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its prediction in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rotation system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氮素矿化及预测



全 文 :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氮素矿化及预测 3
巨晓棠 3 3  刘学军 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 ,北京 100094)
【摘要】 应用田间试验结果研究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期的土壤氮素矿化量 ,并用间隙淋洗好气培养试
验结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对田间氮素矿化量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 ,土壤氮素矿化量在年际间和作物间的变
异很大 ,夏玉米季一般高于冬小麦季 ,从而导致夏玉米季施用氮肥的增产作用不明显. 冬小麦季矿化量占
当季作物最高吸氮量的 31 %~60 % ,夏玉米季占 62 %~108 % ,加上起始 Nmin 的供氮 ,造成了作物产量
尤其是夏玉米产量对施入氮肥反应不明显. 土壤氮素净矿化量均随土壤供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 ,在一般
供氮量范围内 (0~300 kgN·hm - 2)均表现为净矿化. 一级动力学模型只能预测作物整个生育期土壤氮素
矿化总的趋势 ,并不能反映某一阶段矿化量的变化 ,但模型能在种植作物以前估计出土壤氮素净矿化量 ,
从这个意义上说 ,模型的预测作用仍是不可低估的.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氮肥  土壤氮素矿化  一级动力学模型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3) 12 - 2241 - 05  中图分类号  S147. 2 ,S344. 13  文献标识码  A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its prediction in winter wheat2summer maize rotation system. J U Xiaotang ,
L IU Xuejun , ZHAN G Fusuo ( Depart ment of Plant N ut rition , China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 , Beijing
100094 , China)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3 ,14 (12) :2241~2245.
The mineralization of soil nitrogen in winter wheat2summer maize growth season was studied with field experi2
ment ,and its prediction was made by interval leached aerial incubation combined with first2order dynamic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soil mineralized nitrogen had a large variation among years and crops. The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was lower in winter wheat growth season than in summer maize growth season ,re2
sulted in the yield increment of summer maize being not significant with increasing nitrogen fertilization rate.
The amount of soil mineralized nitrogen occupied 31 %~60 % of the total nitrogen uptake by winter wheat and
62 %~108 % by summer maize. It was understandable why crop yield (especially summer maize) was not sig2
nificantly response to applied nitrogen fertilizer. The amount of soil mineralized nitrogen decreased with increas2
ing soil nitrogen supply. The mineralization was positive in normal nitrogen supply range (0~300 kg N·hm - 2) .
The first order dynamic model could only predict the whole trend of mineralization in growth season ,but could
not reflect its variation in some growth stages. The role of the model was still important in view of the prediction
of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before sowing.
Key words  Winter wheat , Summer maize , Nitrogen fertilizer ,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 First2order dynam2
ic model.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270787) 、重大项目 (30390080) 和国家
“十五”攻关重大资助项目 (2002BA516A02) .3 3 通讯联系人.
2002 - 01 - 07 收稿 ,2002 - 05 - 04 接受.
1  引   言
土壤有机氮矿化成无机氮和无机氮固定成有机
氮的过程是土壤氮素内循环的核心. 播前土壤能供
给作物的氮素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土壤中存在的
无机氮 ,二是土壤有机氮在作物生长期间的矿化.
15N试验表明 ,作物吸氮量中来自于土壤的比例一般
占 50 %~80 %. 所以对一季作物播前土壤供氮的估
计是决定合理施氮量的关键. 土壤有机氮的矿化是
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矿化的强度和数量不仅取决
于有机氮源的多少 ,而且受土壤环境和植物生长的
影响. 土壤氮素矿化量的估计大致有 3 种方法 :一是
在实验室用各种浸提剂或用各种生物培养方法测
定 ,然后和实际的矿化量建立相关关系. 这种实验室
培养法对于在播种前估计土壤氮素矿化量是有益
的 ,但近期研究发现 ,实验室培养法过高地估计了田
间氮素的实际矿化量[3 ,5 ] ;二是在田间直接测定 ,包
括各种土壤原位培养的方法和通过植物实际吸收量
估算 ,用田间不施肥区无机氮的变化和植物的实际
吸氮量来计算土壤的实际矿化量被认为是其他方法
检验的标准. 因为它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表现 ;三是利
用模型来预测生育期间土壤氮素的矿化 ,模型方法
尽管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工具 ,但模型的预测存在着
各种各样的偏差. 本文将利用田间试验不施肥小区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3 年 12 月  第 14 卷  第 12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Dec. 2003 ,14 (12)∶2241~2245
无机氮的变化和作物吸氮量计算田间实际净矿化
量 ,探讨矿化量的年际变化及在作物供氮中的意义 ,
分析土壤供氮量与田间氮素净矿化量的关系 ;研究
用机理模型预测生育期中土壤氮素矿化量的可能
性.
