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1999-09-02; 修订日期: 1999-11-15
作者简介:王 冰 ( 1952-) ,男 (汉族 ) ,辽宁省丹东市人 ,现任辽宁
中医学院中药系副教授 .
●国药鉴别●
山罗花的显微鉴定研究
王 冰 , 张一楠 , 郑太坤 , 尹海波 , 徐兴家
(辽宁中医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2)
提要 报道了山罗花的显微组织及粉末鉴定特征。
关键词 山罗花 ; 组织特征 ; 粉末特征
中图分类号: R28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00) 03-0221-01
Identification Study of Melampyrum roseum Maxim.
W ANG Bing , ZHAN G Yi-nan, ZHENG Tai-kun, YIN Hai-bo, XU Xing-jia
(Liaoning College of Tradit ional Chinese Medicine , Shenyang 110032, China )
Abstract This a rticle ha s repo rt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on the r oo t, rhizome, stem, petio le, leaf tissue
charact eristics and powder cha racteristics of Melampyrum roseum .
Key words Melampyrum roseum ; Tissue cha racteristics; Pow de r characte ristics
山罗花 Melampyrum roseum Max im.为玄参科山罗花属植物。
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有分布 [1]。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主治痈肿
疮毒、肺热咳嗽、感冒、月经不调、风湿疼痛等 [2, 3, 4]。 目前对山罗花
的生药鉴定研究报道尚未见到 ,为此我们对其组织构造 ,粉末特征
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 组织特征
1. 1 根的横切面构造:最外由 2~ 3层木栓细胞构成 ,细胞切向延
长 ,排列整齐紧密 ;栓内层由 3~ 5层薄壁细胞构成 ,细胞直径由外
向内逐渐减少。 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 ,木质部发达 ,导管多呈多角
形 ,大小变化较大 ,直径在 10~ 55μm间。维管射线由 1~ 5列薄壁
细胞组成 ,并呈较均匀的放射状排列。 见图 1。
1. 2 根茎的横切面构造:最外是 2~ 3层扁平的木栓细胞 ,栓内层
细胞 2~ 4层 ,细胞形状不规则。 皮层宽阔 ,由 7~ 10层薄壁细胞构
成 ,细胞椭圆形 ,排列疏松 ;皮层中有石细胞散在。 维管束为无限外韧
型 ,较发达 ,约占横切面的 7 /10。木质部导管多角形 ,数量较多 ,直径
约 9~ 54μm间。髓不发达 ,有时破裂成髓腔。髓射线由 3~ 5列细胞
组成。 维管射线由 1~ 3列细胞组成 ,呈均匀放射状。 见图 2。
图 1 山罗花根横切面简图 图 2 山罗花根茎横切面简图
1.木栓层 2.栓内层 3.韧皮部 1.木栓层 2.栓内层 3.韧皮部
4.维管形成层 5.木质部 4.维管形成层 5.木质部 6.维管射线
6.维管射线 7.髓射线 8.髓
1. 3 茎的横切面构造: 表皮细胞长方形 ,排列整齐 ,角质层不明
显 ;腺毛长圆形 ,由 4~ 10个细胞组成 ,长经约 12~ 28μm间 ,数量
较少。非腺毛呈粗短牛角状 ,由单个或 2个细胞构成。皮层由 4~
8层薄壁细胞构成 ,胞间隙大 ,细胞由外向内逐渐变小。 维管束为
无限外韧型 ,占茎横切面的 2 /5。 木质部导管多角形 ,直径 14~ 52
μm间。 髓宽阔 ,约占茎直径的一半 ,细胞大小变化大 ,中间破裂成
髓腔。维管射线 2~ 3列细胞 ,髓射线 2~ 5列细胞 ,放射状排列。见
图 3。
1. 4 叶柄横切面构造: 叶柄横断面为“ U”字形 ,表皮由一层紧密
细胞组成 ,角质层不明显 ,有腺毛和非腺毛。 在基本组织中有 5个
维管束呈“ U”字形排列 ,中间一个较大 ,两侧各有 2个小维管束。
见图 4。
图 3 山罗花茎横切面简图 图 4 山罗花叶柄横切简图
1.表皮 2.皮层 3.韧皮部 1.表皮 2.叶柄两侧小维管束
4.维管形成层 5.维管射线 3.中间维管束木质部
6.髓射线 7.木质部 8.髓 4.中间维管束韧皮部
1. 5 叶片横切面构造: 叶片角质层不明显。 有较少的卵圆形腺毛
及大量的粗短牛角状非腺毛。 栅栏组织由一层略成长柱形细胞组
成 ,长径约为 32~ 60μm,短径 20~ 32μm;海绵组织排列松散。维
管束为外韧形 ,形成层不明显。 见图 5。
2 粉末待征
粉末成淡黄绿色 ,不同类型细胞碎片较多。气孔有不等式和不
定式两种 ,不定式较多。薄壁细胞种类较多 ,形态、大小变化较大 ,
有基本组织中的椭圆形、不规则形等 ,排列疏松 ,变化较大 ;有长方
形、近方形 ,细胞壁略有木化的薄壁细胞 ,细胞排列整齐 ,紧密 ,长
221
LIS HIZHEN M EDICINE AND M ATERIA M EDICA RESEARCH 2000 VO L. 11 N O. 3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 11卷第 3期
补脾益肠丸中黄芪的薄层鉴别
王春霞 , 李华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 ,广东 广州 510515)
