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五叶木通藤茎甾体和三萜成分研究



全 文 :五叶木通藤茎甾体和三萜成分研究
刘桂艳 1 郑 健2 余振喜1 张 继 2 林瑞超 2*
(1.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北京 100050)
  摘要 从五叶木通 AkebiaquinataDecne.藤茎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 其结构分
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 )、Δ5, 22豆甾醇(Ⅱ)、齐墩果酸(Ⅲ)、常春藤皂苷元(Ⅳ)、胡萝卜苷(Ⅴ)、Δ5 , 22豆甾醇-3-O-β-
D-吡喃葡萄糖苷(Ⅵ )。化合物Ⅵ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五叶木通;Δ5 , 22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
  五叶木通 AkebiaquinataDecne.为木通科木通
属植物 ,该属植物全世界共有 4种 ,分布在中国 、日
本 、朝鲜。我国有 3种和 2变种 ,分布以长江流域为
主 〔1〕。中国药典收载药材木通来源为木通(俗称五
叶木通)A.quinataDecne.、三叶木通 A.triforliata
Koidz.或白木通 A.trifoliatavaraustralisRehd.的干
燥藤茎 ,具有清热利尿 、活血通脉之功效 ,主治小便
短赤 、淋浊 、水肿 、胸中烦热 、风湿痹痛 、乳汁不通等
证 〔2〕。药理研究表明 ,木通具有利尿 、抗菌和抗肿
瘤活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63年版以前收载了
木通科木通 ,自 1977年版以后收载的是马兜铃科关
木通。鉴于关木通缺乏历史应用考证以及关木通中
含有的马兜铃酸引起的肾脏毒性 ,从 2000年版增补
本开始 ,中国药典恢复收载了木通科木通 。目前国
内对五叶木通的化学成分未见研究报道 ,为此 ,我们
对五叶木通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 ,本文从五叶木通
的 80%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6
个化合物 ,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为:β-谷甾
醇(Ⅰ)、Δ5, 22豆甾醇(Ⅱ)、齐墩果酸(Ⅲ)、常春藤皂
苷元(Ⅳ)、胡萝卜苷(Ⅴ)、Δ5, 22豆甾醇-3-O-β-D-吡
喃葡萄糖苷(Ⅵ ),其中化合物 Ⅵ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
中分离得到 。
1  仪器与试药
X-5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产 ,温度计未校正),
AutospecVitims-Tof和 Q-Trap质谱仪 , VarianInova-
500核磁共振仪 , B-686型中压制备液相色谱仪(瑞
士 BUCHI公司)。柱层析硅胶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
产 , D-101大孔吸附树脂由天津农药总厂生产 ,所用
试剂为化学纯和分析纯。实验材料采自安徽省铜陵
县董店乡 ,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张继副主任
药师鉴定为五叶木通 AkebiaquinataDecne.的藤茎 。
2  提取分离
将干燥的五叶木通藤茎 6.5 kg,切段后用 80%
乙醇回流提取 3次 ,每次 2 h,合并提取液 ,减压浓缩
得浸膏 965 g。浸膏用水混悬 ,分别用二氯甲烷和正
丁醇萃取 ,得二氯甲烷浸膏 60 g、正丁醇浸膏 250g。
二氯甲烷浸膏(60 g)经减压硅胶柱色谱分离 ,石油
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 9个组分 。对第 2、3、4、5
组分经中压硅胶柱色谱分离 ,石油醚 -氯仿-乙酸乙
酯洗脱 ,得化合物Ⅰ 、Ⅱ 、Ⅲ、Ⅳ。对第 8、9组分进行
中压硅胶柱色谱分离 ,氯仿 -乙酸乙酯 -甲醇洗脱 ,得
化合物Ⅴ 、Ⅵ 。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Ⅰ:白色针状结晶(EtOAc), mp:137 ~
138℃, Libermann-Burchard反应呈阳性 , Molish反应
呈阴性。与 β-谷甾醇共薄层 , Rf值及显色行为完全
一致 , 混合熔点不下降。 FAB-MSm/z:415 [ M+
H] + , 397[ M-0H] +。故确定化合物 Ⅰ为 β -谷甾醇 。
化合物 Ⅱ:白色针状结晶(EtOAc), mp:136 ~
138℃, Libermann-Burchard反应呈阳性 , Molish反应
呈阴性。 FAB-MSm/z:413 [ M+H] +, 395 [ M-
OH] +。结合 NMR数据推出分子式 C29 H48 O。1H-
NMR(500MHz, CDCl3), δ:5.35(1H, d, J=4.5Hz,
H-6), 5.15(1H, dd, J=8.5、 15.5Hz, H-22), 5.01
(1H, dd, J=8.5、 15.0Hz, H-23), 3.52(1H, m, H-
3)。13C-NMR(125MHz, CDCl3 )δ:37.5(C-1), 31.9
(C-2), 72.0(C-3), 40.0(C-4), 141.0(C-5), 121.9
(C-6), 32.1(C-7), 32.1(C-8), 50.4(C-9), 36.8(C-
10), 21.3(C-11), 42.5(C-12), 42.5(C-13), 57.0
(C-14), 24.5(C-15), 28.5(C-16), 56.3(C-17), 12.
