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干旱、半干旱区梓树的繁育技术及其利用



全 文 :2005年 1月 防 护 林 科 技 Jan.,2005
第1期(总 64期)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1(Sum.No.64)
文章编号:1005-5215(2005)01-0089-02
  收稿日期:2004-08-19
  作者简介:占玉芳(1970-),女 , 甘肃民勤人 , 大学 , 工程
师 ,现从事林业种苗繁育工作.
干旱 、半干旱区梓树的繁育技术及其利用
占玉芳 ,蔺国菊
(甘肃省张掖市林果业研究所 ,甘肃张掖 734000)
中图分类号:S792.37      文献标识码:B
  梓树(Catapa ovata Don.)又名黄花楸 、木角豆 、
大叶梧桐 ,紫葳科梓树属 。原产我国 ,分布于长江流
域及以北地区。由于枝条稀疏 ,叶大花美 ,蒴果细长
下垂如箸 ,是庭院和四旁绿化比较优美的风景树。
1 梓树的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特性
  梓树为落叶乔木 ,高 10 ~ 20 m 。树冠宽阔 ,树
条开展 。树皮灰褐色 ,浅纵裂 。叶对生 ,有时轮生 ,
具长柄 ,宽卵形或近圆形 ,先端急尖 ,基部圆形或心
形 ,常有 3 ~ 5浅裂 。叶背有毛 ,叶脉基部有 1 ~ 6个
紫色腺点 。圆锥花序顶生 ,花淡黄色 ,内有黄色线纹
及紫色斑点 。蒴果细长如豇豆 ,长 20 ~ 30 cm ,常经
冬不落 。种子扁平 ,两端生有丝状毛丛 ,长 3 cm 左
右。花期 5 ~ 6月 ,果期 9 ~ 10月。
1.2 生态习性
  梓树为喜光树种 ,耐寒 ,适生温带地区 ,在暖热
气候下生长不良 ,一般在气候温凉 、水分条件好 、土
层厚的地方生长良好 。深根性 ,也稍耐荫。能耐轻
度盐碱土 ,不耐干瘠 ,抗烟性强 。
2 育苗地概况
  育苗地设在张掖市林果业研究所中心苗圃 ,地
处北纬 38°56′,东经 100°26′,海拔高度 1 482 m ,年降
水量 129 mm ,年蒸发量 2 488 mm ,年均气温 7.0 ℃,
极端最低气温-28.7 ℃,极端最高气温 38.6 ℃,年
均相对湿度 52%,全年日照时数 3 085 h , ≥10 ℃的
活动积温2 870 ℃,无霜期156 d ,土壤类型主要为耕
灌灰棕漠土和重盐化灰棕漠土 , pH 值 8.7左右 ,有
机质含量低于 1%。
3 繁育技术
3.1 圃地的选择与整地
  圃地应具备排灌条件良好 、交通便利 、地势平坦
等优势 ,土质以砂质壤土或轻黏土为宜 。在春季播
种的前一年秋季 ,将育苗地深翻 25 cm ,耙耱 ,拣除石
块 ,清除杂草 ,平整好 ,灌足越冬水 。翌年春季化冻
后 ,施入腐熟羊粪 30 ~ 45 t·hm-2做基肥 ,浅翻 ,整平
耙细。由于种子细小 ,故整地要精细 ,做到两犁两
耙 。
3.2 播种育苗
3.2.1 种子采收与贮藏 种子应在 15 ~ 30年生的
健壮母树上采收 ,种子的成熟期在 9 ~ 10 月 , 10月
采种 ,用高枝剪采集蒴果 ,摊晒开裂后 ,去外壳 ,晒干
后 ,将种子装袋放在干燥处贮藏 。
3.2.2 种子催芽处理 播种前 10 ~ 15 d ,把种子用
温水浸泡 2 ~ 3 d后 ,捞出在室温下将种子与河沙以
1 2的比例混合均匀 ,并用水洒湿 ,沙藏堆放催芽 ,
每天洒水1次 ,翻动 ,保持湿润 。当有 1/3以上的种
子开始“露白”时 ,即可播种 。
3.2.3 播种 于 4月下旬 ,采用大田式育苗 ,拉线
开沟条播 ,行距为 25 cm ,带距 40 cm ,每 3行为一带 ,
沟深 1 cm ,播后用细筛覆盖细土或细沙 1 ~ 1.5 cm ,
覆土要薄 ,以盖住种子为度 ,灌足水 ,然后用草覆盖 ,
保持土壤湿润。播种量为 15.0 ~ 22.5 kg·hm-2 。
3.2.4 苗期管理 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是种子发芽
的 2个主要条件。由于属于小粒种子 ,幼苗出土前 ,
视土壤墒情经常注意洒水 ,保持地面湿润 ,以利于幼
苗出土 。幼苗出齐后除去覆草。
3.2.5 灌水 水是植物的主要成分 ,土壤水分在种
子萌发和苗木生长的全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苗出土后 ,一般每 15 d左右灌水 1 次 ,以保证苗
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8月中旬后一般不灌水(除
非特别干旱)。11月上旬灌足冬水 ,以利于苗木安
全越冬 。
3.2.6 松土除草 主要采用人工除草 。除草要掌
DOI :10.13601/j.issn.1005-5215.2005.01.038
 
握及时 ,即“除早 、除小 、除了”的原则 ,既省工又省
力。灌水或雨后要及时松土除草 ,保持表土疏松 ,全
年除草5 ~ 7次 。
3.2.7 追肥 苗出齐后至 7月下旬 ,结合灌水于 6
月中旬和 7月中旬追施速效氮肥 2次 ,每次施肥量
120 ~ 150 kg·hm-2 。
3.2.8 间苗 苗木过密时由于光照不足 ,通风不
良 ,使苗木生长细弱 ,质量下降 ,易患病虫害。间苗
宜早 ,宜在幼苗的前期进行 。一般 5月上旬即见出
苗 ,中旬出苗齐全 ,待幼苗长出 3 ~ 5个叶片时 ,结合
中耕除草间除受病虫害的 、机械损伤的 、生长不正常
和生长不良的幼苗 ,苗木密集处适当疏开 ,缺苗处进
行移植 ,移植工作要选择在阴雨天进行 ,苗木株距为
10 cm ,间苗和移植后及时灌水。
3.2.9 病虫害防治 防治病虫害必须贯彻“防重于
治”的原则 ,在防治上要掌握“治早 、治了” 。该树种
