴定及抑制真菌作用已
有报道[5-6]。挥发油具有镇痛、抗病毒、抗菌、抗
肿瘤、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7-9],假蒟的挥发油含
有量较高,主要含有顺-石竹烯、细辛脑等多种成
分[10-12]。目前未见有假蒟不同干燥方法对其挥发
油含有量影响的报道。本实验对新鲜、阴干、晒干
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假蒟挥发油成分进行对比研
究,优选其干燥处理方法,为假蒟的合理开发及利
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1. 1 仪器 美国 HP6890 /5973N 气相色谱-质谱联
用仪 (美国 Agilent 公司) ;HP-5MS 弹性石英毛细
管柱 (30 mm ×0. 25 mm,0. 25 μm) ;G1701DAMSD
化学工作站;HDM2000 型调温恒温电热套 (国华
牌) ;挥发油提取器 (相对密度小于 1)。
1. 2 试剂与材料 乙醇、乙酸乙酯、无水硫酸钠
均为分析纯。药材:2011 年 3 月采于广西南宁市
吴圩镇,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
蔡毅教授鉴定,为胡椒科植物假蒟 Piper sarmento-
sum Roxb. 的地上部分。
2 方法与结果
2. 1 挥发油的提取 取假蒟适量,切碎,置挥发
0721
2013 年 6 月
第 35 卷 第 6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ne 2013
Vol. 35 No. 6
油提取装置中,加水适量,加热回流提取 5 h,停
止加热,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 0 线
上面 5 mm处为止。放置 30 min,再开启活塞使油
层下降至恰与刻度零线齐平,读取挥发油量,并计
算药材的得油率,结果见表 1。分离出挥发油,取
少量无水 Na2SO4干燥后得淡黄色挥发油。
表 1 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假蒟挥发油测定结果
Tab. 1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volatile oils from Piper sar-
mentosum Roxb. with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干燥方法 序号 挥发油性状 得油率 /% 平均得油率 /%
1 淡黄色 0. 06
新鲜 2 淡黄色 0. 06 0. 06
3 淡黄色 0. 07
1 淡黄色 0. 08
晒干 2 淡黄色 0. 10 0. 09
3 淡黄色 0. 08
1 淡黄色 0. 16
阴干 2 淡黄色 0. 14 0. 15
3 淡黄色 0. 15
2.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条件
2. 2. 1 气相色谱条件 进样口温度 250 ℃;载气
为高纯氦气,载气体积流量 1. 0 mL /min;程序升
温 80 ℃ ~ 250 ℃,初始温度 80 ℃,以 10 ℃ /min
升温 140 ℃,停留 7. 0 min,再以 4 ℃ /min 升温至
180 ℃,停留 1. 0 min。溶剂延迟 3. 0 min;进样量
0. 2 μL;分流比 100 ∶ 1。
2. 2. 2 质谱条件 EI 电离方式,电子能量 70 eV;
离子源温度 230 ℃;四极杆温度 150 ℃;倍增电
压 1 247 V;发射电流 34. 6 μA;接口温度 250 ℃;
质量扫描范围 50 ~ 500 amu。
图 1 新鲜处理假蒟挥发油总离子流图
Fig. 1 Total ion chromatograms of volatile oils
from fresh Piper sarmentosum Roxb.
