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麦田婆婆纳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全 文 :婆婆纳(Veronica didyma tenore)是豫南麦区近年发生日
趋严重的杂草之一,对小麦生产和产量造成很大影响。近年
来,该杂草在南阳市部分地区大面积发生。有关婆婆纳在麦
田空间分布与抽样技术尚未见报道,为掌握其在麦田的分布
情况,笔者进行了婆婆纳在麦田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的
调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2014 年 12 月选择有婆婆纳发生的田地 8 块,用顺序
抽样法进行调查,每块抽样 100~150 点不等,每点 0.11 m2
逐点调查记录每点的株数,并绘制成平面散点图。
1.2 分析方法
1.2.1 聚集度指数法。根据频次分布表 [1-3],计算负二项分布
K 值,K =x2/(s2-x);CA指数,CA=1/K;聚集度指标:m*/x 和 L*/
(1+x)指数;扩散型指数 Iδ,Iδ=n[Σx2-Σx/Σx(Σx-1)],判别标
准见表 1。
1.2.2 m*-x 直线回归法。用 Iwao 提出的回归方法:m*=α+
β·x,其中,α 说明分布的基本成分的分布性质;α>0 表示个
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α=0 表示分布的
基本成分是单个个体;α<0 表示个体间相互排斥。β 说明成
分的空间分布型;β>1 种群为聚集分布,β=1 种群为随机分
布,β<1种群为均匀分布[4-5]。
1.2.3 Taylor 指数法。依据 Taylor 提出的方差与均数经验公
式:s2=a·x2 或 lgs2=lga+blgx。lga=0,b=1 时种群为随机分布;
lga>0,b=1 时种群为聚集分布,不具有密度依赖关系;lga>0,
b>1 时种群仍为聚集分布,具有密度依赖关系;lga<0,b<1
时密度愈高,分布愈均匀[6-7]。
1.3 聚集原因分析
依据 Bliackith 提出的种群聚集均匀数(λ)来判断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分布型
2.1.1 聚集指标法测定结果。聚集指标测定结果见表 2。8
块田中均有 CA>0,Iδ>1,m*/x>1,k>0,L*/(1+x)>1,依据表 1
的判别标准,婆婆纳在麦田呈聚集分布。
2.1.2 m*-x 直线回归法检验结果。据表 2 数据回归得如下
方程:m*=7.788 1+1.415 3x,式中 α=7.788 1>0,β=1.415 3>1,
表明麦田婆婆纳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型的一般负二项
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
2.1.3 Taylor 指数法检验结果。根据表 2 中的数据,拟合 s2-
x 的关系为 :lgs2=0.305 2+1.749 7 g x,r=0.957 6**。即 s2=
2.019 3x1.749 7,式中 a=2.019 3>1,b=1.7497>1,说明婆婆纳在
麦田呈聚集分布,并有密度依赖关系。
2.2 聚集原因分析
应用 Bliackith 的种群聚集均数公式,即 λ=x·r/2·k,其
中,k=Σ(x-S2/n)/Σ(S2-x)为负二项分布参数,r 为自由度等
于 2k 时的 x20.5 值。其判别标准为:当 λ>2 时聚集由本身行
为或环境条件引起,当 λ<2 时,聚集由环境条件引起,λ=2
为判别聚集原因临界值。从表 2 可以看出,婆婆纳聚集均数
λ 随平均密度(x)的增大而增大,经回归分析得如下方程:
λ=-1.347 6+0.858 7x,r=0.963 1**。
当平均密度 x=3.898 5 株时(λ=2)为判别聚集原因临
界值 。表 2 中一块田 λ<2,其余 7 块田 λ>2。从而表明 x=
麦田婆婆纳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李建波 贾 佳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分析了婆婆纳在麦田的空间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婆婆纳在麦田呈聚集分布,分析了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且田间调查以棋盘式
和平行取样为最佳。
关键词 婆婆纳;麦田;空间分布;抽样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121-02
作者简介 李建波(1974-),男,河南内乡人,讲师,从事农林植物病虫
草害教学与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15-06-22
田号 x s2 Iδ CA m* m*/x L*/(1+x)
1 2.384 6 6.530 2 1.725 0 0.729 0 7.100 9 2.977 8 1.513 7
2 5.663 5 59.837 1 2.675 6 1.689 0 18.494 4 3.265 5 2.435 5
3 6.312 5 52.505 2 2.150 5 1.159 2 16.195 8 2.565 7 2.000 7
4 6.076 9 67.566 9 2.651 7 1.665 1 19.385 6 3.190 0 2.429 8
