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河北雾灵山地衣的研究Ⅲ(石耳科Umbilicariaceae、黄枝衣科Teloshistaceae、蜈蚣衣科Physciaceae)



全 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27卷 第 1 期
2006 年 2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27 , No.1
Feb. 2006
河北雾灵山地衣的研究 Ⅲ*
(石耳科 Umbilicariaceae 、黄枝衣科 Teloshistaceae 、蜈蚣衣科 Physciaceae)
李学东 王 琛 华振玲 赵 奂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037)
摘 要
  本研究对采自河北省雾灵山的石耳科 Umbilicariaceae、黄枝衣科Teloshistaceae、蜈蚣衣科Physciaceae地衣标
本的形态 、结构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 ,研究结果表明:雾灵山的石耳科有石耳属(Umbilicaria)1 种:绒毛
石耳 Umbilicaria vellea;黄枝衣科有石黄衣属(Xanthoria)2种:中国石黄衣 Xanthoria mandschurica 和阿佛列石黄
衣Xanthoria alfredi;蜈蚣衣科黑蜈蚣衣属(Phaeophyscia)4种:毛边黑蜈蚣衣 Phaeophyscia hispidula;白刺毛黑蜈蚣
衣 Phaeophyscia hirtuosa;裂芽黑蜈蚣衣 Phaeophyscia exornatula;刺黑蜈蚣衣 Phaeophyscia primaria;雪花衣属
(Anaptychia)1 种:毛边雪花衣 Anaptychia ciliaris(L.)K b..其中 ,裂芽黑蜈蚣衣 Phaeophyscia exornatula 属于河北
省地衣的新记录种.本工作为雾灵山地衣的区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雾灵山 , 石耳科 , 黄枝衣科 , 蜈蚣衣科.
中图分类号:Q 949.34
收稿日期:2005-07-08
*北京市科技骨干培养基金资助项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材料是从 1998—2002年间 ,
采自雾灵山的 300多号标本中选出的相关标本.标
本保存在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
1.2 方 法
1.2.1 形态解剖学的方法
用显微镜 、解剖镜 、电镜观察外部形态和内部结
构切片 ,利用显微录像 、显微照相等记录实验结果.
1.2.2 化学显色反应法
地衣显色试验可以证明某种地衣酸是否存在进
行化学检测 ,为地衣分类鉴定工作中简而易行和不
可缺少的.主要试剂有:C:Ca(OCl)2(次氯酸钙);K:
10%~ 25%的 KOH(氢氧化钾);KC:先后加入氢氧
化钾与次氯酸钙;PD:对苯二胺等.
2 研究结果
2.1 观察结果
对石耳科 、黄枝衣科 、蜈蚣衣科等 8种地衣的形
态结构及化学反应观察 ,结果见表 1.
2.2 结 论
2.2.1 种 类
在河北雾灵山石耳科有 1属 1种 ,黄枝衣科有1
属 2种 ,蜈蚣衣科有 2属 5种:
石耳科:
石耳属(Umbilicaria)1种:
绒毛石耳 Umbilicaria vellea(L.)Ach.;
黄枝衣科:
石黄衣属(Xanthoria)2种:
中 国 石 黄 衣 Xanthoria mandschurica (A.
Zahlbruckner)Asahina;
阿佛列石黄衣 Xanthoria alfredi S.Kondratyuk &
Poell.;
蜈蚣衣科:
黑蜈蚣衣属(Phaeophyscia)4种:
毛边黑蜈蚣衣 Phaeophyscia hispidula (Ach.)
Moberg;
白刺毛黑蜈蚣衣 Phaeophyscia hirtuosa(Krphbr.)
Essl.;
裂芽 黑 蜈蚣 衣 Phaeophyscia exornatula (A.
Zahlbruckner)Kashiw.;
刺黑蜈蚣衣 Phaeophyscia primaria(Poelt)Trass;
雪花衣属(Anaptychia)1种:
毛边雪花衣 Anaptychia ciliaris(L.)K b.
