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野鸡尾与易混品乌蕨的生药鉴别



全 文 :收稿日期:2015-10-15
作者简介:方玉(1989-),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中药的品种、质量及资源开发;Tel:13487099163,E-mail:13487099163@ 163. com。
* 通讯作者:张秀桥,Tel:13871392318,E-mail:qiaoxzh2000@ 163. com。
野鸡尾与易混品乌蕨的生药鉴别
方 玉1,程佩佩1,夏 叶1,张明高2,张秀桥1*
(1.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2.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来凤县疾控中心,湖北 恩施 445700)
摘要 目的:为建立野鸡尾药材的质量标准,对其进行生药鉴定研究,并与易混品乌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
生药学传统方法对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定性鉴别,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孢子的形态。结果:确定野鸡
尾根茎的性状鉴别特征、根茎与叶柄基部横切面的显微结构特征、粉末主要显微鉴别特征、薄层定性鉴别特征以及
孢子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并明确了野鸡尾与易混品乌蕨的主要区别是野鸡尾根茎与叶柄基部横切面中分体
中柱为 2 个,乌蕨叶柄基部横切面维管束为 1 个;野鸡尾的孢子为四面体形,并可见三叉状裂隙,乌蕨的孢子正面
观呈内凹形,背面观为椭圆形。结论:野鸡尾与乌蕨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定性鉴别以及扫描电镜下的孢子
形态方面均不同,本研究为鉴别 2 种药材以及野鸡尾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野鸡尾;乌蕨;性状鉴别;显微鉴定;扫描电镜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16)04-0753-04
DOI:10. 13863 / j. issn1001-4454. 2016. 04. 013
野鸡尾为中国蕨科植物野雉尾金粉蕨 Onychi-
um japonicum (Thunb.)Kze. 的干燥全草,又名小叶
金花草、旋鸡尾、鸡尾蕨、金花草、乌蕨等〔1〕。野鸡
尾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东南及西南等地〔2〕,
野生资源丰富,是湖北省西部地区民间常用中草药,
并被 1977 年版中国药典、《湖北恩施药用植物志》
《广西中药志》《云南中草药选》等收载;具有清热解
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急性肠
炎、菌痢、外伤出血、吐血、便血等出血症,解丹毒、蕈
类中毒、砷磷中毒,狂犬病及风热感冒等〔3〕。乌蕨
为鳞始蕨科植物乌蕨 Stenoloma chusanum (L. )Ch-
ing的干燥全草,别名大叶金花草、乌韭、大金花草、
万能解毒草、石发、地柏枝等,具清热解毒、利湿止血
的功效,素有“万能解毒药”之称〔4,5〕。由于乌蕨与
野鸡尾原植物形态相似,生长环境相同,且各地习用
名称混淆,导致两种药材混淆。目前对野鸡尾的研
究报道多集中在化学成分和孢子形态等方面〔6,7〕,
在药材鉴别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高成芝等〔8〕在
“野鸡尾的生药鉴定”一文中,对其叶柄基部横切面
的描述与本研究不同,笔者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其描
述与乌蕨叶柄基部横切面特征相符。本实验对野鸡
尾与乌蕨进行生药学鉴定,以期为鉴别两者以及对
野鸡尾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1. 1 材料 实验所用野鸡尾药材和乌蕨药材均采
自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来凤县,经笔者张秀桥教授鉴
定分别为中国蕨科植物野雉尾金粉蕨 Onychium ja-
ponicum (Thunb. )Kze. 的干燥全草和鳞始蕨科植物
乌蕨 Stenoloma chusanum (L. )Ching 的干燥全草。
标本保存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馆。
1. 2 仪器与试剂 XSZ-0903 光学显微镜(KD-
HLEO);JSM-6510 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 JEOL 公
司);ZF-1 紫外分析仪(江苏其林贝尔公司)。水合
氯醛、95%乙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甲醇、冰