病虫不多 ,注意适时防治 。
3.3 扦插育苗
3.3.1 插穗的剪取和贮藏 秋季树木落叶后 ,剪取
树冠上 1 ~ 2年生的粗壮枝条 ,剪成 15 ~ 20 cm 长的
插穗 ,每 50 ~ 100根捆成一捆 ,竖在露天地挖好的沙
坑中 ,一层插穗一层沙埋好 ,最上面盖沙 40 cm厚 ,
灌足水。
3.3.2 扦插 翌年春季 4月中旬取出 ,细致整地后
铺膜 ,按株距 10 cm ,行距 20 cm扦插 ,插穗插入土中
3/4。插后立即灌水。当年苗高可达 1 m 左右。
4 栽培管理
  梓树移栽 ,应在深秋落叶后至翌年春发芽前进
行 。移植株行距为 30 cm×60 cm。移植前苗木要经
过适当的修剪。一般对过长的和受损伤的根系要修
剪 ,以促使其发生大量须根 ,并便于栽植 ,根系保留
长度为 20 cm 。采用穴植法 ,按株行距定出栽植点 ,
挖穴栽植 。栽植时一定要扶正苗木 ,使苗木根系舒
展 ,并与土壤密接 ,苗木栽植的深度应比原土痕深 2
~ 3 cm ,以免土壤下沉时苗根外露 。栽后立即灌水 ,
使土壤落实 ,以保成活 。定植后要加强松土除草 ,从
第 2年起加强抹芽修枝工作 ,以培养通直的树干 ,梓
树枝条稀疏 ,修剪时主要除去弱枝和竞争枝 ,不宜重
剪 ,以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 。主要虫害有楸螟等 ,要
及时防治。
5 观赏特性和用途
  梓树叶大荫浓 ,春夏黄花满树 ,秋冬荚垂如箸 ,
十分美观。适宜栽植为行道树或遮荫树或草坪绿地
中的风景树 。材质轻软细密 、柔而耐腐 ,不翘不裂 ,
常作建筑 、家具等用材 ,嫩叶可食 ,种子可入药 ,有利
尿作用 。
(上接 60页)
  由于沼泽湿地系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形
式 ,是具有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特殊生态系统 ,有
着极高的生产潜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因此 ,
沼泽湿地是很宝贵的 ,是人类的朋友和支柱 ,是“自
然之肾” 。它具有巨大的蓄水和水分及气候调节能
力。比如三江平原现有的沼泽贮水量相当 35个 1
亿m3的大型水库。1 hm2湿地可相当于 1.7 hm2 森
林的调节能力 ,对控制水土流失 、拦蓄地表径流 、削
减河流洪峰 、提高空气湿度 、防风固沙 、防止水土流
失 、制造氧气 、净化环境及维持区域水 、热 、辐射 、二
氧化碳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该沼泽湿地独有的生态环境 ,还决定了生物多
样性的丰富特征 ,沼泽湿地不仅有水 、有土 、有草 、有
苔 、有苇 、有兽 、有禽 、有鱼 ,而且具有大量濒危和稀
有物种 。据调查鸟类有 16目 42科 92种 ,兽类 6目
22科 50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兽类 、鸟类就有 9
种 ,包括鹤 、猞猁 、水獭等;植物有芦苇 、小叶樟 、乌拉
草 、沼柳 、荷花等 600余种;还有各种鱼类等等 。
扎龙和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 、分布最为集
中的湿地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被列入《中国湿地
保护行动计划》中的重要湿地名录 ,是《中国生物多
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
本区域的重点保护与建设地区为乌苏里江 、挠
力河 、乌裕尔河流域的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 。该地
区是全省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好 ,分布相对集中
的地区 ,本区原始湿地众多 ,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多
样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
缩影。本区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重点是加强现有
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加强生态功能保护
区建设 ,开展退耕还湿生态工程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
区 ,加强现有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发挥湿地调蓄水
资源 、防洪蓄洪 、降解污染物 、调节局域气候的生态
功能。加大乌苏里江界江国土侵蚀防治工程建设力
度 ,建立国际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廊道。
参考文献:
[ 1] 《当代黑龙江环境》编辑委员会.当代黑龙江环境[ M] .哈尔滨:学
习与探索杂志社 , 1988.
[ 2] 王宗璋.强农固本治水为首[ N] .黑龙江日报 , 1998-10-25.
[ 3] 张建平.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J] .山地学报 , 2001.
(1).
90 防 护 林 科 技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