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细齿叶柃繁殖技术的试验分析*
潘 健1 ,2 ,程家寿2 ,汤庚国1* ,胡茶青3 ,张智青3
(1.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2.黄山学院 ,安徽 黄山 245000;3.岭南林场 , 安徽 休宁 245400)
摘 要:对细齿叶柃的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 , 结果表明:细齿叶柃扦插繁殖应选择在春季进行 , 用 50 mg/ L 浓
度的吲哚丁酸浸泡 17 h ,其成活率可达 60 %;发芽试验表明 , 种子在 5 ℃条件下贮藏 , 用浓度为 300 mg/ L 赤
霉素处理 ,其发芽率达 86.3 %,发芽势达 48.5 %。
关键词:细齿叶柃;扦插;成活率;发芽率;发芽势
中图分类号:S6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06(2005)06-0123-03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the Techniques of Propagation
for Eurya nitida
PAN Jian1 , 2 , CH ENG Jia-shou2 , TANG Geng-guo 1* ,HU Cha-qing3 , ZHANG Zhi-qing3
(1.C ollege of Land scape Archi tecture Nanjing Forest ry Universi ty , Nanjing 210037 , China ;2.Huangshan
College , H uangshan 245000 ,C hina;3.Lingnan Forest ry C ent re , Xiuning 245400 ,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 r , the propagation techniques of Eury ni tida was repo rted.The result
show ed that cut ting s should be best done in spring and cutt ing s could be soaked in IBA with
the concentrat ion of 50mg/L fo r 17 hours , the surviv al rate w as 60 %.The effects of seed
germination show ed that the seed w as kept in 5 ℃ temperature sto rage and treated wi th GA3
(300 mg/ L), the germination rate w as 86.3 % and the germinat ion viabi li ty w as 48.5 %.
Key words:Eurya nit ida ;Cutt ing s;Survival rate;Germination rate;Germ ination viability
细齿叶柃(Eurya ni tida)为山茶科柃木属植物[ 1] ,常绿灌木 ,嫩枝纤细有棱 ,叶薄革质 ,矩状椭圆
形 ,或倒卵披针形 ,边缘有钝锯齿 ,冬季开花 ,浆果球形 。耐修剪 ,少病虫害 ,宜作盆景或盆栽。主要分布
在浙江东南部 、江西南部 、福建 、安徽等地区 ,多生于海拔 1 300 m 以下的山地林中 、沟谷溪边林缘以及
山坡路旁灌丛中 ,是具有药用 、保健等生理功能的植物[ 2 , 3] 。柃木属植物尾尖叶柃(E.acuaminata)、米
碎花(E.chinensis)、柃木(E.japonica)等在国外已有繁殖方面的报道 ,并用于园林绿化[ 4] 。我国对柃木
属的研究 ,主要侧重于分类学方面的工作 ,有关引种驯化与繁殖等方面目前尚未见报道。笔者以细齿叶
柃为试验材料 ,进行了种子和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以期为进一步规模引种繁殖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黄山学院苗圃地(E117°12′, N29°28′),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试验期内的年均气
温 17.2 ℃,极端最高气温 40.1 ℃,7月份最高气温 36.3 ℃。年均降水量1 699.2 mm , 其中7月份降水
量仅为 33.8 mm ,蒸发量为 151.5 mm 。无霜期 235 d ,土壤为黄壤 ,pH5.6 。
1.2 供试材料处理
细齿叶柃的插穗和种子均采自安徽省休宁县岭南林场 。
扦插繁殖:春 、夏 、秋季分别用硬枝 、嫩枝 、当年生的半木质化枝条扦插。选择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 、
无机械损伤的植株。每穗截成长 10 cm 左右 ,保留 2 ~ 3个芽 ,除去基部的叶片 ,保留 1 ~ 2枚叶片 ,直角
切口 ,插条切口平滑 ,不能破裂 。采用双层覆盖育苗法即透明塑膜+70 %遮光率的遮阳网 ,基质为河沙。
—123—
第 29卷第 6期
2005年 11 月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Journal of Nanjing Fo rest ry Unive rsity(Natural Science s Edi tion)
Vo l.29 , No.6
Nov., 2005
* 收稿日期:2004-07-22 修回日期:2005-04-13
