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珍稀花卉植物猬实物候学观察及栽培技术



全 文 :文章编号:1002-1302(2003)05-0076-02
珍稀花卉植物猬实物候学观察及栽培技术
李智选 , 杨 静 , 赵大鹏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关键词:猬实;珍稀植物;物候学;栽培繁殖
  中图分类号:S685.990.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3-05-04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1JK106)。
作者简介:李智选(1959-),男 ,陕西合阳人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植
物保护生物学、植物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Tel:(029)8302411;E-
mail:zxli5910@yahoo.com.cn。
致谢: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胡正海教授在本论文撰写时给予了悉心
指导与帮助 ,谨表谢意。
  猬实(Kolkwitzia amabilis Graebn)是德国植物学家
Richard Kolkwitz 1901年发现并命名的中国特有的忍
冬科(Caprifoliaceae)单种属植物 ,被列为中国稀有三
级重点保护植物[1] 。它为落叶灌木 ,植株紧凑 、树干
丛生 、花序紧簇 、花大色艳 ,盛开时繁花似锦 ,它作为
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木已引起园林界的极大
关注 。猬实的花期为 5 ~ 6月 ,果期为 9 ~ 10月。鉴
于猬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和作为园林观赏植物 、
北方造林树种的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 ,以及目前该种
已处于濒危的情况 ,因此对其物候学 、生物学特性及
珍稀原因等研究很有必要 。同时对《陕西省山川秀美
工程规划》“林上山 、粮下山入川入沟”治理水土流失 、
保护生态环境方略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新西北工程
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观测材料采自西安植物园与西北大学果园
两处 。首先 ,对猬实周围的土壤进行取样 ,并对土壤
的P 、K 、N及 pH 值进行测定 。其次 ,采集及观测日期
从2002 ~ 2003年3月上旬到 5月上旬 ,每隔 3 ~ 4d观
测温度变化 ,取平均值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另外 ,结
合1991~ 1992年的实验记录 ,观察 、测量猬实生长器
官花(蕾)长度随时间的变化 ,科学地运用温度 、降水
等物候学现象 ,对其栽培方法提出建议 。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境土壤的理化性质
猬实适宜生长在 pH 值为 5.0 ~ 6.0的微酸性褐
土及堤土上。土壤有机质构成了猬实营养的重要碳
源和氮源 ,水对猬实维持生命起着重要作用。
2.2 生境的气候状况
图1 、图2分别为观察点温度变化 、猬实花长变化
规律曲线。从图 1、图 2可看出 ,3月份气温缓慢升
高 ,猬实的花长变化趋于直线型。4月份气温变化较
大 ,对猬实的生长快慢有一定影响。4 月上旬气温
低 ,猬实生长缓慢 ,花长变化不大;4月中旬气温较高 ,
花蕾长度增长较快;4月下旬没有明显降温 ,花生长
稳定 。5月份温度变化不大 ,猬实生长进入盛花时
期 ,花长变化不大。
—76— 江苏农业科学 2003年第 5期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03.05.031
2.3 猬实的物候学特征
猬实顶芽在每年的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开始萌
动分化成幼叶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 ,叶渐渐展开 ,同
时进入生殖生长时期。4月上中旬 ,茎顶部与侧生短
枝的圆锥复花序原基形成 ,随后花蕾出现。4月中旬
为开花始期 ,贴近的两花组成的聚伞花序呈伞房状 ,
总花梗长 1.0 ~ 1.5cm ,一朵着生于另一朵花萼的中
部 ,两花的花萼筒下部常常紧贴。4月下旬至 5月上
旬为盛花期。不同植株开花时期不同步 ,开花期可持
续20d左右 。至5月上旬或 5月中旬进入开花末期 ,
接着进入结果期。7月至 8月为果实成熟期 ,两枚瘦
果状干果合生 ,外被黄色刺刚毛 ,先端具伸长而宿存
的5萼齿 。11月上旬开始落叶 ,落叶末期为 11月下
旬。
3 栽培建议
由以上观察的猬实物候学特点与生长发育特性 ,
就其栽培与繁殖提出以下建议:(1)应在 2月下旬萌
动期前与4月上旬开花期以前加强灌溉和施肥。(2)
猬实对温度要求不很严格 ,可室外过冬 ,开花期应保
持在 10 ~ 22℃,开出的花朵更为鲜艳。(3)若需控制
株高 ,应修除枯弱枝条。(4)猬实种子发育不完全或
果实内无种子 ,因而有性生殖受到限制 。建议应用分
枝与扦插繁殖。扦插时间应选择在早春 2 、3月 ,先用
高锰酸钾将土壤消毒 ,选择遮荫的环境利用猬实的一
年生枝条 ,然后利用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浸泡(若扦
插较嫩枝则浸泡数秒即可),我们采用的是 700mg/kg
的萘乙酸(NAA)与 500mg/kg 的吲哚乙酸(IAA)配成
的生根剂 ,以提高生根能力 。扦插后将水浇透 ,土壤
含水量应高于 50%。半月后适当降低灌溉次数。2~
3个月后生根插条成活。
参考文献:
[ 1] 国家环境保护局 ,编.中国濒危保护植物名录[M] .北京:科学出版
社 ,1987.33.
