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荚果蕨栽培技术规程
秦桂珍1,党常顺1,张顺捷2,陈宇2,王丽洁3,冷春红3
(1.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实验林场,黑龙江 宁安 157436;2.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3.辽宁省抚顺市林业局)
1 栽培区域选择
稀疏的针阔混交林下的溪流边、灌丛、林缘土壤肥
沃、阴湿处或林中草地。壤土和沙质壤土,土层厚度≥
15cm,疏松肥沃。荚果蕨不耐干旱,对水分要求严格,
含水率80%以上,栽植田间水分应保持在25%~
40%,排水良好;既耐高温,也耐低温,32℃高温仍能正
常生长、发育,在零下36℃的低温下,宿根也能安全越
冬,幼嫩叶在零下5℃以下才遭冻害。当土层10cm
处,平均温度达5℃时叶芽开始萌动,气温15℃地温
12℃时,叶片开始迅速生长,孢子发育适温25~30℃;
pH值5.5~6.5。
2 种苗繁育
2.1 苗圃应具备的条件
宜交通方便,有喷灌条件,劳力充足;地势平坦,排
水良好,土层厚≥30cm,pH值5.0~7.0,质地为沙壤土
或壤土;忌风口、霜穴、雹带,地表浸淹或地下水浸渍地。
2.2 整地作床
春、秋结合作床,翻地20cm以上,粑细整平后,按
规格挂线作床。翻地时不将底层冷浆生土翻上来,田
间持水量>70%时不宜整地,整地、作床前施有机肥
40000~65000kg/hm2,作床前充分碎土、清除残根、石
块、拌匀粪肥。作 床 规 格:床 面 宽 110cm,步 道 宽
50cm,床高≥15cm,床长20~30m或与作业区同长,做
到整齐一致。
2.3 营养繁殖(根茎繁殖)
2.3.1 根茎采集。采集时间:一般在秋季叶枯后或早
春萌动前;采集方法:平镐、沿地径刨深约15~25cm,
根状茎尽量完整,注意不要伤芽,在上冻前直接栽植或
假植于背风向阳处或地窖中,待翌春栽植。
2.3.2 栽植方法。直接进行定植,在作好的床上挖穴
深20cm,穴面40cm×40cm,植入根状茎,行距45cm,
踩实,然后覆土,再盖些树叶或干草等。
2.4 孢子繁殖
2.4.1 孢子的采集。采孢时间一般在8~10月份,
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
当
股蓝草层郁闭度很大,可控制杂草滋生,及时拔除高草
即可。
2.3.3 灌水施肥。绞股蓝喜水嗜肥,尤其苗期,根系
浅而少,最怕土壤干旱和贫瘠,在阴湿环境下播种,一
般不用灌水;如播种在干燥的土地上,苗期3~5天灌
1次水。苗株移植大田后,缓苗期应保持地面湿润,
一般灌2次水即可。以后,每收割一茬,结合中耕灌
水1次。此外,冬季来临前,在南方梅雨季节,应特别
注意排涝,以免因水渍而造成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
亡。
2.4 病虫害防治
绞股蓝常见的病害为花叶病:害虫主要有三星萤
虫甲、地老虎、蛴螬等。一般危害不严重,防治方法如
下:
2.4.1 花叶病。多发生于6~7月高温季节。发病
后,叶片自下而上枯黄,变干而调落。病株生长不良,
甚至死亡。可用50%多菌灵或1∶1∶100波尔多液喷
洒,7天1次,连喷2~3遍。
2.4.2 三星黄萤叶甲。多发生于6~10月,咬食近地
叶片,严重时使叶片造成缺刻,影响生长和产量。害虫
发生时,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90%敌百虫
1500倍液喷杀,7天1次,连续喷洒2~3次。
2.4.3 地老虎,蛴螬等。常咬断幼苗和肉质根茎、根
蘖根、造成整株死亡或生长发育不良。发生时,可用敌
百虫毒铒诱杀,或用速灭丁喷杀。
参 考 文 献
[1] 覃竟铮,赵蕾.绞胶蓝的皂成分及资源.天然产品研究
与开发,1992(4):83-98.
[2] 江苏医学院.中药大词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5:16-17.
[3] 萧运峰,高洁.耐荫保湿地被植物-绞股蓝的研究[J].
四川草原,1996(2).
[4] 孔令武,孙海峰.现代实用中药栽培养殖技术[M].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 陈书坤.经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分布[J].植物
分类学报,1995,33(4):403-410.
[6] 陈慧.经济植物开发指南[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0.
[7] 萧运峰,王益民.绞胶蓝的繁殖技术及扩繁技术的研究
[J].四川草原,1996(2):23-26.
[8] 黄天芳.秋季插叶繁殖绞股蓝[J].中草药,1995,26
(11):598-599.
