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叶桉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全 文 :*基金项目: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院内启动资助资金(No.2005138)
1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2006级 2班
收稿日期:2008-11-10
大叶桉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丁华荣1  梁自乾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南宁 530021)
摘要 目的:探讨大叶桉煎剂对烧伤残余创面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住院患者共 68 例 , 随机分成大叶桉煎
剂治疗组 35 例和皮肤消毒液对照组 33 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检测创面细菌计数。结果:①治疗组在创面外观变化上较对
照组有明显改善。 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同期治愈率明显提高(P <0.01), 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提前 3.5 d。 ③治疗后治疗组
细菌计数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①大叶桉煎剂可以有效控制烧伤创面常见细菌及
耐药菌群的感染;②大叶桉煎剂可以加快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
关键词 大叶桉;烧伤残余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30X(2009)03-0411-03
  大面积烧伤病人治疗至晚期 , 较易出现残余创面 , 这些
创面多有感染 ,经久不愈 , 移植皮片存活率也较低 , 给治疗上
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解决这个难题 , 2007 年 3 月至 2008
年 9 月笔者分别采用大叶桉煎剂和皮肤消毒液治疗烧伤残
余创面 ,且对创面愈合情况及细菌学检测等进行了探讨 , 现
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入选病例:选择 2007 年 3 月至 2008 年 9 月在本院住
院治疗的大面积烧伤治疗后期出现残余创面患者或新入院
的有烧伤残余创面的病人共 68 例 , 其中男 46 例 , 女 22 例;
年龄 1.2~ 51 岁 , 平均(30.6 ±7.7)岁。四肢有残余创面者
42 例 ,躯干有残余创面者 35 例 , 面颈部有残余创面者 4 例。
均确诊为烧伤后残余创面并感染 。排除病例:(1)病危 、病重
和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不接受治疗或死亡等中断治
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大叶桉煎剂治疗组 35 例和皮肤消毒液
对照组 33 例 ,两组患者年龄 、性别及残余创面面积等均无显
著差异。两组患者其他常规治疗均相同。
1.2 大叶桉煎剂的制备:采用桃金娘科植物大叶桉树的叶
片 ,用清水洗净后 , 按照桉叶和水重量比为 1∶10 加水 , 用文
火煎至水分约为原 1/ 2 时为止 , 取两层消毒纱布过滤(此时
药液呈棕褐色), 装瓶进行高压消毒 ,储存备用。
1.3 皮肤消毒液:净含量为 1 000 mL/瓶(中国广西佳华医
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出品 ,生产批号 20070106)。
1.4 治疗方法:在全身浸浴治疗基础上 ,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
别用大叶桉和皮肤消毒液湿润 2 ~ 3 层无菌纱布后覆盖在创
面上 ,采用包扎疗法。每日更换纱布 1 次。待 3 ~ 5 d 后 , 创
面渗出液减少后 ,改为半暴露疗法 , 即留内层纱布在创面上 ,
随后把药液直接涂药于纱布上 , 每日 2 ~ 3 次 , 随着创面不断
缩小而逐渐减少涂药次数。创面过大者(宽度≥5 cm), 待长
出肉芽组织后行皮片移植。观察至创面完全愈合。
1.5 观察指标
1.5.1 残余创面外观变化:(a)创面渗液量;(b)渗液是否有
异味;(c)创面颜色变化;(d)创面周围是否红肿。
1.5.2 残余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达到痊愈标准所需的平均