2  材料与方法
211  田间试验
试验地位于中国农业大学科学园试验农场和北京市海
淀区东北旺农场 (以下简称科学园和东北旺) . 两块试验地的
供试土壤分别为壤质草甸褐土和粉砂壤质潮土 ,均属于华北
平原典型的农业土壤. 科学园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为 :容重
1. 32 g·cm - 3 ,p H ( H2O) 为 8. 2 ,有机质 26. 7 g·kg - 1 ,全氮
1. 43 g·kg - 1 ,有效磷 41. 9 mg·kg - 1 ,速效钾 95. 5 mg·kg - 1 .
东北旺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为 : 容重 1. 34 g·cm - 3 , p H
(H2O)为 8. 0 ,有机质 22. 4 g·kg - 1 ,全氮 1. 18 g·kg - 1 ,有效
磷 34. 4 mg·kg - 1 ,速效钾 145 mg·kg - 1 .
科学园施氮水平为连续每季施氮 0 , 120 , 240 和 360
kgN·hm - 2 ,在冬小麦季 ,氮肥的 1/ 2 作基肥于播前整地时施
入 ,1/ 2 在拔节期撒施后灌水. 磷肥作基肥于播前施入 60 kg
P2O5·hm - 2 ,冬小麦品种为农大 518. 冬小麦收获后 ,免耕播
种夏玉米. 夏玉米季氮肥的 1/ 2 在三叶期开沟条施 ,1/ 2 在
十叶期雨前撒施 ,磷 (60 kg P2O5 hm - 2 ) 、钾 (60 kg K2O·
hm - 2)肥也在三叶期开沟条施 ,夏玉米品种为农大 80. 氮肥
为尿素 ,磷肥为重过磷酸钙 ,钾肥为硫酸钾.
东北旺试验设 3 个灌溉水平 ,秸秆还田和不还田 ,3 个
施氮水平 ,采用完全方案共 18 个处理 ,4 次重复 ,每个处理
区面积为 300 m2 .
试验因子 I :灌溉方式. 1)限量灌溉 :喷灌. 在农民习惯基
础上减少灌水量和灌水次数 ,作为对照水平 ;2)常规灌溉 :畦
灌. 按照农民习惯进行灌溉 ;3)优化灌溉 :喷灌. 根据 TDR 土
壤水分监测结果 ,当主要根系活动层土壤含水量低于作物有
效土壤含水量 (田间持水量 - 萎蔫含水量) 的 45 %时 ,灌溉
至土壤有效含水量的 80 %.
试验因子 II :耕作方式. 1) 秸秆还田 :冬小麦、夏玉米秸
秆全部还田 ; 2) 秸秆不还田 :冬小麦 ,夏玉米秸秆全部不还
田.
试验因子 III :施氮方式. 1)不施氮 ;2) 常规施氮 :代表华
北地区农户习惯的施肥方式和施肥量 ,每季 300 kgN·hm - 2 .
其中 1/ 2 用碳酸氢铵在播前结合耕作深施 (冬小麦) 或三叶
期开沟条施 (夏玉米) ,1/ 2 用尿素在拔节期撒施后灌水 (冬
小麦)或十叶期雨前撒施 (夏玉米) ;3)分期动态优化施氮 :根
据不同时期作物需氮量 ,土壤 Nmin 测试结果 ,植株 NO3 - 含
量测试结果确定施氮量. 1999 年夏玉米三叶期施尿素 60
kgN hm - 2 ,十叶期施尿素 50 kgN·hm - 2 ;1999/ 2000 年冬小
麦不施基肥 ,返青期和拔节期追施尿素 78 kgN·hm - 2 ;2000
年夏玉米三叶期施尿素 37 kgN·hm - 2 ,十叶期不施氮肥. 作
物和不同时期的施肥方法同常规施氮.
磷肥和钾肥只在冬小麦季作基肥于耕地前施入. 1999/
2000 冬小麦播前施 180 kg P2O5·hm - 2 ,施 90 kgK2O·hm - 2 .
冬小麦品种为京冬 8 ,夏玉米品种为京垦 114. 冬小麦收获
后 ,免耕播种夏玉米. 磷肥为重过磷酸钙 ,钾肥为氯化钾.
