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香附子块茎试管苗繁殖



全 文 : 收稿日期:2013-03-13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03041-4)
作者简介:贺文迪(1991-),女,辽宁大连人,本科,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研究。
注:姜长阳为通讯作者。E-mail: changyangjiang@126.com

香附子块茎试管苗繁殖
贺文迪,孙婧靓,李德鑫,宁淑香,姜长阳
(辽宁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摘 要:以香附子块茎为材料,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试管苗繁殖研究。结果表明,1/3MS+炉灰渣培养基
是块茎生长芽培养的适宜培养基;1/2MS+ZT 0.6 mg/L+NAA 0.1 mg/L是生长芽分化和继代分化繁殖培养的适
宜培养基;1/2MS+ABT 2号 6 mg/L+IAA 0.4 mg/L是生根和试管苗微型块茎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培养 30 d试管
苗移栽成活率 96%;培养 60 d试管苗移栽成活率 89.7%;种植的块茎发芽率 99.8%;试管苗和微型块茎定植的
成活率在 99%以上;定植试管苗保持了香附子的植物学特征。
关键词:香附子;块茎;试管苗;微型块茎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3.03.012
中图分类号:S567.21; Q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13)03-0241-04

The Study on Tuber and Tube Seedlings Breeding of Cyperus rotundus
HE Wen-di, SUN Jing-liang, LI De-xin, NING Shu-xiang, JIANG Chang-ya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81,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method of tissue culture, the tubers of Cyperus rotundus were used as materials to
do the research on tube seedlings’ propaga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1/3MS with the matrix
of cinder was the ideal medium for adventitious buds growth, and 1/2MS+ZT 0.6 mg/L+NAA 0.1
mg/L was the optimum medium for differentiation cultivation and subculture of growth buds. The
ideal medium for rooting and miniature tuber cultivation was 1/2MS+ABT2 6.0 mg/L+ IAA 0.4 mg/L.
The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of tube seedlings after 30 days’ training and 60 days’ training were
96% and 89.7%. The sprout growth rate of tubers was 99.8%. The planting survival rate of tube
seedlings and miniature tubers were above 99%. The tube seedlings stable planted maintained all
botan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ld Cyperus rotundus.
Key words: Cyperus rotundus; tuber; tube seedlings; miniature tuber

香附子 Cyperus rotundus又称莎草,是莎草科 Cyperaceae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河岸及
潮湿盐渍地,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区,在辽宁南部地区也有分布[1-2]。香附
子全草含反式松香芹烯、蒎次酮、香附子烯、十六酸等化学成分。全草可药用,具有散气郁、利胸膈、
降痰热、通经、健胃和利尿等功效,治月经不调、产后诸症、消化不良、胸闷、呕吐等疾[2-3]。由于香
附子喜温暖气候,在辽宁地区分布数量很少,加之近年来遭掠夺性采挖,其在辽宁地区几近濒危状态。
虽然目前已有莎草科莎草属植物组织培养和无性系建立的报道[4-6],却未见香附子组织培养及试管苗繁
殖的研究。为此,以香附子块茎为材料,进行试管苗繁殖研究,以期建立块茎试管苗繁殖技术。

