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朱砂莲的考证



全 文 :朱 砂 莲 的 考 证
四川省中药学校 乌伟家林
朱砂莲为四川著名止痛中药 。 近年研究发 现 , 所
含马兜铃酸 ( a r】s t of o e h i e a e记 ) 系同属植物中含量最
高者 l[ 〕 , 其升白作用优于 目前使用的升白剂冈 , 从而
引起人们的重视 。 但是 , 朱砂莲药材品种复 杂 , 同名
异物品不少 , 我国广西 、 四川 、 云南 、 贵州及陕西等
地称为朱砂莲的 , 计有属于马兜铃科的朱砂莲 ( A rj s -
t o I 0 e h i a t u b e or s 〕 C
.
F
.
L i a n g e t 5
.
M
.
H u a o g ) £J , 、
四川朱砂莲 ( A . e i n n a b a r i n a C . Y . C h e n g e t J . L .
W u ) I
` ] 、 寥科的 毛 脉 萝 ( p o ly g o n u m e i li i n e r v e
N a k a i ) t
s l 及 薯欲科 的 薯 蓑 ( D i o s e o r e a e i r r h o s 。
OL ur
.
) s1[ 等四种 。 为确保医疗效果 , 有必要从本草考
证的角度 , 正本清源 , 澄清品种混乱。
一 、 朱砂龙即本草所载辟馗雷
朱砂莲一名 , 见载于清代四川地方本草 《 分类 草
药性 》 和 《 天宝本草 》 , 称朱砂莲 “ 一名透水 雷 , 味
大苦 , 肉黄赤色 , 跌打损伤 , 痞气痛 、 牙痛 、 吐血 要
药 ” t’1 , “ 解热清心 , 安魂定 魄 , 治 头 晕 , 妇 女 白
带 , 男淋症 ” t,1 , 此与朱砂莲在近代文献中的记 载和
四川民间应用的情况相符 t “ J。
辟脸雷见载于 《 证类本草 》 卷六所引 “ 唐本 余 ”
一种 , 日 : “辟地雷味大苦 , 寒 , 无毒 , 主解 百毒 ,
消痰 , 祛大热 , 疗头痛 , 辟瘟疫 。 一名辟蛇雷 , 共 状
如粗块苍术 , 节中有眼 。 ” t0J 关 于 《 证 类 本 草 》 所
引 “唐本余 ” , 李时珍及 JI执比一些本草 均 认 为 是 指
《唐本草 》 , 近代学者对此意见不一 。 最近 , 郑 金生
考证认为系 《 蜀本草 》 “ 0J , 则辟尬雷当 出 典 于 《 蜀
本草 》 。
《 本草纲 目 》 辟旭雷项下 , 除沿引 《 证类本 草 》
的文字之外 , 指出: “ 此物辟蛇馗 有 威 , 故 以 雷 名
之 。 今川中峨眉 、 鹤鸣诸山皆有之 。 根如苍 术 , 大者
若拳。 ” 并附药图 ( 图 i ) r` , 1 0
根据朱砂巡和群尬雷的图文记载分析 , 二者应 为
一物 , 其理 由是 :
1
. 名 义分析 朱砂莲的 别 名 辟 蛇 雷 、 辟 水
雷 、 碧血 雷 、 碧 血 莲 、 毕 石 牛 、 背 蛇 生 、 躲 蛇 生
等 l[ , 一 ` “ J , 可泥是由辟旭雷的音近或义似而衍 生 出来
的 。
2
. 疗效对比 近代文献记载朱砂莲的疗 效 治
胃腹冷痛 、 腰痛 、 牙痛 、 咽喉 痛 、 解 蛇 毒 , 疗 肝 硬
化 lt2 一 ’ s] , 此与辟地雷疗头痛 、 咽喉痛痹 , 辟 温 疫 、
解蛇渔毒的本草记载相一致 。
3
. 产地和使用情况 李时珍所言辟脸雷 “ 今
峨眉 、 鹤鸣诸山皆有之 , ” 一彼人以充方物 ” , 与 朱
砂莲在四川峨眉山和鹤鸣山等地的使用情况相 符。 朱
. 如户 州勺目 . , 口 内目 创七 , “电护内丫 曰 .目 川与户 州如时川 . . 州困如目 叫肠尸川 . 户 叫如 沪吻户 确切护 月如尸臼飞沪训 . .日 `阮目 . 场碑口归, ”峪 户川 . , 戒 场沪两甲 叫如户叫口 川恤 沪内 , 门叱曰 召 .井曰 川吸日 . 助户 司助 , 叫 细沪 闷匆沪 .勺曰川如户明口 口电目
言 。
《 说文 》 : “ 虫 ,一名蝮 ” 。 又云 : “ 它 , 虫也 ,
从虫而长 , 象冤曲垂尾形 。 ”
《 尔雅 · 释鱼 》 : “ 蝮 , 虫 ” 。 郭璞注 : “ 此 自
