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薯莨的药用价值



全 文 :分析。大型餐饮店的凉菜合格率相对较高 , 其中酱卤肉类为
48.48%, 酱腌菜类为 69.70%;中 、小型餐饮店的合格率分别为
15.56%和 12.90%, 基本相似 , 且普遍较低。同时又对不同规
模餐饮店凉菜加工环节如操作人员双手 、待用刀 、抹布 、砧板卫
生质量合格率进行比较 , 发现大型餐饮店的操作人员双手 、砧板
的合格率(33.32%和 33.33%)明显高于中(16%和 12%)、小
型(23.81%和 19.05%)餐饮店。
2.3 季节对凉菜合格率的影响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微生物生
长繁殖的重要因素。夏季温度高 ,湿度大 , 适宜微生物迅速生长
繁殖 , 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王月玲等 [ 6]的调查资料
还显示 , 不同季节凉菜食品合格率有差异 , 3— 5月份合格率
(68.6%)最高 , 9— 11月份合格率(56.0%)次之 , 6— 8月份合
格率(35.71%)最低 ,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4.39,
P<0.01)。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卫生防疫站的调查与王月玲
的类 似 , 1 季 度 合 格率 最 高 为 78.62%, 3 季 度 最 低
为 43.60% [ 7] 。
3 提高凉菜合格率的措施
上面谈到 , 影响餐饮业凉菜合格率的因素很多 , 因此预防必
须多方采取措施 , 防止微生物污染 ,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 杀灭
凉菜中的微生物 , 从而提高凉菜的合格率。因此各地应采取适
合本地凉拌菜特点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加强凉菜间空气和手 、
砧板等食品用具的消毒 ,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降低凉菜间温度;
缩短凉菜存放时间 , 超过一定时间(3 h)的凉菜要重新回锅彻底
加热等。卫生监督部门则应严把凉菜间设计审批关。要求开办
凉菜加工的单位 , 独立设置凉菜间 , 配置相应设施 , 如设置预进
间实行二次更衣 , 安装紫外线灯 、空调 、冰箱及消毒设施等。 另
外 ,要加强对熟食凉菜的监督 ,通过增加监测频率 , 提高处罚力
度 ,实现凉菜加工环境的净化 、提高凉菜合格率。
4 参考文献
[ 1] 向辉勇.餐饮业凉菜制作的卫生学调查.实用预防医学 , 2003, 10
(2):222.
[ 2] 卫生部.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0-06-01.
[ 3]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
2005-10-01.
[ 4] 何关乐 ,夏明珠.杭州市萧山区 2003— 2005年冷菜食品监测结果分
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 2006, 26(8):46.
[ 5] 姜松法 ,陈学威 ,蒋志强 ,等.散装冷荤食品卫生调查.中国公共卫
生 , 2002, 18(2):167.
[ 6] 王月玲 ,张莉 ,杨志明 ,等.九原区餐饮单位凉菜微生物监测结果分
析.实用预防医学 , 2007, 14(5):1482.
[ 7] 马伟科 ,梅振华 ,张蕊.南阳市餐饮单位凉菜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
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2006, 16(9):1095.
[ 8] 汪严华 ,庄苗 ,浦惠莉 ,等.凉菜卫生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实用预
防医学 , 2002, 9(5):517.
