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钩栗不同基质和生根剂处理容器育苗对比试验研究



全 文 :育苗技术 Seedling Cultivation
PRACTICALFORESTRYTECHNOLOGY 41 








 






钩栗不同基质和生根剂处理容器育苗对比试验研究*
黄荣林 王 勇 刘晓蔚 何应会 蒋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2)
[摘要]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对钩栗不同基质和根部
处理组合育苗试验,对钩栗的生长影响和因素进行了综合研
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钩栗育苗验处理可以得出,影响钩栗
容器育苗生长指标的关键因素为不同育苗基质和不同的根部
处理方式,从生长习性特点上得出,7—10月进入快速生长期,
这期间苗木径高生长效果显著;从不同基质、根部处理试验基
质配制来得出,B基质为30%黄心土+67%表土+2%钩栗菌
根土+磷肥1%与生根剂为b即生根剂GPD250mg/L和红泥
浆的处理方式最为合适;从不同的基质与根部处理方式的组合
来得出,不同基质与不同根部处理方式不存在明显的交互
作用。
[关键词] 钩栗 容器育苗 不同处理试验
DOI:10.13456/j.cnki.lykt.2014.07.014
钩栗(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又名钩栲、大
叶锥栗、猴板栗、栲槠、猴栗、木栗等,属壳斗科锥属大
乔木[1]。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成树种,
其木材红褐色、质地坚硬、易干燥、少开裂、耐水腐、油
漆后光泽度较好,是优良的建筑、车船、家具和室内装
饰用材,其坚果富含淀粉、味香甜,加工成食品广受欢
迎,也是珍贵的中药药材[1-3]。其生长环境喜温暖湿
润气候,零星分布于海拔200~1 600m山地阔叶林
中,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四
川、广西、贵州、湖北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广西钩栗
天然林主要分布在百色、柳州、桂林、河池、贺州等
地[4-5]。近年来随着市场对木材需求的加大,钩栗天
然林分布面积逐步减少,大多数呈零星分布现状,钩
栗种子大小年现象明显,直接影响天然林更新,因此,
人工育苗造林就十分重要。国内学者在钩栗的研究
方面主要有,陈养在《钩栗人工育苗技术研究》中对不
同的播种方式进行人工育苗试验,得出1年生的幼苗
  *国家林业行业公益科研专项“珍贵树种钩栗种选育及栽培关键
技术研究”(编号:201204405)。
作者简介:黄荣林(1965-),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蒋 (1968-),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
森林培育和森林生态研究工作。
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1];王佩
兰等在《钩栗种子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理指标测定分
析》中认为,建瓯、恩施、浏阳、桑植、永顺等5个不同
种源间钩栗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和种子单粒质量
差异显著[6];张嘉生在《钩栲群落优势植物种群竞争
的研究》中表明:中性偏阴的钩栲和东南栲种群将取
代喜光的石栎种群,东南栲种群与钩栲种群随时间推
移达到共存的竞争结果[7];宋晓英在《福建三明钩栲
种群与主要伴生树种生态位研究》对福建三明8个伴
生树种钩栗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中优势
种的生态位宽度值均普遍较大,生态位宽的种群对生
态位窄的种群可能有较大的重叠值,揭示钩栲的生态
位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8]。但对钩栗基质育苗试验
研究未见相关报道。钩栗人工林造林主要以种子育
苗为主,其实生苗主根发达,但须根少,因此植苗造林
成活率较低[9],为解决钩栗实生苗造林成活率低的问
题,开展了钩栗的不同育苗基质和不同的根部处理方
式等不同组合的容器育苗试验,探讨不同因素组成对
钩栗容器育苗成活和生长的影响,为钩栗选育优良苗
木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钩栗容器苗育试验地设在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苗圃内[10],其地处南宁市北郊,地理位置为22°56′N,
108°21′E,海拔高度80~100m,属湿润的南亚热带季
风气候,年均气温20~21℃,年均相对湿度为80%,
年均降雨量1 347mm。土壤是由沙页岩发育而成的
砖红壤性红壤,pH值为5~6[9-11]。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种子来源及处理
