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晚香玉根结线虫病初步研究



全 文 :第 19卷 第 6 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Vol.19 No.6
2004年 12 月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ec.2004
晚香玉根结线虫病初步研究
李丹蕾 , 喻盛甫**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 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首次报道云南省元江县发现晚香玉根结线虫病。感病植株矮化 、叶黄 、叶尖焦枯 、有根结 , 重病株花茎细
弱 ,花朵数大为减少 , 花易落 ,甚至全株枯死。根据雌成虫典型的形态特征和测量值 , 病原线虫鉴定为南方根结
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and White , 1919)Chitwood , 1949] 。记述了病害发生与危害状况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关键词:晚香玉;南方根结线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S 4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2004)06-0670-03
Preliminary Study on Tuberose Root-knot Disease
LI Dan-lei ,YU Sheng-fu
(Key Laboratory for Plant Pathology of Yunnan Province , Y A U , Kunming 650201 , China)
Abstract:Tuberose root-knot disease was reported first in Yuanjiang country , Yunnan.The diseased plants
were dwarf and yellowing , and withered.There were many galls on the diseased roots.Some worse plants had
thin floral axis , few flowers , the worst plants were dead.According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fe-
male ,pathogenic nematode was Meloidogyne incognita(Kofoid and White , 1919)Chitwood ,1949.This paper
described disease circumstances.Moreover , Some suggestions about control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Polianthes tuberosa;Meloidogyne incognita;control
  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 L.)又名夜来香 ,月
下香 。属石蒜科 ,多年生鳞茎草花 。原产墨西哥与
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我国北京 、上
海 、杭州 、昆明等地均有引入种植[ 1] 。晚香玉花朵
暗溢清香且可供食用和药用 ,为人们所喜爱 。最
近 ,在云南省元江县马扎村种植的晚香玉大面积出
现叶黄 、叶尖焦枯及植株矮化 、长根结等根结线虫
危害症状 ,有的甚至全株枯死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
目前 ,在我国关于晚香玉根结线虫病的相关文献资
料甚少 ,类似元江县这样严重为害状况在国内尚属
首次发生 。本文对元江县晚香玉根结线虫病发生 、
危害 、防治及病原线虫鉴定作了初步调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1.1  症状观察
地上部着重观察晚香玉苗植株的高矮 、叶色
等。地下部主要观察根结形状 、颜色 、数量 、卵块形
成情况及其它特征 。按 K R Barker 标准划分病
级[ 2] :0级:无根结;1级:有少量根结;(以下依照长
有较多根结的根与根系总量之比):2级:<25%;3
级:25%~ 50%;4级:50%~ 75%;5级:>75%.
1.2  病根标本采集与线虫分离
1.2.1  标本采集
将矮化 、叶黄 、有根结的典型症状病植株连同
根围土装入双层塑料袋中 ,带回实验室保存于冰箱
或冷凉处 。
1.2.2  线虫分离
轻轻洗去病根表土壤 ,采用直接解剖法分离新
鲜雌虫 ,二龄幼虫由蒸馏水中卵块在 25 ℃温箱里
孵化获得 。并用贝曼漏斗法分离根围土及病根以
收稿日期:2004-04-02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李丹蕾(1980-),女 , 云南江城人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植物寄生线虫病害研究。
DOI :10.16211/j.issn.1004-390x(n).2004.06.011
期获得雄成虫及二龄幼虫 。
1.3  病原线虫鉴定[ 3~ 5]
1.3.1  雌成虫及卵块观察
从根结中剖出新鲜雌成虫及卵块置于蒸馏水
中 ,在解剖镜下观察并照相。
1.3.2  雌成虫前体部观察及有关数值测量
在45%乳酸中切取雌虫体前部 ,再移至载玻
片上以无菌水为浮载剂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排泄孔
位置 、口针形态 ,测量口针长 、背食道腺开口到口针
基部球的距离(DEGO)并进行显微照相(n=10)。
1.3.3  会阴花纹
在45%乳酸中切取雌虫会阴花纹 ,移至载玻
片上以 AFG 液为浮载剂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进