2(C-18), 19.6(C-19), 36.4(C-20), 19.0(C-21),
138.5(C-22), 129.5(C-23), 46.1(C-24), 29.4(C-
25), 20.1(C-26), 19.2(C-27), 23.3(C-28), 12.1
(C-29)。13C-NMR数据与文献 〔4〕中豆甾醇对照基本
一致 ,故确定化合物 Ⅱ为 Δ5, 22豆甾醇 。
化合物 Ⅲ:白色针状结晶(MeOH), mp:305 ~
307℃, Libermann-Burchard反应呈阳性 , Molish反应
呈阴性。 EI-MSm/z:456[ M] + , 248, 203,结合 NMR
数据推出分子式 C30 H48 O3。1H-NMR(500MHz,
·1060· 中药材第 28卷第 12期 2005年 12月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5.12.007
C5D5N), δ:5.48(1H, brs, H-12), 3.42(1H, m, H-
3), 0.88(3H, s, H-26), 0.93(3H, s, H-24), 0.99
(3H, s, H-25), 1.01(3H, s, H-29), 1.03(3H, s, H-
30), 1.20(3H, s, H-23), 1.27(3H, s, H-27)。13 C-
NMR(125MHz, C5D5N)δ:39.3(C-1), 28.5(C-2),
78.4(C-3), 39.7(C-4), 56.2(C-5), 19.2(C-6), 33.
6(C-7), 40.1(C-8), 48.5(C-9), 37.7(C-10), 24.1
(C-11), 122.9(C-12), 145.5(C-13), 42.5(C-14),
28.7(C-15), 24.1(C-16), 47.0(C-17), 42.4(C-
18), 46.8(C-19), 31.3(C-20), 34.6(C-21), 33.6
(C-22), 29.1(C-23), 16.9(C-24), 15.9(C-25), 17.
8(C-26), 26.5(C-27), 180.5(C-28), 33.6(C-29),
24.2(C-30)。NMR数据与文献〔5〕中的齐墩果酸对
照基本一致 ,故确定化合物 Ⅲ为齐墩果酸 。
化合物Ⅳ:白色针状结晶 (MeOH), mp:331 ~
333℃, Libermann-Burchard反应阳性 , Molish反应呈
阴性。 EI-MSm/z:472 [ M] + , 395, 248, 203, 结合
NMR数据推出分子式 C30H48O4。1H-NMR(500MHz,
C5D5N)δ:5.49(1H, brs, H-12), 4.18(2H, m, H-
23), 3.71(1H, m, H-3), 0.92(3H, s, H-26), 0.96
(3H, s, H-24), 0.99(3H, s, H-25), 1.02(3H, s, H-
29), 1.04(3H, s, H-30), 1.23(3H, s, H-27)。13 C-
NMR(125MHz, C5D5N)δ:38.8(C-1), 27.6(C-2),
73.5(C-3), 42.9(C-4), 48.6(C-5), 18.6(C-6),
32.9(C-7), 39.7(C-8), 48.2(C-9), 37.2(C-10),
23.7(C-11), 122.6(C-12), 144.8(C-13), 42.2(C-
14), 28.3(C-15), 23.7(C-16), 46.6(C-17), 42.0
(C-18), 46.4(C-19), 30.9(C-20), 34.2(C-21),
33.2(C-22), 68.0(C-23), 13.1(C-24), 15.9(C-
25), 17.5(C-26), 26.2(C-27), 180.2(C-28), 33.2
(C-29), 23.8(C-30)。 NMR数据与文献 〔5〕中的常
春藤皂苷元对照基本一致 ,故确定化合物Ⅳ为常春
藤皂苷元。
化合物Ⅴ:白色粒状结晶 (MeOH), mp:290 ~
292℃, Libermann-Burchard反应和 Molish反应均呈
阳性。 NMR数据与文献 〔6〕报道的胡萝卜苷数据对
照基本一致 。与对照品胡萝卜苷共薄层色谱 , Rf值
及显色行为完全一致。故确定化合物 Ⅴ为胡萝卜
苷 。
化合物 Ⅵ :白色粉状结晶 (MeOH), mp:277 ~
279℃, Libermann-Burchard反应和 Molish反应均呈
阳性。薄层酸水解检出葡萄糖。 FAB-MSm/z:597
[ M+Na] +, 413, 395 ,结合 NMR数据推出分子式
C35H58 O6。1H-NMR(500MHz, C5D5N)谱 δppm5.33