试验所用材料来源于广西地区桂林龙胜县江底
乡、贺州市八步区公会镇、资源县河口乡、凌川县大镜
乡、金秀县金秀林场和乐业县逻沙乡,2012年12月将
采回的种子放入流动水中浸泡2~3d,捞去浮在水面
的杂质、空粒和不饱满的种子,在沙藏的前1d,用
0.5%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2h后用清水洗
育苗技术 Seedling Cultivation
42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净进行阴干。沙床规格1.5m×10m,沙藏前对土壤
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将阴干后的钩栗种
子均匀地散播在沙床上进行催芽,播种时种子不重
叠,用手或平板物体对所播种子稍加压实后用细沙覆
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沙床用花洒壶淋足水,对
露出的种子再用细沙覆盖。在沙床上搭盖拱棚,用黑
色遮荫网进行遮盖,以防太阳强光照射导致沙床内温
度过高,雨水过大冲裸露的种子,然后将沙床四周用
石砖压实,防止鼠害。
2.2 育苗容器和促进生长及选择
钩栗移苗阶段选用的容器为10cm×12cm的黑
色营养杯,杯下部两边有排水孔。其所用的生根剂为
(GPD)由广西林科院林业土壤与肥料研究所配制,肥料采
用俄罗斯生产的复合肥,其N∶P∶K为1∶1∶1[10-11]。
2.3 试验设计
钩栗容器育苗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2
种土壤育苗基质和3种不同根部处理分别组成的不
同处理,共6种处理,每个处理育苗30株,每组试验均
设置3个重复和1个对照。
表1 钩栗容器育苗基质试验设计
基质号 基质成份
A 黄心土30% 表土67% 红锥菌根土2% 磷肥1%
B 黄心土30% 表土67% 钩栗菌根土2% 磷肥1%
C 黄心土30% 表土69% 磷肥1%
表2 钩栗容器育苗根部处理试验
生根剂号 根部处理方式
a 生根剂GPD500mg/L红泥浆
b 生根剂GPD250mg/L红泥浆
c 纯红泥浆
2.4 试验观测
本试验从2013年4月15日到2013年12月30
日每隔15d对钩栗地径和苗高进行测量,4月初发现
部分叶子现黑褐色或褐色,但苗木仍有嫩芽长出,移
苗时根部受伤,导致吸收不到水份,叶子变色。同月
对每个处理的随机15个苗木进行测量苗高、地经、叶
片数和发芽率,并对不同断根与根部处理组合的每个
处理抽取4株平均木做根部测定,测定内容有根长、
根数和根茎比,所测定数据分析汇总,然后使用统计
软件SPSS完成。
3 结果与分析
3.1 苗木的生长特点
3.1.1 苗高生长 根据观察,种子试验处理开始直
至12月结束。可将苗期划分为恢复期、速生期和缓
生期。移苗恢复期为4—5月,这段期间,种子开始发
芽直至苗木长出叶子为止,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期间
真叶开始长出,苗高生长缓慢;速生期在7月中旬至
10月下旬,此时苗高快速生长;11月下旬至12月,进
入冬季后苗木生长缓慢,生长量变化不大,考虑1—2
月也是冬季,数据没有进行测定,此阶段为苗木的缓
生期。试验可以看出,基质 B 更适合钩栗苗高的
生长。
3.1.2 地径生长 根据观察可以看出,种子试验处
理开始直至12月结束。与苗高生长特点相似,可将
苗木地径划分为恢复期、速生期和缓生期,移苗恢复
期4—5月,这段期间,种子开始发芽直至苗木长出叶
子为止,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期间真叶开始长出,苗
高生长缓慢;速生期在7月中旬至10月下旬,此阶段
温度、湿度和环境更适宜地径快速生长;11月底至12
月底地径生长缓慢,几乎为零生长,此阶段为缓生期;
由试验可以看出,基质B更适合钩栗苗高的生长。
3.2 不同育苗基质对苗高生长影响
在A基质、B基质与不加任何基质的3种处理方
式试验中,平均苗高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最大值为
14.77m,最小值为10.45cm,相差近5cm,结果如表
1所示。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基质对苗高生长的影响
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苗高平均值由大到小的
顺序为B、A、C,其中B基质为30%黄心土+67%表
土+2%钩栗菌根土+磷肥1%,A基质为30%黄心
土+67%表土+2%红锥菌根土+磷肥1%,C基质为
对照组,既未添加任何基质。
表1 钩栗容器苗基质试验各处理生长指标平均值
指标 基质
苗高
/cm
地径
/cm
叶干
质量/g
茎干
质量/g
根干
质量/g
株总干
质量/g
平均值
A  11.38 2.84  1.49  0.57  0.58  1.89
B  14.77 3.66  1.86  0.78  0.63  2.26
C(CK)10.74 2.61  1.27  0.46  0.35  1.67
对不同基质处理方式的钩栗容器育苗试验的原
始测定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以不同的组合处理方式
作单因素方差分析,以此检验它们对钩栗容器苗木生