表 1 雾灵山石耳属 、石黄衣属 、雪花衣属地衣形态 、结构及化学反应观察结果
绒毛石耳 中国石黄衣 阿佛列石黄衣 毛边雪花衣
生境 直立大岩面阴面 低山 ,生岩石及树干上 多生于树干上 ,及岩石上 岩面薄土或树皮
上表面 灰白色 , 周缘较暗 , 生有细网状皱纹 ,有小穿孔
鲜黄色或橙黄色;多向外突
起 ,分支多并短 黄或淡橙黄色 ,湿时黄绿色
棕灰色至棕褐色平展或稍
凹陷 ,湿时绿色
下表面 暗黑色 , 密被假根 , 有细粒状小疣突 ,有中央脐 微白色 微白色 灰白色 ,具不规则的纹脉
裂片 边缘幼小时全缘 ,以后变成深撕裂状
片细长边缘辐射状 , 1~ 2 mm
宽 , 1~ 2 cm长
裂片边缘发达 ,边缘突出并交

裂片线形延长并反复二叉
分裂
假根 常卷曲 ,呈黑褐色 白色短 白色短 褐色边缘生
粉芽 、裂芽 未见 未见 未见 未见
子囊盘 脐纹状
圆盾片状 , 边缘似叶状 , 与地
衣体同为橙黄色 , 初始为凹
陷 ,成熟后逐渐扁平
数量多 ,稠密聚集 , 底部狭窄 ,
成熟时基部淡白或淡黄色 ,盘
面中央凹陷 ,边缘颜色渐暗
表面生 ,具柄或近无柄 ,直
径 2~ 5mm ,盘面棕或棕黑
色 ,被白粉霜或缺失
分生孢子器 未见 埋生 , 呈疣状突起;分生孢子侧生 ,杆状
埋生 ,呈疣状突起;分生孢子
侧生 ,杆状 未见
显色 皮层 K+淡黄色 K+红色 K+红色 K-,
反应 髓层 C+红色 KC+红 K-,C-, PD-
表 2 雾灵山黑蜈蚣衣属地衣形态 、结构及化学反应观察结果
毛边蜈蚣衣 白刺毛黑蜈蚣衣 裂芽蜈蚣衣 刺黑蜈蚣衣
生境 岩面苔藓 树皮或岩石 岩面薄土 岩面苔藓
上表面 灰色至棕色 灰白色至深灰色 灰色至棕色 灰白色 、灰色至灰褐色
下表面 黑色 黑色 ,周缘变成淡褐色 黑色 黑色 ,边缘变成白色
裂片 片细长边缘辐射状 , 1 ~ 2 mm宽 , 1~ 2 cm 长
裂片边缘发达 ,边缘突出并交

中部覆瓦状 ,紧密;周缘短圆 ,
隆起 ,游离生长 ,边缘波状
裂片线形延长并反复二叉
分裂
假根 黑 、稠密 、较长 密生黑色刺状假根 假根黑色稠密 密生黑色刺状假根
粉芽 、裂芽 有粉芽堆 未见 裂片边缘有裂芽 未见
子囊盘 本次观察未见
圆盘状 ,贴生表面;托缘厚 ,全
级 ,稍内卷;盘面红褐至深褐
色 ,凹或扁平
本次观察未见 本次观察未见
分生孢子器 未见 未见 未见 未见
显色 皮层 K-, C-, KC-; K-, C-, KC-; K-, C-,KC-; K-,C-, KC-;
反应 髓层 K-, C-, KC-;PD- K-, C-, KC-;PD- K-, C-,KC-;PD- K-,C-, KC-;PD-
2.2.2 河北地衣的新记录种
通过对河北省雾灵山地区蜈蚣衣属地衣种类的
研究发现:根据赵继鼎 、徐连旺 、孙曾美于 1982编写
的《中国地衣初编》、吴金陵先生于 1985 年编写的
《中国地衣图鉴》 、魏江春先生于 1991年编写的《中
国地衣综览》 、魏江春先生于 1982年编写的《中国药
用地衣》等书等资料 ,在雾灵山所采集到的蜈蚣衣属
的共四种地衣种类当中 ,裂芽黑蜈蚣衣 Phaeophyscia
6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
exornatula 是河北尚未记录的 ,应属于河北省地衣的
新记录种.
