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芦根和苇茎(菰根)的本草考证及生药鉴别



全 文 :伤心律失常模型对研究本方的作用机制具有较好的说服力。
甘草三参合剂的药效学研究表明 ,本方能拮抗多种原因
引起的心律失常[ 1-2] 。本实验在此基础上对其作用机制进行
了进一步探讨 , 结果甘草三参合剂组的 Rp 、Vmax 、APA 较模
型组显著增高 , APD50/ APD90明显延长 , Na+-K+ ATPase 活性
显著升高 ,提示甘草三参合剂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心肌细
胞Na+-K+ATPase活性而影响大鼠的心肌细胞跨膜电位 , 从
而改善心律。 Na+-K+ ATPase 是细胞膜上极为重要的离子
泵 ,其通过细胞内外 Na+、K+离子的运输影响跨膜电位。文
献表明 , Na+-K+ ATPase 的活性降低易造成细胞电活动失
常 ,缺血再灌注可因 Ca2+超载和氧自由基(O2-)对细胞膜的
损伤使Na+-K+ATPase 的活性降低[ 6] 。 甘草三参合剂含有
甘草酸 、人参皂苷 、麦冬皂苷 、苦参碱 、丹参酮等有效成分 , 可
能是本方作用的物质基础 ,可从不同方面对心肌细胞起保护
作用。
参考文献:
[ 1] 胡继鹰 ,潘克英 , 吕银娟.甘草三参合剂对心律失常拮抗
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4 , 11(5):283-
284.
[ 2] 胡继鹰 ,潘克英 , 吕银娟 ,等.甘草三参合剂对大鼠心律失
常的保护作用[ J] .湖北中医杂志 , 2004 , 6(2):13-14.
[ 3] 胡继鹰 , 潘克英 ,孙江桥 , 等.甘草三参合剂对小白鼠耐缺
氧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04 , 10
(5):68-69.
[ 4]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3.885.
[ 5] Gryglewski R J , Korbab R, Robak J.On the mechanism of an-
tithrombotic action of flaconids[ J] .Biochem Pharmacol , 1987 ,
36(3):317.
[ 6] Coronel R, Fiolet JM , Wilma Schopoman JG.Distribution of
extracellular potassium and its felation to electrophysiologic
changes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in the isolated per-
fused porcine heart[ J] .Circutation , 1998 , 77:1125-1138.
作者简介
胡继鹰(1954-), 男(汉族), 湖北潜江人 ,湖北中医学院
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研
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
*项目来源:湖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2001A04012)
收稿日期:2005-01-13
(编辑 陶 珠)
文章编号:1001-6910(2005)08-0012-03 ·药学研究·
芦根和苇茎(菰根)的本草考证及生药鉴别
林洁茹1 ,刘柏英2 ,梁基智1
(1.广州市中医医院 ,广东 广州 510130;2.广州市药检所 ,广东 广州 510160)
摘要 目的:阐明芦根 、苇根 、苇茎和菰根 4 者间的关系 , 研
究芦根和菰根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本草考证 、性状鉴别
和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芦根 、苇根是芦苇的根 ,苇茎是同
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分 ,但在广东把菰根称作苇茎。芦根和
菰根可用性状和显微方法鉴别。结论:芦根与苇茎植物来源
不同 ,功效有异 , 不宜混用。在广东把菰根称作苇茎是地方
用药习惯 ,目前尚难否定。
关键词:苇茎 芦根 菰根 中药鉴定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B
  按《中药大辞典》记载 , 苇茎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
mites communis Trin.)的茎 , 芦根则为芦苇的根茎[ 1] 。因两者