作者简介:张阳(1980-),男,吉林省长春市人,助理实
习员,从事中药材栽培与良种选育工作,E-mail:2253677@
163.com。*叶强:通讯作者。
64
第3期(总第118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3(GSNO.118)
2012年6月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Jun.2012
DOI:10.13268/j.cnki.fbsic.2012.03.030
孢子叶由绿色变为深褐色成熟后即可采收。采收方
法:用干净剪刀将带有成熟孢子囊的叶片剪下,放入干
净光滑的袋中,密封折叠,并放置1~2天,使绝大部分
孢子散落到纸袋里,然后再打开纸袋取出叶片孢子囊
壳等杂质,将孢子收好以备播种。孢子贮藏:当年采种
室温贮藏,次年春播,低温±5℃条件下,可延长至22
个月左右。
2.4.2 孢子的播种。播种时间:每年2月上旬。选择
培养基:可选择草炭土、腐殖质或泥炭和河沙混合土作
为基质,基质过20目筛后,用800~1000倍多菌灵等
消毒处理。孢子处理:在播种前用300mg/L的赤霉素
将荚果蕨孢子处理15min,促进孢子萌发。室内播孢:
播种前一天把准备好的基质培养容器放在浅水中充分
湿润,将处理过的孢子倒入盛水的喷壶中,摇匀后均匀
喷洒在培养基质上,每平方米需孢子1g,播种后用纸
将苗床盖好。
2.4.3 孢子的培养。培养温度:将容器放在温床或
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保持在25℃左右。土壤相对湿
度:土壤相对湿度为85%~90%、pH值为5.0~6.
5、光照每天4h以上。培养时间:一般15~30天就
能出现隐隐的绿色,表明孢子已经萌发,可撤去覆
盖纸。
2.4.4 孢子育苗管理。孢子萌发后应保持充足的水
分,每天喷雾2次,连续1周,之后每天浇1次水,土壤
含水率保持在80%~110%,20天以后形成幼苗。孢
子萌发后每天保持5000lx以下的散射光。当幼苗高
生长至6cm左右时,可按4cm×4cm的株行距进行第
一次移栽,仍用同样的基质,温床培养。
2.4.5 幼苗定植。6月上旬,按株行距6cm×10cm移
植到室外苗床上。
2.4.6 田间管理。架遮荫棚:架遮荫棚高50~60cm,
宽120cm,遮荫80%,6月下旬撤除遮荫。栽后立即浇
水,天气旱时适度浇水,田间持水量40%~70%。除
草与松土:应采用手工或机械除草,同时清除病苗、死
苗,保持圃地土壤疏松、清洁、无杂草。
3 栽培措施
3.1 选地
选择阳坡、半阳坡,郁闭度为0.3~0.6,山坡中下
腹,坡度8°~15°,排水良好的针阔叶混交林下、林缘或
林中空地。
3.2 整地清林
杂草灌木丛生的林地,整地前先清林、割草,林地
内的目的树种幼苗、幼树全部保留。割带3m以上,保
留带2m以内,将割下的灌木堆积带两侧。先铲除草
皮,深翻20cm,作大垅宽60cm或做床长10m、宽1m、
高10~15cm,时间为前一年秋季。
3.3 定植
孢子培育的苗,苗高10~15cm,带土坨。培育的
根状茎,茎粗0.5cm以上;栽植密度:株行距30cm×
40cm;植苗时间:早春土壤解冻后,荚果蕨萌发前,顶
浆栽植;栽植点配置:三角形;栽植方法:开沟深10cm,
将孢苗斜向平摆于沟内,可随摆随将根状茎用手压实,
在一个床面(垅)摆完后覆土10~15cm,覆土后立即压
实,并浇透水。最好再覆盖3~5cm的树叶或干草保
湿。
3.4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荚果蕨栽植第1、2年应及时进行2~3
次割灌、除草、松土。灌溉与排水:在荚果蕨生长期间
应多次灌水,使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
80%,同时如有积水,应及时排除,以免引起根的腐烂。
遮荫:保持适当的遮荫,最适宜的郁闭度为0.4~0.6,
也可搭建遮荫棚进行遮荫。
施肥:可视土壤肥力施加氮肥、钾肥、磷肥、农家肥
或生物肥,每666.7m2 可施腐熟的鸡、猪粪5000kg、草
木灰 150kg,混拌均匀后用作床土底 肥。追 肥 每
666.7m2追施人粪尿1500kg或尿素10kg,可结合浇水
多次薄肥,可采一次施一次肥,施肥在采收后2~3天
进行。
4 采摘
采摘季节:5月中旬~6月下旬;采摘标准:当荚果
蕨生长到20~25cm左右、叶片尚未完全展开而呈拳
勾状时既可采摘。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
安全要求。
采摘次数:第1年只采收1次,以后每年采收2~3
次。采摘间隔期:采收一次后,7~10天可采收第2
次。
采摘方法:可用刀割或用手掐,要尽量贴近地
面,不要连根拔,同时将同等长度的荚果蕨茎分类
扎把,装入筐内上面覆盖少许杂草,不要挤、压、碰。
原则上当日采集当日加工或交售,防止拖长时间促
成老化。
5 档案管理
所有原始记录、生产计划及执行情况合同及协议
书等,均应交主管部门存档。档案资料应有专人保管,
至少保存5年以上。档案管理部门对需要归档的文件
材料要进行认真清点核对,办理好交接手续。交接双
方均应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具体内容包括:编号、文件
名称、件数、页数、保管期限、备注、经手人、移交时间
等。
74
2012年 秦桂珍等:荚果蕨栽培技术规程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