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峨嵋含笑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全 文 :峨嵋含笑 (Michelia Wilsonii Finet et Gagnep)属木兰科含笑
属常绿乔木,树高 20 米,枝叶繁茂,叶色亮绿,四季常青,枝干
挺立,花重瓣,乳黄色,有芳香。 春夏间开花时,黄绿掩映,鲜艳
夺目。 峨嵋含笑为我国特有种。 分布湖北西南部、云南东南部、
贵州及四川,生于海拔 600-2000m 山区林中 ,分布范围狭窄 ,且
零星散生,由于材质优良,常成为滥伐对象。 现分布区植株已越
来越少,又因其结实甚少,更新困难,濒临灭绝,为国家二级保
护树种。 襄樊市保康县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在沟谷、峭壁处有分
布。 2001 年襄樊市林科所从保康引进该树优良枝条,进行嫁接
培育,一年生平均树高 0.8m,地径 1.3cm。
1 栽培地概况
栽培地设在襄樊市林科所,东经 112°10′,北纬 32°10′,海拔
105~120m,土壤为黄土,土层厚度 80~100cm,pH6~6.5,年降雨
量 890mm,年平均气温 16.05℃,无霜期 240 天。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用砧木为 1~2 年生白玉兰,砧木种子采自隆中植物园
白玉兰种子,种条采自保康五道峡峨嵋含笑母树上部向阳生长
的健壮一年生枝条。
2.2 育苗
2.2.1 砧木培育。采摘成熟白玉兰种子去掉种皮洗净沙藏,于 2
月份撒播在整好的苗床上,盖腐殖土,以不见种子为宜。 盖稻
草、浇水,保持湿度。 种子发芽后,揭草,喷洒 0.2%硫酸铜溶液,
防治病害,经常浇水保持湿度。苗木有 5~6 片叶时进行移栽。移
栽株行距 15×30cm。随移栽随浇水,成活后进行松土除草。 喷雾
0.3%磷酸二氢钾,促进生长。
2.2.2 穗条采集。 穗条采集,于上午采集母树枝条,剪去叶片,
枝条截成 20~30㎝长,每 20 根捆成一捆,用苔藓保持湿度,运回
放入冰箱备用。
2.2.3 苗木嫁接。 嫁接时间:3~9 月均可。 芽接最佳时间 7~9 月
或 3~4 月,枝接于惊蛰前芽未萌动前进行。
嫁接方法:芽接以一刀切芽接(稍带木质部),嫁接不受季
节限制,“T”字形芽接在 7~9 月;枝接以劈接、腹接髓心形成层
对接的方法,以劈接效果最好。 芽接、枝接均用塑料薄膜条绑
扎。
劈接将穗条剪成 7~10㎝,基部削成楔形,斜削面 2~2.5㎝,
保留顶芽或侧芽, 将砧木离地面 5㎝处横截, 随即向下纵切一
刀,切口长度与接穗的斜削面相等,将接穗插入切口,一边对准
形成层,用塑料薄膜条绑扎。
一刀切芽接,从芽的上方下一刀,略带木质部,长度 1.5~2
㎝,再在芽下部横切断皮层,连接到纵切口;在砧木 5㎝处下刀,
深达木质部,切面略长于芽片,将芽片插入,砧木上面露白,绑
扎时接芽外留。
2.2.4 嫁接管理。 芽接成活前后,应勤除砧芽,成活后,芽抽出
5cm 时,应及时解绑,芽接苗易偏冠,需用木棍扶干,在接穗抽梢
长 5~7㎝时,在接口处剪去以上砧木。枝接视苗木愈合生长状况
而定,生长健壮的抽枝 10cm,应及时解绑,以免勒伤树皮,引起
断苗。
2.2.5 苗木移植。 嫁接的 1 年生小苗,要进行移植,带土上山造
林。株行距 3×3m,挖窝 60×60×60cm。栽后浇定根水,剪去部分枝
叶,确保成活。生长期进行抚育管理。用于园林绿化的在苗圃培
育大苗,株行距 1.5×1.5m。带土移栽不需要挖大窝。栽后加强管
理,每年穴施一次复合肥 100~200g,视树的大小而定。
2.2.6 病虫害防治。 引种栽培 8 年来,尚未发生严重的病虫危
害。 仅有少数叶片有金龟子成虫啃食,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
可进行人工捕杀或喷洒乐果进行防治。
3 结果与分析
峨嵋含笑芽接苗当年高生长量达 50cm, 枝接生长量 70~
80cm,用开花植株的枝条做接穗 2~3 年即可开花。 8 年生树高
最高可达 6.0m,胸径 8.9cm,树形紧凑,枝叶繁茂。
物候期 2 月下旬, 芽开始萌动,3 月上旬叶芽展开,9 月中
旬停止生长。
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表现为:在山坡中部,生长量低于山
坡下部,在粘重土壤条件下生长不良。 山坡下部沙质壤土,生长
表现良好。
峨嵋含笑产地属鄂西北山地季风气候,引种在(下转 P128)
峨嵋含笑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谷凤平,刘 同,王俊青,解志军,冷 英
(湖北省襄樊市林业研究所,湖北 襄樊 441053)
[摘 要]峨嵋含笑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种子稀少。 为培育苗木,以白玉兰做砧木,嫁接峨嵋含笑成活率达 90%
以上,在低山栽培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等优点。 其树冠紧凑,树形优美,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关键词]峨嵋含笑;嫁接育苗;栽培技术
谷凤平,等:峨嵋含笑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实用技术
-197-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年第 20 卷第 12 期(总第 235 期)
(上接 P197)鄂北低山丘陵,造林地处于南阳盆地缺口,冬季比
较寒冷,引种以来尚未发生冻害。 说明随着气候的变暖,分布范
围可以逐渐北移。
4 小结与讨论
峨嵋含笑为国家保护树种,数量极少,通过嫁接繁殖,对这
一物种有效地进行了异地保护, 为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依
据。
峨嵋含笑属常绿阔叶树种,树冠紧凑,枝直立性强,花黄色
芳香,观赏价值高,可作为园林绿化树种进行推广。
峨嵋含笑属乔木树种,通过栽培比较,生长速度高于深山
含笑,其木材力学性质和经济价值尚待研究。
作者简介:
谷凤平,女,工程师,本科,供职于襄樊市林科所,主要从事珍稀树种研
究。
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矿产资源管理数据库和地质基础数据库
之一,在矿产资源管理与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这类矿
产储量数据库主要是实现了对矿产储量的非空间数据的管理,
尚未涉及与矿产资源产地和分布有关的各种地学空间信息,因