来源极为接近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认为两者是同一药材 , 在
处方给付上都是配给芦根 , 故苇茎也常被认为是芦根的别
名。但在广东地区 ,习惯把禾本科植物菰[ Zizania caduciflora
(Turcz .)Hand.-Mazz.] 的根茎作苇茎 , 将芦苇的根茎称作芦
根 ,而不称苇茎。为探讨此用药习惯合理与否 ,本文查阅了
芦根 、苇茎及菰根的本草文献。现代文献芦根的相关研究资
料较多 ,而菰根生药鉴别的报道甚少[ 2] , 但该品种在广东地
区用量较大 ,并常与芦根互相替补使用或混淆使用 , 故笔者
对菰根进行了生药鉴定方面的研究 ,阐述了菰根与芦根在性
状和显微特征方面的区别。
1 本草考证
芦苇一词最早见于秦朝时期的《尔雅》 , 晋代郭璞注释
曰:“苇即芦之成者……芦苇通一物也” [ 3] , 说明芦与苇是同
一植物。最早记载芦根的药学专著是《本草经集注》 , 其上
曰:“芦根 ,又名苇根 ,味甘 , 寒 ,主治消渴客热 , 止小便利。” [ 4]
苇茎一药始载于《唐本草》 , 名曰芦茎 , 并在《千金方》中唤作
苇茎。两者均收载于《本草纲目》草部之“芦”项下。李时珍
认为芦根是芦苇之根 ,其药效记载基本如《本草经集注》 ;芦
茎则为芦苇之茎 , 药效记载是“甘 , 寒 , 无毒 , 治霍乱呕逆 , 肺
痈烦热 , 痈疽。” [ 5]据此可知 , 所谓芦根 、苇根 、芦茎 、苇茎者 ,
实为同一植物来源 , 其中名根者 ,实为根茎(因古人无植物学
根与根茎的概念 , 而曰“根”);名茎者 ,则为茎也。 所以 ,按本
草记载 , 芦根 、苇根是同一物 , 即芦苇的根茎;芦茎 、苇茎又是
同一物 , 即芦苇的茎。两者功效相若 , 苇茎更擅于治肺热咳
嗽。《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千金》苇茎汤 , 释者谓苇用茎而
不用根者 , 以肺原在上 ,取本乎天者亲上也……” [ 1]此也从侧
面说明了芦根苇茎是同一植物的相同或不同药用部位 ,且有
两者功效不同的观点。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中药大辞
典》中所载的芦根 、苇根 、芦茎 、苇茎 4 者关系及药效[ 1] ,亦如
上述所言。现代医院药房或中药店多不备苇茎(菰),在多数
省区认为芦根 、苇茎为同一物而只用芦根冠名。
·12·   中医研究 2005年 8月 第 18卷 第 8期 TCM Res.August 2005 Vol.18 No.8  
在广东地区 , 认为苇茎是菰的根茎 , 又叫苇根[ 3] 。 菰是
禾本科植物 ,又叫茭草 , 其花茎经真菌茭白黑粉的刺激而形
成的纺缍形肥大的菌瘿 ,即今可供蔬菜食用之茭笋[ 1] 。最早
记载菰的药学专著是《本草经集注》 , 曰:“菰根 , 大寒 , 无毒 ,
主治胃肠痼热 ,消渴 , 止小便利。” [ 4]《本草纲目》曰:“菰根 , 江
湖陂泽中皆有之 ,生水中 , 叶如蒲 、苇辈……” [ 5]可见 , 菰与芦
苇并非同一植物 , 历代本草均没有把菰根称作苇茎或苇根
的 ,但陶弘景曾说:“菰根亦如芦根 , 冷利复甚也。” [ 4]说明菰
根与芦根在药效上的相似性。至于广东何时开始以菰根作
苇茎使用 ,并认为其具有擅治肺痈的功效 , 则未见文献述及。
在《中药商品知识》和《广东中药志》 , 已以苇根之名收录该
药[ 3 , 6] 。
2 生药鉴别
实验中所用的菰根和芦根均由广州市中医医院中药房
提供 ,并经广州市药检所鉴定。
2.1 药材性状鉴别
芦根(Rhizoma Phragmitis)呈扁圆柱形 , 直径 1 ~ 2 cm , 表
面黄白色至淡黄色 ,微有光泽 , 外皮疏松可剥离 ,具纵皱纹。
具明显突起的环状节 ,节处较硬 , 有残根及芽痕 , 节间距 4 ~
7 cm。体轻 , 质韧 ,不易折断。切断面中空 , 壁厚1 ~ 2 mm ,有
小孔沿边缘排列成环 ,内层较薄 , 内表面光滑 ,为一层极菲薄
的膜。气无 ,味甘。
苇茎(Rhizoma Zizaniae Caduciflorae)呈扁带形 ,直径 0.8~
1.5 cm。表面金黄色 , 有棕色色斑 , 具明显的环状节。 节上
有残根及芽痕 ,节间 3 ~ 5 cm ,有纵皱纹。体轻质软而柔韧 ,
不易折断 ,纵向易撕裂 , 纤维性 , 柔韧 , 可沿中柱剥离成内外
两层。切断面中空 , 节间有多个膜状横隔 , 壁厚约 1 mm , 放
大镜下可见点状小孔散在。内表面白色 、膜状 , 光滑。气无 ,
味甘。
2.2 显微鉴别
2.2.1 组织构造
苇茎横切面:表皮细胞 1 列 , 壁略增厚 , 类长圆形 , 高约
18 μm , 直径约 7~ 15μm ,偶含硅质块 , 外被黄色角质层 , 厚约
13 μm。下皮细胞 2 ~ 3 列 ,类扁圆形 , 圆形或多角形 ,有的微
木化 , 壁稍增厚。皮层稍宽 , 约占横切面直径的 1/4 ,不规则
分布有大小各异的气腔 ,气腔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内皮层可
见 ,细胞 1 列 , 类圆形 , 偶含硅质块。中柱鞘纤维 4 ~ 8 列排
