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民族药青刺尖质量标准研究
张静 杜娟 张艺 严铸云 蒲友明 方艺霖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摘 要:目的:建立青刺尖的质量标准 。方法:采用生药学方法对青刺尖进行鉴定 。并建立了青刺尖
中熊果酸薄层色谱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 。结果:通过薄层色谱可鉴别青刺尖中的熊果酸;采
用HPLC 测定熊果酸的含量 , 在 0.405 ~ 16.2 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 r=0.9995 , 平均回收率 100.0%,
RSD =1.7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 、 定量检测 , 能有效评价青刺尖的质量。
关键词:青刺尖;质量标准;显微鉴别;熊果酸;薄层鉴别;HPLC
中图分类号:R284.1;R93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68(2006)02-0061-04
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项目 (项目编号:2004A09)
作者简介:张静 , 女 , 中药化学博士研究生。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for Folium Prinsepia
ZHANG Jing , DU Juan , ZHANG Yi , YAN Zhu-yun
PU You-ming , FANG Yi-li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 610075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of Folium Prinsepia.Methods:Prinsepia utilis
Royle was identified by 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pharmacognosy.Ursolic acid was isolated by TLC.The content of Ur-
solic acid in Folium Prinsepia was determined by HPLC.The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ODS column
(250×4.6 mm , 5μm).Methanol-0.2%Ammonium acetate(87∶13)as mobile phase.The UV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10 nm.Results:Ursolic acid could be identified by TLC.Ursolic acid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at a
range of 0.405 ~ 16.2 μg , r=0.9995 ,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100.0%, and RSD was 1.76%(n=6).Conclu-
sion:The method is accurate with the good reproducibility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Prinsepia utilis.
Key words:Folium Prinsepia;quality standard ;Mi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Ursolic acid;TLC;HPLC
青刺尖 , 来源于蔷薇科植物青刺 Prinsepia utilis
Royle的干燥茎叶 。青刺生长于海拔 1000 ~ 2560 m
的山坡 、 溪边或灌木丛中 , 主要分布在云南 、 四川
等省区 。青刺尖始载于 《滇南本草》[ 1] , 其曰:“性
微寒 , 味苦 。攻一切疮毒痈疽 。” 现代文献记载[ 2] :
青刺尖主治痈疽毒疮 , 风火牙痛 , 枪伤 , 骨折 , 蛇
咬伤;根主治虚咳 , 久咳 , 积食 , 风湿性关节炎;
果主治目翳多泪 , 消化不良 。” 西南的许多少数民
族 , 如:彝族 、 苗族 、傈僳族 、纳西族 、 普米族以
及居住于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均有使用青刺的历史和
习惯[ 3] 。除了生药学研究[ 4]外 , 目前对其质量评价
方法尚未见报道 , 王毓杰等从青刺尖抗炎活性部位
中分离得到熊果酸[ 5] 。我们从青刺尖的生药学和熊
果酸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进行系统研究 , 建立其质
量标准 。
1 仪器与材料
日本岛津 LC-10Avp高效液相色谱仪 , SPD-
10AV紫外检测器;CBL -100恒温箱 。N-2000 色
谱数据工作站 (浙江大学智达信息有限公司)。上
海必能信 CQ -250 型超声波清洗器;BP211D 、
BP121S电子天平 (德国 Sartorius公司), 薄层色谱
2006年 6 月第 29 卷第 2期
Jun.2006 , Vol.29 , No.2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 61 ·
DOI :10.13593/j.cnki.51-1501/r.2006.02.020
硅胶G (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
熊果酸对照品 (110742-200415 , 供含量测定
用)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为色谱