乙酸等,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芹菜素对照品(上
海胤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40312,质量分数
≥ 98%),木犀草苷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
院,批号:111720-200602,质量分数≥ 98%)。
2 方法
通过徒手切片、叶表面制片、石蜡固定永久制
片、粉末制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根茎、叶柄基部
横切面的组织构造、粉末显微特征;孢子制片于扫描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孢子特征。以芹菜素、木犀草素
和木犀草苷为对照,采用薄层层析的方法鉴别两种
药材。
3 结果
3. 1 性状鉴定
3. 1. 1 野鸡尾:长 10 ~ 80 cm。根茎呈圆柱形,长
而横走,棕褐色,直径约 3 mm,密被暗褐色鳞片,并
有细而长的须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棕褐
色,可见亮黄色半月形维管束 2 个。叶柄细长略呈
方柱形,基部褐棕色,向上禾秆色,光滑,具浅沟。叶
片卵圆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绿色或棕色,三至
五回羽状分裂,小羽片及裂片多数,先端有短尖。孢
子囊群着生于末回羽片背面,与中脉平行。叶草质,
气微,味苦。
·357·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9 卷第 4 期 2016 年 4 月
3. 1. 2 乌蕨:长 10 ~ 60 cm。根茎呈扁圆柱形,短
而横走,棕褐色,直径约 3 mm,密被赤褐色鳞片,并
有细而长的须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褐
色,中间可见棕褐色圆形维管束 1 个。叶柄细长,略
呈方柱形,表面禾秆色,光滑,具浅沟。叶片披针形,
绿色或棕色,四回羽状分裂,小羽片及裂片多数,先
端截形,有齿牙,基部楔形,下延。孢子囊群着生于
羽片先端边缘。叶草质,气微,味微苦。
3. 2 叶柄基部横切面显微鉴定
3. 2. 1 野鸡尾:类圆形,两角隅处略突出,直径 346
μm。表皮为 1 列外壁增厚的小形细胞,部分脱落,
下皮由 3 ~ 4 列棕色至褐色的厚壁细胞组成。基本
组织细胞类圆形至多角形,长圆形分体中柱 2 个,呈
“八”形排列。维管束周韧型,管胞呈“W”形排列,
维管束外有内皮层。见图 1。
图 1 野鸡尾叶柄基部横切面详图(×40)
1. 表皮 2. 下皮 3. 内皮层 4. 木质部 5. 韧皮部 6.
基本组织
3. 2. 2 乌蕨:类方形,四角突出,长 80 μm,宽 82
μm。表皮为 1列外壁增厚的小形细胞。基本组织细
胞多角形,维管束周韧型,呈“U”形,外有内皮层。木
质部“U”形的底部和顶部 3处有厚壁细胞。见图 2。
图 2 乌蕨叶柄基部横切面详图(×40)
1. 表皮 2. 内皮层 3. 木质部 4. 韧皮部 5. 厚壁组织
6. 基本组织
3. 3 野鸡尾根茎横切面显微鉴定 类圆形,直径
343 μm。表皮为 1 列外壁增厚的小型细胞。下皮
为 12 ~ 17 列厚壁细胞,细胞形态较大。基本组织由
较小薄壁细胞组成,有 2 个分体中柱,呈半月形。维
管束周韧型,外有内皮层。基本组织中间为椭圆形
厚壁细胞组成。见图 3。
图 3 野鸡尾根茎横切面详图(×40)
1. 表皮 2. 内皮层 3. 韧皮部 4. 厚壁组织 5. 木质部
6. 下皮 7. 基本组织
3. 4 粉末显微鉴定
3. 4. 1 野鸡尾:淡绿色,味苦。叶表皮细胞形状不
规则,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气孔器宽约 26
μm;成熟孢子为四面体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黄褐
色,壁厚,表面具网状纹理,直径约为 32 ~ 52 μm;管
胞多为梯纹,1 ~ 2 列排列,直径约为 13 ~ 39 μm;筛
胞为长形分子,侧壁上有筛孔,直径约为 13 ~ 45
μm;纤维呈长形,壁上具纹孔,直径约 18 ~ 52 μm;
淀粉粒较小而多,多单粒。见图 4。
图 4 野鸡尾粉末图(×100)
1. 表皮及气孔 2. 孢子 3. 管胞 4. 筛胞 5. 纤维 6.
淀粉粒
3. 4. 2 乌蕨:棕褐色,味微苦。叶表皮细胞形状不
·457·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9 卷第 4 期 2016 年 4 月
规则,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气孔器宽约 39
μm,部分表皮细胞分化为单细胞非腺毛;成熟孢子
背面观为椭圆形,侧面观为半圆形,黄褐色,壁厚,表
面光滑,直径约 25 ~ 63 μm;管胞多为梯纹,直径约
为 26 ~ 45 μm;筛胞长形,侧壁上有筛孔,直径约为
42 ~ 52 μm;纤维呈长形,胞腔明显,直径约 25 ~ 42
μm;淀粉粒较小而多,多为单粒。见图 5。
图 5 乌蕨粉末图(×100)
1. 表皮及气孔 2. 孢子 3. 管胞 4. 筛胞 5. 纤维 6.
