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仿银耳栽培杏鲍菇技术



全 文 :仿银耳栽培杏鲍菇技术
苏贵平
(福建省福安市食用菌办 , 福建 福安 355000)
文章编号:1003-8310 (2004) 06-0032-01
杏鲍菇菌肉肥厚 、 质地脆嫩 、 味道鲜美 , 并有
杏仁香味 ,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 且适合于鲜
售 、 干制和罐藏 , 市场前景看好 , 是一种具有商品
开发价值的食用菌。近年来 , 在杏鲍菇栽培中 , 常
采用短袋立式或墙式栽培方法 , 其产量低且转潮相
隔时间长 , 而采用模仿银耳栽培方法栽培杏鲍菇 ,
其产量可以提高 1/ 3 以上 , 转潮时间缩短一半左
右 , 从而提高了生产经济效益。现将仿银耳栽培杏
鲍菇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适期
根据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在
25℃左右, 原基形成最适温度为 13~ 16℃, 但其生长
发育对温度的要求非常敏感, 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
形成子实体, 且杏鲍菇的生长发育温度因菌株的不同
而异。因此, 在自然条件下栽培杏鲍菇 , 要根据不同
菌株的特性及当地 (经纬度、 海拔的不同)气候特征
安排生产期。福建一带一般安排在 10 月下旬生产,
选择栽培适期是生产获得成功的保证。
2 菌筒制作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 、 木质素能力较强的
食用菌 , 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采用仿银耳栽
培法的菌筒的制作与银耳菌筒的制作规程是相一致
的。 (1)配方 a:棉籽壳 50%, 木屑 25%, 麸皮
23%, 红糖1%, 石膏 1%;配方 b:棉籽壳 78%,
麸皮 20%, 红糖 1%, 石膏 1%。 (2)拌料:棉籽
壳和木屑等原辅材料必须新鲜 、 无霉变 、 无虫害 ,
拌料前必须过筛 , 以防扎破塑料袋而影响污染率。
棉籽壳要提前一天预湿确保水分均匀 , 然后按照配
方加入其它原料 , 搅拌 2 ~ 3 次后调足水分至 60 ~
65%, 再搅拌均匀 , 并调节 pH值至 6.5~ 7.5。(3)
装袋:采用 12 cm×55 cm×0.05 cm 的聚丙稀银耳
栽培袋 , 用装袋机进行装袋 , 松紧均匀适度 , 然后
将袋口擦干净 , 扭紧并用棉纱线系紧。每袋干料重
约 1.2 kg左右。 (4)灭菌:将装好培养料的袋在
151.988 kPa下保持 1.5~ 2 h , 但批量生产一般采用
常压灭菌 , 即在 100℃下保持 10~ 12 h。(5)接种:
待培养料温度降至常温后 ,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单边
接3 穴菌种。 (6)培养:接种后的菌筒搬到干燥 、
洁净的培养室内 , 接种穴向内按井字型堆放 , 培养
室温度控制在 25℃左右 , 并注意适当通风 , 一周
后翻堆检查一次 , 严格防止杂菌的污染蔓延。
3 菇房建造
杏鲍菇在原基形成及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充足
的氧气 , 且要有一定的散射光 , 一般掌握在菇房能
看报纸的光线为好。有条件可用泡沫板或用纺织厂
的废料加工成的地毯做为遮阴物 , 更有利于菇房人
为控温。因此 , 在建造菇房时除了选择水 、 电 、 路
方便的场所外 , 菇房应以座北朝南的方向为佳。菇
架的设置与银耳房也相似 , 每架 5 ~ 6 层 , 层间距
40 cm左右 , 架宽 85 cm , 长度不超过 8 m , 架四周
匀留走道宽 70~ 80 cm , 菇房的大小应视生产规模
而定。
4 栽培管理
当菌丝长满袋后就可以搬进菇房进行出菇管
理 , 而出菇阶段的管理是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 , 因
此 , 在出菇管理中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4.1 催蕾期管理:当菌丝走满的菌筒在菇房内连续几
天受适宜的光线 、 温度和湿度等刺激后, 大部分菌筒
接种穴处的菌丝开始扭结, 颜色也逐渐变深 , 这时应
加强菇房温度和水分的管理 , 促进菇蕾的形成。
4.2 出菇期管理:当菇蕾形成后 , 应降低菇房相
对湿度至 85~ 90%, 经过通风管理来提高菇房温度
达到菌株要求的温度范围 16~ 20℃(不同菌株而不
同)内生长发育。若温度高时即采取早晚通风换
气 , 以降低菇房温度 , 若温度过低时则采取中午通
风换气 , 从而保证菇房内温度的相对稳定 。当菇蕾
长到菌盖开始分化时 , 每个接种穴只留一朵长势好
的子实体 , 其它菇蕾用锋利刀片切除 , 以保证单朵
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当子实体长到菌盖平展时为
采收适期 , 或根据市场需求大小采收 , 从而提高杏
鲍菇的质量。
4.3 转潮期管理:采收完第一潮菇后菌筒含水量
低于 50%, 此时应进行补充水分 , 补水方法与花
菇补水一样 , 用注水器进行补水。然后用刀片在菌
筒接种穴的背面割 2 个与接种穴相当大小的口 , 并
将割口的一面朝上 (原接种穴朝下), 重新摆在架
上催蕾出菇 , 一般经过 7 d左右在割口处就能形成
菇蕾 , 重新进行出菇管理。每菌筒采二潮 , 平均产
量 0.5 kg/筒以上。
5 病虫害防治
在出菇期间若出现高温 , 子实体生长就缓慢 ,
且易感染细菌和真菌 , 并导致子实体发黄 、 霉烂 ,
以及出现菇蚊菇蝇的危害。于此 , 应及时采掉死
菇 , 并在高温时期加强管理 , 如早晨喷水及早晚通
风 , 从而达到菇房的空气新鲜度和降低温度的目
的。门窗应安装纱窗 , 以免菇蚊 、 菇蝇飞到菇房产
卵繁殖 , 在出菇管理期间严禁使用农药 , 以确保杏
鲍菇产品的食用安全。
收稿日期:2004-04-27
32 中国食用菌 EDIBLE FUNGI OF CHINA       Vol.23 , No.6
DOI :10.13629/j.cnki.53-1054.2004.0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