时间。
1.5.3 细菌学检查:于用药前 , 用药后第 3 、7、14 天依次采
取创面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
1.5.4 创面组织标本采取方法:征得同意取标本的病例 ,多
部位采集标本。先用 0.05%洗必泰液消毒创面 3 次 , 再于消
毒范围中央作两条平行切口 , 大小为 1 cm×1 cm , 深达未烧
伤组织 ,使组织标本带少许未烧伤的活组织 , 缝合切口 , 标本
送细菌室进行分离和细菌定量测定。
1.5.5 疗效标准:显效:经换药后细小创面愈合 , 宽度≥5 cm
创面渗出减少 ,红肿及异味明显减轻 ,坏死组织脱落 , 有新鲜
肉芽生长;有效:创面面积略有缩小 , 渗液 、红肿及异味有所
减轻 ,残留部分坏死组织 ,少许肉芽生长。无效:经换药后创
面无变化甚至加深。
1.6 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 采用
χ2检验及 t检验。
2 结 果
2.1 残余创面外观变化: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创面外观改善所需天数比较(t / d)
组别 渗液减少到无
有异味到
无异味
创面颜色由
苍白转红润
创周红
肿消退
大叶桉组 4.4±0.7* 4.8±0.3* 5.6±0.6 * 4.7±0.4 *
消毒液组 6.9±0.5 7.1±0.7 9.2±0.4 7.6±0.5
  注:*两组比较 ,均 P <0.01
2.2 用药 14 d两组残余创面愈合情况比较:见表 2。
·411·广 西 医 科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2009 Jun;26(3)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09.03.004
表 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比较[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愈合时间(t/ d)
大叶桉组 35 26(74.2)*  9(25.8)* 0(0)* 16.8±0.9 *
消毒液组 33 15(45.4) 12(36.4)  6(18.2)20.3±1.2
  注:*两组相比 ,均 P <0.01
2.3 植皮成活率:过大的创面(宽度≥5 cm)者行自体皮皮
片移植 ,治疗组 35 例中有 21 处 , 对照组 33 例中有 24 处 , 先
后分别行局部清创 ,自体刃厚皮片移植 , 各部位植皮成活率 ,
见表 3。
2.4 细菌学检查:通过对大叶桉治疗组和消毒液对照组用
药前 ,用药后第 3 、7、14 天分别进行细菌分离 、定量测定 , 大
叶桉组对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MRSA 清除均明
显较快 ,其中用药后第 7 天开始 3 种细菌在大叶桉组细菌计
数明显低于消毒液对照组 ,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 <0.01);
第 14 天时 3 种细菌在大叶桉组中细菌计数已接近于 0 , 而消
毒液对照组仍保持较高水平 , 细菌计数仍大于 103/g , 两者存
在明显差异(P <0.01),见表 4 、5 、6。
表 3 相应植皮存活率的部位数比较(处)
组别 部位数
存活率为
0 ~ 25% 存活率为26%~ 50% 存活率为51%~ 75%
大叶桉组 21   2* 10* 9 *
消毒液组 24 17 6 1
  注:*两组比较 ,均 P <0.01
表 4 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时间点两组计量比较(×103/ g)
组别 例数 用药前 用药后不同时间点
3 d 7 d 14 d
大叶桉组 35 176±22.43 104±10.32 10±1.57 * 0.035±0.004 *
消毒液组 33 163±25.69 108±10.28 51±4.25 6.1±0.61
           注:*与消毒液组比较 , P <0.01
表 5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时间点两组计量比较(×103/g)
组别 例数 用药前 用药后不同时间点
3 d 7 d 14 d
大叶桉组 35 309±51.73 107.34±10.41 10.33±1.79* 0.027±0.004 *
消毒液组 33 354±40.19 128.18±11.23 60.7±4.36 3.53±0.28
           注:*与消毒液组比较 , P <0.01
表 6 MRSA 不同时间点两组计量比较(×103/ g)
组别 例数 用药前 用药后不同时间点
3 d 7 d 14 d
大叶桉组 35 92.7±8.51 45.2±4.61 4.9±0.11* 0.013±0.004 *