5 8.990 4 112.110 7 2.250 0 1.275 8 23.020 6 2.560 6 2.148 1
6 11.891 7 112.568 0 1.706 5 0.711 9 22.226 9 1.869 1 1.656 7
7 11.525 0 117.680 0 1.793 1 0.799 2 22.706 0 1.970 2 1.735 4
8 10.240 4 112.902 9 1.970 5 0.979 0 22.458 8 2.193 2 1.891 9
k λ
1.371 7 1.88
0.592 1 2.58
0.862 7 4.37
0.600 6 2.76
0.783 8 6.23
1.404 7 9.38
1.251 3 9.09
1.201 5 7.10
表 2 各项聚集度指标及聚集均数测定结果
注:m*=7.788 1+1.415 3x,r=0.874 8**。
3.898 5 株,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自身行为引起,如种子的集
中散落,x<3.898 5 株,聚集原因是由麦种夹杂的草籽或施用
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等原因引起。x 越大 λ 也越大,田间聚
植物保护学现代农业科技 2015 年第 15 期
指标 聚集分布 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
K >0 =0 <0
CA >0 =0 <0
m*/x >1 =1 <1
L*/(1+x) >1 =1 <1
Iδ >1 =1 <1
表 1 聚集指标法判别分布型标准
121
植物保护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 15期
3 结论与讨论
各类螟虫和稻飞虱作为水稻上的主要虫害,一直是生
产上的主要防治对象。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以及环境问题
的考虑,一些新型水稻杀虫剂例如康宽、福戈、稻腾等高效
低毒农药的广泛使用,广谱的有机磷杀虫剂逐渐被禁止和
淘汰。这类新型杀虫剂虽然对于螟虫和飞虱具有很好的防
治效果,但是对于水稻跗线螨没有防治作用。因此,近几年
在一些水稻产区跗线螨逐渐有所抬头并趋于严重。跗线螨
具有很强的抗药性,很多杀螨以及具有内吸性的药剂已经对
它失去作用。跗线螨个体小不易发现,其危害症状抽穗后才
表现出来,且症状疑似病害,往往会误导农民,不能在最有
利的时期采取最佳的对症措施,导致减产严重,影响收益。
经试验,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杀螨剂虫螨净对水
稻跗线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结合其他药剂用于水稻
其他病虫害和跗线螨的防治。防治跗线螨必须在拔节期(分
蘖末期到孕穗之间)和破口期 2 次用药,才能达到更好的防
治效果。只用 1 次或者危害症状(抽穗后)表现出来后再用
药效果很差。因此,各地应加大对于水稻跗线螨的预测预报,
选对药剂及早防治。
4 参考文献
[1] 张宝棣,潘泽鸿.水稻褐鞘症发生原因的进一步探讨 [J].植物保护学
报,1986,13(4):235-239.
[2] 江聘珍,谢秀菊,陈伟雄,等.水稻跗线螨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广
东农业科学,1994(5):37-40.
[3] 江聘珍,张晚兴,陈绍平,等.水稻跗线蹒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J].广
东农业科学,1999(4):33-34.
[4] 张扬,肖汉祥,黎伯棠,等.防治水稻跗线螨药剂筛选及药效试验初
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4(3):36-37,53.
[5] 欧壮喆,郭惠俦,何泽流.水稻跗线螨药剂防治技术的研究[J].中国农
学通报,1999(5):27-30.
[6] 张晚兴,江聘珍,谢秀菊,等.水稻品种对跗线蹒的抗性调查 [J].广东
农业科学,1995(6):38.
喷药时期 紫秆率∥% 防效∥% 产量∥kg/hm2
拔节期 47.4 50.31 A 3 693.60±431.70 C
破口期 38.3 59.85 B 3 832.05±453.60 C
拔节+破口 23.2 75.68 C 4 200.15±515.10 A
破口+抽穗后 34.7 63.63 B 3 956.70±453.60 B
清水(CK) 95.4 - 1 615.95±151.80 D
表 3 水稻跗线螨喷药时期选择
(上接第 119页)
平下赤霉病发生明显加重。因此,适量施肥可以有效控制赤
霉病的发生程度。本试验由于设计不完整,探寻最佳用肥
量,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赤霉病发生和小麦产量最大化,还有
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张波,汪海萍,孙利忠.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效果初探[J].安
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1):184-185.
[2] 刘小宁,刘海坤,黄玉芳,等.施氮量、土壤和植株氮浓度与小麦赤霉
病的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306-317.