一种蛇分 。
《 说文 》 : “ 蜕 、 蛇 、 蝉所解皮也 ” 。
全虫蜕 , 即全整的蛇蜕皮 。
《 山海经 · 中山经 》 : “ 来山多空夺 ” 。 郭璞注
云 : “ 蛇皮脱也 ” 。
《 本经 》 云 : “ 蛇蜕 , 味咸 。 平。 主小儿百 一汁种
惊痛澳疚 , 嵌疾寒热肠痔虫毒蛇痛 , 火熬之 良。 一 名
龙子衣 , 一名蛇符 , 一名龙子单衣 , 一名 弓皮 。 ”
《 别录 》 云 : “ 蛇蜕 , 主弄舌摇头 , 大人五 邪 ,
言语僻越 , 恶疮 , 呕效 , 明目 , 一名龙子皮 。 ”
陶弘景云 : “ 蛇蜕 , 烧之 , 疗诸恶疮 ” 。
《 唐本草 》 注 : “ 蛆蛇蜕皮 , 主身痒病疥癣等 ” 。
《 药性论 》 云 : “ 蛇蜕有毒 , 主百鬼魅 , 兼治 喉
痹” 。
《 食疗 》 : “ 蛇皮主 去邪 , 明「1 , 治小儿一百 廿
种惊痛 , 寒热肠痔蛊毒 , 诸璧恋疮 , 安胎熬 用 ” 。
陈藏器 : “ 蛇蜕主疟 ” 。
《 日华子 》 : “ 蛇蜕治衍疡自瘫风 , 煎 汁傅 。 ”
《 肘后方 》 : “ 小儿初生月蚀疮及恶疮 , 烧末 和
猪脂博上 ” 。
《 千全方 》 : “ 治恶疮十年不差似癫者 , 烧 全蛇
蜕一条为末 , 猪脂和傅上 ” 。
按全虫蜕即蛇蜕 。 其异名有空夺 、 龙子衣 、 龙 子
单衣 、 龙子皮 、 弓皮 、 蛇 皮 、 蛇 符 。 能 止 惊 痛 、 疥
癫 、 恶疮 、 《 病方 》 用以治瘫 , 方 书 、 本 草 未 见 记
载。
中 药 材
DOI : 10. 13863 /j . i ssn1001 -4454. 1985. 05. 034
砂莲在峨眉山历有出产 , 久负 盛 名 , 至 今仍 以 `方
物” ( 特产 ) 出瞥 。 我校地处峨眉山麓 , 多次采到此
物 , 经原植物和药材鉴定 , 确系本山历来习用的 朱砂
莲 。 鹤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县西北 , 亦曾有朱砂莲的 药
用历史 , 但由于农田开发 , 森林已少 , 未采到植 物标
本。
圈 1 《 本草纲目 》 辟旭雷 图 2 朱砂莲药材
4
. 药材形态 目前四川等地所产朱砂莲 为不
规则团块状的根茎, 其形态 、 大小与本草所载辟慈雷
“ 状如粗块苍术 ” 、 “ 大者若拳 ” 的记述及附图相 似
( 图 2 ) 。
5
. 植物形态 虽然本草并无辟他雷植物 形 态
的描述 , 但可从药图上找到原植物的概 貌。 从 《 本草
纲目 》 的附图 ( 图 1 ) 可以看出其根茎如苍术 , 幼 茎
英状 , 叶互生 , 叶脉明显 , 幼叶内卷的形象 。 此 与峨
眉山所产朱砂莲幼苗期的植物形态 相 似 ( 图 3 ) 。 值
得注意的是 , 《 植物名实图考 》 和日本 《 头注国译 本
草纲目 》 错引 《 本草纲目 》 钱尉起本和张绍棠本 ’的药
图 , 不足为据。
广西产朱砂莲与四川朱砂莲为同科同属的近缘植
物 A r i s t o l o e h i a t u b e r o s a C . F . L i a n g e t 5 . M . H u a n g ,
医疗亦同为止痛 、 消肿 、 解蛇毒的药物 l[ .1 。
二 、 朱砂莲的混淆品
1
. 薯食与褚魁 薯蓑始出 《 药性 考 》 , 《 本
草纲目拾遗 》 转载 , 并有形态记 述 。 《 植 物 名 实 图
考 》 则有较为详细的叙述 , 并有药图 。 以上图文 与薯
孩科植物薯蓑 ( D i o s e o r e a e i r r h o s a L o u r . > 相符。 此
药 “ 能活血 ” 17[ I , 又 “ 煮汁染网曹 ” lat J , 与现 今 四
川 、 湖南等地用药习惯相同 , 因其根头能浆染 鱼网 ,
故有浆头的别称 , 又因其形 、 色与朱砂莲相似 , 故有
棍作朱砂莲药用者「l9] 。
郝魁始出 《 名医别录 》 。 以后 , 《 新修本草 》 、
《 蜀本草 》 、 《 本草纲目 》 均有记载 , 《 梦溪笔 谈 》
更明确指出 : “ 本草所谓赌魁 · ·一似何一首乌 , 切破 中