长指标的影响是否显著,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在钩栗容器育苗的不同育苗基质处
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对于钩栗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叶
片数、及发芽率的影响是显著的。采用多重比较法
(LSD)对钩栗容器基质实验各处理生长指标进行多重
育苗技术 Seedling Cultivation
PRACTICALFORESTRYTECHNOLOGY 43 








 






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B与其它2种处理(A、C)之
间差异性显著;而A、C之间虽然有差异,但是差异不
显著。试验表明处理B的苗高生长最好,其次是处理
A苗高生长好,C处理方式的苗高生长最差。
表2 钩栗容器苗基质试验各处理生长指标方差分析
指标
苗高
/cm
地径
/cm
叶干
质量/g
茎干
质量/g
根干
质量/g
株总干
质量/g
F值 14.708 23.204 41.233 11.731  12.247  41.022
显著性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钩栗容器苗基质试验各处理生长指标多重比较
指标1 苗高 地径 叶干质量
处理号 A  B  C  A  B  C  A  B  C
均值 10.13 13.29 9.26 2.23 3.21 2.20 1.49 1.86 1.27
差异显著 a  b  a  a  b  a  a  b  c
3.3 不同育苗基质对生物量的影响
方差分析表明(表4、表5),不同基质对单株苗木
叶干质量、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总干质量的影响达
到显著乃至极显著水平。叶、径、根和单株干物质质
量的由大至小的顺序为B、A、C。
表4 钩栗容器苗基质试验各处理生长指标多重比较
指标2 茎干质量 根干质量 株总干质量
处理号 A  B  C  A  B  C  A  B  C
均值 0.57 0.78 0.46 0.58 0.63 0.35 1.89 2.26 1.67
差异显著 a  b  A  a  b  a  a  b  c
表5 钩栗容器苗基质试验各处理生长指标方差分析
处理方式 Aa  Ab  Ac
差异显著性 A  a  b
处理方式 Ba  Bb  Bc
差异显著性 A  a  a
3.4 不同根部处理对地经生长的影响
不同根部处理对地径生长的影响随基质的不同
而不同,各基质与根部处理组合的苗木地径平均值大
小为不同根部处理对地径生长的影响随基质的不同
而不同,各基质与根部处理组合的苗木地径平均值大
小为Aa(2.14cm)、Ab(2.77cm)、Ac(1.90cm)、Ba
(3.28cm)、Bb(3.38 cm)、Bc(2.80 cm)、Ca
(2.07cm)、Cb(2.57cm)、Cc(2.07cm)。在基质相同
的情况下,b处理方式即生根剂 GPD250mg/L和红
泥浆的处理方式能得到最大的地径量,且在A基质处
理下,加生根剂与未加生根剂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在B基质处理的情况下,加生根剂与未加生根剂没
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如表3—5所示。
4 结论与讨论
(1)通过钩栗育苗试验处理可以得出,影响钩栗
容器育苗各生长指标的关键因素为不同育苗基质和
不同的根部处理方式。容器育苗基质应具有良好的理
化性质,在物理形状方面应具有较好的保湿、保肥、通
气、排水性能等,在化学形状方面应该具有弱酸性和低
肥性,能满足苗木成活和生长的养分和水分基础。
(2)通过钩栗的生长习性特点上来看,基质B最
适合钩栗生长,是钩栗容器苗生长较为理想的基质,
其次是基质A。同一基质,不同根部处理方式对苗木
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供给的3种生根剂中,生根
剂GPD500mg/L和红泥浆和生根剂 GPD250mg/L
处理有较高的生根率、生根剂苗高、地径生长量,其中
生根剂GPD250mg/L处理得到的效果更加显著,所
以浓度为250mg/LGPD生根剂是最适合钩栗生长
的,这期间苗木径高生长效果显著。
(3)通过不同基质、根部处理试验基质配制来看,
根部处理方式对于钩栗容器育苗苗木的苗高、地径、
发芽率、叶片数、叶干质量、根干质量及株总干质量的
影响显著(p<0.05),其中主要影响因子为育苗基质。
综合这些指标,认为B基质为30%黄心土+67%表土
+2%钩栗菌根土+磷肥1%与生根剂为b即生根剂
GPD250mg/L和红泥浆的处理方式最为合适。
(4)通过不同的基质与根部处理方式的组合来
看,钩栗容器基质育苗对苗高、地径、发芽率、叶片数、
叶干重、根干重及株总干重的影响显著,虽然根部处
理方式对这些指标影响显著性有差异,但特征不是十
分明显,这说明不同基质与不同根部处理方式不存在
明显的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 养 .钩栗人工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
2007,21(03):89-90.
[2] 张嘉生 .钩栲群落优势植物种群竞争的研究[J].福建林
业科技,2005,32(04):82-85.