此难以实现人机交互的矿产资源储量空间分布信息查询 、统
计、综合分析和科学可视化(visualization)。 而这些功能对于实现
矿产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管理的决策水平是
不可缺少的。 直到 20 世纪末,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还仍旧处于纯
手工方法计算的局面。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基于 GIS 技术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系统,已经实现了储量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及资源规划数据的
叠加显示、网络共享,以及分析总结储量规律,动态监督管理资
源储量,建立三维资源储量管理空间数据库等功能,为矿产资
源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平台,方便管理部门使用,提供社会服务。
2.4 矿山动态监测与预警
预警系统已在森林、 耕地及海洋等资源管理中得到应用,
但在矿产资源的管理中应用较少。 矿山的不合理开采,易造成
资源毁损、地质灾害增多和环境污染,危及人类社会的发展。 越
来越多的矿山管理人员,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发矿产资源管
理信息系统的同时,也考虑到加入动态监测与预警模块。 侯运
炳等建立的通用报警系统,是把报警功能独立于其他业务子系
统,封装为单独的软件组件,通过对报警信息表的轮流查询和
在应用系统中显示报警提示的方法, 实现应用系统的报警功
能,并对应用系统的报警信息统筹处理。
2.5 数字矿山
自 1999 年提出了“数字矿山”(Digital Mine 简称 DM)概念以
来,DM 的思想已深入人心,DM 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已悄然兴
起。 DM 是用多媒体和模拟仿真虚拟技术,进行多维数字化、网
络化、可视化的技术系统,是对真实矿山的数字化再现。 国内外
专家和学者在数字矿山或者智能矿山方面, 做了大量研究工
作,并取得丰硕成果。 加拿大国际镍公司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
在数字化矿山的基础上研究遥控采矿技术,开发了一个能在地
下获取定位数据的名为“Horta”的装置。将该装置安装在地下观
测车上, 利用激光陀螺仪和激光扫描仪扫描矿山巷道的断面,
产生巷道的三维结构图,实现从地面对地下镍矿的采、掘、运等
活动进行远距离控制。 近年来,我国矿山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进行了采矿机器人、矿山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地学模拟、矿山虚
拟现实、GPS 定位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3 GIS应用展望
GIS 技术在矿产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已取得了一定
成果,但还有很大差距,今后应加大研究力度,针对矿产行业的
特点,对 GIS 理论、技术和实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政府、企业
应高度重视和联合投入,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矿山企业之间
优势互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矿山的信息化、数字化战略,
力争实现矿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矿山的高度信息
化、自动化、智能化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 吴景勤.GIS 在地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地矿测绘,2003,19
(4):42-45.
[2] 陈石羡.地理信息系统在金属矿产预测中的应用[J].地质找矿论
丛,1998,13(1):74-83.
[3] 任效颖.国家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国土资源信息
化,2005,(2):10-12
[4] 夏荣富.走向 21 世纪的地学与矿产资源[C].中国全国矿产储量数
据库.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176-179.
[5] 周竹生,杨鹰,张赛民.矿产资源储量评价分析系统开发[J].湖南科
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4):18-20.
[6] 沈红心,周晓婷,王爱成.矿产资源开发预警系统研究[J].浙江大学
学报(理学版),2005,32(6):663-673.
[7] 侯运炳,张东站,冯述虎.矿山管理信息系统的同用报警系统[J].北
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25(1):15-17.
[8] 李一凡.数字矿山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武汉:中国科学院武
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3-6.
[9] 张新,赵红蕊,陈宜金.人类可持续发展与“数字矿山”研究[J].东北
测绘,1999,22(4):5-6.
[10] 僧德文,李仲学,李春民,等.矿床的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与系统
[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26(5):453-456.
作者简介:
姜慧(1975—),女,江西上饶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 GIS 应用工作。
邹建平(1973—),男,江西南康人,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工作。
科教园地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