有赤理如槟榔 , 有汁赤如储 , 彼人以染皮制 靴 。 ” 可
以认为 , 本草之赫魁与薯蔑实为一物 。
2
. 红 药子 始载 《 图 经 本 草 》 , 《 本 草 纲
目 》 并入黄药子项 。 据谢宗万考证 , 《 图经本 草 》 秦
州红药子 , 系萝科植物毛脉芬 ( p o ly g o n u m e i l ai n e r v e
伪 a k a i ) o h w i )的块根 [ 2 。 ]。 此药现时在我国中南地 区
多作黄药子药用 , 在北京地区则作红药子 , 用治 泻痢
和肿毒。 陕西和四川部分地区多称朱砂七 , 又因其 体
形及色泽与朱砂莲相似 , 故有混作朱砂莲入药者。
. 3 四川朱砂莲 A r i s t o lo e h i a c l n n a n a t lan
奋 考 文 做
l[ 〕 冯毓秀等 : 国产马兜铃属的植物和生药学 研
究 , 药学学报 , 1 5 ( 4 ) : 2 9 1 , 1 9 5 3
〔幻 等鸿鸽 : 马兜铃素研究成功 , 中草 药 , ( 5 ) :
3 5
,
1 9 8 1
〔 3〕 梁畴芬 : 广西马兜铃科志 , 植物分类学 报 ,
1 3 ( 2 ) , 10 , 1 9 7 5
1 . 压 5年 竿 5 期
建 曲 制 法 及 药 味 组 成 质 疑
攀钢医院 陶文元
目前常用中药建曲 〔福建神曲) 是从古代神曲 衍
化而来的 。 其药味由一味( 白面) 发展到六味 药( 又
称六曲) 至清以后不仅名目众多 , 且制法各异 , 药 味
组成不同 , 药数多达数十味 ( 甚至可 达 108 味 ) l[] 。
其中以福建泉州神曲最为驰名 。
建曲药数不统一 , 药味多而杂 , 疗效是否确 切 ,
均有待研究。 尤其是本品制法必须经过容发酵 生霉 ,
这一制法是否合理 , 也很值得探讨 。
清代名医陈修园对建曲的使用有他独到的见 解 。
他在 《 本草经读 》 中指出t月 : 当时之人改变 了六神 曲
之名实 , “ 除去 `六 , 字 , 只 名神曲 , 任 意加至数十
味 , 无非克破之药 , 大伤元气。 且有 `百草 曲’ , 害
人更甚 。 ” 又专门评价了福建神曲 , 谓其药 “ 近百 味
为末 , 制成方块 , 以草害发生黄衣 , 晒干而 成— 此方杂乱无序 , 误人匪浅 , 而竞盛行一时 ! ” 可 见 , 后
世建曲所加的几十种药 , 并没有理论和实践依 据 , 乃
“ 任意 ” 所为 。 所选药物 , 多克破之药 ,对人体 有害 。
陈修 i司对建曲发酵生霉的制法也极为不满 , 指 出
了发酵的弊端 : “ 表散之物 , 因害发而 失 其 雄 入 之
权 ; 补养之药 , 气味中和 , 因容发而变为臭腐浊秽 之
物 , 伤脾妨胃 。 ” 且历举其临症经验云 : “ 余临症二
十年 , 而泉州一带 , 先救误服神曲 之 害 者 , 十 居其
七 。 , 陈氏是福建人 , 对其家乡有名的 中 药 如 此 贬
斥 , 有理有据 ,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
此外 , 反对将六神曲乱加克破药者还大有人 在 。
如吴仪洛在 《 本草从新 》 中指出: “ 近 今各地有百 草
药及毒药制成 者 , 其 性 酷 烈 , 伤 人 脏 腑 , 断 不 可
服 , ” n J 《 医学真传 》 则云 : “ 婴儿有病 , 必忌面 食 。
此 欺 发 过 之面 , 与酱无异 。 虽有药与草汁 , 并非 健
脾之品 , 用无益也 l ” .[ ,指出了霉变后的面粉原料 是
不利治疗的 。
可是 , 目前生产的建曲仍然存在着前人指出过 的
问题 。 药味多且杂 , 各地药数互异 。 如福建泉州 神曲
投药近 50 味 ( 不计辅料 ) 多 四川所产建曲收药 48 味 ,
上海中药三厂所产建曲减为 25 味 , 北京建曲收药 17 味
等等 。 一味同名中药 , 其组成如此混乱 , 如何能使 之
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呢? 又如何在全国交流其临床治 疗
效果呢 ? 建曲在发酵过程中 ,常有杂菌污染 ,我很怀 疑
