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转子莲的繁殖研究



全 文 :第 24卷 第 3期                西 南 林 学 院 学 报       Vo1.24 No.3
 2004年 9月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     Sep.2004 
转子莲的繁殖研究
李宗艳 ,唐 岱 ,黄开勇
(西南林学院 园林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对转子莲的繁殖研究表明:转子莲因种子萌发率不高 ,不宜采用有性繁殖;扦插繁殖采用
0.637 m mol/L 的 IAA浸泡 2 ~ 3 min或 2.548 m mol/L的 IAA 速蘸对生根有明显促进作用;在
转子莲的组培研究中 ,用叶或茎尖作外植体时 ,诱导愈伤组织的配方以MS+6-BA 2.0 mg/L
+2 ,4-D 1.0 mg/L 或 MS+6-BA 2.0 mg/L+IBA 1.0 mg/L 为好;继代增殖的培养过程中以
MS+6-BA 2.0 mg/L+NAA 0.5 mg/L 的配方处理较好;生根培养基配方的筛选以 1/2 MS+
IAA 0.8 mg/L 的培养条件为好.
关键词:转子莲;繁殖;扦插;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S6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179(2004)03-0004-03
  铁线莲属植物是攀援植物中品种最多 、花色
最艳的一大类 ,作为篱垣绿化的优良材料 ,具有花
期长 、耐寒性较强 、花型丰富等特点 ,素有“攀援植
物皇后”的美称.铁线莲在国外园林中应用非常广
泛 ,主要用于垂直绿化 、盆栽装饰和切花装饰 ,其
栽培种及品种多是利用野生种通过人工选育产生
的.全球铁线莲属植物约 300种 ,我国铁线莲属种
质资源丰富 ,约有 110种[ 1] ,包括对现代铁线莲栽
培种影响较大的一些野生种 ,如铁线莲(C.florida
Thunb)、转子莲(C.patens Morr et Decne.)等[ 2] .目
前 ,我国野生铁线莲研究大多局限在其分类 、资源
分布等方面 ,对野生种的引种 、驯化 、繁殖和选育
等应用研究很少 ,对野生种质资源的园林用途的
开发利用则尚属空白 ,仅限于少数植物园和研究
单位收集栽种[ 3 ,4] .转子莲主产于我国山东 、辽宁
一带 ,花大 ,直径 8 ~ 14 cm ,耐寒性较强 ,冬季可露
地越冬 ,不仅可做良好的垂直绿化材料 ,也是较好
的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对国产转子莲的不同繁
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 、选育
与开发利用提供相关资料.
1  试验材料
1.1  种实
转子莲果实为瘦果 ,聚成头状体 ,顶冠有宿存
的花柱 ,呈羽毛状 ,长 3 cm 左右 ,去除花柱获得的
纯净种子可供发芽测试用.本试验的种子发芽材
料取至昆明植物园高山植物引种区栽培的转子莲
当年成熟的种子.
1.2  插穗
选取发育饱满 、无病虫害的枝条 ,剪成 10 cm
左右的长段 ,并剪去下部节位顶小叶叶片;微扦插
选用饱满腋芽的节间用材 ,剪去所有叶片 ,节间长
约 2 cm.扦插基质为珍珠岩 ,插穗采用不同浓度的
IAA分别作速蘸和浸泡处理.
1.3  外植体
转子莲组织培养采用的外植体为幼嫩茎尖和
成熟 、无病虫害的叶片.外植体的消毒处理见文献
[ 5] .
2  试验方法
2.1  种子发芽测定
将去除种毛的干净种子用冷水浸种 24 h后 ,
用 0.1%的高锰酸钾液消毒 30 min ,用无菌水冲洗
3 ~ 5 次 ,置于发芽皿上 ,并放入发芽箱中.萌发条
件为20 ~ 22 ℃,自然光照.测试种子每组为 50粒 ,
4次重复.
2.2  扦插繁殖试验
本试验分介质扦插和微扦插两组.介质扦插
收稿日期:2003-11-28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9912041).
 作者简介:李宗艳(1974-),女 ,云南文山人 ,硕士 ,讲师 ,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的教学与科研.