于播种前和收获后按 20 cm 间隔采集 0~100 cm 土壤
样品 , NO32N、NH42N 采用 0. 01 mol ·L - 1 的 CaCl2 浸提 ,
TRACCS2000 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 ,植物样品采用开氏法
定氮 ,其他项目采用常规法.
212  间歇淋洗好气培养实验
于 1998 年 10 月冬小麦播种前 ,在科学园试验地多点采
集 0~20 ,20~40 ,40~60 cm 的混合土样. 过 5 mm 筛 ,立即
风干 ,取除根茬后过 2 mm 筛备用. 采用 Stanford 的间歇淋洗
好气培养法[3 ] . 称取 15 g 土壤和等量石英砂 (1~2 mm)置于
研钵中 ,加少量蒸馏水 (2. 8~3. 2 ml) ,湿润后充分混匀 ,使
形成具有良好结构的土砂混合物. 然后小心转入预先装有一
个玻璃珠和 20 g 石英砂上垫一层玻璃丝的 60 ml 塑料注射
器中 ,再在其上铺少量玻璃丝和 20 g 石英砂 ,以免淋洗时 ,
淋洗液直接冲击土砂混合物 ,使其分离. 装好后轻振几下 ,然
后用 100 ml 0. 01 mol·L - 1 CaCl2 溶液分 4 次淋洗土壤 ,淋洗
后加入 25 ml 无氮营养液 ,营养液由 0. 002 mol·L - 1 CaSO4·
2H2O ,0. 002 mol·L - 1 MgSO4 ,0. 005 mol·L - 1 Ca ( H2 PO4) 2·
2H2O ,0. 0025 mol·L - 1 K2 SO4 组成. 多余的营养液在 60
cmHg 柱的负压下抽气后 ,用 Parafilm 膜封口 ,置 35 ℃恒温
箱中培养. 于培养后 7、14、21、35、49、63、84、105、133 d 时用
0. 01 mol L - 1 CaCl2 如上淋洗 ,收集淋洗液测定其中的 NO32
N、NH42N. 淋洗后加无氮营养液 ,抽气 ,继续培养.
213  土壤氮素矿化的预测方法
Stanford 等[9 ]的长期间歇淋洗培养法 ,采用不断淋洗生
成的矿质氮、在 35 ℃下培养来模拟作物吸收 ,所获得的累积
净矿化氮量与时间的关系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 :
  N t = N 0 (1 - e - kt)
式中 , N t 为一段时间内累积净矿化氮量 , k 为矿化速率常
数 , N 0 为矿化势 . 矿化势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土壤氮素可释
放的最大氮量. 众多的研究者用各自的实验数据对一级动力
学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 ,发现它可以很好地描述土壤氮
素矿化特征[1 ,2 ,4 ,6 ,7 ,10 ] . 本研究也用一级动力学模型 ,用于
估计土壤氮素矿化潜势 N 0 .
  1)温度校正 :对矿化速率常数的温度校正采用 Stanford
等[9 ]建立的周矿化速率与周平均绝对温度的关系 ,用 log k =
7. 71 - 2758/ T 计算每周的矿化速率 k 值.
  2)水分校正 : Stanford 等[9 ]研究 ,相对矿化量与相对含
水量的关系近乎 Y = X ,即 :
  某一水分含量下的矿化氮量最适水分含量矿化氮量 =
某一水分含量
最适水分含量
最适水分含量被认为是田间持水量的 80 %.