[3] 郑万钧 .中国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2216-2217.
[4] 吴承祯,洪 伟,陈 辉 .珍稀濒危植物青钩栲种群数量
特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02):173-176.
[5] 林 敏,黄宗安 .钩栗种群生命表分析[J].福建林业科
技,2003,30(02):9-13.
资源保护与开发 Resources of Protection &Development
44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河口林区
岩羊种群资源现状与管理
朵天庆1 史国民2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河口保护站 甘肃 民乐 734500)
[摘 要] 通过长期监测记载,对大河口林区岩羊资源现状进
行分析研究,为科学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大河口林区 岩羊种群 现状 管理
DOI:10.13456/j.cnki.lykt.2014.07.015
大河口林区,地处东经100°31′—l00°56′,北纬37°
54′—38°31′。东临中牧山丹马场,南接青海祁连县,
西靠肃南县马蹄寺,北与民乐县沿山5乡(镇)15个自
然村相邻。东西长40km,南北宽20km,总经营面积
59 800hm2。野生岩羊广泛的分布在该区域内。
1 形态特征
岩羊Pseudois nayaur(Hodgson),别名青羊、石
羊,属偶蹄目、兽纲、牛科。体背浅灰色,腹部及臀部
为白色,雄性头部长有大型的角,雌性角短。该物种
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 生境栖息地
该林区岩羊生境栖息地有以下几种景观类型。
(1)高山寒漠。海拔4 100~4 200m,植被稀疏,
多为高山垫状植物,并有莎草、景天分布。
(2)高山草甸。海拔3 600~4 100m,植被以嵩
草为主,伴生有禾本科杂草。
(3)高山灌丛。海拔3 400~3 600m,主要灌木
有高山柳、鬼箭锦鸡儿、金露梅、银露梅、绣线菊、嵩
草、高山龙胆等。
(4)山地草甸草原。海拔2 400~3 400m,该生
作者简介:朵天庆(1964—),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苗木繁育、森林
资源调查工作。
境之地,针叶林镶嵌分布其间,植物组成及种类复杂,
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嵩属、苔藓等组成。
(5)针叶林林缘。海拔2 400~3 300m,乔木为青
海云杉、祁连园柏、下木植被有鬼箭锦鸡儿、金露梅、银
露梅、小檗、苔藓、蔷薇科、莎草科、禾本科等草类组成。
(6)山地草原。海拔2 200~2 700m,植被主要
有冰草、针茅、冷嵩等草类组成。栖息地生产力为
0.73~1.56个绵羊单位/hm2。
(7)河流。栖息地区域内主要有童子坝河、玉带
河、大河三大河流,皆由海拔4 000m以下的大小溪流
汇聚而成。
3 种群生态
3.1 种群密度与数量
该林区岩羊在生物学上属于同一个种群。调查
以截线抽样法进行,以90%的可靠性估计种群密度,
以扣除海拔4200m以上高山裸岩面积后的各类土地
面积作为岩羊的发布面积,密度与分布面积之积为岩
羊的种群数量。其中扁都口资源管护站、玉带资源管
护站巡护的大石壁、小北岔、天个狼大阪、二道沟、香
楼山、狮洼山、小西沟、冰台沟和大箩圈沟9个林班的
面积为16 899hm2,岩羊分布面积15 501hm2,密度
0.024 1±0.006 1只/hm2,数量374±95只;冰沟资
源管护站和大河资源管护站巡护的西岔石房子、豹子
崖、马房子沟、石炭窑、王家圈、贫黑涯、刺疙瘩、饿狼
沟和丰硕河9个林班的面积为16 390hm2,岩羊分布
面积15 523.29hm2,密度0.003 0±0.000 6只/hm2,
数量47±9只;该林区岩羊种群的平均密度0.0135 5
[6] 王佩兰,许德禄,张 斌 .钩栗种子形态特征及主要生理
指标测定分析[J].种子,2013,32(08):7-10.
[7] 张嘉生 .钩栲群落优势植物种群竞争的研究[J].福建林
业科技,2005,32(04):82-85.
[8] 宋晓英 .福建三明钩栲种群与主要伴生树种生态位研究
[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2(03):27-30.
[9] 郝海坤,潘月芳,曹艳云 .红锥容器育苗的试验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9,38(02):41-46.
[10] 蒋 燚,龚建英,侯远瑞,等 .黄槿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J].广西林业科学,2009,38(02)98-101.
[11] 潘月芳,钟 瑜,郝海坤,等 .任豆容器苗基质试验[J].
林业实用技术,2009(08):32-34.★
(栏目责任编辑 陶 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