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蛇菰的生药鉴别



全 文 :2.2.8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取穿山龙药材粉末 1 g, 5份 ,分
别加入一定量薯蓣皂苷元对照品 ,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加样回
收样品溶液 , 依法测定 ,记录峰面积 ,计算回收率 RSD=0.93%。
2.2.9 样品含量测定 取鲜切后含水量不高于 9%的饮片 , 按照
“ 2.2.2”中方法操作 ,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 ,计算薯蓣皂
苷元的含量。
2.3 测定结果 当含水量控制为 56%左右时 ,对穿山龙鲜品进
行切制。见表 1。
表 1 穿山龙药材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及含水量测定结果 %
批号 含量 含水量
1 1.336 62.24
2 1.956 56.20
3 1.108 43.88
4 1.728 39.85
5 1.524 34.46
6 2.102 32.45
7 1.408 27.34
8 1.214 22.49
9 1.404 17.08
10 1.366 16.28
11 0.580 14.38
12 1.600 9.12
13 1.160 8.84
3 讨论
植物中药自古就有在产地趁鲜切制饮片的习惯。饮片加工
厂收购干药材后 , 要经过水洗 、浸泡 、各种润法 , 待药材柔软方可
切片 , 然后烘干 ,费工费时 , 长时间浸泡原药材 , 会导致药物有效
成分大量丢失或发生化学变化 , 并且容易发霉变质。因此 ,我们
需要加强对中药趁鲜切制的研究 , 研究显示 , 鲜切药材不但可以
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 ,而且还可以改善中药包装 , 减少人力物力
及能源的消耗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含水量与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测定 , 可以看出 ,当穿山龙
含水量过高时 ,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并不是很高 , 原因是因为含水
量过高时 ,有效成分易随着切制中的汁液流走;当含水量比较低
时 , 有效成分含量也不是很高 ,原因可能是阴干过程中有效成分
发生变化以及浸润过程中有效成分流失。
在含水量为 32.45%时有效成分含量略高于含水量为
56.20%时 , 考虑到在阴干过程中药材比较容易发霉 , 以及节省人
力 、物力和能源的消耗 , 因此 ,应控制含水量为 56%左右时切制。
参考文献:
[ 1 ]  罗滋生.薄荷应趁鲜切制为好 [ 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2, 17(7):
409.
[ 2 ]  高 巍 ,赵铁华.穿山龙总皂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J] .承德中
医学院学报 , 2001, 18(1):9.
[ 3 ]  路 芳.穿山龙药理研究进展 [ J].科技资讯 , 2006, 16:5.
[ 4 ]  徐雄良 ,柯尊洪 ,张志荣.正交实验法优选穿山龙总皂苷的提取工
艺 [ J] .华西药学杂志 , 2003, 18(2):95.
[ 5 ]  都述虎 ,王晓华 ,夏重逝.等.RP-HPLC法测定穿龙薯蓣总皂苷中
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 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2001, 32(1):37.
国药鉴别
收稿日期:2009-09-25; 修订日期:2010-05-20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No.B200524024)
作者简介:陈吉炎(1952-),男(汉族),湖北房县人 ,现任郧阳医学院附属
太和医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开发及质
量鉴定工作.
小蛇菰的生药鉴别
陈吉炎 1 ,李 聪2 ,安志斌 1
(1.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2.郧阳医学院 2005级本科生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 对小蛇菰的生药特征进行鉴别研究 , 为拟订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鉴定 、性状 、显微鉴别
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小蛇菰 BalanophoraminorHemsl的花茎横切面表皮以内全部为基本薄壁组织 , 外韧型维管束散
在 , 无皮层 、中柱和髓部的分化 , 该特征与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非常相似;鳞叶横切面可见主脉维管束 3个 ,叶肉组织无
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结论 小蛇菰是武当山及神农架林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草药 , 报道其生药鉴别特征 , 可
为品种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蛇菰; 生药; 鉴定
DOI标识:doi:10.3969 /j.issn.1008-0805.2010.09.081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10)09-2300-02
  蛇菰科植物小蛇菰BalanophoraminorHemsl, 又称 “文王一支
笔” ,具有清热解毒 、壮阳补肾 、理气健脾 、止血生肌的功效。主
要含有三萜类 、苯丙素类 、甾醇类 、鞣质类 、黄酮类等成分 [ 1] 。民
间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消化道出血 、月经不调 、阳痿 、慢性肝炎
等症 [ 2] 。另报道有解酒毒的作用 [ 3] 。蛇菰是鄂西北武当山 、神