  3)计算每周矿化氮量 :对一级动力学方程应用麦克劳伦
展开式 ,得 : N t = N 0 Kt . 据此 ,第1周的矿化氮生成量 = N 0
2422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 卷
表 1  不同种植季节中土壤氮素净矿化量
Table 1 Soil net mineralization in different crop growth season
试验点
Site
年份和作物
Year and crop
土壤氮素净矿化量
Net minera2
lization
(kg N·hm - 2)
地上部吸氮量
N uptake
upground
(kg N·hm - 2)
矿化量占吸氮量
Percentage of
mineralization
to N uptake( %)
产量
Yield
(kg·hm - 2)
不施肥产量情况
Yield in control
treatment
水分状况
Water supply
科学园1) 1997/ 1998 冬小麦 47 (一季不施氮) 136 35 4217 一季不施氮不减产
1998/ 1999 冬小麦 97 (一季不施氮) 163 60 5433 一季不施氮不减产 湿润季 ,限水灌溉
1999 夏玉米 96 (两季连续不施氮) 147 65 3640 两季不施氮减产 极端干旱季 ,补充灌溉
1999/ 2000 冬小麦 67 (三季连续不施氮) 179 37 4079 三季不施氮显著减产 干旱季 ,充足灌溉
2000 夏玉米 154 (四季连续不施氮) 182 85 5304 四季不施氮减产 湿润季 ,补充灌溉
东北旺2) 1999 夏玉米 69 (一季不施氮) 112 62 3438 不施氮减产 极端干旱季 ,未灌溉试验点
1999/ 2000 冬小麦 57 (一季不施氮) 185 31 4692 一季不施氮减产 , 干旱季 ,充足灌溉
77 (两季不施氮) 185 42 3883 两季不施氮显著减产
66 (辅助试验一季不施氮) 170 39 4917 辅助试验不施氮显著减产
2000 年夏玉米 96 (一季不施氮) 119 81 4903 一季不施氮不减产 湿润季 ,补充灌溉
123 (两季不施氮) 119 103 4411 两季不施氮也不减产
129 (三季不施氮) 119 108 4213 三季不施氮减产
1) Scientific garden ,2) Dongbeiwang farm.
K第1周 3 1 3 B1/ A (式中 ,B1 为第 1 周的水分含量 , A 为最适
水分含量即田间持水量的 80 %) ;第 2 周的矿化氮生成量 =
(N0 - N第1周) K第2周 3 1 3 B2/ A ;第 3 周的矿化氮生成量 = (N0
- N第1周 - N第2周) K第3周 3 1 3 B3/ A ; . . . . . . 然后把一段时间
内的矿化氮量相加即可得到矿化氮量的预测值.
3  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种植季节的表观净矿化量
  在田间条件下 ,两段时间间隔之内的 Nmin 变
化符合方程 : Nmin t1 + (矿化 + 氮肥 + 干湿沉降 +
灌溉水带入氮) - (植物吸收 + 固定 + NO32N 淋洗 +
反硝化 + 氨挥发) = Nmin t2 . 由于在不施氮肥的对
照区 ,氮素的损失很少 ,可以用下列简化式计算土壤
氮素净矿化量 :某生长季的净矿化量 = 植物吸收 +
残留 Nmin - 播前 Nmin. 表 1 列出了两个试验点不
同种植季节中土壤氮素的净矿化量和有关的试验条
件 (其中东北旺的试验数据来自优化灌溉秸秆不还
田处理) . 在同一试验点上 ,矿化量在年际间和作物
间的变化很大 ,总体而言 ,土壤氮素净矿化量在夏玉
米季一般高于冬小麦季 ,净矿化量所占当季最高吸
氮量的百分数也是如此 ,从而导致夏玉米季施用氮
肥的增产作用不明显 ,这与夏玉米季土壤的水热条
件较好 ,土壤氮素矿化量大相一致. 与此相反 ,土壤
氮素净矿化量在冬小麦季并不很高 ,净矿化量所占
当季最高吸氮量的百分数也较低 ,在冬小麦季施入
氮肥一般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这与冬小麦生长季中
温度并不高 ,降雨量少 ,土壤有机氮矿化量低也是一
致的. 矿化量在不同作物和同一作物不同年份的变
化 ,使氮肥的推荐变得更加复杂且具有某种程度的
环境风险. 因此 ,通过测定作物生长季不同阶段的
Nmin ,对下一阶段的 N 供应进行调控会减少这种风
险.
312  土壤供氮量与土壤氮素净矿化量的关系
  一般来说 ,施肥区是没有办法估计土壤氮素的
净矿化量. 因为施肥后肥料的氨挥发、反硝化、氮淋
洗损失是难以避免的. 本研究中 ,将各种损失和固定
作为一个因素考虑 ,忽略通过干湿沉降和灌溉水带
入氮. 因此 ,在施肥小区 :某生长季的表观净矿化量
= 植物吸收 + 残留 Nmin2播前 Nmin2肥料氮. 正值
表示土壤发生了净矿化 ,负值表示肥料氮发生了固
定或通过各种途径的损失. 本文将以此来评价土壤
供氮量与土壤氮素净矿化量的关系.
图 1  土壤供氮量与土壤氮素净矿化量的关系
Fig. 1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nitrogen supply with soil nitrogen net
mineralization.
a :东北旺冬小麦 Winter wheat in Dongbeiwang ;b :东北旺夏玉米 Sum2
mer maize in Dongbeiwang. 下同 The same below.