3 雾灵山的石耳科 、黄枝衣科 、蜈蚣衣
科地衣分类及描述
3.1 石耳科 Umbilicariaceae Fee
地衣体叶状;下表面中央具脐状突起 ,固着在基
物上;上 、下皮层发育良好;上表面平坦或具网状褶
皱 ,或具疱状突起 ,与下表面的凹穴对应.子囊盘网
衣型 ,盘面平坦或具柱状突起或裂隙 ,或具环纹状皱
褶;子囊内含 1 ~ 2孢或 8孢;孢子无色单胞或砖壁
式多胞.
3.1.1 石耳属 Umbilicaria Hoffm.
地衣体叶状 ,近圆形至不定形 ,边缘往往撕裂
状 ,单叶型或复叶型;上表面灰色 、灰绿色 、灰褐色 、
棕褐色至黑色;下表面中央脐粗大 ,裸露或具假根.
上下表面具皮层.子囊盘有四种 , 此地区多为脐纹
状.子囊盘网衣型 ,盘面平坦 ,具柱状突起或裂隙 ,或
呈环纹状等;子囊内含 8孢 ,偶见 6孢;孢子无色单
胞或有时后期变为砖壁式多胞 ,褐色.
  绒毛石耳 Umbilicaria vellea(L.)Ach.
地衣体单叶状 ,近圆形 ,厚革质 ,裂片边缘幼小
时为全缘 ,以后变成深撕裂状 ,直径 1 ~ 10 cm 上表
面成烟灰色 ,周缘附近较暗 ,带有褐色 ,无光泽 ,生有
细网状皱纹 ,有时带有小穿孔 ,下表面呈暗黑色 ,无
光泽 ,粗糙 ,有细粒状小疣突 ,密被单一或分支的假
根 ,常卷曲 ,呈黑褐色 ,子囊盘未见.
化学反应:皮层:K+淡黄色 ,髓层:C+红色 ,
KC+红.
生境:靠脐固着在大岩壁阴面.
标本:雾灵山主峰北坡 ,海拔 1 980m ,李学东 
No.120(1998.8.16);
雾灵山主峰阴坡 ,海拔 1 980 m ,李学东 
No.189(1999.6.23).
用途不详.
3.2 黄枝衣科 Teloshistaceae
地衣体壳状 、叶状至枝状 ,黄色至橘红色;皮层
内含蒽醌类化合物.子囊盘贴生 ,稀为陷生 ,蜡盘型
至茶渍型;子囊内含 8胞至多胞;孢子单胞或典型哑
铃型双胞.
3.2.1 石黄衣属 Xanthoria L.
地衣体叶状 ,小鳞片状 ,以下表面或假根固于基
物;上表面鲜黄橙黄 ,K+紫红色 ,含石黄酸 ,有背腹
性 ,上下表面的皮层由假薄壁组织组成.共生藻为共
球藻.
子囊盘茶渍型 ,无柄或有短柄;托缘明显 ,全缘 ,
内含藻细胞;侧丝单一 ,具分隔;子囊棍棒状 ,内含 8
孢;孢子无色 ,对极形双胞;分生孢子器埋生 ,在地衣
体仅露孔口 ,呈疣状突起:分生孢子侧生 ,杆状.
分种检索表:
1.地衣体叶状 ,枝状 ,遇水几乎不变色 ,边缘分叉不
规则并重叠 ,子囊盘较少
Xanthoria mandschurica
…………………………
…………………………
1.地衣体遇水变绿色 ,边缘明显叶状 ,中央子囊盘
较多 Xanthoria alfredi………………………………
阿佛列石黄衣 Xanthoria alfredi S.Kondratyuk
&Poell.