2. 3 结果 按上述实验条件对不同干燥方法处理
的假蒟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 GC-MS 分析,经计算
机 NIST08 和 Wiley275 谱库检索,并与标准图谱对
照,结合人工谱图解析,确认挥发油中的主要化学
成分。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
有量,不同干燥方法假蒟挥发油总离子流图见图
1 ~ 3,不同干燥方法假蒟挥发油化学组成结果见
表 2。
图 2 晒干处理假蒟挥发油总离子流图
Fig. 2 Total ion chromatograms of volatile oils
from Piper sarmentosum Roxb. drying in
the sun
图 3 阴干处理假蒟挥发油总离子流图
Fig. 3 Total ion chromatograms of volatile oils
from Piper sarmentosum Roxb. drying in
the shade
3 讨论
新鲜、晒干、阴干 3 种不同处理方法假蒟药材
平均挥发油得油率 (V /m)为 0. 06%、0. 09%、
0. 15%,阴干方式得油率最高。新鲜处理假蒟挥发
油分离出 74 个色谱峰,鉴定出 46 种成分;阴干处
理假蒟挥发油分离出 56 个色谱峰,鉴定出 39 种成
分;晒干处理假蒟挥发油分离出 100 个色谱峰,鉴
定出 63 种成分,阴干处理的出峰数较少且与新鲜
处理的出峰数相差不大,而晒干处理的假蒟药材出
峰数高于新鲜品可能因晒干处理温度较高,假蒟挥
发油成分不稳定,引起成分变化。
新鲜、晒干、阴干 3 种不同处理方法假蒟挥发
油中共有成分共有 20 种,分别占 3 种干燥方式挥
发油含有量的 43. 59%、37. 02%、38. 95%,新鲜
处理与阴干处理化学成分相同的组分共有 29 个,
分别占各自总量的 75. 46%、74. 80%,而新鲜处
理与晒干处理的假蒟药材挥发油化学成分相同的有
30 个,但只占各自总量的 55. 74%、53. 60%,结
果表明,阴干处理与新鲜处理相比化学成分变化较
小,而晒干处理假蒟挥发油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1721
2013 年 6 月
第 35 卷 第 6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ne 2013
Vol. 35 No. 6
表 2 不同干燥方法处理假蒟挥发油化学成分 GC-MS分析
Tab. 2 Analyses on compounds in volatile from Piper sarmentosum Roxb. with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by GC-MS
序号 化合物 分子式
相对分子
质量
百分含有量 /%
新鲜 晒干 阴干
1 (1S)-α-蒎烯 (1S)-(-)-α-pinene C10H16 136 1. 05 - 0. 75
2 (1R)-α-蒎烯 (1R)-(+)-α-pinene C10H16 136 - 0. 34 -
3 莰烯 camphene C10H16 136 0. 11 0. 03 -
4 2-侧柏烯 2-thujene C10H16 136 0. 08 0. 04 -
5 β-萜烯 β-terpinene C10H16 136 - — 2. 50
6 (1S)-(-)-β-蒎烯(1S)-(-)-β-pinene C10H16 136 3. 21 1. 07 0. 08
7 β-蒎烯 β-pinene C10H16 136 - 0. 04 -
8 水芹烯 phellandrene C10H16 136 0. 10 - 0. 08
9 D-柠檬烯 d-limonene C10H16 136 - 0. 25 -
10 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 1-methyl-4-(1-methylethenyl)-cyclohexene C10H16 136 0. 58 - 0. 47
11 β-顺式罗勒烯 b-trans-ocimene C10H16 136 0. 32 - 0. 24
12 左旋-β-蒎烯 (1S)-(-)-β-pinene C10H16 136 - 0. 19 -
13 罗勒烯 ocimene C10H16 136 3. 01 1. 64 1. 97
14 萜品油烯 terpinolene C10H16 136 - 0. 03 -
15 芳樟醇 linalool C10H18O 154 0. 09 0. 05 -
16 4-萜烯醇 terpinen-4-ol C10H18O 154 0. 08 0. 03 -
17 β-环柠檬醛 β-cyclocitral C10H16O 152 - 0. 02 -
18 3-苯丙酸甲酯 methyl 3-phenylpropionate C10H12O 148 - 0. 04 -
19 茴香脑 cis-anethol C10H12O 148 0. 24 0. 16 0. 11
20 石炭酸 phenol C10H14O 150 0. 03 -
21 α-荜澄茄油烯 α-cubebene C15H24 204 0. 56 0. 87 0. 73
22 异丁酸-3-苯丙酯 3-phenylpropyl isobutyrate C13H18O2 206 1. 17 - -