行显微照相(n=20)。
1.3.4  二龄幼虫观测
将二龄幼虫置于载玻片上 ,以无菌水为浮载
剂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体长(n=20)。
A 晚香玉根部症状;B 左:病根 ;B右:健根;C:雌虫 、卵块;D:DEGO;E:雌虫会阴花纹
图 1  晚香玉受害根部症状及病原线虫
Fig.1 Symptom of diseased Polianthes tuberosa root and pathogenic nematode
2  结果与分析
2.1  症状及病害状况
栽种 6个月后症状表现最明显 ,植株矮化 ,叶
黄 ,叶尖焦枯严重生长不良。长根结 、表面光滑在
根的不定部位肿大(图 1 ,A , B)。在根系严重受损
情形下 ,晚香玉在生育及抽花穗抽生大受影响 ,花
茎细弱 ,花朵数大为减少 ,花易落 ,甚至全株枯死 。
671第 6期          李丹蕾 ,等:晚香玉根结线虫病初步研究
在根结表面未发现外露卵块 ,只能在肉质根组
织内找到白色或淡黄色胶质卵块。种植面积 4.6
hm2 ,种植土为沙壤土 ,根结线虫危害普遍严重 ,受
害面积达 3.3 hm2 以上 ,发病株率 80%以上 ,病级
均在 4 ~ 5级以上。
调查中发现 ,该地晚香玉种植区灌溉水源充
沛 ,个别花农采用“灌水”防治该病害 ,晚香玉受害
程度大为减轻。
2.2  病原线虫
2.2.1  雌虫及卵形态特征
虫体白色 ,梨形 ,有明显的颈部;口针基部球发
达;排泄孔位于自头端起 1个口针长处;中食道球
近圆形 ,较发达(图 1 ,C)。口针锥部明显向背部弯
曲(图 1 ,D)。
卵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白色 ,外有胶状透明物
质包被 ,解剖挑取雌成虫卵块过程中 ,有的卵块部
分卵分散开(图 1 ,C)。
测量值:口针长 16.7μm (10.3 ~ 21.3μm);
DEGO为 4.1μm (3.0 ~ 5.0μm)。
2.2.2  会阴花纹
20余个雌成虫的会阴花纹 , 形状基本一致 。
背弓明显高 ,由平滑到波浪形的线纹组成 ,一些线
纹在侧面分叉 ,但无明显的侧线(图 1 ,E)。
2.2.3  二龄幼虫
二龄幼虫线形 ,体长 470.6μm(439.9 ~ 501.3
μm)。
未分离到雄成虫 。
2.3  鉴定结果
上述病原线虫雌成虫排泄孔位置 、口针 、
DEGO 、会阴花纹等形态特征与测量值符合南方根
结线虫的典型特征。参照文献[ 3 , 4] ,云南省元江
县晚香玉根结线虫病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
3  讨论
(1)南方根结线虫 ,寄主植物广泛 ,分布范围
比其他根结线虫广 , 从大约北纬 40°到南纬 33°均
有其分布[ 2] 。最适生长 、发病温度 18 ~ 30 ℃.晚
香玉喜温暖湿润 ,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 25
~ 30 ℃,喜肥沃的略黏质土壤或砂质壤土[ 6 , 7] 。元
江晚香玉种植地区年平均气温 23.8 ℃,最冷月平
均气温 16.7 ℃,最热月平均气温 29 ℃,栽植土壤
为沙壤土 。或许正是这种寄主 、病原物对环境条件
要求的如此契合导致南方根结线虫在元江地区造
成严重危害。
(2)土壤“灌水”对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明显 ,
这可能是由于灌水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 ,致使根结
线虫的生存环境恶劣 ,抑制了线虫生长与繁殖 ,从
而有效控制了线虫数量 ,使危害程度减轻 。因此 ,
在元江晚香玉种植地区或其他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可以考虑推广“灌水”防治法 ,防治根结线虫病。
(3)根结线虫卵块一般产在根表 ,而该线虫的
卵则产于根组织内。结合本实验室对根结线虫产
卵习性长期观察积累的资料 ,卵产于根组织内或许
是危害肉质根植物根结线虫产卵的一种特殊方式 ,
其原因有待继续研究。
致谢:云南省森防站冯士明老师 、玉溪市森防站袁素蓉同
志 、元江县森防站何林同志协助调查采样 ,谨此致谢。
[ 参 考 文 献]
[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花卉学[ M] .中国
林业出版社 , 1990.
[ 2] BARKER K R.Design of greenhouse and microplot experi-
ments for evaluation of plant resistance to nematodes[ A] .in:
Zuckerman B M et al.(eds).Plant Nematology Laboratory
Manual.Amherst: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 the Uni-
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1985 , 107-114.
[ 3]  泰勒AL , 萨塞 JN.植物根结线虫(生物学 、分类鉴定
和防治)[ M] .杨宝君 , 曾大鹏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3.
[ 4]  艾森拜克 JD , 赫什曼 H , 萨塞 JN ,等.四种最常见根
结线虫分类指南(附图检索)[ M] .杨宝君译.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 1986.
[ 5]  谢辉.植物线虫分类学[ 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
版社 , 2000.
[ 6]  金波 , 东惠茹.球根花卉[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 1999.
[ 7]  赵兰勇 ,孟繁胜.花卉繁殖与栽培技术[ M] .北京:中
国农业出版社 , 2000.
672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1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