地衣体明显叶状或莲座状 ,裂片直径 5 cm ,2 ~ 8
(-12)mm长 ,1 ~ 1.5(2.5)mm 宽 ,平坦 ,上表面黄或
淡橙黄色(成熟时略呈阴暗或灰),湿时呈黄绿色 ,上
表面无粉芽 ,下表面微白色 ,具假根 ,长 0.3 ~ 0.6(-
1.5)mm ,粗 0.05 ~ 1.3mm.微白色或淡黄色.裂片边
缘发达 ,边缘突出并交叠.
子囊盘数量众多 ,通常稠密聚集 ,0.6 ~ 2(2.5)
mm 直径 ,底部狭窄 ,成熟时基部淡白或淡黄色 ,子
囊盘平面中央凹陷 ,边缘颜色渐暗 ,子囊层 65 ~ 75
μm厚.隔丝接近基部 1.1 ~ 2.0μm;子囊 45 ~ 53×(8
-)11 ~ 16μm;子囊孢子 8 孢型 ,狭窄椭圆形 , 11 ~
14(-15.5)×(4.5-)5 ~ 6μm ,隔膜 3.5 ~ 5.0(-5.
5)μm ,性孢子单独存在于淡红色或橙黄色的肉疣状
子囊盘中 ,杆状2.8 ~ 3.5×0.8 ~ 1μm.
化学反应:K+红 ,含石黄衣酸.
生境:生于树干上 ,以及岩石上.
标本:雾灵山五叉沟鹿鸣谷 ,核桃楸树皮 ,海拔
1 200 m ,李学东 01005(01.6.20)
雾灵山气不忿 , 枯木 , 海拔 1 800 m , 李
02025(02.4.27)
雾灵山后牛犄角沟树皮 ,海拔 1 400 m ,李
02066 , 02068 , 02072 , 02073 , 02075
(02.4.28)
雾灵山气不忿乱石堆 , 岩石上 , 海拔
1 800 m , 李 02006 , 022007 , 02019 , 02238
(02.4.27)
雾灵 山百草 洼三 崖口 , 石上 , 海 拔
1 850 m ,李02239(02.4.29)
分布:华北 、东北 , 温带 、暖温带及热带边缘
69第 1期 李学东等:河北雾灵山地衣的研究Ⅲ
地区.
用途:石蕊试剂原料.
中国 石 黄 衣 Xanthoria mandschurica (A.
Zahlbruckner)Asahina
地衣体以平铺状附着于基物上 ,连续生长可长
达5 cm;裂片细长 ,边缘辐射状 ,宽 1 ~ 2mm ,长 1 ~ 2
cm ,地衣体上表面颜色:鲜黄色或橙黄色;多向外凸
起 ,多分叉且短 ,顶端内弯 ,上表面平滑 ,有浅黄斑
点;髓层白色;下表面淡白色 ,有短假根支撑 ,具锐
突。
子囊盘:圆盾片状 ,基部收缩 ,边缘与叶状体同
色 ,盘面为橙黄色 ,最初中央凹陷 ,成熟后逐渐扁平 。
上皮层不均匀加厚 ,厚 30 ~ 150μm ,外缘黄色 ,中央
无色 ,通过垂直向下的菌丝形成 ,内部多弯曲;藻细
胞层明显 ,厚 40μm ,细胞直径 6 ~ 8μm ,有时延续到
120μm 厚 ,菌丝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菌丝层厚 20
μm ,无色。囊层被 ,黄褐色 ,子实层透明 ,厚 50μm ,
连同囊盘被厚 60μm ,囊托髓层菌丝疏松交织 ,藻胞
层分布到囊盘被下和囊托皮层基部 ,皮层无色透明 。
孢子(大型)无色 ,椭圆形 ,10 ~ 14×6 ~ 6.5μm。
化学反应:K+红 ,含石黄衣酸.
生境:多生于岩石上.
标本:雾灵山主峰北坡 ,岩石 ,海拔 2 100 m ,李
学东 01043(01.6.20)
雾灵山主峰阳坡 ,岩石 ,海拔 2 100 m ,李
99008 ,99015(99.6.23)
雾灵山气不忿阳坡 ,石表 , 海拔 1 800 ~
1 850m , 李 02036 , 02009 , 02010 , 02029
(02.4.27)
雾灵山百草洼二崖口 ,海拔 1 700 m ,李
02250(02.4.29)
分布:中国东北 ,华北.