(收稿:2008-10-29)
(本文编辑:张兵)
薯莨的药用价值 【综述】
MedicinalValueofDioscoreaCirhosaLour
王庆蓉 ,马丽 ,雷呈祥
WANGQinq-rong, MALi, LEICheng-xiang
摘要 目的 薯莨是生长于我国中南地区的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 ,其块茎是一味常用中草药。本文描述了薯莨的生物学性
状并对与其易混淆的多种植物块茎进行比较分析。薯莨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是块茎中的鞣质成分 , 能活血止血 ,理气止痛 ,
收敛固涩 , 清热解毒 ,对多种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薯莨;块茎;鞣质;活性成分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57(2009)06-0647-03
Subject MedicinalValueofDioscoreaCirrhosaLour
Authors WANGQinq-rong, MALi, LEICheng-xiang(DepartmentofPreventiveMedicine, NavalMedicalResearchInstituteofPLA,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DioscoreaeirrhosaLourisaperennialandlianaplantinthecentralsouthChina, ofwhichthetuberisoneofthetradi-
tionalChinesemedicalherbs.InthispapertherepresentedthebiologicalcharactersofDioscoreaeirrhosaLourandanidentification
wasmadeonsomeconfusedplanttubers.Withfunctionsofpromotingbloodcirculationtoarrestbleeding, regulatingQitoaleviate
paininducingastringencyandclearingheattoxicity, Dioscoreatannin, themainactivecomponent, showedhighertherapeuticeffec-
tivenessonmanykindsofdiseases.
Keywords DioscoreacirrhosaLour;Tuber;Tannin;Activecomponent
作者简介:王庆蓉 ,女 ,主管实验师 ,主要从事军事药学科研实验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上海市 200433
  薯莨分类上属薯蓣科薯蓣属 , 拉丁名 DioscoreaCirrhosa Lour, 是一种常用草药 [ 1] ,也用于鞣皮或作为天然染料。薯莨分
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中南地区 , 在江西 、广
东 、广西 、福建 、浙江 、台湾 、湖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等地常
见。东南亚亦有薯莨生长。薯莨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 , 山坡 、
647职业与健康 2009年 3月第 25卷第 6期 OccupandHealthVol.25No.6Mar2009
DOI :10.13329/j.cnki.zyy jk.2009.06.030
路旁 、河谷的杂木林 、阔叶林 、灌丛中或林边均可生长 , 多分布于
海拔 350 ~ 1500 m之间。
1 薯莨的生物学性状
薯莨系单子叶多年生藤本植物 ,最高可达 20 m左右。茎绿
色 , 无毛 ,下部有刺。单叶 , 茎下部互生 ,或中部以上对生。花雌
雄异株 , 蒴果三棱状扁圆形 , 顶端微凹;种子环生薄翅。地下部
分膨大为块茎 , 块茎呈球形 、卵圆形 、长圆形或葫芦形的结节块
状 , 长 10 ~ 15cm,直径 5 ~ 10 cm。外皮深褐色 ,粗裂 ,有瘤状突
起和凹纹 , 有时具须根或点状根痕。