淀粉粒 7. 非腺毛
3. 5 扫描电镜观察孢子囊与孢子
3. 5. 1 野鸡尾:孢子囊倒卵形,具柄,环带由 19 ~
27 个细胞组成,囊腔皱缩,破碎的孢子囊中可见孢
子。孢子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具三裂缝,孢壁表面沿
裂缝两侧各有一脊状隆起或瘤状纹饰,周壁较薄,表
面纹饰的基本轮廓由外壁形成,具明显的赤道环,近
极脊和远极脊,极轴长 30 ~ 40 μm,赤道轴长 40 ~ 50
μm。见图 6、7。
3. 5. 2 乌蕨:孢子正面观呈凹型,背面观为椭圆
形,中间有一条亮线。长 50 ~ 52 μm,宽 20 ~ 30
μm,孢壁表面光滑,可见细胞壁膜碎片附着。见图
8、9。
3. 6 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称取野鸡尾与乌蕨药材
图 6 扫描电镜下野鸡尾孢子囊(×300)
图 7 扫描电镜下野鸡尾孢子(×1 800)
图 8 扫描电镜下乌蕨孢子正面观(×1 000)
图 9 扫描电镜下乌蕨孢子背面观(×1 000)
各 0. 5 g,分别置于 2 个锥形瓶中,加入 10 mL 甲醇,
超声(300 W,40 kHz)提取 30 min,滤过,滤液作为
供试品溶液。另取木犀草苷和芹菜素对照品,分别
加甲醇配制成每 1mL含 0. 2 g的溶液。依照薄层色
谱法(2015 年版中国药典附录通则 0502),吸取上
述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 2 μL,分别点于同一
硅胶 G薄层板 A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冰乙酸
(5∶ 1∶ 0.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 5% AlCl3
溶液,热风吹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乌蕨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芹菜素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
(Rf = 0. 33),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另取硅胶 G
薄层板 B,同上述方法以乙酸乙酯∶丙酮∶水∶冰乙酸
(7∶ 3 ∶ 1. 2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 5%
AlCl3 溶液,热风吹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
野鸡尾与乌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木犀草苷对照品
色谱相应位置上(Rf = 0. 71),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
·557·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9 卷第 4 期 2016 年 4 月
点。见图 10。
图 10 野鸡尾与乌蕨药材的薄层定性鉴别
A. 展开剂为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冰乙酸(5∶ 1∶ 0. 1) B. 展
开剂为乙酸乙酯∶丙酮∶水∶冰乙酸(7∶ 3∶ 1. 2∶ 1) 1. 野鸡尾
药材 2. 乌蕨药材 3. 芹菜素对照品 4. 木犀草苷对照

4 小结与讨论
野鸡尾和乌蕨在性状上主要以根茎和叶的特征
作为鉴定要点。在显微鉴定中,主要以根茎和叶柄
基部横切面的显微结构特征、粉末主要显微特征以
及扫描电镜下孢子的形态特征为鉴定要点。在薄层
色谱定性鉴别中,以芹菜素和木犀草苷作为对照,鉴
别药材。其中显微鉴别中分体中柱的特征和孢子的
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可作为主要鉴定依据。
在高成芝等〔8〕的“野鸡尾的生药鉴定”一文中
对野鸡尾叶柄基部横切面的描述为“横切面类方
形,最外围一层厚壁的表皮细胞及 4 ~ 5 列厚壁细
胞,角隅处厚壁细胞多达 8 列。基本组织中有一个
简单中柱,内皮层明显,细胞侧壁可见凯氏点。维管
束近心形,木质部由类圆形或多角形管胞组成,韧皮
部包围木质部。”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其有关野鸡尾
叶柄基部横切面的描述与鳞始蕨科植物乌蕨的叶柄
基部横切面特征基本相符,但表皮内侧细胞并不是
厚壁细胞。由于乌蕨根茎横切片制作时用的是药材
而不是新鲜植物,导致横切面的基本组织中薄壁细
胞破裂,无法辨识内皮层以及维管束详细特征,故本
文未描述,但仍可见周韧型维管束为类心形。
野鸡尾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土家族常用中草
药,当地名为旋鸡尾,多自采自用。该中草药用于止
血与解毒效果显著,但缺乏相关质量控制的研究。
本文对其进行生药学鉴定研究,为该药材的鉴定和
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发
利用该药用资源奠定了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
[M].第二册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2.
[2]秦仁昌 . 中国植物志[M].第 3(1)卷 . 北京:科学出版
社,1990:108.
[3]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 . 湖北恩施药用植物志
[M].上册 .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1-52.
[4]秦仁昌 . 中国植物志[M].第 2 卷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9:275.
[5]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药大辞典[M].上册 . 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04-205.
[6]李明潺 . 野雉尾金粉蕨的化学成分研究[D].天津:天
津医科大学,2007:24-58.
[7]于晶,王全喜,包文美 . 中国金粉蕨属孢子形态的研究
[J].植物研究,2001,21(2):227-230.
[8]高成芝,袁阿兴,覃凌 . 野鸡尾的生药鉴定[J].广西医
学,1988,10(3):131.
·657·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9 卷第 4 期 2016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