用途:石蕊试剂原料.
3.3 蜈蚣衣科 Physciaceae
原植体叶状 ,重复分裂 ,稀近灌木状 ,通常以发
育良好的假根生长在基物上.上皮层为假薄壁组织 ,
有时细胞不规则地排列 ,或由平行粘聚菌丝组成;共
生藻为共球藻属(Trebouxia);髓层发育良好;下皮层
由粘聚菌丝组成.雪花衣属中有些缺乏下皮层.子囊
盘无柄 ,有或无植体边缘;子囊内 8孢.子囊孢子褐
色 ,二室 ,稀四室 ,或微砖壁式.
3.3.1 黑蜈蚣衣属 Phaeophyscia Moberg
地衣体叶状 ,近圆形 ,常以下表面假根紧贴固着
于基物上 ,或翘起;裂片为二叉状深裂 ,扁平 ,有时有
睫毛或纤毛 ,边缘上生有缘毛;具背腹性;上表面和
下表面均为假薄壁组织.子囊盘表面生 ,圆形 ,无柄
或有短柄 ,盘状 ,有植体边缘 ,盘面褐色到黑色 ,裸露
或被白色和淡红色的粉;子囊内含 8孢;子囊孢子褐
色 2胞 、4胞或砖壁式多胞 ,孢壁加厚;侧丝粘和 ,有
隔膜 ,多少分枝 ,顶端多加厚 ,囊层基无色或褐色;分
生孢子器埋生 ,器口与地衣体在同一平面或突出 ,常
为暗色.分生孢子为直短圆柱状或弯曲长线形.共生
藻为共球藻.
分种检索表
 1 无粉芽或裂芽 2…………………………………
 1 有粉芽或裂芽 3…………………………………
2子囊盘褐色或红褐色
Phaeophyscia hirtuosa
………………………
…………………………
2子囊盘非褐色或红褐色
Phaeophyscia primaria
……………………
…………………………
  3边缘生裂芽 Phaeophyscia exornatula…
  3边缘无生裂芽
Phaeophyscia hispidula
…………………………
…………………………
毛边黑蜈蚣衣 Phaeophyscia hispidula (Ach.)
Moberg
地衣体圆形或不规则 ,疏松附着于基质上 ,裂片
上表面灰色至棕色 ,末端宽 、钝圆 ,裂片多凸起 ,有时
顶端卷起;粉芽堆表面生;下表面黑色;假根黑 、稠
密 、较长.
子囊盘圆盘状 ,无柄 ,盘面红褐色 ,直径 2mm.
子实层透明无色 ,囊层基透明 ,侧丝分叉或不分叉 ,
头部变褐 ,子囊棍棒状 ,含 8 孢双层排列.本次观察
未见子囊盘.
化学反应:皮层 K -, C -, KC -;髓层 K -,
C-,KC-;PD-
生境:岩石表面苔藓上.
标本:雾灵山仙人塔 , 海拔:1 450 m , 李学东
01063(2001.6.23)
分布:河北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陕西 、云南 、贵
州 、湖南 、湖北 、上海 、香港
白 刺 毛 黑 蜈 蚣 衣 Phaeophyscia hirtuosa
(Krphbr.)Essl.
地衣体叶状 ,近圆形或不规则扩展 ,直径 2 ~ 4
cm ,紧密贴生于基物;裂片宽 1 ~ 1.5 mm ,先端截形
或凹入 ,边缘齿状;上表面呈灰白色至深灰色 ,无光
70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
泽平滑 ,无粉芽和裂芽;下表面成黑色 ,周缘变成淡
褐色 ,密生黑色刺状假根 ,常伸于裂片边缘以外.