  本文所指的土壤供氮量指播前土壤 Nmin 与生
育期施氮量之和 ,将几季试验土壤供氮量与土壤氮
342212 期            巨晓棠等 :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氮素矿化及预测         
素净矿化量按不同作物汇总如图 1. 在冬小麦季 ,无
论供氮量如何 ,土壤始终表现为净矿化 ,而夏玉米季
随供氮量的增加 ,氮素净矿化量减少. 总而言之 ,这
两个试验点土壤具有很高的矿化能力 ,在一般供氮
量范围内 (0~300 kg N·hm - 2)均表现为净矿化.
313  旱地土壤氮素矿化的预测
  土壤氮素矿化是微生物驱动的生物化学过程 ,
不仅与有机氮源的多少有关 ,而且受土壤温度和水
分的影响[8 ] . 由以上分析可知 ,土壤氮素矿化存在着
很大的年际变化 ,给氮素矿化的预测增添了难度 ,但
也说明了预测下季作物生长季氮素矿化的重要性.
预测氮素矿化的方法有很多种 ,但 Stanford 等[9 ]提
出的土壤氮素矿化势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在预测旱
地土壤供氮潜力方面得到普遍应用. 近些年来 ,我国
研究者在这方面也作了不少工作[1 ,6 ,10 ] . 该法以培
养实验得到的数据为基础 ,依据一级反应动力学方
程估算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两个基本参数 ,土壤氮
素矿化潜势 N 0 和矿化速率常数 k . N 0 和 k 被认为
是土壤氮素矿化的特征参数 ,在应用田间温度、水分
数据对 k 校正后 ,即可预测作物某一生长阶段土壤
的矿化氮量.
  用一级动力学模型 ,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
图 2  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
Fig. 2 Comparison of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predicted by model with
measured.
1) 10. 4~10. 16 ;2) 10. 16~10. 23 ;3) 10. 23~11. 6 ;4) 11. 6~11. 29 ;
5) 11. 29~4. 3 ;6) 4. 3~4. 18 ;7) 4. 18~4. 28 ;8) 4. 28~5. 9 ;9) 5. 9~
5. 23 ;10) 5. 23~6. 13 ;11) 6. 13~6. 29 ;12) 6. 29~7. 11 ;13) 7. 11~
7. 18 ;14) 7. 18~8. 1 ;15) 8. 1~8. 12 ;16) 8. 12~8. 23 ;17) 8. 23~9. 5 ;
18) 9. 5~9. 24 ; Ⅰ. 实测值 Measured ; Ⅱ. 一级模型 Predicted.
实验数据的模拟结果表明 ,模拟方程和模拟系数均
达到极显著水准 ,说明一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的培
养实验结果 (表 2) .
表 2  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模拟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simulation with one2order dynamic model
取样深度
Depth of
sampling
(cm)
N0
(mg·kg - 1)
k
(day - 1)
F 值
F
value
模型显著水平
Significant
level of model
系数显著水平
Significant
level of coefficients
N 0 k
0~20 154. 63 0. 009875 769. 11 1 E207 0. 000010 0. 000199
20~40 58. 44 0. 009536 321. 65 4 E207 0. 000198 0. 002785
40~60 45. 02 0. 010183 119. 19 1. 2 E205 0. 001793 0. 019260
表 3  一级动力学模型预报的矿化量与实测值的比较( kg N·hm - 2)
Table 3 Comparison of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measured with f irst
order dynamic model predicted
模型
Model
矿化量 Minerali zation
冬小麦
Winter
wheat
夏玉米
Summer
maize
整个轮作季
Mineralizater
in whint wheat
and summer maize
实测结果1) 97. 0 96. 0 193. 0
(0~60 cm)
一级模型2) 116. 1 126. 4 242. 5
(0~40 cm)
一级模型 147. 2 157. 9 305. 1
(0~60 cm)
1) Measured result ,2) First order model.