药用部分为其块茎。生长 3 a以上的薯莨 ,四季可采块茎 ,
5— 8月采收质量最好。采收后洗净 , 切片 , 可鲜用 、晒干或焙
干。新鲜时块茎断面呈红棕色 , 干后为铁锈色 ,质硬而实。断面
颗粒状 , 有明显的或隐约可见红黄相间的花纹。横切面木栓层
较厚 , 细胞壁微木化。皮层中有分泌细胞 , 内皮层为薄壁细胞 ,
薄壁细胞中含鞣质。块茎粉末为浅红棕色 , 气微 ,味涩苦口。
虽然明《本草纲目》上已配有薯莨的插图 , 记载的却是黄药
子 ,最早记载 “薯莨”一词的是清《南越笔记》。由于薯莨分布广
泛 ,因而其名称各地也有不同。常见的有血母 、血娃 、朱砂莲 、朱
砂七 、红孩儿 、红药子 、血三七 、山羊头 、山猪薯 、茹榔 、金花果等。
因各地同名异物或异物同名 , 且形状和色泽上比较相似而易造
成混淆 [ 1-4] 。事实上各味药功能和主治有较大差异 , 故不能相
混淆更不能相互代替 , 应注意区别(表 1),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
有效。
表 1 薯莨等块茎药材的比较
药类 性状特征(块茎) 块茎断面特征 性味 功效
红药子 不规则块状 , 或略呈圆柱形 , 表面棕黄色。根头部有多数茎基呈疙瘩状。质极
硬 ,难折断
黄褐色或深黄色 ,粗糙 , 纤维束多数 , 散列 ,纵横交错。木质部浅黄色呈环状 ,近
髓部另有分散的浅黄色木质部 ,断面显
粉性
气微 、味苦 、微涩 、性凉 清热 ,解毒 , 止血 , 止痛。 用于肠炎 、痢疾 、腰腿痛 、便血 、崩漏;外用治烧烫伤 、
疮疖 、狂犬咬伤
黄药子 卵圆形至长圆形 , 近于土面 ,棕褐色 ,表
面密生多数细长须根
淡黄色至黄棕色 ,平滑或呈颗粒状 ,凹凸
不平。质硬而脆 ,易折断
气微 、味苦 、
性平 、有毒
解毒消肿 ,化痰散结 ,凉血止血。用于甲
状腺肿大 、淋巴结结核 、咽喉肿痛 、吐血 、
咯血 、百日咳 、癌肿;外用治疮疖
薯莨 长圆形 、卵圆形 、球形或结节块状。表面
深褐色 ,粗裂 ,有瘤状突起和凹纹 ,有时
具有须根或点状须根痕 ,质坚硬
红棕色 ,颗粒状 , 粉性 , 有明显的或隐约
可见红黄相间的网状花纹 ,质硬而实
味微苦、涩 、
平 、性微寒
活血补血 ,收敛固涩。 用于功能性子宫
出血 、产后出血 、咯血 、吐血 、便血 、尿血 、
腹泻;可用于外伤出血 、跌打损伤和杀菌
消炎等
朱砂莲 不规则纺缍形 ,表皮有不规则皱纹 ,棕黄
色至棕红色 ,有不规则瘤状突起和深皱
纹。体重 ,质坚
棕色或红棕色 ,角质样 味苦 、性辛 、
寒 ,有小毒
清热解毒 , 消肿止痛。用于肠炎 、痢疾 、
阑尾炎 、十二指肠溃疡 、咽喉肿痛 、毒蛇
咬伤 、痈疖肿毒和外伤出血
血散薯 近长圆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 ,顶端微凹
隐 ,常露于地面 ,外皮褐色 、粗糙 、有许多
疣状小乳突
切面可见维管束(三生构造)排列成三
四个同心环
气微 、味苦 、
性寒
清热解毒 、散瘀止痛的功能。用于胃痛 、
神经痛 、牙痛 、胃肠炎 、咽喉炎 、上呼吸道
感染 、跌打损伤 、毒蛇咬伤 、疮痈等
何首乌 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 , 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 ,皱缩不平 ,有浅沟 ,并有横长皮
孔及细根痕。体重 ,质坚实 ,不易折断
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 ,显粉性。皮部有
4~ 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 形成
云锦状花纹 ,中央木部较大 ,有的呈木心
气微, 味微甘而苦涩 ,
性温
解毒 、消痈 、润肠通便功能 ,用于治疗瘰疬疮痈 、风疹瘙痒 、肠燥便秘及高血脂
症等
2 薯莨的活性成分
薯莨民间药用其块茎 , 其化学成分主要是鞣质及甙类。另
外还含有酚类 、蛋白质 、糖类 、黏液质 、淀粉及维生素 C等成分。
薯莨所含鞣质为儿茶素类缩合鞣质 , 其他分离得到的物质有酚
性糖甙如 3, 4二羟基苯乙醇葡萄糖甙 , 根皮酚葡萄糖甙等及鞣
质右旋儿茶精 , 左旋表儿茶精和原花青色素二聚体 、三聚体和四
聚体等 , 所含淀粉粒为中粒 ,长径约 15 ~ 40μm[ 5] 。
鞣质即植物单宁 , 又称植物多酚 ,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