23 3-苯丁酸 3-phenylpropyl isobutyric acid C13H18O2 206 - 0. 19 0. 14
24 α-可巴烯 α-copaene C10H16 136 7. 13 9. 17 -
25 (-)-π波旁烯 (-)-π bourbonene C15H24 204 0. 62 0. 85 0. 64
26 β-榄香烯 β-elemen C15H24 204 1. 99 2. 32 2. 15
27 α-古芸烯 α-gurjunene C15H24 204 - - 0. 08
28
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 2. 0]十一烯
cis-4,11,11-Trimethyl-8-methylenebicyclo(7. 2. 0)undeca-4-ene
C15H24 204 0. 12 0. 12 -
29 (-)-香附子烯 (-)-cyperene C15H24 204 - 0. 11 -
30 反式石竹烯 l-caryophyllene C15H24 204 20. 30 18. 47 21. 94
31 (+)-表二环倍半水芹烯 (+)-epi-bicyclosesquiphellandrene C15H24 204 0. 14 0. 21 0. 17
32 愈创木烯 π guaiene C15H24 204 - 0. 04 -
33 (+)-香橙烯 (+)-aromadendrene C15H24 204 - 0. 02 -
34 大根香叶烯 D germacrene D C15H24 204 0. 07 0. 10 0. 08
35 α-荜澄茄油烯 α-cubebene C15H24 204 - 0. 24 -
36 葎草烯 humulene C15H24 204 2. 09 2. 14 2. 01
37 白菖油萜 calarene C15H24 204 - 0. 11 0. 08
38 衣兰油烯 muurolene C15H24 204 0. 25 - -
39 δ -杜松帖烯 δ-cadinene C15H24 204 - 0. 30 0. 27
40 π-荜澄茄油烯 π-cubebene C15H24 204 1. 15 1. 28 1. 13
41 β-桉叶烯 β-eudesmene C15H24 204 0. 85 0. 98 0. 96
42 异丁香酚甲醚 methyl isoeugenol C11H14O2 178 2. 24 1. 55 1. 39
43 α-法尼烯 α-farnesene C15H24 204 - 0. 07 -
44 Α-布藜烯 Α-bulnesene C15H24 204 - 0. 47 0. 44
45 (-)-π人参烯 (-)-π panasinsen C15H24 204 0. 14 0. 15 0. 10
46 β-荜澄茄烯 β-cadinene C15H24 204 - - 4. 30
47 d-杜松帖烯 d-cadinene C15H24 204 4. 20 5. 03 -
48
4-异丙基-1,6-二甲基-1,2,3,4,4α,7-六氢萘 4-isopropyl-1,6-dimethyl-1,2,3,4,
4α,7-hexahydronaphthalene
C15H24 204 0. 16 0. 18 0. 15
49 橄榄醇 elemol C15H26O 222 1. 83 1. 43 1. 58
50 顺式-橙花叔醇 cis-nerolidol C15H26O 222 - 1. 33 -
51 橙花叔醇 nerolidol C15H26O 222 1. 94 - 1. 30
2721
2013 年 6 月
第 35 卷 第 6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ne 2013
Vol. 35 No. 6
续表 2
序号 化合物 分子式
相对分子
质量
百分含有量 /%
新鲜 晒干 阴干
52 斯巴醇 spathulenol C15H24O 220 0. 58 - 0. 40
53 (-)-斯巴醇 (-)-spathulenol C15H24O 220 - 0. 49 -
54 氧化石竹烯 caryophyllene oxide methylenebicyclo(7. 2. 0)undecane C15H24O 220 3. 43 2. 68 2. 62
55 杜香醇 ledol C15H26O 222 0. 43 - 0. 28
56
1,2,3-三甲氧基-5-[(1E)-1-丙烯基]苯
1,2,3-trimethoxy-5-[(1E)-1-propenyl]benzene
C12H16O3 208 - 0. 06 -
57 异长叶烯 isolongifolene C15H24 204 - - 0. 16
58 A-律草烯环氧化物 II A-humulene epoxide II C15H24O 220 0. 23 0. 21 -
59 δ-桉叶油醇 δ-eudesmol C15H26O 222 0. 46 0. 28 0. 27
60
10,10-二甲基-2,6-乙烯二环[7. 2. 0]十一烷-5-醇
10,10-dimethyl-2,6-dimethylenebicyclo[7. 2. 0]undecan-5πol
C15H24O 220 - 0. 18 -
61 异榄香素 isoelemicin C12H16O3 208 1. 39 - 1. 50