作者简介:潘 健(1968-),女 ,黄山学院讲师 ,现为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汤庚国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种子繁殖:(1)采种及种子预处理。8 ~ 9月当果实颜色由绿变黑紫色时采摘 。搓去果皮 ,放在清水
中漂洗干净 ,置通风室内阴干 。采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用于室内发芽试验 ,另一组于第 2年春进
行播种试验。发芽试验前 ,将消毒过的种子在初始水温为 60 ℃的水中浸泡 24 h 。将预处理的种子放入
发芽盒中 ,以脱脂棉为发芽床 ,在 25 ℃恒温下进行发芽试验[ 5] 。测定种子发芽率 、发芽势 。(2)苗床准
备。选择排水和灌溉方便 ,土壤疏松 、肥沃的黄壤为圃地 。播种前要深耕细耙 ,用 500 倍多菌灵溶液对
土壤进行消毒 ,并施足基肥 , 细致整地做苗床 。(3)播种 。采用条播 ,条距10 cm ,条宽 5 cm 。开浅沟 ,将
种子与细沙按 1∶1体积比混合均匀撒播于播种沟上 ,覆一层稻草或覆盖地膜 ,以保持土壤湿润 。播种
量约 150 kg/hm2 。(4)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 ,要搭荫棚遮荫 , 及时松土除草 、间苗 、浇灌 、施肥。
1.3 试验设计
扦插试验采用 3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 3因素为不同激素种类(吲哚丁酸 、萘乙酸 、对照)、不同浓度
(50 ,100 ,25 mg/L)、不同时间(3 ,6 ,9月)。每处理 60根 ,每小区 20根 ,共 3个重复 。室内发芽试验采
用 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 2因素为激素浓度(100 ,300 , 500 mg/ L)、贮藏方法(室温 、低温(置于 5 ℃的冰
箱中贮藏))。每种处理 100粒 ,重复 3次 ,激素为 GA 3 。所有数据分析均采用 SAS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和 Duncan多元范围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交互处理对插穗生根的影响
不同处理及交互效应对细齿叶柃扦插结果的影响见表 1。不同处理时间 、不同激素种类 、不同激素
浓度处理的主效应和激素与浓度 、时间与激素间的一级交互效应 ,对细齿叶柃的各项生根性状影响都达
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时间与浓度一级交互效应和时间 、激素 、浓度的二级交互效应对细齿叶
柃的生根性状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激素与浓度的一级交互效应对细齿叶柃的平均生根率(F 值为
12.42**)和平均侧根数(F 值为 3.81**)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对平均最长不定根长(F 值为
3.44**)的影响达到显著的水平(P <0.05)。
表 1 细齿叶柃扦插结果
Table 1 Results of cutting germination
处理 激素浓度/(mg· L -1)
平均生根率%
3月 6月 9月
平均侧根数/条
3月 6月 9月
平均最长不定根长/mm
3月 6月 9月
25 41.7 30.0 16.7 17.3 5.3 6.7 10.3 5.0 9.6
NAA 50 50.0 35.1 20.0 21.7 7.7 7.8 16.6 4.7 12.0
100 48.3 30.0 18.3 19.0 5.0 7.3 14.8 4.6 11.7
25 48.3 30.3 21.8 20.0 4.5 6.0 15.4 5.1 12.3
IBA 50 60.0 55.2 31.5 23.6 8.0 8.4 18.1 7.3 14.1
100 55.0 40.2 26.7 22.5 6.0 7.7 16.5 6.5 13.0
对照 31.7 28.3 11.6 14.6 4.3 4.3 8.7 5.2 7.0
2.2 不同扦插时间对插穗生根的影响
插穗的生根能力除了与树种遗传特性有关 ,还与扦插时间有关(表 2)。由表 2的多重比较得知 ,细
齿叶柃的扦插以春季为最好 ,其次为夏季 ,秋季生根效果最差 。春季扦插时气温逐渐回升 ,在人工适当
调节温湿的情况下 ,对细齿叶柃的扦插生根较为有利 ,此时枝条木质化程度高 ,插穗富含营养 ,有利于生
根 ,且管理简便[ 6] 。夏插时 ,夏季气温高 、枝条内水分蒸发量大 ,扦插棚内水分和温度之间的平衡难以掌
握 ,插条木质化程度低 ,再加上生根时间长 ,加速了插穗本身营养物质过度消耗 ,导致细齿叶柃生根率降
低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密切关注气候变化 ,尽量避开在高温季节扦插 ,有利于提高生根率。秋季扦插
时 ,虽然枝条的木质化程度较夏插时高 ,但此时 ,温度是影响扦插生根的关键[ 7 , 8] ,温度低是造成细齿叶
柃生根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因此可提前扦插或采取提高土温等措施。
2.3 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插穗生根及其性状的影响
用激素处理插穗作用是:提高插穗细胞渗透压 、吸水力和酶活性 ,使细胞顺利完成脱分化和再分化;
促进养分向插穗基部流动并形成吸收养分中心 ,缩短生根时间 、提高生根率及根系质量。外源激素处理
插穗可显著提高细齿叶柃的生根能力 ,不同激素处理对插穗生根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用吲哚丁酸处