纯 , 水为重蒸水 ,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青刺尖药
材经鉴定为蔷薇科植物青刺 Prinsepia utilis Royle 的
干燥茎叶 , 产地分别为云南省华坪县纳姑河村 (批
号:200501)、 云南 省华 坪县通 达乡 (批 号:
200302)、四川省盐源县果场 (批号:200303)。
2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 , 表面绿色或黄绿色;断面中心黄白
色 , 直径 2 ~ 6 cm;叶腋有枝刺 , 刺长1 ~ 3 cm。叶
卷缩 , 暗黄绿色;叶互生 , 叶柄长约 1 cm;完整的
叶片呈矩圆状卵形或矩圆形 , 长 3 ~ 6 cm , 宽 2 ~ 3
cm;先端渐尖 , 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 , 边缘有细锯
齿或全缘;两面光滑 , 稍革质 。气微 , 味苦 。
3 显微鉴别
3.1组织构造
叶横切面:上 、 下表皮细胞不规则 , 外被较厚
的角质层;中脉上表皮有单细胞非腺毛 , 下表皮细
胞外侧有多数棕红色突起 , 细胞稍大 。栅栏细胞 2
列 , 靠外侧的一列细胞较长 , 多数含红棕色物质;
海绵细胞 5 ~ 7列 , 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木质部
导管 4 ~ 6个呈放射状排列。表皮细胞及薄壁细胞
中含有棕红色物质 (图 1)。
3.2 表面制片
上 、 下表皮细胞多角形 , 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
弯曲 。气孔多为不定式。非腺毛多弯曲 , 由单细胞
组成 , 黄棕色 (图 2)。
3.3 粉末特征
本品为黄绿色粉末。表皮细胞多角形 , 垂周壁
平直或微波状弯曲。气孔多为不定式。非腺毛多弯
曲 , 由单细胞组成 , 黄棕色。叶肉细胞类长圆形或
不规则形 , 可见小型螺纹导管和簇晶。螺纹导管直
径13 ~ 27 μm , 为具缘纹孔。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
簇晶直径 17 ~ 37μm (图3)。
3 薄层鉴别
分别取 3批药材粗粉 , 称取约 2.0 g , 置锥形
瓶中 , 加乙醚 50 mL , 密塞 , 冷浸 60 min , 时时振
摇 , 滤过 , 蒸干 , 加石油醚浸泡 2次 , 每次 10 ml ,
弃去石油醚 , 残渣加 2 mL 甲醇溶解 , 取上清液作
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 , 加甲醇制成每
1 mL含1 mg的溶液 , 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
法 (《中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 ,
(1.非腺毛 2.栅栏组织 3.厚角组织
4.海棉组织 5.木质部 6.韧皮部 7.草酸钙簇晶 8.角质层)
图 1 青刺尖横切面简图
(A.上表皮 B.下表皮)
图 2 青刺尖表面制片图
(1.上表皮细胞 2.栅栏组织碎片 3.下表皮细胞 4.螺纹导管
5.纤维 6.网纹导管 7.淀粉粒 8.草酸钙簇晶 9.草酸钙方晶)
图 3 青刺尖粉末图
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 2μL , 分别点于同一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 , 以
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 (20∶5∶8)为展开剂 , 展
开 , 取出 , 晾干 , 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 , 在
· 62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年第 29 卷
110℃加热 5 ~ 7 min , 供试品色谱中 , 在与对照品
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图 4)。
4 含量测定
1、 5熊果酸对照品 2 青刺尖 (200501) 3青刺尖 (200302) 4青刺尖 (200303)
图 4 青刺尖薄层色谱图
4.1 色谱条件
色谱柱:Hypersil ODS (250 mm ×4.6 mm , 5
μm);流动相:甲醇—0.2%醋酸铵 (87∶13);流
速: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
理论塔板数按熊果酸峰计算应不低于 5000 (图 5)。
4.2 供试品溶液制备
(1.熊果酸对照品 2.供试品)
图 5 HPLC图谱
取药材粗粉 , 称取约 1.0 g , 置锥形瓶中 , 加
甲醇 50 mL , 密塞 , 超声 60 min , 滤过 , 蒸干 , 加
石油醚浸泡2 次 , 每次 10 mL , 弃去石油醚 , 残渣
加甲醇溶解于 25 mL 量瓶中 , 加甲醇至刻度 , 摇
匀 , 用微孔滤膜 (0.45μm)滤过 , 即得 。
4.3 线性关系考察
称取 110℃干燥至恒重的熊果酸对照品约 8.0
mg , 置于 10 mL 量瓶中 , 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
度 , 摇匀 , 得 0.8 mg/mL对照品贮备液。精密吸取
上述对照品贮备液 0.25 mL 、 0.5 mL 、 1.0 mL、 4
mL 、 10 mL , 分别置于 10 mL 量瓶中 , 用甲醇稀释
至刻度 , 摇匀 , 即得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吸取
上述各对照品溶液 20 mL , 注入色谱仪 , 按上述色
谱条件测定 , 以熊果酸进样量 (μg)为横坐标 , 相
应的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 其回归方程
为:Y=120097X-52313 , r =0.9995。结果表明 ,
熊果酸进样量在 0.405 ~ 16.2 μg范围内与吸收度峰