消毒液组 33 98.5±9.23 50.7±5.92 27.8±0.42 6.4±0.15
           注:*与消毒液组比较 , P <0.01
3 讨 论
3.1 大面积烧伤病人易出现残余创面主要原因:(1)创面深
浅不同。大面积烧伤病人经过长期治疗后 , Ⅱ度创面如无严
重感染多在 3 周内愈合 ,但Ⅲ度创面和严重感染的创面由于
血运差和细菌毒素等多因素的影响经久不愈 , 形成残创。
(2)病人抵抗力差。大面积烧伤病人经过烧伤打击至内分泌
紊乱 ,低蛋白血症 , 免疫因子丢失 , 长期高消耗导致抵抗力
差 ,易感染 , 使得植皮皮片成活率低 , 创面难以愈合形成残
创。(3)患处活动差 , 不易搬动 , 受压等 。大面积烧伤病人由
于疼痛不愿活动或不能活动 , 且不易搬动 , 致使创面长期受
压影响局部血运致使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形成残创。(4)植皮
皮薄 ,不耐磨。由于大面积烧伤病人需要大量的皮片移植修
复创面 ,而皮源有限 , 故临床上采用刃厚皮片移植法修复创
面 ,但刃厚皮片薄 , 不耐磨 , 短时间内难建立毛细血管网 , 致
使已经成活的刃厚皮片易起水泡 , 脱落 ,形成残创。
3.2 桉叶属性及抗菌原理:大叶桉为桃金娘科桉属植物 , 是
重要的经济植物 , 又是我国民间常见的药源植物之一 , 其性
寒味苦 ,具有杀菌止痛 、止痒收敛功能[1] 。药敏试验具有广
谱抗菌作用 ,其有效抑菌成分为总黄酮和精油 , 对多种细菌
如葡萄球菌 、链球菌 、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抑
菌作用 ,特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极度敏感 , 有很好的杀菌作
用[2 , 3] 。在毒副作用中 , 通过急性毒性试验 、亚急性毒性试验
均证明大叶桉煎剂的毒性很低。在特殊毒性研究中 , 大叶桉
煎剂对小鼠生长期的染色体无致突变作用[4] 。可见用大叶
桉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是安全的。
3.3 常见细菌清除率的比较:根据国内近年监测资料 , 金黄
色葡萄球菌(包括 MRSA)已成为烧伤创面感染最常见的病
原菌 ,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 , 肠道杆菌 , 不动杆菌 、阴沟肠杆
菌等。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致病菌中的构成比最高时达
·412·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 Jun;26(3)
到 38.35%, 铜绿假单胞菌在致病菌中的构成比在 1995 年以
后报道的比例平均为 21.9%[ 5] 。 对于在烧伤残余创面中常
见的 3 种细菌(金葡球菌 、M RSA 和铜绿假单胞菌), 经大叶
桉煎剂治疗 7 d 后细菌计数明显减少 , 治疗 14 d 后接近于 0;
而消毒液组同期细菌计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可见 , 大叶桉
煎剂较皮肤消毒液有较强的灭菌作用。消毒液组细菌计数
仍较高 ,可能是由于皮肤消毒液在全院长期广泛使用 , 导致
细菌耐药 ,降低了其灭菌效用所致。
3.4 植皮存活率比较:残创宽度≥5 cm 的部位 , 经换药长出
肉芽组织后行刃厚皮片移植。大叶桉组和消毒液组植皮存
活率均不满意 ,无一部位植皮存活率大于 75%;但是大叶桉
组 21 个植皮部位植皮存活率超过 50%的部位有 9 处 , 占
42.9%, 而消毒液组 24 处植皮部位植皮存活率超过 50%的
部位仅有 1处 , 占 4.2%;大叶桉组植皮存活率大于 25%而不
足 50%者占 47.6%,消毒液组仅为 25%,同时消毒液组植皮
存活率低于 25%者高达 70.8%,而大叶桉组仅为 9.5%。由
此可见大叶桉组植皮存活率明显高于消毒液组。两组植皮
存活率存在明显差异和大叶桉能有效杀菌不无关系。同时
是否可以推测大叶桉中存在某些能够减慢肉芽瘢痕化的化
学成分存在 ,使得大叶桉组纤维板上的毛细血管较消毒液组
丰富 ,从而有利于皮片生长 , 相关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3.5 创面愈合情况:本研究中 ,从表 2 可见残余创面经大叶
桉煎剂或消毒液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愈合 , 但大叶
桉组同期显效率(74.2%)明显高于消毒液组(45.4%), 愈合
时间提前 3.5 d ,无毒副作用发生。在创面液体渗出量 , 创面
异味消除 ,创面颜色及创缘红肿消退所需时间上大叶桉组均
较消毒液组明显提前 ,可见大叶桉具有减轻感染残余创面的
过度炎症反应的作用 ,并能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这可能与