方法为:将成熟 、无病虫害的插条用 0.318 , 0.637 ,
2.488 , 6.369 m mol/L 的 IAA 分别作速蘸和浸泡
2 ~ 3 min两组处理 , 扦插环境条件为:土温 17 ~
22 ℃,气温 15 ~ 20 ℃,90%~ 95%的空气相对湿
度 ,扦插基质为珍珠岩;微扦插用带腋芽的节间作
材料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 促根激素组合为 MS+6
-BA+IBA ,浓度为 6-BA/IBA:0.5/0.5 ,1.0/1.0 ,
2.0/1.0 ,3.0/1.0共 4组.
2.3  组织培养研究
将已消毒的外植体接种在 MS培养基上诱导
愈伤组织的产生 ,诱导愈伤组织培养配方组合为
MS+6-BA+IBA ,MS+6-BA+2 , 4-D 两组;激
素配方浓度分别为 6-BA/ IBA:0.5/0.5 , 1.5/1.0 ,
2.0/1.0 , 3.0/1.0;6-BA/2 , 4-D:0.5/0.5 , 1.0/
1.0 ,2.0/1.0 , 3.0/1.0.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组合
为MS+6-BA+NAA ,每组激素浓度变幅为 0.5 ~
3.0 mg/L ,以 0.5个单位为一个梯度.生根培养基
配方组合为 1/2 MS +IAA , IAA 浓度为 0.5 , 0.8 ,
1.0 ,1.5 mg/L.组培全过程培养条件是在 25+2
℃,光照 12 h(光照强度1 200 lx)条件下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子发芽率
转子莲种子较大 ,为子叶留土类型 ,第 8天开
始发芽 ,属于发芽早的种类但发芽不整齐;发芽过
程持续 25 d左右但主要集中在头 10 d 内 ,种子平
均发芽率为 58.57%.
3.2  扦插研究
3.2.1  介质扦插 对不同的扦插试验处理 , 27 d
后观测插穗的地上 、地下部形态变化情况(表 1),
插穗基部产生的不定根既有愈伤根 ,又有皮部根.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插
穗基部产生的刺激愈伤组织量也在不断地增加.
愈伤组织的产生具有保护插穗伤口和促进插穗吸
水的双重作用 ,但过多的愈伤组织形成 ,会消耗插
穗体内的养分 ,对生根反而不利.
表 1 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对插穗生根的影响
浓度
/(m·mol·L -1) 处理方法
植株形态
插穗地上部分变化 插穗地下部分形态
0.318 速蘸 叶片保持绿色 ,腋芽未萌动 未见异常
浸泡 叶片保持绿色 ,腋芽未萌动 下部节位有少许愈伤组织生成
0.637 速蘸 叶片保持绿色 ,腋芽未萌动 下部节位有愈伤组织形成 ,未见长根
浸泡 叶片保持绿色 ,腋芽明显膨大 下部节位有较多的愈伤组织生成 ,有 50%的插穗基部长出约 0.2 cm 长的根
2.488 速蘸 叶片保持绿色 ,腋芽萌动抽枝 下部节位无愈伤组织生成 , 100%的插穗节基部长出约 1 cm 长的根
浸泡 叶片保持绿色 ,腋芽未萌动 下部节位有许多愈伤组织生成 ,未见长根
6.369 速蘸 叶片部分枯黄 ,腋芽萌动 下部节位有愈伤组织生成 ,未见长根
浸泡 叶片大量枯黄脱落 地下部分死亡
对照 50%的插穗腋芽萌动抽梢约 1.5 cm左右;另
50%插穗叶片部分枯黄 ,腋芽未萌动 50%的下部节位有少许愈伤组织生成 ,未见长根;另50%无异常
  从表 1可知:2.488 m mol/L 的 IAA 溶液速蘸
处理 ,能促使所有的插条产生皮部根 ,促进地上部
分抽生新枝 ,生根处理效果最佳;其次为 0.637
m mol/L的 IAA 溶液浸泡处理 ,能促使 50%的插条
生根;用较高浓度的 IAA 处理 ,对生根不利 ,两种
6.369 m mol/L的 IAA溶液处理方式都会促使地上
部分叶片枯黄 ,大概是大量外源 IAA 的存在促使
插条体内脱落酸生成所致.