[3] 马鸿翔,陆维忠 .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展 [J].江苏农业学报 ,
2010(1):197-203.
[4] 王艳,冯艺,孙俊,等 .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J].现代农业科技,
2013(22):109-111.
[5] 吴春艳,李军,姚克敏 .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的预测 [J].中国农业气
象,2003(4):20-23.
[6] 张洁,伊艳杰,王金水,等.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J].中国
植保导刊,2014(1):24-28.
[7] 卢敏.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品种
病穗率∥% 病情指数
n0 n180 n270 n0 n180 n270
宁麦 13 1 3 8 0.50 0.75 3.00
淮麦 33 13 38 61 4.50 13.50 18.50
扬麦 20 1 1 8 0.25 0.50 2.25
徐麦 32 10 24 51 3.75 9.75 18.00
表 2 相同小麦品种不同施肥水平赤霉病发生情况
(上接第 120页)
集性越强。
2.3 抽样技术
2.3.1 确定合适的抽样方法。利用田块平面分布图分别进
行五点、Z 字形、单对角线、双对角线、棋盘式、平行线等抽样
方法,计算变异系数 CV 值,以确定最佳抽样方法,结果见表
3。可知变异系数以平行线和棋盘式为最小,其次是双对角
线,故以平行线和棋盘式取样为最佳。
2.3.2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用 Iwao 提出的理论抽样公式 n=
t2[(α+1)/x+β-1]/D2,式中 n 为所需抽样数,t 为概率保证值,D
为允许误差值,α、β 为回归参数。取 t=0.1,D=0.1、0.2、0.3,用
n=(8.7881/x +0.4153)/D2求出不同密度、不同精确度下的理
论抽样数,见表 4。
3 结论
通过应用聚集度指数分析探讨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
及不同密度下麦田婆婆纳的理论抽样数,得悉婆婆纳在麦田
中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且田间调查以棋盘式和平行
取样为最佳。
4 参考文献
[1] 南京农业大学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 [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5:
145-157.
[2] 路虹,宫亚军,石宝才,等.西花蓟马在黄瓜和架豆上的空间分布型及
理论抽样数[J].昆虫学报,2007(11):1187-1193.
[3] 王艳红,王晓梅,张建春,等.长春地区玉米大斑病、灰斑病空间分布
型研究[J].玉米科学,2009(5):148-151.
[4] 吴海荣.南京地区外来杂草调查及婆婆纳属外来杂草入侵性特征比
较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5] 张聪,葛星,赵磊,等 .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
型[J].生态学报,2013(11):3452-3459.
[6] 郑伯平,郑长英,顾松东,等.白三叶草生长期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
变化[J].环境昆虫学报,2010(1):1-5.
[7] 曹川健,苓建强,骆有庆,等.柠条绿虎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
术[J].植物保护,2012(2):75-78.
田号
抽样方法
五点 单对角线 双对角线 Z 字形 棋盘式样 平行线
1 1.415 0 0.979 8 0.940 8 1.223 7 0.994 0 1.007 0
2 1.449 1 1.338 0 1.298 2 1.483 2 1.103 7 1.215 8
3 1.429 0 1.333 3 1.097 2 1.019 7 1.016 6 0.821 3
4 1.272 8 1.121 6 1.124 3 1.240 2 1.242 1 1.194 1
5 1.562 1 1.408 7 1.061 2 1.067 4 0.996 5 1.049 9
6 1.100 8 1.266 1 0.944 6 0.995 4 0.846 6 0.718 8
7 1.050 6 1.022 5 0.971 2 0.870 2 0.702 5 0.873 3
8 0.861 6 1.015 4 1.011 9 0.931 8 0.907 2 0.901 5
平均 1.267 6 1.185 7 1.056 2 1.104 0 0.976 2 0.972 7
表 3 麦田婆婆纳不同抽样方法 CV值比较
D x1 2 3 5 7 10 15 20 25
0.1 920 481 334 2 117 167 129 100 85 76
0.2 230 120 84 54 42 32 25 21 19
0.3 102 53 37 24 19 14 11 9 9
表 4 麦田婆婆纳的理论抽样数
∥∥∥∥∥∥∥∥∥∥∥∥∥∥∥∥∥∥∥∥∥∥∥∥∥∥∥∥∥∥∥∥∥∥∥∥∥∥∥∥∥∥∥∥∥∥∥
∥∥∥∥∥∥∥∥∥∥∥∥∥∥∥∥∥∥∥∥∥∥∥∥∥∥∥∥∥∥∥∥∥∥∥∥∥∥∥∥∥∥∥∥∥∥∥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