理插穗生根性状最佳 ,平均生根率达 41.3 %,平均侧根数 12.0条 ,平均最长不定根长为 12.0 mm 。合
适的激素浓度可以促进插穗的生根能力 ,浓度太高会抑制生根 ,浓度太低又起不到明显的效果 。不同浓
—124—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第 29 卷 第 6 期
度激素对细齿叶柃扦插生根性状有显著的影响 ,用浓度为 50 mg/ L激素处理效果较好(表 2)。
表 2 各因素对扦插生根影响的多重比较分析
Table 2 Comparision on different variety
项目 时间 平均 显著性 激素 平均 显著性 浓度m g· L -1 平均 显著性
对平均
生根率
的影响
对平均
侧根数
的影响
对最长不
定根平均
长的影响
3月 41.07 吲哚丁酸 39.76 50 36.31
6月 35.48 萘乙酸 33.77 100 33.67
9月 25.39 对照 28.41 25 31.96
3月 4.40 吲哚丁酸 3.46 50 3.35
6月 2.53 对照 2.85 100 3.07
9月 2.68 萘乙酸 3.29 25 3.18
3月 13.07 吲哚丁酸 12.00 50 10.40
6月 5.48 对照 7.00 100 8.70
9月 10.37 萘乙酸 9.92 25 9.81
注:连线断开的为差异显著 , 连线合并的为差异不显著。
从以上分析可知 ,为了提高细齿叶柃的扦插生根能力 ,应当考虑扦插时间 、使用的激素种类和适宜
的激素浓度。在考虑主效应的同时应当要重视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 ,才能获得理想的生根效果。其中 ,
以 3月用 50 mg/ L 吲哚丁酸组合处理的插穗的生根性状最好 ,其生根率可达 60 %。
2.4 不同激素浓度对发芽的影响
表 3 不同处理对细齿叶柃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germination rate and viability in differ-
ent treatment
激素/
(mg· L -1)
平均发芽率%
室温 低温
平均发芽势%
室温 低温
100 66.0 81.3 35.0 41.0
300 77.0 86.3 43.3 48.5
500 69.0 82.0 38.3 41.6
CK 63.3 79.3 31.0 34.2
用浓度为 300 mg/L 激素处理细齿叶柃的种
子 , 其平均发芽率和发芽势都为最高 , 分别达
81.6 %和 46.0 %,但当处理浓度达 500 mg/L 时 ,
发芽率和发芽势又明显下降 ,这说明激素浓度过高 ,
会对种子发芽产生抑制作用 , 从而影响种子的活
力[ 6] 。试验表明低温贮藏细齿叶柃种子 ,平均发芽
率和平均发芽势均比室温贮藏种子的高(表 3)。
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F 值
为 26.05**)和发芽势(F 值为 74.03**)均有极为显著的影响 ,不同贮藏温度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
(F 值为 94.23**)和发芽势(F 值为 49.42**)均有极为显著的影响。温度与浓度的一级交互效应达到
显著水平 。因此 ,低温贮藏细齿叶柃的种子 ,选择浓度为300 mg/L GA 3 处理时催芽效果较理想。
3 讨 论
试验表明细齿叶柃可采用播种和扦插繁殖育苗。细齿叶柃的扦插繁殖以春插生根效果最好 ,其次
为夏季 、秋季扦插 ,夏插要尽量避开高温时期 。用激素处理插穗可明显提高其生根能力。此次试验中 ,
用浓度为 50 mg/ L 吲哚丁酸处理穗条其生根性状最佳 。用浓度为 300 mg/ L GA 3 处理低温贮藏(5 ℃)
的细齿叶柃种子可以显著地提高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在试验中 ,随着贮藏时间延长 ,种子的发芽率有所
下降 。细齿叶柃的播种育苗中夏季进行适当遮荫是保证成苗率的关键 。不同基质下 ,采用复合激素等
处理能否提高细齿叶柃扦插繁殖系数有待进一步研究 。
[ 参 考 文 献 ]
[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8.
[ 2] 任再金.我国柃属蜜源资源概况(一)[ J] .蜜蜂杂志 , 2004(10):29.
[ 3] 常章富.山茶科药用植物性效研究[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29.
[ 4] H uxley A.Th e New RH S Dici tionary of Dardening[ Z] .MacMi llan Press , 1992.
[ 5] (美)H T 哈特曼 , D E 凯斯特.植物繁殖原理和技术[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1.
[ 6] 梁玉堂.树木营养繁殖原理和技术[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3.
[ 7] 森下义郎.植物扦插理论与技术[ M] .李云森 ,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8.
[ 8] 刘剑秋 ,张清其 ,吴文珊.福建蜂花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J] .自然资源 , 1997(1):72-80.
(责任编辑 王国栋)
—125—
2005 年 总第 120 期 潘 健等:细齿叶柃繁殖技术的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