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甜竹不同方法施肥的效果研究



全 文 : 2016年5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9期
收稿日期:2016-04-12
作者简介:吴以专(1970—),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与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黄甜竹不同方法施肥的效果研究
吴以专
(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福建 尤溪365100)
摘要:为探索提高黄甜竹经济效益的施肥模式,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设施用尿素5kg/亩、10kg/亩、复合
肥15kg/亩、22.5kg/亩、30kg/亩五个处理,分两次施肥:第1次施肥在出笋前一年11月施孕笋肥,第2次
在出笋当年施催笋肥。结果表明:黄甜竹笋产量高,达11229~17263kg/hm2,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不同
施肥方法的效果明显,达到极显著水平,出笋数量和笋产量依次为施用复合肥30kg/亩>尿素10kg/亩>
复合肥22.5kg/亩>尿素5kg/亩>复合肥15kg/亩。新竹生长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黄甜竹;施肥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S7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034-02
1 引言
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为禾本科竹亚科酸竹属,
复轴型地下茎,竹杆直、节间长、竹壁厚,是良好的竿用
材料[1]。其发笋率高,笋期3月中旬至5月上旬,笋质
鲜嫩甘甜,可加工笋干,是夏季优良笋用竹种。黄甜竹
产笋量大,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需要进行施肥来补充
营养成分[2]。尤溪县汤川乡分布有较多的黄甜竹林,其
生长在海拔300~600m之间,长期以来由于粗放经营,
立地条件差别较大,各地块的土壤肥力不同,现有的黄
甜竹生长参差不齐,本人通过对黄甜竹进行施肥试验,
总结施肥对黄甜竹生长的影响,为今后生产提供指导。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立在尤溪县汤川乡溪滨村下村山场,地理
座标为东经118°29′20″~118°29′50″,北纬26°09′20″~
26°09′45″。面积3hm2,海拔450~470m,坡向东南,坡
度10~18°。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7.9℃,1月份平均气温7.9℃,7月份平均气温26.5℃,
≥10℃的积温3680℃,年均降水量1300~1600mm,
年日照时数平均2000h左右,年蒸发量1300mm左右,
年无霜期约300d,相对湿度81%左右,土壤为黄红壤,
土层深厚,立地条件Ⅰ类。试验地设在地势平缓黄甜竹
生长均匀的坡面上,黄甜竹立竹度为2400株/hm2 左
右,平均胸径为5cm,竹龄组成为1、2度竹各占35%,3
度竹占30%。试验前对土壤进行本底调查,其养分状
况为:有机质含量38.2g/kg、全氮2·15g/kg、全磷
0.63g/kg、全钾26.1g/kg、水解氮163mg/kg、速效磷
3.8mg/kg、速效钾118.6mg/kg,pH值为5.2。
3 试验方法
3.1 试验设计
试验肥料为俄罗斯进口的阿康牌复合肥N∶P∶K
为16∶16∶16和国产的尿素含 N 46%。试验实施采
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区组设在竹林密度相近的同一坡
位上,实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施用尿素5kg/亩、10
kg/亩、复合肥15kg/亩、22.5kg/亩、30kg/亩,每处理
重复3次[3]。每个小区面积667m2,试验时间为第1次
施肥时间2012年11月,第2次施肥时间为2013年2
月。各处理小区之间设15m宽的隔离带。
3.2 作业方法
第1次施肥2012年11月开始,先对试验地进行全
面锄草,再对需要施肥的试验地块进行开沟施肥,沿等
高线方向每隔2m开一条水平沟,沟深15cm,施肥后
覆土。第2次施肥于2013年2月对试验地进行穴状施
肥,在距离每株黄甜竹20cm处挖一个月牙形小沟,沟
深约15cm,施肥后覆土[4]。
3.3 调查方法
于2013年3月10日对试验地开始出笋调查,每5
d调查1次,一直调查至出笋结束。调查时在每个样地
中心区域随机取样15m×15m样方进行调查,每个样
方除在4月上、中旬出笋盛期留30个健壮笋外,其余笋
全部挖出称重,每次调查样方的出笋个数和出笋的重
量,分别统计每个样方的总出笋量[5]。2013年10月20
日对试验地进行成竹调查,调查新竹数量和胸径[6]。
4 结果分析
4.1 不同施肥方法的鲜笋数量和产量调查
在样地中施肥尿素5kg/亩、尿素10kg/亩、复合肥
15kg/亩、复合肥22.5kg/亩、复合肥30kg/亩,不同施
肥方法生长的鲜笋数量和产量调查结果见表1。
4.2 不同施肥方法对出笋数量的影响分析
由表1可知:样地施复合肥30kg/亩的出笋数量最
多,样方出笋820个,折36430个/hm2,施复合肥15kg/
亩的出笋数量最少,样方出笋658个,折29244个/hm2,
不同施肥方法的出笋数量依次为复合肥30kg/亩>尿
素10kg/亩>复合肥22.5kg/亩>尿素5kg/亩>复合
43
DOI:10.16663/j.cnki.lskj.2016.09.016
 吴以专:黄甜竹不同方法施肥的效果研究 植物与植被
表1 不同施肥方法的样方鲜笋数量和产量调查结果
处理