列成环。维管束两环列 ,外列较小 , 排列于中柱鞘突起处 , 第
二列维管束分布于中柱鞘纤维内侧的薄壁细胞中 ,维管束外
韧形 , 木质部导管多为 1~ 2 个 , 维管束外侧有 2 ~ 3 层纤维
环绕。中央髓部大 ,中空。见图 1。
芦根横切面组织构造文献已有报道[ 7] 。
2.2.2 粉末特征
苇茎表皮细胞由长 、短细胞构成 , 沿长轴不规则排列 , 节
处短细胞多为长方形 ,长约 10μm , 节间短细胞多为方形 , 直
径约 5μm ,短细胞偶见含硅质块;长细胞长约 26 ~ 77 μm , 外
壁较平直 ,内壁微波状弯曲 , 壁极厚 ,胞腔有的呈线形。节处
表皮可见气孔 ,与长细胞沿长轴不规则排列 , 气孔禾草式 , 直
径约3 μm , 长约 10 μm , 保卫细胞哑铃状 ,中间壁较厚 , 副卫
细胞圆球状。下皮细胞壁稍增厚 , 长约 200 ~ 270 μm , 宽约
32 μm , 有的一侧壁可见宽锯齿状弯曲或有尖凸。束鞘纤维
众多 ,长线形 , 长约 737 ~ 1420 μm , 宽约 13 ~ 18 μm , 壁厚约
4 μm , 单斜纹孔。残存鳞片组织细胞类长方形 , 排列整齐 , 壁
稍厚 ,含棕红色色素。主为梯纹导管。横隔板细胞星状 , 壁
1.角质层 2.表皮层 3.下皮层 4.皮层 5.气腔 6.内皮层
7.维管束 8.中柱鞘纤维环 9.韧皮部 10.木质部 11.髓
图 1 苇茎(菰根)横切面
薄 , 排列疏松。淀粉粒众多 ,单粒较大 , 类圆形 ,脐点可见 , 直
径 2.5~ 6μm ,复粒细小 ,由 2~ 7 粒或更多分粒组成。糊粉
粒不定形。有的可见类圆形 , 直径约 15 μm 的寄生真菌孢
子 , 充塞在薄壁细胞中或排列成行。见图 2。
1.表皮细胞(示长 、短细胞 ,硅质块及气孔) 2.下皮细胞 3.纤维束
4.薄壁细胞(示淀粉粒及糊粉粒) 5.导管 6.星状细胞(多存在于
髓横隔) 7.鳞片细胞 8.真菌孢子(寄生)
图 2 苇茎(菰根)粉末
·13·  中医研究 2005年 8月 第 18卷 第 8期 TCM Res.August 2005 Vol.18 No.8  
  芦根表皮细胞由长细胞和短细胞构成 ,长细胞壁波状弯
曲 ,长 114~ 156(~ 269)μm;短细胞成对 , 一个为硅质细胞 ,
长约 13 ~ 15μm ,宽约 8~ 10μm;腔内含硅质体 , 另一个为六
角形栓化细胞 ,长约 20 ~ 28 μm , 宽约 8~ 13(~ 18)μm。木薄
壁细胞壁稍增厚 , 纹孔清晰。纤维壁稍增厚 , 有单圆纹孔。
淀粉多为单粒 , 脐点可见 , 淀粉粒直径约 5 ~ 12 μm , 圆形 、半
圆形 、偶见复粒 ,多由两个单粒组成。导管直径约 16 μm , 主
为网纹导管。导管旁有木纤维 ,直径约为 28μm ,壁连珠状增
厚 ,孔沟明显 , 纹孔呈线状。
3 讨 论
从本草考证可知 ,把菰根称作苇茎实有违本草原旨 , 但
此用药习惯在广东能沿用至今 , 临床上也有一定的疗效 , 目
前尚难否定。鉴于“仅广东个别地区有以茭笋(即菰)根茎代
替芦根的情况” [ 7] , 本文提出芦根与苇根(茎)植物来源不同 ,
功效有异 ,应为两种中药 , 临床应用中不宜相互混淆或替代。
本文在显微鉴别方面的研究结果与文献[ 8]报道稍有出
入。文献指出苇茎横切面表皮细胞以下均为薄壁细胞 , 无气
腔 ,表皮细胞无长短之分 , 细胞壁不呈波状弯曲。但本文观
察到苇茎横切面表皮下有下皮细胞 2 ~ 4 列 , 皮层及中柱散
有多数大小各异 、形状不一的气腔 , 表皮细胞由长细胞和短
细胞构成 ,内壁稍呈微波状弯曲。此外 , 本文发现苇茎在节
处有禾草式气孔 ,髓部有星状薄壁细胞 ,可作为苇茎显微鉴
别的补充。
据《广东中药志》报道 ,芦根含生物碱 , 有禾草碱 、N , N-二
甲色胺 、蟾毒色胺 、5-甲氧基-N-甲基色胺 、麦角生物碱[ 7] 。但
笔者在实验中未做出芦根有生物碱的反应。查阅其引用的
化学文摘 ,发现含禾草碱 、N , N-二甲色胺 、蟾毒色胺 、5-甲氧
基-N-甲基色胺生物碱的植物是 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ex Steud[ 9] , 而非芦苇 Phragmites communis Trin.。 文献
报道 ,芦苇属植物共有 4 种 ,我国只发现其中两种 ,一为卡开
芦(P.karka), 另一为芦苇(P.communis)[ 10] , 此说明 P .
australis在我国并无分布 ,因此也不可能作为芦根使用。《广
东中药志》认为芦根含麦角生物碱所依据的另一文章题目为
“ The alkaloids of ergot occurring on Phragmites communis and
Baldingera arundinacea” [ 10]的化学文摘 ,根据该文的摘要 ,其报
道的应为受麦角菌感染的芦根含麦角生物碱 , 而不应解释为
芦根含麦角生物碱。结合文献查阅及笔者的实验结果 ,笔者
认为目前未有证据证明芦根含生物碱。
参考文献:
[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 , 1986.1075 , 1077 , 2018.