2013,42(3):241-244.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第 42卷 ﹒242﹒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及灭菌
6月下旬,将大连市长山岛湿地上生长旺盛的香附子块茎挖回实验室。先用自来水洗净,再用 6 mg/L
庆大霉素溶液反复涮洗 3 min。然后,在磨口广口瓶中用无菌水涮洗 5 min,再用饱和次氯酸钠溶液振
荡灭菌 4 min,75%乙醇灭菌 15 s,随后迅速用无菌水洗涤 2次,再用 0.05% HgCl2灭菌 4 min,最后用
无菌水振荡洗涤 6次,即可获得无菌块茎[7]。
1.2 培养条件
培养条件除了固体培养基的支持物使用颗粒为 0.1 cm 左右洗净炉灰渣(以下简称炉灰渣)、培养
温度 28 ℃、光照强度 2600 lx外,其他培养条件参见赵丹琦等[8]的研究。
1.3 试验方法
1.3.1 无菌生长芽的培养 将无菌块茎接种到以炉灰渣为支持物的 1/3MS培养基上,进行无菌生长芽培
养。该试验重复 2次,每次接种 300个无菌块茎。
1.3.2 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生长芽分化培养的影响 将生长芽从基部切下,并剪掉较长的叶片,在生
长点周围保留 3~6个较小的叶片。之后,将生长芽接种到以琼脂胨力强度为 240 g/L[9]的 1/2MS为基
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 6-BA、ZT和生长素 IAA、NAA的培养基上。该试验重复 2次,
每种培养基接种 50个生长芽。
1.3.3 分化芽的生根培养 将继代分化培养的分化芽切成单芽接种到以炉灰渣为支持物,1/2MS+ABT 2
号 6.0 mg/L为基本培养基,并分别附加 0.2、0.4、0.6、0.8、1.0和 1.2 mg/L IAA的 6种培养基上,在
恒温 26 ℃、光照强度 3500 lx条件下生根培养。该试验重复 2次,每种培养基培养 200个生长芽。
1.3.4 试管苗移栽及块茎种植 试管苗培养至 30 d时,取 200株将培养瓶塞打开,放于温室炼苗 3 d,
然后将试管苗取出,移栽到温室苗床上;剩余试管苗继续培养到 60 d,待其生长出块茎后,再移到温
室中,相同方法炼苗移栽,但在取出试管苗时,小心将微型块茎摘下并收集起来(共收集 2303个微型
块茎)并洗净,放到室内阴凉处晾干后,选 2296个微型块茎种植于温室苗床。微型块茎种植按常规管
理,试管苗移栽前 10 d避免直射光照,湿度控制在 80%以上。
1.3.5 试管苗及微型块茎植株定植 把培养 30 d的移栽成活试管苗共 190株、培养到 60 d的移栽成活
试管苗共 620株、2280个微型块茎发芽生长的植株,于 6月上旬一并定植到大连郊区水库旁的湿地上。
同时,将从大连长山岛采挖的 10株野生香附子也定植于同一块地上,作为对照。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菌生长芽的培养
块茎培养 10 d左右可生长出小芽,培养至 50 d时,100%的培养块茎都能长芽,平均每块茎上发
芽 3.4个;所有的生长芽均无茎,生长点周围包围着 2~4片叶,外观上生长芽从培养基中长出(图 1-A)。
以上结果表明,以炉灰渣为支持物的 1/3 MS培养基是香附子块茎生长芽培养的适宜培养基。
2.2 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生长芽分化培养的影响
培养 52 d时观察统计,在附加不同浓度 6-BA或 IAA的培养基上生长芽基本不分化;而在附加不
同浓度细胞分裂素 ZT与生长素 NAA的培养基上,培养的生长芽均可分化(表 1)。其中,ZT 0.6 mg/L
与 NAA 0.1 mg/L组合的培养基上分化效果最好,分化率为 100%,每个生长芽平均能分化 5.4个分化
芽,并且分化芽长势好。培养至 9 d时,在该培养基上培养的生长芽,可见生长芽基部长出分化芽;随
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分化芽也不断增加和生长;培养至 52 d时,一个生长芽会分化出基部长在
一起的多个分化芽(图 1-B)。将分化芽切成单芽,再接种到同样的培养基上进行分化芽继代培养(2
次重复,每重复继 6代),结果表明,经过 50 d为 1个培养周期的培养,可培养出 1代分化芽,并且继
代分化繁殖培养的分化芽长势良好,每个培养材料平均能分化繁殖出 5.6 个分化芽。以上结果表明,
第 3期 贺文迪,等:香附子块茎试管苗繁殖 ﹒243﹒
1/2MS + ZT 0.6 mg/L + NAA 0.1 mg/L培养基是香附子生长芽分化培养和继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
表 1 不同浓度(mg/L)生长调节剂对生长芽分化的影响
6-BA ZT IAA NAA 分化率(%) 平均分化芽数 分化芽长势
0 0 0 0 0 0 -
0.6 0 0.1 0 0 0 -
0.6 0 0.3 0 0 0 -
0.6 0 0.5 0 0 0 -
0.6 0 0 0.1 0 0 -
0.6 0 0 0.3 2 0 -
0.6 0 0 0.5 0 0 -
1.2 0 0.1 0 0 0 -
1.2 0 0.3 0 0 0 -
1.2 0 0.5 0 0 0 -
1.2 0 0 0.1 0 0 -
1.2 0 0 0.3 4 0 -
1.2 0 0 0.5 0 0 -
0 0.6 0.1 0 0 0 -
0 0.6 0.3 0 0 0 -
0 0.6 0.5 0 0 0 -
0 0.6 0 0.1 100 5.4 ++
0 0.6 0 0.3 66 3.1 +
0 0.6 0 0.5 24 1.8 +
0 1.2 0.1 0 0 0 -
0 1.2 0.3 0 0 0 -
0 1.2 0.5 0 0 0 -
0 1.2 0 0.1 56 2.6 +
0 1.2 0 0.3 62 2.1 +
0 1.2 0 0.5 18 1.3 +
注:++表示长势好;+表示长势一般;-表示不生长。
2.3 不同浓度 IAA对分化芽生根的影响