出笋数/个 笋重量/kg

出笋数/个 笋重量/kg

出笋数/个 笋重量/kg
平均
出笋数/个 笋重量/kg
尿素5kg/亩 669  246.4  705  283.8  689  210.1  688  280.1
尿素10kg/亩 784  364.2  741  318.2  847  390.8  791  357.7
复合肥15kg/亩 663  266.9  630  238.7  681  253.0  658  252.9
复合肥22.5kg/亩 734  308.5  821  340.4  747  391.9  767  313.6
复合肥30kg/亩 780  367.5  816  386.6  863  412.3  820  388.8
肥15kg/亩。经方差分析F=9.81** >F0.01(4,8)=
7.01,5种施肥方法对黄甜竹施肥后的出笋数量的差异
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7],详见表2。
表2 五种施肥方法出笋数量方差分析
变差
来源
离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Fа
处理 57045  4  14261 9.81** F0.01(4,8)=7.01
区组 3913  2  1956  1.34  F0.05(2,8)=4.46
误差 11629  8  1454
总和 72587
  施肥量为尿素5kg/亩与复合肥15kg/亩的含 N
量相近,尿素10kg/亩与复合肥30kg/亩的含 N量相
近,经初步分析可见,施用肥料的含 N量较少时,施用
尿素的出笋量较多,施用肥料的含N量充足时,施用复
合肥的出笋量较多。
4.3 不同施肥方法对笋产量的影响分析
由表1可知:样地施复合肥30kg/亩的笋产量最
大,样方笋产量388.8kg,折17263kg/hm2,施复合肥
15kg/亩的笋产量最大,样方笋产量252.9kg,折11229
kg/hm2,不同施肥方法的笋产量依次为复合肥30kg/
亩>尿素10kg/亩>复合肥22.5kg/亩>尿素5kg/亩
>复合肥15kg/亩。经方差分析F=12.12**>F0.01(4,
8)=7.01,五种施肥方法对黄甜竹施肥后的笋数量的差
异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详见表3。
表3 五种施肥方法笋产量方差分析
变差
来源
离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Fа
处理 36862.7  4  9215.7 12.12** F0.01(4,8)=7.01
区组 1287.6  2  643.8  0.85  F0.05(2,8)=4.46
误差 6083.5  8  760.4
总和 44233.8
  由于施肥量为尿素5kg/亩与复合肥15kg/亩的含
N量相近,尿素10kg/亩与复合肥30kg/亩的含 N量
相近。施用肥料的含 N量较少时,施用尿素的笋产量
较高,随着施肥的含 N量增加,笋产量也提高,施用肥
料的含N量充足时,施用复合肥的笋产量较高。
4.4 不同施肥方法的新竹数量和胸径调查
在样地中施肥尿素5kg/亩、尿素10kg/亩、复合肥
15kg/亩、复合肥22.5kg/亩、复合肥30kg/亩,不同施
肥方法生长的新竹数量和胸径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施肥方法的样方鲜笋数量和产量调查结果
处理

出笋数/个 笋重量/kg

出笋数/个 笋重量/kg

出笋数/个 笋重量/kg
平均
出笋数/个 笋重量/kg
尿素5kg/亩 30  5.2  30  4.5  29  4.8  29.7  4.83
尿素10kg/亩 30  5.3  29  4.9  30  4.7  29.7  4.97
复合肥15kg/亩 30  4.9  30  4.6  29  5.2  29.7  4.9
复合肥22.5kg/亩 30  5.4  30  4.8  30  4.9  30  5.03
复合肥30kg/亩 30  4.8  30  5.0  30  5.5  30  5.1
  由表4可知,由于每个样方中的留笋数量较少,统
一为30个,除个别遭虫害外,均能生长成竹,而且竹林
施肥后,肥力充足,新笋生长正常,新竹的胸径也基本一
致,无明显差异。
5 结论与讨论
(1)黄甜竹是优良的笋竹两用竹种,竹材是良好的
竿用材料,笋味甘甜,笋质脆嫩,笋产量高,达11229~
17263kg/hm2,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不同施肥方法的出笋数量和笋产量依次为复合
肥30kg/亩>尿素10kg/亩>复合肥22.5kg/亩>尿
素5kg/亩>复合肥15kg/亩。五种施肥方法对黄甜竹
的出笋数量和笋产量的影响效果明显,达到极显著
水平。
(3)不同施肥方法的新竹生长无明显差异,原因是
每个样方中的留笋数量统一为30个,除个别遭虫害外,
均能生长成竹,而且竹林施肥后,肥力充足,新笋生长正
常,新竹的胸径也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黄克福.竹林培育技术[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93:162
~184.
[2]陈松河,郑清芳.黄甜竹笋用林丰产培育技术模式的研究[J].竹子
研究汇刊,2001,20(1):61~67.
[3]洪 伟,吴承祯.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13~18.
[4]陈存及.毛竹林生态培育[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6,16(2):188
~192.
[5]丁新新,吴承祯,洪 伟,等.毛竹林丰产施肥技术研究[J].防护林
科技,2009(2):56.
[6]何林,潘心禾,傅 冰,等.黄甜竹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发育规
律研究.浙江林业科技,2010,30(5):83~86.
[7]北京林学院.数理统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184
~185.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