其中是否有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 。 在中成药生产 不断
发展的今天 , 对这样的发霉品 ( 本品在贮藏时也极 易
发霉 ) 应该有严格的卫生检验措施 。 以 上 问 题 不 解
决 , 其结果必然是造成人力 、 物力及药品的浪 费 , 且
于临症有害而无益 。
基于古代文献的某些记载和当今建曲生产实际 情
况 , 建议有关方面重新审定建曲的药味建成 , 使 之规
范化 , 有临床实效 , 同时不用或改进建曲的现有发 醉
法 , 或通过严密的检查 , 防止有害物质 的产 生 和 混
入 。 总之神曲药味过多是不恰当的 , 并建议 以神曲为
总名 , 生产不同功效的神曲系列产 .钻 , 如消食 曲、 化
湿曲等。 以上浅见 , 敬请同道指正 。
, 考 文 做
1[ 」俞慎初 : 福建神曲概述 , 中 华 医 史 杂 志 ,
1 2 ( 3 ) : 1 4 5
,
19 8 2
〔2〕 清 . 陈修园编 : 本 草经读 , 上 海 锦 文 堂 出
版 , 民 国十六年
〔幻 清 . 吴仪洛撰 : 本草从新 , 第 256 页 , 上 海
科技出版社 , 1 9 5 8 年新 1版
口 J 清 . 张隐庵释 : 医学真传 , 第 3 页 , 上海娜
文堂印
〔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补编一册 ) , 257 页 , 科学出版社 , 1 9 5 2
5[ 〕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 1。。4 页 , 2 6 4 2
页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 97了
〔6」分类草药性 , 23 页 , 诚德堂藏板 , 宣统三年
( 1 9 1 1 ) 刊
[ 7〕 天宝本草 , 4 页 , 2 6 页 , 光绪二年 ( 1 8 76 )刊
[ 8〕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 四川中 药 志 (一 ) , 6 9 1
页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 9 6。
〔幻 唐慎微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 用本 草 , 168
页 ,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 1 9 5 7
〔1 0」郑金生 : 证类本草中 “ 唐本徐 ” 的考 证 , 浙
江中医杂志 , 1 9 ( 6 ) : 2 8 2 , 1 9 8 4
〔1习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 1 2 9 9 页 , 附图 2 4页 , 人
民卫生出版社校点本 , 1 9了9
〔1 2」重庆市卫生局 : 重庆常用草药手册 , 909 页 ,
1 97 0
〔1 3〕 万县地 区卫生局 : 万县中草药 , 68 页 , 1 9 77
〔1 4 ) 云南文山州卫生局 : 文山中草药 , 26 3 页 , 1 9 7 0
〔 15〕二云南省卫生局 : 云南中草药 , 5 6 4 页 , 2 07 1
[ 1 6〕 广西憧族自治区卫生厅 , 广西中草药 (二 ) ,
5 8 页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z , 6 3
〔 17 〕 赵学敏 : 本草纲目拾遗 , 卷 7 , 商务印书馆 ,
1 9 5 4
仁18」吴其浚 : 植物名实图考 ( 上 ) , 1 8 9 页 , 2 1 3
页 , 中华书局 , 1 9 6 3
〔1 9〕 邹家林等 : 朱砂莲及其伪品的鉴 别 , 四川中
草药通讯 , ( 4 ) , 3 3 , 1 9 7 7
〔20 〕 谢宗万 : 中药材品种论述 (上 ) , 169 页 , 上
海科技出版社 , 196 4
中 药 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