(1H, d, J=3.5Hz)、5.22(1H, dd, J=9.0, 15.0Hz)
和 5.06(1H, dd, J=9.0, 15.0Hz)为 3个烯氢质子 ,
表明含有 2个双键;3.92 ~ 5.05示含有糖基 ,根据
糖端基质子 5.05(1H, d, J=7.5Hz)的偶合常数可
以判断为 β构型。13C-NMR(125MHz, C5H5N)显示
34个碳信号 ,有 1个重叠峰 ,共 35个碳信号 ,其中
δ140.9和 δ121.9是典型的 Δ5(6)甾醇类化合物双键
碳信号;δ138.8和 δ129.5是甾醇类化合物的 22, 23
双键碳信号;δ62.9、 71.7、 75.4, 78.1、78.5、 102.6
为葡萄糖碳信号。 δ78.6示与氧相连的苷元 3位碳
信号。13 C-NMR(125MHz, C5H5N)δ:37.0(C-1),
30.3(C-2), 78.6(C-3), 39.4(C-4), 140.9(C-5),
121.9(C-6), 32.1(C-7), 32.2(C-8), 50.4(C-9),
37.5(C-10), 21.3(C-11), 42.4(C-12), 42.5(C-
13), 56.8(C-14), 24.5(C-15), 28.6(C-16), 56.3
(C-17), 12.2(C-18), 19.4(C-19), 36.4(C-20),
19.0(C-21), 138.8(C-22), 129.5(C-23), 46.1(C-
24), 29.5(C-25), 20.0(C-26), 19.2(C-27), 23.4
(C-28), 12.0(C-29), 102.6(C-1′), 75.4(C-2′),
78.5(C-3′), 71.7(C-4′), 78.1(C-5′), 62.9(C-6′)。
NMR数据与文献 〔7〕中的 Δ5, 22豆甾醇 -3-O-β -D-吡喃
葡萄糖苷对照基本一致 。
*通讯作者
参 考 文 献
1 应俊生 ,陈德昭编著 .中国植物志(第 29卷).北京:科
学出版社 , 2001∶4
2 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第三册).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 , 1999∶330
3 刘桂艳 ,等 .木通属植物木通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概况 .中国药学杂志 , 2004, 39(5)∶330
4 王岩 ,等 .显齿蛇葡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材 , 2004, 25
(4)∶254
5 于德泉 ,等 .分析化学手册(第七分册).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 , 1999∶428, 796
6 孙红祥 , 等 .落新妇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02, 27(10)∶751
7 M.Sarwar, etal.OleaneneandStignasterolDerivativesfrom
Ambromaaugusta.Phytochemistry, 1996, 41(4)∶1197
(2005-01-26收稿
2005-09-20修回)
·1061·中药材第 28卷第 12期 2005年 12月
StudyonSterolsandTriterpenesfromtheStemsofAkebiaquinata
LiuGuiyan1 , ZhengJian2 , YuZhenxi2 , ZhangJi2 , LinRuichao2
(1.Beij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Bejing100029;2.NationalInstitutefortheControlofPharmaceutical&Biolog-
icalProducts, Beijing100050)
Abstract TheethanolextractfromAkebiaquinatawasseperatedbydichloromethane, n-butanolinsequence.Sixcompoundswere
isolatedandidentifiedasβ-sitosterol(Ⅰ ), Δ5, 22 stigmasterol(Ⅱ), oleanolicacid(Ⅲ), hederagenin(Ⅳ), daucosterol(Ⅴ), Δ5 , 22 stig-
masterol-3-O-β-D-glycopyranoside(Ⅵ ).CompoundⅥ wasisolatedfromAkebiaplantsforthefirsttime.