62 榄香素 elemicin C15H26O 222 0. 06 1. 73 -
63 α-桉叶醇 α-eudesmol C15H26O 222 - - 0. 49
64 G-芹子烯 G-selinene C15H24 204 0. 69 - -
65 4-异丙基-1,6-二甲萘 1,6-dimethyl-4-(1-methylethyl)-naphthalene C15H18 198 - 0. 06 -
66 α-细辛脑 α-asarone C12H16O3 208 25. 48 - 30. 83
67 β-细辛脑 β-asarone C12H16O3 208 - 31. 52 1. 70
68 2,4,5-三甲氧基苯甲醛 2,4,5-trimethoxybenzaldehyde C10H12O4 196 0. 43 0. 16 0. 34
69 6,10,14-三甲基-2-十五酮 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 C18H36O 268 0. 06 0. 17 -
70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isobutyl phthalate acid C16H22O4 278 - 0. 04 -
71 (2Z)-2-十四烯(2Z)-2-tetradecene C14H28 196 - 0. 04 -
72 法尼基丙酮 farnesyl acetone C18H30O 260 - 0. 03 -
73 丁基异丁基苯二甲酸 butyl isobutyl phthalic acid C16H22O4 278 0. 12 - -
74 棕榈酸 palmitic acid C16H32O2 256 - 0. 72 -
75 橙花叔醇 nerolidol C15H26O 256 0. 22 - -
76
(3E,6E,10E)-3,7,11,15-四甲基-十六烷-1,3,6,10,14-五烯
(3E,6E,10E)-3,7,11,15-tetramethyl-1,3,6,10,14-hexadecapentaene
C20H30 270 - 0. 23 -
77 1-十八烷烯 1-octadecene C18H36 252 - 0. 35 -
78 叶绿醇 phytol C20H40O 296 0. 96 - -
79 三苯丙基醚 3-phenylpropyl propyl ether C12H18O 178 - 0. 42 -
“ -”表示不含有该成分。
α-细辛脑作为假蒟挥发油主要成分,其含有量
高低影响药材质量,新鲜处理和阴干处理假蒟药材
中 α-细辛脑高达 25. 48%、30. 83%,而晒干处理
的假蒟药材中却不含有 α-细辛脑,只含有其异构
体 β-细辛脑,由此可以推测晒干处理时阳光的直
射造成的高温使得 α-细辛脑转变为 β-细辛脑。α-
细辛脑具有止咳、祛痰、平喘、镇静、解痉以及抗
惊厥的作用[13],而 β-细辛脑主要具有镇静、降温
作用且具有一定的致癌性、致突变性[14-15],两者
功效有差异,这种变化会影响药材安全性和疗效。
新鲜处理的药材由于水分含有量极高药材的稳定性
低,极易霉变、腐烂,不易保存,不适合长期贮藏
影响使用。阴干处理方式简单易行,成分影响较
小,且适合大规模生产使用,较适合假蒟药材的干
燥处理。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写委员会. 中华本草:
第 3 册[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445-446.
[2] 朱 华,韦松基. 壮药药材学[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
社,2006,317-318.
[3]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
药质量标准[S]. 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11:270.
[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
[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50,附录 26.
[5] 蔡 毅,姜建萍,苏建群,等. 假蒟的生药学鉴别[J]. 中
国中药杂志,2006,31(5) :434-436.
[6] 袁宏球,孙 丹,张世瑞. 假蒟甲醇提取物的抑制真菌作
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 :8044-8045.
[7] 姜平川,梁江昌. 植物挥发油在外用制剂中的应用[J].
内科,2011,6(5) :467-469.
[8] 靖 会,佐建锋. 挥发油的药理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
杂志,2005,20(2) :97-98.
[9] 滑 艳,邓雁如,汪汉卿. 各种挥发油的药理活性及在医
3721
2013 年 6 月
第 35 卷 第 6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ne 2013
Vol. 35 No. 6
学方面的应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4(5) :
467-470.