接种后 30 d统计,在附加 IAA 0.4 mg/L的培养基上,分化芽生根率为 99%,且试管苗叶片伸展、
叶色浓绿、根系洁白而发达、生长旺盛。在以上 2 次分化芽试管苗培养的基础上,又在这种培养基上
接种了 900个分化芽,进行生根培养,也获得了一致的培养效果(培养出 898株试管苗)。以上结果表
明,1/2MS + ABT 2号 6.0 mg/L + IAA 0.4 mg/L培养基是香附子试管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
在上述生根培养中,约有 20%试管苗培养至 20 d时根部长出可见块茎。之后,把所培养的 898株
试管苗中 698株试管苗继续培养到 60 d,除了试管苗植株不断长大、根系呈淡黄外,每株试管苗在支
持物炉灰渣中均长出 2~7个、长为 0.3~1.3 cm的微型块茎(图 1-C),每株试管苗平均生长微型块茎
3.3个。这表明,1/2MS + ABT 2号 6.0 mg/L + IAA 0.4 mg/L培养基也是香附子试管苗微型块茎培养的
适宜培养基。
2.4 试管苗移栽及块茎种植
培养 30 d后移栽的 200株试管苗,共成活 192株,成活率 96%;培养 60 d移栽的 698株试管苗,
共成活 626株,成活率 89.7%;种植的 2296个微型块茎,共 2291个发芽生长为试管苗微型块茎植株,
发芽生长率 99.8%。对试管苗的移栽和块茎种植过程观察表明,移栽的试管苗成活率较高,但培养 60 d
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相对较低;种植的微型块茎除了极少数外,几乎都能发芽生长为微型块茎植株。
不过,所有移栽的试管苗或种植生长的植株都生长较缓慢,株型较小。
2.5 试管苗及微型块茎植株定植
定植后的统计表明,不论是试管苗还是微型块茎植株,定植极易成活,成活率在 99%以上。与同
时定植的野生植株相比,试管苗具有前 40 d生长较慢、后期生长速度快、株型整齐的特点,并保持了
野生香附子的植物学特征(图 1-D)。
第 42卷 ﹒244﹒
3 讨论
本试验采用分化芽继代分化繁殖培养和微型块茎培养两种繁殖途径,前者 50 d为一个继代周期,
每个芽分化繁殖 5.6个分化芽。以此计算,1个分化芽 1年能繁殖出 17万多个后代。而后者的繁殖速
度又提高了 3倍多。这 2条繁殖途径的繁殖速度完全能满足对香附子的种质保护和药用需求。
在香附子试管苗的培养过程中,其根部长出微型块茎,微型块茎种植的发芽率几近 100%,说明香
附子试管苗的块茎也可用于繁殖。迄今为止,前人已进行了数千种试管苗培养繁殖研究,其中对马铃
薯[9]、大薯[10]和怀地黄[11]试管苗块茎的繁殖研究已有成功报道。本研究首次对单子叶植物香附子试管
苗微型块茎繁殖和种植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成功。
在本试验中,培养 30 d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比培养 60 d高。在以往的试管苗移栽研究中,尚未见
到关于试管苗培养时间与移栽成活率关系的报道。这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培养时间延长到 60 d,试
管苗在较乏氧的培养基中根系已有所老化,代谢速度慢,吸收力较弱,对移栽后的新环境适应性差。
由此说明,用于移栽的试管苗并不是培养时间越长成活率就越高,只有适当的培养时间才能获得较高
的移栽成活率。
参考文献:
[1] 韩全忠,王正兴. 大连地区植物志(下册)[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908-909.
[2] 李书心. 辽宁植物志(下册)[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1043-1044.
[3]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下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514-2515.
[4] 周博,许维倩,李娜,等. 银线伞莎草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J]. 北方园艺, 2010(17): 150-152.
[5] 瞿萍梅,龙春林,程治英,等. 油莎豆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43(2): 331.
[6] 张伟平. 莎草无性系的建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11): 6429-6430.
[7] 安利佳,姜长阳. 植物组织培养导论[M].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43-45.
[8] 赵丹琦,黄光霁,高弘扬,等. 蛇床组织培养及无性系的建立[J]. 山西农业科学, 2012,40(1): 13-15.
[9] 吕树鸣,李超,王朝俊,等.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技术及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J]. 耕作与栽培, 2008(1): 4-7,25.
[10] 林红,黄小龙,周双清,等. 大薯微型块茎的离体诱导[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12): 112-126.
[11] 陈永勤,胡传银. 怀地黄不定芽诱导生根和微型块茎繁殖的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 2004,26(1): 61-64.

图 1 香附子块茎及试管苗繁殖
A. 块茎培养的生长芽; B. 丛生分化芽; C. 试管苗长出的微型块茎; D. 定植后的试管苗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