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秋冬红菜薹适栽品种



全 文 :2 0 1 4 年第 9 期
秋冬红菜薹适栽品种
五彩紫薹一号(见第
24 页图 1) 湖南省蔬菜
研究所选育。极早熟,从
播种到始收 48 天左右,
是目前亮紫色类型中最早
熟的杂交新品种。菜薹无蜡粉,大小适中,粗
约1.8厘米,薹生叶少而小,侧薹发生力强。
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
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最好,苗龄控制在21天
左右。移栽株行距 30 厘米×45 厘米,每 667
平方米栽4000株。采取深沟窄畦、一畦双行种
植,以方便排灌水。由于前期气温较高,必须
注意虫害和软腐病的防治,菜薹长30厘米时,
及时采收。
五彩紫薹二号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
菜薹亮紫色,无蜡粉,肥嫩柔软,粗2厘米左
右,薹叶少、品质好。侧薹发生多而齐,总薹
数可达40多根。较耐热、耐寒,抗病性强。从
播种到始收约60天。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8月中下旬到9月上旬
播种为宜。育苗移栽,苗龄约30天,移栽株行
距30厘米×(40~50)厘米,每667平方米移栽
3000~3500株。
五彩红薹一号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
紫红色杂交新品种。耐热性、抗逆性强,适应
性广,极早熟,从播种到始收只需42天。菜薹
有蜡粉,薹茎大小适中,粗1.7厘米左右,菜
薹无苦味、纤维少、品质好。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8月上中旬播种,采用
营养钵育苗最好,苗龄控制在21天左右。株行
距30厘米×45厘米,每667平方米移栽4000
株。采取深沟窄畦、一畦双行种植。特别注意
及时排灌水和防治虫害及软腐病。在高温下,
菜薹生长速度快、易老化,采收必须在菜薹长
约30厘米时,及时进行。
五彩红薹二号(见第24页图2) 湖南省蔬
菜研究所选育的早中熟红菜薹品种,在湖南、
湖北大面积推广并深受农民喜欢。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菜薹红紫色或红色,有少量蜡粉。
菜薹肥嫩,薹茎粗约2厘米,薹生叶剑形,品
质好。侧薹多、产量高,单株产量1公斤左右,
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2500~3000公斤。较耐
热、耐寒,从播种到始收60天左右。
长江流域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均可播种,
苗龄30~40天定植,每667平方米定植3500~
4000株,株距30厘米、行距40~50厘米。11
月中旬始收,12月至次年2月为采收盛期。忌
连作。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掺50公
斤磷钾肥作基肥,定植后至始收前追施1~2次
速效肥,以后每采收1批追施1次复合肥。注
意前期施氮肥要适量,防徒长。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吴艺飞 丁茁荑 周晓波
胜春 从台湾引进,耐寒耐湿,长势强,
特耐抽薹,抗软腐病、霜霉病,抗生理病害干
烧心。栽培管理简易,定植后60天左右成熟,
单球重3公斤左右,叶球呈炮弹形,外叶深绿,
内叶嫩黄。品质佳,商品性高,适合春秋两季
及高山露地栽培。
希望白菜 从台湾引进,植株生长强健,
耐寒耐湿,耐抽薹,抗病性强,特抗根肿病、
病毒病、霜霉病。定植后55~65天采收,叶球
圆筒形,外叶深绿,内叶偏黄,单球重2.5~3.5
公斤。结球能力强,品质佳、商品性高,适合
春秋栽培。
青杂 50 植株较直立,株高41.4厘米,开
展度58.4厘米,外叶深绿色,叶面较皱,刺毛
稀少,叶柄浅绿色,叶球炮弹形,浅绿色,球
内浅黄色,单球重量1.3公斤左右。播种后50
天成熟,丰产,一致性高,每667平方米产叶
球5000公斤左右。抗病害性强,风味品质好,
耐贮运。
青绿 60 适宜春秋栽培。植株直立,株高
41厘米,开展度75厘米,外叶深绿色,叶面较
皱,叶柄较平,白绿色。叶球长圆筒形,球高
40厘米,直径16厘米,球内淡黄色,单球重
2.8公斤左右。播种后60天左右成熟,每667平
方米产叶球7000公斤左右,整齐、丰产、一致
性高。风味品质良好,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
腐病,适应性广,耐贮运。
春秋露地栽培大白菜新品种
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王迪轩
7
2 0 1 4 年第 9 期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