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115
香樟在江淮地区栽植养护技术
周胜海
(濉溪县园林所,安徽濉溪235100)
摘 要:介绍了香樟在江淮地区的栽植养护技术,主要包括有:苗木选择、移栽、精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香樟;栽植;养护;江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S79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731(2010)06-115-002
香樟属香樟科、香樟属,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我国
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安徽、云南等省,
尤为台湾最多。现将其生物学性状及在江淮地区的栽植养
护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性状
常绿乔木,高可达30 ~ 50m,胸径可达4 ~ 5m,树龄上
千年。冠福庞大,树冠呈卵球形,叶互生、长5 ~ 10cm,顶端
短尖,基部圆形,树皮纵裂;花期5月,果期9 ~ 10月。幼时
喜在庇荫的环境下生长,树高2 ~ 3m时喜光增强,到壮年
时期更加喜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生在年平均气
温在16℃以上,1月份平均气温在5℃以上,绝对低温-7℃
以上的地区。喜深厚、肥沃、温润的酸性砂质土壤。不耐干
旱,较耐短期水淹。一至二年生幼苗易受冻害,长大后抗寒
性增强。根系发达,能抗风,有一定抗煤烟能力。
2 栽培技术
2.1 苗木选择
多年来江淮地区都是引种长江以南香樟作为种植苗
木。苗木规格上胸径不能小于6cm,太小易产生冻害。
2.2 移栽
香樟移栽的时间最好选在清明节前后20d为最佳,保证
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是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包括苗木吸
收水分及叶子的蒸腾作用需要的水分。移栽时,中等规格
的苗木可以带2/3的枝叶,大规格苗木最好去掉全冠。去冠
时修剪要做到锯面光滑平整,便于涂刷防腐剂。此外,一定
要打好土球,一般采用草绳包扎,外用草包裹严,一定要严
实,这是提高栽植苗木的成活关键之一。同时做好苗木带
球规格,土球大小一般是移植树木胸径的8 ~ 10倍。定植
开挖一定要大于土球规格的1~ 2圈即可,做到随挖、随运、
随栽。穴底部施1层腐熟堆肥,盖上1层表土,再把带有土球
苗木入穴放上覆土,做到苗正、根舒,压实,浇足底水,渗透
完毕后再盖土,并架设支柱护树。栽后若发现叶萎蔫、落叶
或叶焦而不落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继续剪枝叶,增加向
树枝叶干喷水等。
2.3 精细管理
2.3.1 浇水和喷水 移植后第1次水一定要浇透,使土壤与
根部紧密结合,保证种植后土壤与树木土球不产生空隙。
一般浇透水需3次。由于刚移植苗木再起苗时根系受不同
程度破损,降低了吸收水分及养分的能力,地下水常不能
满足树体的需要,因此向树干包裹草绳及保温膜,向树的
枝叶、干喷水十分必要的。一般喷水3 ~ 4次。干燥天气还
要增加喷水次数,向树干喷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2.3.2 施肥 树木生长需要肥料,但新植苗木对肥料要求是
次要的。施肥时间需要严格掌握,一般新植苗木半年内不
施化肥,防止肥料过浓时对根部的伤害,但可以施适量的
生根粉。施肥一般采用方法是逐步由少到多,有淡到浓。
2.3.3 防寒越冬 防寒越冬保护是北方种植香樟树的一项
重要的工作,也是保证香樟能够在江淮地区正常生长的
关键。每年应加强对树木钾肥的充足供应,有利于组织充
实,木质化程度高,以增强抗寒能力。秋季适当干旱,适时
停长,积累养分,促进休眠,有利于抗寒能力。11月下旬开
始浇冻水。之后在树体根部堆土,保护根系不被冻坏。树干
要仔细做好防寒措施,先用草绳把树干包裹起来,草绳外
层再包1层塑料保温膜,最后再用较厚的胶带将塑料薄膜
缠绕严实。如果有较小株苗还应用帆布将枝叶完全包裹起
来,同时有下暴风雨的时候应随时清理积雪,防止枝条被
压断。在植株的西北方向设临时风障,大小以能将树木体
整个遮住为佳。
2.4 病虫害防治
2.4.1 黄化病 香樟易产生黄化病,俗称缺铁病。一般采用
的解决方法是施用香樟黄化专用肥100 ~ 200倍液灌施,
新叶萌发前7d施用,如有降雨也可以穴施。夏秋季节必须
进行抗旱,加入3%磷酸二氢钾和3%磷酸亚铁,每年4 ~ 5
次,施用时间为3月中旬、6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连
施1a。少量病株因土壤碱性太强,施后叶片会暂时变绿,但
半年后又会出现返黄现象,要结合根际土壤的其它措施或
换土重栽,也可以采用根外追肥补充营养,如喷施叶面肥,
结合树干打孔施肥效果非常可佳,一般10d后黄化叶就可
变绿。还可以采用修剪枝条,缓解营养不良,修建时采用病
作者简介:周胜海(1971-),男,安徽濉溪人,大专,从事园林工作。 收稿日期:2010-01-03
116
情严重的多剪,叶片多的少剪,叶片少的多剪方式。也可结
合冬季树木休眠期进行病株重剪,只保留大主干枝,等来
年萌发新芽。
2.4.2 刺娥 1a发生2 ~ 3代,以3至4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
6月底第1代幼虫开始危害,10月第2代幼虫发生危害。防治