子囊盘常见 ,圆盘状 ,直径 4mm ,贴生于地衣体
表面;托缘厚 , 全缘 ,稍内卷;盘面呈红褐色至深褐
色 ,凹陷或扁平;侧丝单一 ,具分隔;子囊棍棒状 ,内
含8个孢子;孢子成熟后为褐色 ,双胞.
化学检测:皮层 K -, C -, KC -;髓层 K -,
C-,KC-;PD-
生境:树皮及岩石.
标本:雾灵山仙人塔 , 海拔 1 450 m , 李学东
01053(2001.6.23)
雾灵山龙潭堰瀑布上沟 ,海拔 1 400m ,李
学东 01076 ,01074(2001.6.23)
雾灵山后牛犄角沟 ,海拔 1 400 m ,赵奂
02071 ,02078 , 02069(2002.4.28)
分布:河北 、黑龙江 、四川 、陕西 、云南 、湖南 、湖
北 、上海 、香港 、新疆.
裂芽黑蜈蚣衣 Phaeophyscia exornatula(A.
Zahlbruckner)Kashiw.
地衣体叶状 ,疏松附着于基质土 ,裂片较宽 ,多
凸起 ,有时顶端卷起;上表面灰色至棕色 ,边缘生裂
芽;下表面黑色 ,假根黑色稠密.子囊盘很少见 ,圆盘
状 ,无柄 ,盘面红褐色.本次所采集到的标本未见子
囊盘.
化学检测:皮层 K -, C -, KC -;髓层 K -,
C-,KC-;PD-.经TLC实验检测 ,不含Zeorin.
生境:岩石表面的苔藓上.
标本:雾灵山龙潭堰台阶中段 海拔 1 450m ,李
学东 01071 ,01072(2001.6.24)
分布:四川 、云南 、台湾.
刺黑蜈蚣衣 Phaeophyscia primaria(Poelt)Trass
地衣体叶状 , 不规则或近圆形扩展 , 直径达
11 cm ,先端截型或凹入 ,边缘浅波状 ,平贴或向上翘
起;上表面呈灰白色 、灰色至灰褐色 ,无光泽 ,平滑无
粉芽和裂芽;下表面呈黑色 ,密生黑色刺状假根 ,单
一或稍分枝 ,常伸出裂片边缘以外.
子囊盘圆盘状或不规则 ,边缘完整或呈锯齿状;
宽约 2 ~ 4 mm;基部有刺毛 ,有时可见假根 ,子实层
透明无色或黄色;囊层基透明 ,无色或稍带黄色;子
囊棍棒状;内含 8孢子 ,螺旋状排列.本次所采集到
的标本未见子囊盘.
化学检测:皮层 K -, C -, KC -;髓层 K -,
C-,KC-;PD-
生境:岩石及树皮上.
标本:雾灵山娘娘沟跳石槽 海拔 1 200 m ,李学
东 01086(2001.6.23)
雾灵山五岔沟鹿鸣谷 海拔 1 350 m ,李学
东 01004.(2001.6.20)
雾灵山龙潭堰石上 海拔 1 400 m ,赵奂
02065(2001.4.28)
分布:河北 、黑龙江 、云南 、湖南 、湖北 、浙江 、山
西 、安徽 、浙江 、江西 、西藏
3.3.2 雪花衣属 Anaptychia K b.
地衣体叶状或近似灌丛状 ,裂片重复二叉状分
支或分裂 ,下表面生有假根或裸露;裂片边缘常生有
缘毛.具背腹性 ,上下表面均具皮层 ,有些无下皮层;
上皮层由纵向纤维状组成.
子囊盘茶渍型 ,无柄或短柄;盘面呈褐色至黑褐
色 ,被有粉霜或无;侧丝单一或顶端稍分枝 ,具分隔;
子囊棍棒状 ,内含 8孢;孢子暗褐色 ,椭圆形 ,双胞 ,
中部常缢缩;成熟的孢子内有时具小囊孢.
分生孢子器埋生 ,微露出地衣体表面 ,分生孢子
杆状 ,平直.
毛边雪花衣 Anaptychia ciliaris(L.)K b.