3.2.2  微扦插 不同激素组合对芽分化速度的
影响见图 1.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扦插时 ,在所有的配方
中腋芽都萌动且茎基部都能发根.但不同的配方
生根的类型及其腋芽增值倍数不同.在配方 1(6-
BA 0.5/ IBA 0.5),2(6-BA 1.0/ IBA 1.0),4(6-BA
3.0/ IBA 1.0)中发生的不定根为愈伤根;在配方 3
(6-BA 2.0/ IBA 1.0)中产生的不定根既有愈伤根
又有皮部根 ,当 6-BA/ IBA 浓度比为 2.0/1.0时 ,
微扦插腋芽萌动后增值倍数最大 ,为 3.6倍;配方
1 ,2和 4增值倍数分别为 1.82 ,2.25 ,1.88.
图 1 不同激素组合对芽分化速度的影响
3.3  组织培养研究
3.3.1  愈伤组织的诱导 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表
5第 3期                    李宗艳等:转子莲的繁殖研究
明:在适宜条件下 ,茎间和叶片作为外植体在接种第
10天后都能产生愈伤组织 ,在第25天左右能从愈伤
组织上分化出幼芽;若诱愈激素组合为 6-BA 和
IBA时 ,茎尖作为外植体较叶片好 ,能形成较多的愈
伤组织.在配方为 6-BA 0.5 mg/L+IBA 0.5 mg/L
的培养基上 ,诱导的愈伤组织成透明状但生长速度
较慢.随着激素浓度梯度的增加 ,愈伤组织的生长速
度也逐渐加快 ,当配方为 6-BA 2.0 mg/L+IBA 1.0
mg/L时 ,茎尖诱导形成了大量的分化能力强的浅绿
色瘤状的愈伤组织.若激素含量加至 6-BA 3.0 mg/
L+IBA 0.5 mg/L 时 ,虽可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块 ,
但愈伤组织易产生褐化.若激素组合为 6-BA和 2 ,
4-D时 ,用叶片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优于
组合6-BA 和 IBA.随着激素浓度的增加 ,叶片诱导
产生的愈伤组织量不断增多 ,且分化能力也不断增
强.当6-BA 0.5 mg/L+2 , 4-D 0.5 mg/L 时 ,产生
的愈伤组织量少 ,呈半透明状 ,愈伤组织分化能力较
弱;当6-BA 1.0 mg/L+2 , 4-D 1.0 mg/L 时 ,愈伤
组织大量产生 ,由少量的愈伤组织分化形成针尖状
的芽;当 6-BA 2.0 mg/L+2 ,4-D 1.0 mg/L 时 ,愈
伤组织大量产生 ,且分化形成的芽数量最多 ,诱导效
果最好.
3.3.2  继代增殖培养 不同激素浓度对芽继代
增殖的影响见图 2.
图 2 不同激素浓度对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在芽的继代增殖培养中 ,每个外植体平均增殖倍
数为 4~ 7倍 ,分化形成的丛生芽速度最快且质量最
好(图2).在配方3(6-BA 2.0mg/L+NAA 0.5mg/L)
的MS培养基中芽增殖倍数最大 ,为6.78;其次是配方
4(6-BA 2.5 mg/L+NAA 0.5 mg/L)为 6.13;配方 1
(6-BA 1.0 mg/L +NAA 0.5 mg/L)为 6.00;配方 2
(6-BA 1.5 mg/L +NAA 0.5 mg/L)为 5.25;配方 5
(6-BA 3.0 mg/L+NAA 0.5 mg/L)为4.38.
3.3.3  生根培养 对 4个 IAA 浓度的筛选结果
表明:当配方为 1/2MS+IAA 0.8 mg/L 时 ,生根速
度最快 ,发根的数量也较多.