农架林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草药。 据《本草纲目》记载 , 蛇菰
又称 “葛花菜”“葛乳”,李时珍曰 “诸名山皆有之 ,惟太和山采取 ,
云乃葛之精华也。秋霜浮空 , 如芝 、菌涌生地 , 其色赤脆 , 盖蕈类
也。气味甘苦 , 无毒 , 用于醒神 、治酒积 ” [ 4] 。该药属于寄生植
物 , 生长期特短 , 资源稀少 , 故在当地民间视为名贵中草药 [ 5] 。
对小蛇菰的生药学鉴别特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为拟订质量标准
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1 材料
小蛇菰样品分别采自十堰市茅箭区伏龙山(赛武当)、十堰
市茅塔乡洞子沟村洞子沟和房县桥上乡杜川村 ,经郧阳医学院附
属太和医院陈吉炎教授鉴定为蛇菰科植物小蛇菰 Balanophora
·2300·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第 21卷第 9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0VOL.21NO.9
minorHemsl的全草。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材性状 药材样品为带有地下根茎的全草。 植株矮小 ,
长 2.5 ~ 5 cm。 根状呈不规则块状 。花茎着生有鳞片状鳞
叶 , 互生 , 呈卵圆形 , 长约 1 cm, 先端 2裂 。肉穗花序顶生 , 狭
长圆形 。见图 1。
图 1 小蛇菰药材外形图
2.2 显微鉴别
2.2.1 花茎(直径 0.5 cm)横切面 表皮细胞 1列 , 细胞体积较
小 , 呈椭圆形或类圆形 , 排列紧密 。表皮以内几乎全部为基本
薄壁组织 , 无皮层 、中柱和髓部的分化 。薄壁细胞呈类圆形或
椭圆形 , 排列较疏松 , 细胞间隙明显。 外韧型维管束散在 , 直
径较小;韧皮部在维管束中占较大的比例 , 细胞类多角形 , 排
列紧密;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不发达 , 仅见导管 1 ~ 3个 , 微
木化。 薄壁组织中有油细胞散在 , 有的可见离生式或溶生式
分泌道散在 。见图 2。
1.表皮 2.油细胞  3.基本薄壁组织  4.韧皮部  5.木质部
图 2 小蛇菰花茎横切面组织结构图(A简图  B详图)
2.2.2 鳞叶横切面 呈新月形。 叶脉部位的上下表面呈微波
状。上下表皮细胞均为 1列。细胞较小 , 呈类方形。叶肉组织无
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 薄壁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中脉维
管束 3个 , 偏向于上表皮的下方;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不发达 ,
导管仅 1 ~ 3个。叶肉组织中有油细胞散在。见图 3。
3 小结
3.1 小蛇菰是鄂西北具有地方特色药材之一 文王一支笔 、七
叶一枝花 、江边一碗水 、头顶一颗珠 , 在鄂西北武当山 、神农架林
区习称 “四个一”。蛇菰科蛇菰属小蛇菰是 “文王一支笔”的主要
来源。植物生长期短(大约一个月), 一般仅在 8月下旬至 9月
中旬出现 ,民间将同科同属的多种植物均作 “文王一支笔”使用。
植物形态非常奇特美观 , 由于花序粉红色 , 卵圆形 , 花茎较短 , 外
形颇似毛笔 ,故称 “文王一支笔”。该类原植物为寄生 , 喜生于林
下肥沃潮湿之处 , 生长期短 , 难以进行人工栽培 , 故野生资源稀
少。同时由于疗效肯定 , 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本草纲目 》列为菜
部),仅靠野生资源很难满足医疗市场的需求 , 在发掘其医疗价
值的同时 ,更应该加强人工培育和开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3.2 组织结构显示初生构造 小蛇菰属于双子叶植物 ,按照其植
物形态及生长发育规律 ,双子叶植物大多具有次生生长和次生构
造的分化。而小蛇菰花茎横切面显微构造显示 ,表皮以内几乎全
部为基本薄壁组织 ,无皮层 、中柱和髓部的分化;维管束散在 , 形
成层不明显 ,木质部不发达 , 仅见 1 ~ 3个导管。花茎的这些特征
与单子叶植物茎的显微构造非常相似 ,这可能与小蛇菰的生长期
特短 , 仅保留有初生生长有关。小蛇菰的叶肉组织无栅栏组织和
海绵组织的分化 ,呈现等面叶的特征 ,这些可能与叶的上下表面
受光程度均较弱有关 , 亦是与一般双子叶植物异面叶的不同之
处。
1.上表皮 2.叶肉 3.木质部 4.韧皮部 5.油细胞  6.下表皮
图 3 小蛇菰鳞叶横切面组织结构图(A简图  B详图)
3.3 小蛇菰组织横切面可见分泌组织 在花茎和叶横切面中均
可见大量的油滴 ,有的还可见离生式和溶生式分泌道 , 这些分泌
组织的特征可以作为小蛇菰的生药鉴别的依据之一。 其理化鉴
定和化学成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  王 慧 ,罗 兵 ,邹 坤.蛇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8, 19(4):809.
[ 2 ]  黄代才.鹿仙草临床运用辑验 [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1999,
5:276.
[ 3 ]  戎聚全 ,张朝卿 ,沈振华 ,等.蛇菰抗酒毒的实验研究 [ J] .中国民族
民间医药杂志 , 2003, 6:347.
[ 4 ]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刘衡如校正 ,下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 1995:1718.
[ 5 ]  曹志雄.十堰药用植物 [ 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96:63.
·2301·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0VOL.21NO.9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第 21卷第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