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4.4 精密度试验
取浓度为 0.081 mg/mL 标准品液 20 μL , 重复
进样 5 次 , 测定熊果酸峰面积 , 结果 RSD 为
1.84%, 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4.5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 , 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操
作 , 分别于 0 h 、 1 h 、 2 h 、 4 h 、 8 h精密吸取20μL
进样 , 测得熊果酸峰面积的 RSD 为 1.97%。结果
表明 , 样品供试液在 8 h内稳定性较好。
4.6 重复性试验
第 2期 张静等 民族药青刺尖质量标准研究 · 63 ·
对同一批号样品 5份 , 分别制备供试液 , 测得
熊果酸含量的 RSD 为 1.89%。
4.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 , 精密称定 , 分别精密加入
一定量的熊果酸对照品 , 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制备供试品溶液 , 按上述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 计算
得平均回收率为 100.0%, RSD (%) =1.76%。
4.8 样品含量测定
取3批样品 , 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供
试品溶液 , 平行 3份 , 分别进行含量测定 , 结果见
表1 。
表 1 3批中试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产地 熊果酸含量 (%) 平均值 (%)
云南省华坪县纳姑河村 0.1666 0.1638 0.1652
云南省华坪县通达乡 0.2977 0.2971 0.2974
四川省盐源县果场 0.2946 0.2947 0.2947
5 讨论
5.1 样品纯化条件的选择
供试品溶液制备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媒 、不同提
取方式 、 不同提取时间及加入溶媒量;同时 , 为脱
去部分色素 , 本文分别考察了石油醚索氏提取 、 超
声 、 浸泡 , 熊果酸均有部分损失 , 而采用 4.2项下
方法 , 则基本达到脱去部分色素而不减少熊果酸含
量的目的。
5.2已有文献对青刺尖进行生药学研究[ 4] , 但并没
有对其进行表面制片的显微鉴定。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 年版一部中收载
熊果酸含量测定为薄层扫描法[ 6] , 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对较差 , 步骤较繁琐 , 我们采用 HPLC 法进行测
定 , 该法简便 , 精确 , 可行。
参考文献
[ 1] 兰茂.滇南本草·第 2 卷 [ 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
社 , 1975:426-427
[ 2] 江苏植物研究所.新华本草纲要·第 3 册 [ M] .上海:
上海科学校术出版杜 , 1990.
[ 3] 杜娟 , 古锐 , 贾敏如 , 等.泸沽湖地区摩梭人药用民
族植物学调查 [ M] .《中医药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
编委会.中医药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 (下).成都:四
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838-843
[ 4] 韦群辉 , 阮志国 , 何晓山 , 等.民族药青刺尖的生药学
研究 [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02 , 54:51-54
[ 5] 王毓杰 , 杜娟 , 杨丽娟 , 等.民族药青刺尖抗炎活性成
分初步研究 [ M] .《中医药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 编
委会.中医药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 (下).成都:四川
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904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
部 [ S] .2005 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
415-416
(收稿日期:2005-10-29)
(上接第 60页)
图 2 黄芩苷对照品 (A)、 阴性对照 (B)和供试品 (C)的色谱图
2 讨论
通过研究 , 在小儿感冒宁糖浆原标准的基础
上 , 增加了金银花 、 黄芩 、栀子的薄层鉴别及黄芩
苷的含量测定 , 使该品种质量标准的可控性有较大
提高 , 所建立的检测方法专属 、 简便 、可行 , 检测
结果准确可靠。
金银花 、黄芩 、 栀子的薄层鉴别中 , 根据所鉴
别对象的理化性质 , 尽可能考虑了采用相同的样品
前处理方法 , 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 , 节约检验时
间 。
样品中含有较多的糖 , 干扰较大 , 试验研究
中 , 曾采用液液萃取 、 乙醇沉淀等方法 , 均不能有
效除去糖的干扰。后将样品加水稀释 , 通过 D101型
大孔吸附树脂柱 , 用水洗去糖 , 再用 50%乙醇洗
脱 , 可完全排除糖的干扰 , 且方法简便 , 重复性好。
(收稿日期:2006-01-09)
· 64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年第 29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