办法:人工摘除;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期喷洒灭幼脲、
除虫脲、烟参碱、晶体敌百虫等药物防治。
2.4.3 介壳虫 1a发生1 ~ 4代,以雌虫在蜡壳中越冬,在
枝干、叶片上均可寄生,造成树木生长势衰弱、生长不良
等现象,严重时整株死亡。郁闭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生严
重。防治办法:人工刮除枝上虫体和蜡壳;加强管理,适当
修剪,增强通风透光度,减少发生几率;及时剪除虫枝并销
毁;在若虫初孵期喷洒花保、吡虫啉、蚧螨灵等药剂防治,
根周围开沟环施呋喃丹等内吸性药剂防治。
2.4.4 台湾乳白蚁 台湾乳白蚁属土、木两栖性,群体较大
且较集中。蚁巢建在隐蔽处,工蚁通过蚁路到各处摄食,
通过长翅繁殖蚁完成群体的扩散繁殖,繁殖蚁分飞对温
度、湿度、气压、降雨等条件要求比较严格。5 ~ 6月下旬
至8月为危害期。防治方法:在蚁道放置“蚁克”等诱杀剂,
避免树木的机械损伤;加强养护管理,及时给树补洞等方
法。
2.4.5 樟个木虱 发生1 ~ 2代,以若虫被害叶背面越冬和
危害。4月中旬出现第1代,6月中旬出现第2代。造成叶片
出现褐色虫瘿,引起叶片黄化,叶尖发生枯斑。防治办法:
4 ~ 6月初用杀虫素或吡虫啉等药剂喷洒叶背。
(张宏民编,马伟芝校)
(上接100页)平均虫口密度4 861 ~ 5 046头/百丛,虫口高
峰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平均虫口密度5 672 ~ 10 360
头/百丛,最高虫口密度11 703 ~ 23 750头/百丛,到7月下
旬水稻进入黄熟期后,稻株组织老硬,营养条件差,虫口密
度随之降低,平均虫口密度224 ~ 705头/百丛。
3 发生原因分析
3.1 大量迁入的虫源是大发生的基础
稻飞虱是一种远距离迁飞的害虫,由于我县毗邻越南、
老挝(国境线长达183km),邻国气候炎热,稻飞虱繁殖代数
提早约2个世代而直接入侵危害我县水稻。加之近几年受
暖冬的影响,稻飞虱成虫能在我县安全越冬,造成我县稻
飞虱虫源数不断扩大。
3.2 气候条件对稻飞虱的繁殖、危害比较有利
稻飞虱适宜温暖高湿的气候环境,生长发育的适宜温
度在20 ~ 30℃,相对湿度80%以上。而我县5 ~ 6月份,平
均温度21.3 ~ 31.2℃,相对湿度85%,并且前期阵性降水
多、风力较大,对稻飞虱的迁入较为有利,造成4、5月份虫
口密度增加明显。后期雨水充足,风力较小,不利于稻飞虱
的迁出,造成稻飞虱多代集中危害。
3.3 栽培管理技术差
凡是密植程度高,偏施氮肥过多或施肥过迟,长期深积
水的田块,易造成田间郁闭,高湿的小气候有利于稻飞虱
的生活和繁殖。
3.4 用药不合理、防治不到位
稻飞虱迁飞性和世代重叠的现象极为明显,给防治工
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长期单一使用一种农药,不注意农药
的轮换使用,使稻飞虱的抗药性增强,发生较为猖獗,形成
恶性循环。防治时没有做到统防统治,导致随时有防治空
白空间存在,使稻飞虱有可乘之机,轮番进行为害。
4 危害治对策
4.1 农业防治
4.1.1 清除杂草,消灭虫源 水稻收割后结合栽种小春及时
翻犁,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稻飞虱越冬虫源。冬季和早
春结合施肥,彻底铲除田边、沟边、地边杂草,减少稻飞虱
越冬场所。
4.1.2 改进栽培管理方法 首先要选用抗虫高产品种,实行
同品种、同生育期的水稻连片种植、合理密植;其次,要合
理用肥,应重施基肥、及时追肥,不偏施高氮素化肥,大力
推广配方施肥,使稻株生长健壮,增强自身的抗病虫能力;
再次要注意科学管水、适时晒田。若虫盛孵化期适度晒田,
可控制稻飞虱的种群数量。在成虫产卵盛期进行浅水灌
溉,降低成虫产卵部位,产卵盛期过后深水灌3d,淹没产卵
部位,可以降低卵的孵化率。
4.1.3 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稻飞虱的种群数量 一是保护
利用天敌。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减少不必要的用药量和施
用次数,选用对天敌毒害较轻的农药和对天敌杀伤力较小
的使用方法,尽量采用挑治,错开天敌繁殖期。
4.2 化学防治
4.2.1 加强稻飞虱测报工作 搞好稻飞虱测报工作,准确及
时掌握虫情消长动态,为有效地防治稻飞虱提供重要的依
据。
4.2.2 合理及时用药防治 应用“压前空后”防治策略,在
稻飞虱虫口密度达防治指标1 500头/百丛时,组织人员进
行集中连片的药剂防治。低龄若虫始盛期每667m2用25%
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0g对水50kg喷雾。田间虫卵复杂时,
每667m2用5%锐劲特粉剂20ml+80%敌敌畏乳油40ml对水
50kg或每667m2用75%艾美乐3g+80%敌敌畏乳油40ml对
水50kg或每667m2用48%乐斯苯30g+80%敌敌畏乳油40ml
对水50kg进行喷雾。施药时必须保证质量,药剂要施到稻
丛下部,确保接触虫体,田间应有一层浅水,以提高防治效
果。此外广泛宣传,搞好技术培训 利用会议、墙报、现场会
等形式,做好稻飞虱的防治技术资料、挂画、农药使用手册
等宣传材料发放,确保各项技术进村入户,做到家喻户晓,
从而提高群众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元芳.江城县白背飞虱发生消长规律及测报[J].云南农业,2003,5.
[2]罗明彬,张仕花.景东县稻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J].云南农业,
2010,1. (徐爱民编,孔 爽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