其对创面的刺激很小和无毒副作用有关系 , 目前暂无能促进
创面愈合具体成分的报道 ,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
研究。
3.6 大叶桉煎剂的制作及应用:创面一旦感染 , 外用药的使
用是很有必要的。 理想的创面用药应该具有镇痛 、减少渗
出 、利于引流 、保护创面 、促进创面生长 、抗菌谱广且作用强 、
不产生或少产生抗药菌株 、无毒性 、副作用少 、创面愈合后瘢
痕少 、价格便宜等特点[ 6] 。大量的临床报道显示 , 应用大叶
桉煎剂治疗烫伤 , 具有止痛快 、渗出液少 、无感染 , 收敛干燥
创面 、结痂快 , 脱痂后瘢痕不明显等优点。其药源丰富 , 价廉
易取 ,制作简单 ,治疗方法简便易行 , 治疗中病人痛苦轻 , 药
液保存期长(约 2~ 3 个月), 毒副作用小 , 适合于残余创面的
治疗。另外本煎剂对感染化脓性伤口 、慢性溃疡 、黏膜糜烂 、
霉菌性阴道炎 、皮肤多发性脓疱疮疹等 , 亦有很好效果[ 7] 。
还有用大叶桉制成饮片治疗感染性腹泻取得于氟哌酸同等
效果的报道[ 8] 。可见大叶桉有巨大的药用价值 , 有待我们进
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刘思思.中草药研究[ 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79:
584-587.
[ 2]  王岳峰 , 余延春 ,杨国军 ,等.大叶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
析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J] .中医药学刊 , 2004 , 22(11):
2 135 , 2 143.
[ 3]  叶 舟.大叶桉叶精油化学成分及其抑制活性[ J] .福建
林学院学报 , 2007 , 27(1):48-51.
[ 4]  肖芙蓉 , 符永健 ,贾 杰.大叶桉煎剂的毒性研究[ J] .海
南医学 , 2001 , 12(5):64-65.
[ 5]  郭振荣.烧伤学临床新视野———烧伤休克 、感染 、营养 、
修复与整复[ 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5:156-
157.
[ 6]  黄跃生.烧伤科特色治疗技术[ M ] .第 3 版.北京: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04:92.
[ 7]  杨作锦.王巧玲.大叶桉煎剂治疗烫伤疗效观察[ J] .基
层医学论坛 , 2005 , 9(8):765-766.
[ 8]  肖芙蓉 , 符永健 , 贾 杰.大叶桉治疗感染性腹泻疗效
观察[ J] .海南医学 , 2001 , 12(5):65.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 Jun;26(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860113);广西壮族
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No.桂重 200736);广西壮族自治区
卫生厅自筹经费计划课题(No.Z2007144)
收稿日期:2008-09-05
踝臂指数在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胡映玉 颜晓东 路文盛 刘红燕 黄 忠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南宁 530021)
摘要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在诊断老年 2 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内分泌代谢科住院
的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 224 例 , 测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H bA1c)、血脂 、肾功能 、C 肽等 , 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专人测
定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 、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踝臂指
数), 并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老年 2 型糖尿病合
并 PAD的患者为 97 例 ,总的发病率为 43.3%。老年 2 型糖尿
·413·丁华荣 ,等.大叶桉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