  由表 3 可知 ,一级动力学模型预报的冬小麦、夏
玉米季总的矿化量比实际测定的高 ,可能主要是由
于模型过高地估计了 20~40 cm 和 40~60 cm 的土
壤氮素矿化 ,因为相对于上层土壤来说 ,下层土壤有
机氮的生物分解性更差. 如果比较模型预测的不同
生长阶段的矿化量与实测值 (图 2) ,它们存在着显
著的差异. 主要是实测结果能反映出某阶段土壤氮
素发生了净固定 ,而一级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始终
表现为净矿化. 对冬小麦来说 ,在 2 月底~4 月初实
际测得的矿化量很高 ,可能是由于该阶段土温升高 ,
且有冻融交替促进了土壤氮素矿化引起的 ,但一级
动力学模型预报的该时期的矿化量极低 ,主要是由
于这段时期土壤温度并不很高造成的. 这说明模型
只能预报整个生育期土壤氮素矿化大的趋势 ,并不
能反映某一阶段矿化的细微变化. 整体而言 ,一级动
力学模型在预报夏玉米季的氮素矿化比冬小麦季的
效果好 (图 2) ,这与作者在陕西扬凌所做结果相
似[6 ] .尽管模型预报的矿化量与田间实际矿化量存
在着一定的偏差 ,但模型在种植作物以前能对不同
阶段的矿化量给以估计 ,从这个意义上说 ,模型的预
报作用仍是不可低估的.
4  结   语
  在高肥力土壤上 ,土壤氮素的净矿化量很大. 就
本文结果看 ,冬小麦季矿化量占当季作物最大吸氮
4422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 卷
量的 31 %~60 % ,夏玉米季矿化量占当季作物最大
吸氮量的 62 %~108 % ,加上初始 Nmin 的供氮 ,作
物产量尤其是夏玉米产量对施入氮肥反应不明显是
可以理解的. 用一级动力学模型预测的生育期内总
的氮素矿化量比实测结果偏高 ,最大的差异还在于
模型预测的某一阶段的矿化量与实测结果显著不
同. 模型只能预测生育期内土壤氮素矿化总的趋势.
  土壤氮素矿化量存在着很大的年际变化 ,增加
了氮肥推荐的难度 ,发展简单的方法用于在播前预
测生育期中的土壤氮素矿化量对氮肥推荐仍是必要
的. 通过测定作物生长季不同阶段的 Nmin ,根据下
阶段的作物需氮进行氮肥的分期动态调控 ,可以避
免因某阶段的矿化量很高而过量投入氮肥 ,降低了
环境风险 ,不失为一种优化的氮肥运筹.
参考文献
1  Bai Z2J (白志坚) , Zhao G2S (赵更生) . 1981. Nitrogen mineraliza2
tion potential of main cultivation soils in Shaanxi Province. Chin
B ull Soil (土壤通报) ,12 (4) :26~29 (in Chinese)
2  Bonde TA ,Schnurer J and Rosswall T. 1988. Microbial biomass as a
fraction of potentially mineralizable nitrogen in soils from long2term
field experiments. Soil Biol Biochem ,20 (4) :447~452
3  Cabrera ML and Kissel DE. 1988. Evaluation of a method to predict
nitrogen mineralized from soil organic matter under field conditions.
Soil Sci A m J ,52 :1027~1031
4  Dendooven L ,Verstreeten LV ,Vlassak K. 1991. The nitrogen min2
eralization potential : An undefinable parameter. In : Merckx R ,
Verecken M , Vlassak K , eds. Fertiliz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
Leuven :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170~181
5  Hadas A ,Poigenbaum S ,Feigin A , et al . 1989. Nitrogen mineraliza2
tion in field at various soil depth. J Soil Sci ,40 :131~137
6  J u X2T(巨晓棠) ,Li S2X(李生秀) . 1996. Checking upon models of
predicting the intensity and quantity of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on
dryland. Acta U niv A gric Boreali2Occident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
4 :17~21 (in Chinese)
7  J uma N G ,Paul EA ,Mary B. 1984. Kinetic analysis of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soils. Soil Sci Soc A m J ,48 :753~757
8  Skjemstad JO ,Vallis I ,Myers RKJ . 1988. Decomposition of soil or2
ganic nitrogen. In : Wilson J R ed. Advances in Nitrogen Cycling in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Oxon ,U K: International Wallingford. 134
~144
9  Stanford G , Smith SJ . 1972.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potantials of
soils. Soil Sci Soc A m Proc ,36 :465~472
10  Wang Y2Q (王涌清) ,Nordmeyer H ,Richter J . 1986. Nitrogen min2
eralization potential of loessal soil ,cinnaman soil and fluvo2aquic soil
in China. Acta Pedol S in (土壤学报) ,23 (1) :1~9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巨晓棠 ,男 ,1965 年生 ,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土
壤氮素转化及去向、土壤养分平衡、作物生产中的水肥管理
等研究 ,发表论文 40 篇. Tel : 010262893459 , E2mail :J uxt @
cau. edu. cn
542212 期            巨晓棠等 :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氮素矿化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