4  结论与讨论
转子莲采用有性繁殖 ,种子发芽虽早但出芽
不整齐 ,发芽率不高 ,平均发芽率仅为 58.57%.在
转子莲的扦插试验中 ,插穗产生的不定根既有愈
伤根又有皮部根的类型 ,其扦插属于易生根类型.
2.488 m mol/L IAA 速蘸处理插穗 ,生根率最高 ,产
生不定根都为皮部根 ,其次为 0.637 m mol/L IAA
浸泡处理 2 ~ 3 min ,插穗基部能产生愈伤组织 ,并
促使形成较多的不定根.在节间的微扦插试验中 ,
茎节基部形成的不定根有愈伤根和皮部根两种.
当激素组合为 6-BA 2.0 mg/L +2 BA 1.0 mg/L ,
腋芽萌动后增殖倍数最大 ,为 3.6倍.
转子莲的组培研究表明:若用茎尖作外植体诱
导产生愈伤组织 ,较优的激素组合为6-BA 2.0 mg/
L+IAA 1.0 mg/L;若用叶片作外植体 ,激素组合为 6
-BA 2.0mg/L+2 ,4 BA 1.0 mg/L 时 ,能诱导形成大
量的 、有较强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芽继代增殖培养
较优的配方为MS+6-BA 2.0mg/L+NAA 0.5 mg/
L ,分化形成丛生芽较快 ,芽增殖倍数最大.将芽植入
1/2MS+2 IAA 0.8 mg/L的激素组合中进行生根培
养 ,生根速度最快且发根数量较多.
[参 考 文 献]
[1]  张美珍.中国植物志(28)-铁线莲属[M] .北京:科学
技术出版社 ,1980.
[2]  王文采.中国毛茛科植物小志(14)[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91 ,29(5):456 ~ 468.
[3]  郑维列 ,邢 震 ,边巴多吉 ,等.西藏色季拉山铁线莲
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 [ J] .园艺学报 , 1999 , 26(4):
255 ~ 258.
[4]  唐 岱 ,李宗艳 ,王 锦.云南铁线莲花卉种质资源生
境及观赏类型[ 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2 ,22(2):5 ~ 7.
[5]  谭文澄 ,戴策刚.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 .北京:中
国林业出版社 , 1991.
(下转第 9页)
6 西 南 林 学 院 学 报                   第 24卷
Study on Flower Morphology of Acer trialatum
HUANG Xiao-xia , DENG Li-lan , FAN Guo-sheng
(Facul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 , Kunming Yunnan 650224 ,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flowe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er trialatum , and made a comparison
with Acer buergerianum and other relative species in the genus of Acer.It is shown that there are evident differences in
flower morphology between Acer trialatum and other species.The stigma of Acer trialatum is divided into 3 parts and
its ovary has 3 loculi , whereas the stigma of other species in genus Acer is divided into 2 parts and their ovaries have
2 loculi.
Key words:Acer trialatum ;flower;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cer
(上接第 6 页)
Preliminary Study on Propagation of Clematis patens
LI Zong-yan , TANG Dai , Huang Kai-yong
(Facul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 ,Kunming Yunnan 650224 , China)
Abstract:A research on propagation of Clematis patens was carried out for germplasm conservation.It was
showed by the results that generative propagation was not feasible because of the low rate of seed germination.It was
proven that the rooting process of cuttage could be promoted by soaking the cuttings in IAA solution with 0.637 m
mol/L of concentration for 2 or 3 minutes , or by instant dipping the cuttings into IAA solution with 2.548 m mol/L of
concentration prior to the cuttage operation.The result of tissue culture indicated that the formulae of (MS+6-BA
2.0 mg/L+2 ,4-D 1.0 mg/L)and(MS+6-BA 2.0mg/L+IBA 1.0 mg/L)were better at the stage of inducing
calli when leaves and apical meristems were adopted as explants.The formula of(MS+6-BA 2.0 mg/L+NAA
0.5 mg/L)was the best in the process of successive enrichment culture , and the formula of (1/2 MS+IAA 0.8
mg/L)was the best for root induction.
Key words:Clematis patens;propagation;cutting;vegetative propagation
9第 3期                   黄晓霞等:三翅槭花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