地衣体狭叶状或近似灌丛状 ,棕灰色至棕褐色 ,
湿时绿色 ,松散地贴生于基物;裂片线形延长并反复
二叉分裂 ,顶端近直立 ,宽大于 2 mm ,平展或稍凹
陷 ,被短柔毛;无下皮层 ,下表面灰白色 ,具不规则的
纹脉;假根边缘生 ,与原植体同色 ,长 1 ~ 6 mm ,不分
枝或向顶端稀疏分枝 ,被短柔毛 ,髓层白色.子囊盘
表面生 ,具柄或近无柄 ,直径 2 ~ 5 mm ,盘面棕或棕
黑色 ,被白粉霜或缺失 ,果托无小刺.子囊近棍棒形 ,
约120×30μm ,4 ~ 8孢;子囊孢子黑棕色 ,椭圆形 ,
顶端钝圆 , 中间多少缢缩 ,双胞 , 17 ~ 23 ×28 ~ 23
μm ,孢子壁薄.
化学反应:皮层K-,髓层K-,C-,PD-
生境:岩面薄土或树皮生.
标本:雾灵山主峰北坡 ,岩石薄土阴生 ,海拔
2 100 m ,李学东 99007(99.6.23)
雾灵山 气不忿 , 岩面土 阴生 , 海 拔
2 100 m ,李 99004(99.6.23)
雾灵山 主峰北 坡 , 岩石 薄土 , 海 拔
2 100 m ,李 01023(2001.6.20)
雾灵山气不忿顶峰 , 落叶松树皮 ,海拔
1 850 m ,李 02027(2002.4.28)
分布:欧洲 ,中国 ,印度 ,尼泊尔.
71第 1期 李学东等:河北雾灵山地衣的研究Ⅲ
用途:石蕊试剂原料.
致谢:在本项研究过程中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真菌地衣开放实验室的魏江春院士提供了很多有价
值的参考文献;陈健斌 、姜玉梅 、郭守玉研究员 、刘华
杰博士及标本室的邓红女士等在资料和标本鉴定
中 ,给予了大力帮助和支持 ,特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
意!
参 考 文 献
[ 1]  魏江春.第六编地衣 ,菌物学大全[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8.445~ 542.
[ 2]  魏江春.中国药用地衣[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2.
[ 3]  吴金陵.中国地衣植物图鉴[ M] .中国展望出版社 , 1987.
[ 4]  赵继鼎 , 徐连旺 ,孙曾美.中国地衣初编[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2.
[ 5]  Wei Jiangchun.An Enumeration of Lichens in China[ M] .Beijing: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 1~ 268.
[ 6]  Irwin M Brodo , Sylvia Duran Sharnoff , Stephen Sharnoff.Linchens of North America[ M] .Yale University Press , 2001.638~ 641.
[ 7]  Kondratyuk S Poelts J.Two New Asian Xanthoria Species[ J] .Lichenologist , 1997 , 29(2):173~ 190 , P172 ~ 190.
[ 8]  Yoshimura Isao.Lichen Flora of Janpan in Color[ M] .Osaka Japan:Higashi Publishing Co Ltd , 1975.1~ 320.
Study on the Lichens of Heibei Wuling Mountain Ⅲ
(Umbilicariaceae ,Teloshistaceae ,Physciaceae)
Li Xuedong Wang Chen Hua Zhenling Zhao Hu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37)
Abstract
Studies of the lichen families:Umbilicariaceae ,Teloshistaceae ,Physciaceae from the angles of morphology , anatomy ,
chemistry and geography are performed on the basis of identification of the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Wuling Mountain.
One species:Umbilicaria vellea belonging to Umbilicariaceae.Two species:Xanthoria mandschurica , X.alfredi belonging
to Teloshistaceae and 5 species Anaptychia ciliaris ,Phaeophyscia hispidula , Ph.hirtuosa , Ph .primaria , Ph.exornatula
belonging to Physciaceae were accepted in this study.Phaeophyscia exornatula is new to Hebei were reported during this
study.
Key words:Wuling Mountain , Umbilicariaceae , Teloshistaceae , Physciaceae.
7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