[10] 蔡 毅,董 栋,么春艳,等. GC-MS 分析广西产 4 种栽
培胡椒属植物叶中的挥发油成分[J]. 华西药学杂志,
2010,25(6) :641-644.
[11] 宋艳平,徐明忠,梁 勇. 假蒟挥发油化学成分气质联用
分析研究[J]. 分析试验室,2006,25(1) :24-28.
[12] 向同寿,梁 勇. 中草药假蒟挥发油的色谱-质谱分析
[J]. 分析测试学报,2004,23(Z1) :80-82.
[13] 赵李宏,吴建梅,武凤兰. α-细辛脑近 10 年研究概述
[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7) :562-565.
[14] 龚先玲,典灵辉,张立坚,等. 水菖蒲根状茎与根挥发油
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房,2007,18(3) :176-178.
[15] 李宗友. 菖蒲主要成分 β-细辛脑的镇静和降温作用[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9,21(4) :21-22.
虎掌南星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陆 丹1, 池玉梅2* , 赵懿清1, 吴 皓2
(1.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2.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收稿日期:2012-11-19
基金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开放课题资助 (2011ZYX2-007)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 (2006BAI09B06-10)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30973939)
作者简介:陆 丹 (1985—) ,男,中药师,硕士,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标准控制研究。E-mail:ldempty@ 163. com
* 通信作者:池玉梅,教授,主要从事色谱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中药质控标准。E-mail:ymchii@ njutcm. edu. cn
摘要:目的 建立虎掌南星药材快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对 13 批虎掌南星药材的水分、灰分、浸出物进
行检查,以腺嘌呤和尿苷为指标成分,采用 TLC 法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 HPLC 法进行含有量测定。结果 13
批虎掌南星药材的各检查项平均值分别为水分 12. 93%、总灰分 3. 92%、酸不溶性灰分 0. 13%、醇溶性浸出物
11. 57%。TLC斑点清晰,各成分得到良好分离,13 批药材显示基本相同的暗斑。药材中腺嘌呤和尿苷分别在 1. 6 ~
50. 2 mg /L (r = 0. 999 9)和 1. 6 ~ 51. 5 mg /L (r = 0. 999 9)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 44% (RSD为 2. 34%)和
100. 55% (RSD为 2. 45%)。结论 本法简捷、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虎掌南星药材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虎掌南星;腺嘌呤;尿苷;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R284.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528(2013)06-1274-05
doi:10. 3969 / j. issn. 1001-1528. 2013. 06. 039
Quality standard for Pinelliae pedatisectae Rhizoma
LU Dan1, CHI Yu-mei2* , ZHAO Yi-qing1, WU Hao2
(1. Wuxi No. 3 Peoples Hospital,Wuxi 214000,China 2.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China)
KEY WORDS:Pinelliae pedatisectae Rhizoma;adenine;uridine;quality standard
虎掌南星 (掌叶半夏) ,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
物掌叶半夏 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 的干燥块
茎[1],尚未被《中国药典》收载,含有生物碱类、
苷类、二肽类、氨基酸、凝集素、甾醇类、脂肪
酸、糖、微量元素、核苷等成分[2],因其具有祛
风定惊、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
效[3],临床上常代用天南星、半夏或混用,迄今
有关天南星科植物的毒性及炮制机制研究较
多[4-11],而虎掌南星系统的质量标准研究报道尚
少。前期测试结果表明,天南星富含黄酮类成分,
半夏富含有机酸类成分,虎掌南星富含核苷类成
分,且核苷类成分大多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
的活性[12],因此选择核苷类成分作为研究对象,
兼顾各批次药材核苷类成分的含有情况,最终选择
腺嘌呤和尿苷作为指标成分,本实验对购自各地的
虎掌南星药材进行性状鉴定、显微鉴别,对药材的
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并对指标成分腺嘌
呤、尿苷进行薄层鉴别和定量测定,为虎掌南星药
4721
2013 年 6 月
第 35 卷 第 6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ne 2013
Vol. 35 No.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