内的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 6] 。薯莨鞣质是以儿茶
素为母体的典型缩合类鞣质(图 1),主要由儿茶素和表儿茶素
缩合而成 , 二者比例为 4 ∶6, 平均聚合度为 16。薯莨鞣质含量
丰富 [ 8] , 当然不同产地的薯莨 , 其含量不同 , 例如广西天等县和
隆林县的薯莨药材鞣质含量分别为 29.93%和 38.23%。 传统
的鞣质提取工艺 , 是用乙醇或丙酮水溶液浸提薯莨粉末 , 滤液再
经浓缩干燥即可得到较好的鞣质成分 [ 9-10] 。 熊晓燕等 [ 10]报道 ,
用 60%丙酮水溶液浸提 , 溶剂与溶质比为 20∶1, 60℃保温 2d,
提取率为 84.37%,产品纯度 83.39%, 达到工业品二级标准。
n=1, 2, 3, 4, 5, ……
图 1 儿茶素缩合鞣质 [ 7] 。
3 薯莨的药用价值
薯莨是中南地区常用中草药 , 历史悠久。 《全国中草药汇
编》 [ 1]中说薯莨苦 、微酸 、涩 , 平 , 能活血补血 , 收敛罟涩;《中华
本草》说薯莨活血止血 ,理气止痛 ,清热解毒 [ 2] 。不过也有报道
648 职业与健康 2009年 3月第 25卷第 6期 OccupandHealthVol.25No.6Mar2009
说薯莨有小毒 , 服用后 , 可能产生胃部不适 、脑袋昏胀等现象。
动物实验表明薯莨醇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 , 煎剂对
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8.8±9.1)g/kg。
3.1 止血 薯莨有类似血小板的促凝作用 ,能提高纤维蛋白原
的含量 , 所以可以用于治疗出血症。 薯莨煎剂 1.5 g/kg给家兔
灌胃 , 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薯莨除具有止血功能外 , 还
具有补气 、固脱作用。薯莨对妇科出血 、咯血 、出血性紫癜 、癌症
出血等均有一定疗效。薯莨曾用于治疗伤寒并发重度肠出血 ,
也取得较好的疗效 [ 11] 。
薯莨鞣质可使创伤后渗出物中蛋白质凝固 ,形成痂膜 , 致减
少分泌和防止感染 , 并能使创面的微血管收缩 , 有局部止血作
用 , 可外用于创伤 、灼伤。用极细粉敷于外伤出血处 , 能当即止
血 , 因而具有快速高效特点 ,可用于应急救治药物 [ 12] 。
3.2 治疗溃疡 薯莨鞣质具收敛性 ,内服可用于治疗胃肠道出
血 、溃疡和水泻等症。吴国正 [ 13]认为 , 薯莨煎剂治疗应激性溃
疡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①薯莨煎剂呈凝胶状 , 覆盖胃黏膜出血
面及小穿孔点 , 形成保护性膜 , 防止胃酸的进一步侵蚀;②人体
吸收后 , 可发挥血小板样促凝作用 , 缩短出 、凝血时间 , 达到止血
效果;③能兴奋血管平滑肌 ,促进胃黏膜小血管收缩 ,抑制出血;
④鞣质具收敛作用可抑制胃酸的分泌 , 提高胃液的 pH值 , 利于
溃疡出血的止血;⑤可抑制幽门杆菌的侵袭 , 促进溃疡面的
愈合。
3.3 抑菌作用 薯莨鞣质能与蛋白质作用 ,凝固微生物体内的
原生质 , 故有抑菌作用 [ 14] 。薯莨酊剂或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对甲型副伤寒杆菌与宋内氏痢疾杆菌有
较弱的抑菌作用 , 对皮肤浅部真菌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15] 。也
有报道薯莨对病毒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疗效 [ 16] 。
3.4 其他作用 薯莨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 ,民间也曾用于多种
疾病的治疗 , 如对眼镜蛇等毒蛇咬伤 、贫血 、母乳缺乏等均有一
定疗效。薯莨也可用作生物碱及某些重金属中毒时的解毒剂。
薯莨鞣质还有抗变态反应 、驱虫 、降血压等作用。另外 , 鞣质具
较强的还原性 , 可清除生物体内的超氧自由基 , 因此也用于抗辐
射 ,延缓衰老等。
4 参考文献
[ 1] 谢宗万 ,全国中草药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6:10.
