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寒阴湿区地膜薯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全 文 :高寒阴湿区地膜薯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郭永杰 1 , 邱瑞林 2
( 1.甘肃省农科院土肥所 , 甘肃 兰州  730070; 2.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 , 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图分类号: S532; S551.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1463( 2000) 12-0040-01
  我省高寒阴湿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资源不
足、降水相对较多 ,一般单种作物不能充分利用光、
热、水资源 ,因此我们于 1998~ 1999年在康乐县八
松乡进行了膜间马铃薯与膜上蚕豆的地膜薯豆高产
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 a试验结果表明 ,在膜间马铃
薯保证基本苗 50 250株 /hm2的基础上 ,再在膜上套
种 30 000株 /hm2蚕豆 ,薯豆混合产量 (马铃薯产量为
5 kg鲜薯折 1 kg粮食 )可达 3 966. 0~ 5 782. 5 kg /
hm2 ,比单种地膜马铃薯增产 1 785. 0~ 1 830. 0 kg /
hm2 ,增产率为 46. 3% ~ 81. 8% ,比露地马铃薯
( 1999年 )增产 2 641. 5 kg /hm2 ,增产率为 89. 1% , 2
a新增纯收益分别为 2 190. 8元 /hm2和 2 385. 0元 /
hm2。 现将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选好茬口 ,整地施肥
选择肥力中上、前茬为春小麦的平坦地块 ,播前
于 3月下旬将腐熟的农肥 30 t /hm2撒于地表 ,然后
浅耕 ,并随犁沟施入磷二铵 150 kg /h m2、硝铵 75 kg /
hm2 ,然后耱平土壤。
2 起垄覆膜
整地施肥后 ,先按 65 cm的行距起小垄 ,垄高不
超过 10 cm,边起垄边覆膜 ,宜选用 75 cm宽的超薄
膜 ,铺膜时垄与垄之间必须留出 10~ 15 cm宽不覆
膜 ,作为积雨带和马铃薯播种带。
3 播种
选择高产优质的蚕豆品种临蚕 2号、临蚕 3号、
临蚕 4号 ,起垄覆膜后立即按株距 51 cm打孔 ,将种
子点到膜下 5 cm深处 ,一穴播双籽 ,然后用土封住
孔口 ,保苗 30 000株 /hm2。 马铃薯选用高产、优质、
抗晚疫病的品种陇薯 4号、高原 4号 ,按株距 25~ 31
cm用小铲人工挖窝点种 ,播深 10 cm,密度 50 250~
60 000株 /hm2。
4 田间管理
蚕豆播后 25 d即可出苗 ,因蚕豆苗有时与播种
孔错位 ,为防止膜下高温烧苗 ,在蚕豆出苗期可隔 1
d放 1次苗 ,放苗最好在下午 5时后。 马铃薯发生晚
疫病时 ,可用 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
防治 ,若配合 40%乐果乳油 1 000倍液喷雾 ,还可灭
蚜、防病毒病。 其它田间管理措施同大田。
5 收获
蚕豆成熟后要及时收获 ,以防鼠害 ,并利于马铃
薯后期生长。
马铃薯成熟后及时收获销售或适时入窖贮藏。
收稿日期: 2000-03-31
表 2 七星瓢虫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的关系
猎物密度 ( N t ) 寻找效应 (S )
A B
50 0. 973 6 0. 814 4
60 0. 892 0 0. 785 8
70 0. 823 0 0. 716 0
80 0. 763 9 0. 657 6
90 0. 712 7 0. 608 1
100 0. 668 0 0. 565 4
表 3 七星瓢虫自身干扰反应
天敌数
P
N a
A B
E
A B
E
A B
1 65. 67 55. 00 0. 6567 0. 5500 0. 6477 0. 5597
2 73. 42 67. 30 0. 3671 0. 3365 0. 3856 0. 3329
3 88. 69 76. 70 0. 2956 0. 2557 0. 2847 0. 2456
4 93. 25 78. 40 0. 2331 0. 1960 0. 2295 0. 1980
5 95. 40 81. 80 0. 1908 0. 1636 0. 1942 0. 1675
  * E 为理论捕食作用率。
的增加而降低。
2. 3 干扰作用对功能反应的影响
采用 Hassell( 1969)提出的数学模型 E= Q. P- m
或 lgE= lgQ- mlgP [1] ,进行模拟可得表 3。式中 E为
竞争下的捕食作用率 ,Q为搜索常数 , P为捕食者密
度 ,m为干扰参数 ,捕食作用率 E= N c /(N t . P )。
据此建立饥饿组 Hassell方程 E = 0. 6477·
P- 0. 7483 ( r= - 0. 996 7,i2c = 0. 0016 不饥饿组方程 E= 0. 5597· P- 0. 7496 (r= 0. 998 5,i2c
= 0. 000 7) ,表明用此方程可较好拟合干扰反应。
3 讨论
本试验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的 ,所得结果虽
与自然条件下有一定差异 ,但仍对生产实际有参考
价值。从表 1可以看出 ,七星瓢虫在苹果黄蚜种群数
量较小时控制作用明显 ,但当苹果黄蚜达到一定数
量时控制作用有限 ,因此仍需以化学防治作为辅助
措施。
参考文献:
[ 1 ] 万方浩 ,夏云龙 .昆虫生态学研究 [M ].北京: 中国科
学技术出版 , 1992.
40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 第 12期   Gansu A gr. Sci. and Techn.  No. 12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