(上接第 68页)
的扩大又为甜菜夜蛾顺利越冬提供了适宜环境。
2.2 夏季降水多少是影响发生程度最敏感的因子
夏季高温干旱少雨有利于甜菜夜蛾的暴发为害。
2001年 6 、7 、8 、9月该市的月平均温度分别为 23.2℃、
29.8℃、25.9℃、22.7℃,分别比常年高0.4℃、1.3℃、
-0.3℃、0.6℃,累计高 2℃;降雨分别为 121.4mm、
119.1mm、97.7mm 、9.8mm ,分别比常年少 38.1mm 、25.
7mm 、114.1mm 、104.2mm ,累计少282.1mm ,是 1990年
以来同期降水最少的年份。2002年 6 、7 、8月降水分
别为 30.6mm 、166.2mm、211.8mm 、63.4mm ,累计比常
年少 158.1mm ,雨日比常年少 12d。这样的气候条件
对甜菜夜蛾的发生十分有利。
2.3 外地虫源的迁入加重了本地甜菜夜蛾的发生
当食料不适宜时 ,甜菜夜蛾可进行远距离迁飞
寻找新的食物源。2002年 8月份前很难查见甜菜
夜蛾幼虫为害 ,但至 8月上旬 ,在东部沿海滩涂的棉
花 、玉米 、甘薯上一下子出现很高的虫量;而西部乡
镇却零星发生 ,棉田百株虫量均在 10头以下 。
3 甜菜夜蛾的综合防治技术
3.1 密切监测甜菜夜蛾的发生动态
由于甜菜夜蛾具有迁飞性 ,寄主种类多 ,作出准
确的预报还有一定的难度 。近两年主要是开展当地
主要寄主作物系统调查 ,及时掌握田间虫卵消长动
态 ,结合作物长势 、上代虫源基数 、气候条件 ,及时发
出防治意见 。
3.2 综合运用多种农业措施
①及时中耕除草 ,清洁田园。除尽田间及其周
围的杂草 ,减少甜菜夜蛾的产卵场所 ,切断其转移为
害的桥梁。要及时摘除作物基部老叶 。②在幼虫化
蛹盛期 ,结合农事需要 ,进行深中耕 ,消灭土中的幼
虫和蛹 。③人工摘卵 、捉虫 。于甜菜夜蛾产卵高峰
期 ,对一些作物实行人工摘卵 ,可大大减少虫量 。对
防治失时的高龄幼虫 ,由于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 ,可
采取人工捉虫。
3.3 选用对路药种进行化学防治
由于甜菜夜蛾高龄幼虫具有假死性 、耐药性强 、
昼伏夜出的特点 ,在化学防治时要注意:①适期用
药 ,一定要在卵孵盛期至 2龄幼虫盛期前施药 ,用药
时间宜在傍晚 ,可提高药效。 ②轮换交替使用对路
的高效 、低毒农药。根据我们近年的试验 、示范结
果 ,10%除尽悬浮剂 1 000倍液 、20%米满乳油 1 500
倍液 、15%安打乳油 1 500倍液 、50%农林乐 750倍
液对甜菜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③喷雾要均匀
周到 。除了作物上要均匀着药外 ,植株根际附近地
面要同时喷透 ,以防滚落地面的幼虫漏治 。
—77—江苏农业科学 2003年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