补脾益肠丸由黄芪、党参等中药组成 ,用于各种慢性腹泻。 我
们采用薄层分析法对其中黄芪进行了定性鉴别。
1 仪器与药品
UV - 240分光光度计 (日本 );高效硅胶 G薄层色谱预制板
( HSG) , 10× 10 cm (青岛海洋化工厂 ) ;试剂均为分析纯 ;黄芪甲甙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样品和阴性对照液 (本院制剂室提
供 ) ;药材由广州市药材公司购进 ,经鉴定: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
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 Fisch. ) Bge.的干燥根 ,符合《中国
药典》 1995年版的要求。
2 薄层鉴别
2. 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 5 g ,研细 ,加正丁醇 20 ml,置水
浴上加热回流 2 h,滤过 ,滤液用 1%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3次 , 15
ml /次 ,弃去碱液 ,再用正丁醇饱和水洗至中性 ,弃去水层 ,正丁醇
液于水浴上蒸干 ,残渣加甲醇 0. 2 m l使溶解 ,即得。
2.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甙对照品 ,加甲醇制成每 1 ml
含 1 mg的溶液。
2. 3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取缺黄芪的本品 ,按样品液制备法制备。
2. 4 TLC鉴别: 吸取上述 3种溶液各 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
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 G薄层板上 ( 105℃活化 1 h) ,以氯仿
-甲醇 -水 ( 13∶ 7∶ 2) 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 ,展开 ,
取出 ,晾干 ,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 ,于 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
晰。 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置上 ,日光下显相同颜
色的斑点 ,紫外光灯 ( 365 nm )下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而阴
性对照品无相应斑点 ,结果见图 1。
图 1 黄芪 TLC图谱
1. 黄芪甲甙
2. 样品液
3. 阴性对照液
3 小结
本文应用 TLC法鉴别该丸剂中主要成分黄芪 ,方法简便 ,具
有较好的重现性。关于补脾益肠丸中其他成分的定性鉴别 ,含量测
定 ,我们正在研究之中。
收稿日期: 1999-10-08; 修订日期: 1999-11-02
径约在 48~ 180μm,短径约在 28~ 76μm间。 粉末中还可常见一
种细胞壁成念珠状增厚的薄壁细胞 ,常伴在导管周围 ,长径 180~
380μm间 ,短径 18~ 30μm间。 导管有孔纹、网纹、螺纹及少量环
纹类型 ,根、茎中孔纹、网纹较多 ,叶片粉末中螺纹较多 ,导管直径
约为 8~ 58μm间。叶片粉末中还可见有梯网纹类型的管胞。韧皮
纤维较少 ,无色或淡黄色 ,短径 12~ 26μm间 ,长可达 300μm以
上 ;木纤维略短 ,短径 20~ 32μm,长径 240~ 340μm间 ,壁厚 4~ 6
μm,木化程度较深。木栓细胞略成方形、长方形 ,短径 20~ 48μm,
长径 36~ 92μm间。 牛角状非腺毛长 32~ 110μm,短径 32~ 46
μm间。腺毛卵圆形 ,多由 3~ 10个细胞组成 ,直径 12~ 28μm间。
石细胞不规则形或类长方形 ,不规则形石细胞直径 36~ 48μm,腔
略小 ;类长方形石细胞腔较大 ,长约 36~ 80μm,宽约 28~ 40μm。
见图 6。
图 5 山罗花叶片主脉横切面简图
1.上表皮 2.栅栏组织 3.海绵组织
4.木质部 5.韧皮部 6.下表皮
图 6 山罗花全草粉末图
1.气孔 2.薄壁细胞 3.表皮细胞 4.木栓组织 5.纤维
6.非腺毛 7.腺 毛 8.管 胞 9.导 管 10.石细胞
参考文献:
[1 ] 李书心 ,方振富 ,王建中 ,等 .辽宁植物志 ,下册 [M ].沈阳: 辽宁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92∶ 325
[2] 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94∶
1140
[3 ]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 .长白山植物志 [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1982∶ 1018
[4 ] 徐传隆 ,黄泰康 ,丁志遵 ,等 .中药辞海 ,第 1卷 [M ].北京: 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 , 1993∶ 492
222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 11卷第 3期 LISHIZHEN M EDICIN E AND MA TERIA M EDICA RESEARCH 2000 VO L. 11 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