Keywords Akebiaquinata;Δ5, 22 stigmasterol-3-O-β-D-glycopyranoside
RP-HPLC制备色谱法分离淡豆豉中高纯度异黄酮苷元
曲丽萍 宓鹤鸣 范国荣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 ,上海 200433)
  摘要 淡豆豉经大孔树脂柱色谱初步分离纯化 ,采用 RP-HPLC制备色谱法 , 乙腈-水-冰醋酸(35∶65∶1, v/v/v)
为流动相 , 流速 3.0 ml/min, 检测波长 260 nm。结果表明 ,在 30min内快速分离到大豆素 、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 ,产
物纯度均达到 99%以上。
关键词 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大孔树脂;淡豆豉;异黄酮苷元
  淡豆豉 SemenSojaePraeparatum是由大豆的成
熟种子和青蒿 、桑叶等中药经发酵加工而成的制品 ,
始载于 《名医别录 》,历版中国药典均有记载 。本品
具有解表除烦 、宣发郁热等功效 。研究表明 ,大豆异
黄酮(soybeanisoflavones)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
有明显的抗氧化 、防癌抗癌 、防治心血管疾病 、减缓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作用 ,广泛用于食品 、医药等领
域 〔1 ~ 3〕 ,经发酵处理后大豆异黄酮中游离型苷元的
含量明显提高 ,而游离型大豆异黄酮比结合型大豆
异黄酮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4〕。分离纯化大豆异
黄酮的方法有硅胶柱色谱法 、聚酰胺色谱法和高速
逆流色谱法等〔5 ~ 7〕 ,本文旨在采用 RP-HPLC制备色
谱的方法从淡豆豉中分离得到异黄酮苷元大豆素 、
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纯品。该法简便易行 ,产物纯
度高。
1  仪器与试剂
Waters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 515泵 ,
2487检测器 , N2000色谱工作站(浙江大学智能信
息研究所)。 SHIMADZU-10A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
仪包括 LC-10ADVP泵 , SPD-10AVP检测器 , CTO-
10ASVP柱温箱 , N2000色谱工作站。
大豆素 、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对照品含量均≥
99%,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乙腈为色
谱纯(德国 Merck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分析条件:LichrospherC18分析色
谱柱 (6.0 ×150 mm, i.d.5 μm),乙腈-水-冰醋酸
(45∶55∶1, v/v/v)为流动相 ,流速 1.0 ml/min,进样
量 20 μl,柱温为室温 ,紫外检测波长 260 nm。
制备条件:YWGC18半制备色谱柱(10.0×200
mm, i.d.10 μm),乙腈 -水 -冰醋酸(35∶65∶1, v/v/v)
为流动相 ,流速 3.0 ml/min,进样量 750 μl,柱温为
室温 ,紫外检测波长 260nm。
2.2 异黄酮苷元样品的制备 将淡豆豉药材烘干
至恒重 ,粉碎后过筛 ,称取 500 g置于索氏提取器
中 ,用 2000 ml石油醚水浴回流抽提 8 h,除去其中
油性成分 。将脱脂烘干的药材 ,用 75%乙醇回流提
取 3次 ,每次 2 h,过滤合并提取液 ,并减压浓缩得浸
膏。将 400 ml浸膏加纯水超声溶解后 ,进行 1300
大孔树脂柱层析 ,依次用水 、20%、40%、50%、75%
和 95%乙醇梯度洗脱 ,收集 75%乙醇洗脱液 ,合并
洗脱液 ,减压浓缩至干 ,用乙腈溶解后 ,作为制备色
谱用样品 。
2.3 制备色谱分离 将所得样品溶液每次进样
750 μl,根据检测结果收集流出液 ,冷冻干燥后得到
制备目标产物大豆异黄酮苷元:大豆素 、大豆黄素和
染料木素 。制备色谱图见图 1。对此三种成分进行
HPLC纯度检测 ,均在 99%以上。
3 结果和讨论
为得到适合于制备HPLC的样品物 ,样品的预
·1062· 中药材第 28卷第 12期 2005年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