[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 M] .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6.778.
[ 3] 中药商品知识编写组.中药商品知识(上册)[ 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88.204-205.
[ 4]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4.
339 , 384.
[ 5] 唐·苏敬 ,等撰.尚志均辑校.新修本草[ M] .合肥:徽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81.82 , 291.
[ 6] 广东中药志编委会.广东中药志(第一卷)[ M] .广州:广
东科技出版社 , 1996.222-224.
[ 7]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药志(第
一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434.
[ 8] 刘锦标 , 赖小平 , 黄红中.中药芦根和苇茎的鉴别研究
[ 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 1995 , 12(2):41.
[ 9] Wassel G.M., El-Difrawy S.M., Saeed A.A.Alkaloids from the
rhizomes of 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 J] .Sci-
entia Pharmaceutica.1985 , 53(3):169-170.
[ 10] 南京大学生物学系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主要
植物图说(禾本科)[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59.337.
[ 11] Z.Blazek , J.Boswart.The alkaloids of ergot occurring on
Phragmites communis and Baldingera arundinacea [ J] .Phar-
mazie , 1953 , 8:1051-3.
收稿日期:2004-05-17
(编辑 陶 珠)
文章编号:1001-6910(2005)08-0014-02 ·药学研究·
速愈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丁既鹏 ,邱 文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4)
摘要 目的:研究速愈酊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
法:采用乙醇浸渍的工艺制备 , 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
谱法对主要成分黄芩苷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定。结果与结论:
本制剂设计合理 、工艺可行 、性质稳定 、质量可控。
关键词:速愈酊 制备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B
  速愈酊是我院根据传统中医烧伤方剂加减组方制成的
中药外用制剂 ,主要用于烧烫伤的治疗 , 临床疗效满意。为
研究速愈酊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 , 本实验采用乙醇浸
渍的工艺制备 , 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要成
分黄芩苷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定。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SP 8800液相色谱仪 , UV-2000 检测仪 , SP 4400 积分仪 ,
美国光谱物理公司产品;CS-9000 薄层扫描仪 , 日本岛津产
品;硅胶 G 预制板 ,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甲醇为色谱纯 , 试
剂均为分析纯;黄芩 、小蘖碱 、冰片对照品和大黄对照药材 ,
·14·   中医研究 2005年 8月 第 18卷 第 8期 TCM Res.August 2005 Vol.18 N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