[ 2] 宋立人.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12.
[ 3] 刘轶 ,侯曼丽 ,王敦.何首乌 、红药子、黄药子及薯莨四药应区别药
用.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 2006, 2(2):189-190.
[ 4] 刘玉明 ,靳小青 ,黄宝康,等.薯莨及其易混品的鉴别研究.时珍国医
国药 , 2006, 17(9):1626-1627.
[ 5] 杭悦宇 ,徐珞珊 ,史德荣 ,等.中国薯蓣属植物地下茎淀粉粒形态特
征及其分类学意义.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06, 15(4):1-8.
[ 6] 林栩 ,植物单宁.中国皮革 , 2007, 36(7):5-7.
[ 7] 狄莹 ,石碧.植物单宁化学研究进展.化学通报 , 1999(3):1-5.
[ 8] 苏青 ,黄瑞松.民族药薯莨鞣质的分析.华西药学杂志 , 1999, 14(3):
185-188.
[ 9] 黄瑞松 ,苏青 ,黄永灵 ,等.均匀设计法优选薯莨的提取工艺条件.华
西药学杂志 , 2003, 18(3):199-201.
[ 10] 熊晓燕 ,陈曼群 ,黎碧娜.从薯莨中提取单宁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 1998, 15(增刊):35-38.
[ 11] 刘日才.中药红孩儿治疗伤寒并发重度肠出血 16例.实用中西医
结合杂志 , 1997, 10(14):1415.
[ 12] 王庆蓉 ,靳小青 ,钮燕 ,等.依地红对犬创伤止血效果的实验研究.
海军医学杂志 , 2005, 26(2):109-110.
[ 13] 吴国正.薯莨治疗应激性溃疡 58例临床报告.中国中西医结合外
科杂志 , 2000, 6(3):178-179.
[ 14] 钮燕 ,靳小青 ,何小文 ,等.依地红消毒剂抗菌及抗炎效果研究.海
军医学杂志 , 2003, 24(1):8-9.
[ 15] 靳小青 ,钮燕 ,刘长翠 ,等.依地红皮肤消毒剂对足癣的临床效果.
海军医学杂志 , 2003, 24(1):60-61.
[ 16] 张其威 ,张楚瑜.抗病毒中药研究的最新进展.中成药 , 2005, 27
(1):116-118.
(收稿:2008-10-27)
(本文编辑:刘淑英)
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综述】
ResearchProgressonInfluencingFactorsofFertilityDesire
甘霖 ,李大斌
GANLin, LIDa-bin
关键词 生育意愿;影响因素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57(2009)06-0649-03
作者简介:甘霖 ,女 ,医师 ,主要从事职业卫生工作。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630000
  在 20世纪的后 20年里 , 我国不少学者已对生育意愿进行
了较多的理论考察和调查研究。一般认为 , 生育意愿是人们对
自身生育行为的内在期望和主观愿望 [ 1] 。它对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生育水平和人口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对生育意愿的研究
将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及相应法规的制定 、完善 、实施具有重要
的指导作用。研究中 , 有学者认为生育意愿包括数量 、性别和时
间 3个维度 ,即理想子女数 、性别偏好 、理想(婚)育龄和生育间
隔 [ 2] 。笔者现将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作为生育意愿最高层次的影响因素 ,既可以影响
一个街道或村庄的生育意愿 , 也可影响一个县 、省甚至整个国家
的生育意愿 ,从而形成一种区域的生育文化 ,并通过人们的生育
观念特别是政府的生育政策而体现出来。
1.1 国家人口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 20年内 ,我国大规模的计
划生育运动尚未开始 , 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一直居高不下 , 每
649职业与健康 2009年 3月第 25卷第 6期 OccupandHealthVol.25No.6Mar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