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蜀羊泉不是漆姑草



全 文 :中药与临床 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3;4(6) ·57·
蜀羊泉一药,始出《神农本草经》:“味苦,微
寒,治头秃、恶疮、热气,疥瘙、痂、癣虫。生川
谷。”[1]《名医别录》云:“无毒。主治龋齿,女子
阴中内伤,皮间实积。一名羊泉,一名羊饴。生蜀
郡。”[2]但蜀羊泉究系何物,连陶弘景也不甚明了:
“方药亦不复用,彼土人时有采识者。”[3]可知南北朝
时期蜀羊泉就已不怎么使用,能认识此药的人更是
寥寥无几。然而,李时珍将其收入在《本草纲目》
第十六卷草部隰草类,同时还将《本草拾遗》漆姑
草一起并入蜀羊泉,认为蜀羊泉就是漆姑草[4]。笔者
经过一番考证,对李时珍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新修本草》曰:“(蜀羊泉)此草,俗名漆
姑,叶似菊,花紫色。子类枸杞子,根如远志,无
心有糁。苗主小儿惊,兼疗漆疮,生毛发。所在平
泽皆有之。”[5]唐代的苏敬似乎是认识蜀羊泉的,
但仅凭俗名漆姑和兼疗漆疮,尚不足以判定蜀羊泉
就是漆姑草。根据《新修本草》的以上描述,此蜀
羊泉的植物形态其实与漆姑草相距甚远,故陈藏器
《本草拾遗》在漆姑草条下及时纠正了《新修本
草》的讹误:“叶细细,多生石间。按漆姑草如鼠
迹大,生阶墀间阴处。气辛烈,主漆疮,捋碎傅
之,热更易。亦主溪毒疮。苏云此蜀羊泉,羊泉是
大草,非细者,乃同名耳。”[6]由此可见,叶子细细
的漆姑草与大草蜀羊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药物,苏
敬之所以将两者混为一物,就是因为它们有相同名
称、相似功用。
按说陈藏器已经讲得十分清楚,不应该节外生
枝而再有歧义的,但李时珍未加详审,对于陈藏器
的话竟然置若罔闻,加之北宋苏颂《本草图经》又
曾这样说道:“老鸦眼睛草或云即漆姑草也。漆姑
乃蜀羊泉,已见《本经》,人亦不能决识之。”[7]
到北宋时蜀羊泉已更加混乱,逐渐不为人所识。所
以,《本草纲目》最后就提出一个模棱两可的折中
意见:“漆姑有二种:苏恭所说是羊泉,陶、陈所说
是小草。苏颂所说老鸦眼睛草,乃龙葵也。又黄蜂
作窠衔漆姑草汁为蒂,即此草也。”[8]黄蜂作窠时善
用此草汁为蒂,说明其汁似有一定的黏附作用。另
外,李时珍还否定了苏颂所谓老鸦眼睛草即漆姑草
的说法,前者其实就是龙葵。
据考,漆姑草为石竹科一年生或二年生小草本
植物漆姑草的全草,生于山野、庭园、路旁等阴湿
处,分布于江苏、四川、湖南、湖北、贵州、云南
等地,4~5月间采收,晒干或鲜用。其叶对生,线
形,长0.5~0.9厘米,与《本草拾遗》“叶细细”的记
述较为相符。据李时珍释名云:“能治漆疮,故名漆
姑。”[9]此外,《滇南本草》又名“珍珠草”,《植物
名实图考》称为“瓜槌草”、“牛毛粘”。或许是羊也爱
吃此草的缘故,个别地区还有羊儿草之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蜀羊泉并不是漆姑
草,李时珍将漆姑草并入蜀羊泉不仅是有失公允
的,而且给后人造成了认识上的误区。如果仅从名
称上来看,说漆姑草有两种似乎还情有可原;但
是,若从植物来源的角度分析,漆姑草只有一种
──石竹科植物漆姑草。至于蜀羊泉到底是什么,除
了《新修本草》有过几句不太确切的描述外,陶弘
景、陈藏器、苏颂、李时珍等名贤大家都已不能辨
识。但唐代《新修本草》一句“此草俗名漆姑”,致
使《本草纲目》始终未能跳出这句话的束缚,仍固
执地持此一家之说,可见《新修本草》对后世影响
之深远。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蜀羊泉为茄科植物白
英(白毛藤)[10],但是,从植物形态对照看,《新
修本草》描述的“子类枸杞子,根如远志,无心有
糁”,虽基本上符合白英的特征,但两者的叶、花
却不一致,并且白英的茎叶上均被有长白毛,而蜀
羊泉却无此特征。故蜀羊泉即白英之说也是不成立
的。那么,蜀羊泉到底是何物?陈重明等根据《新
黄斌,张银柱
[中图分类号] R 2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26X(2013)06-019-02
蜀羊泉不是漆姑草
·本草文献·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系 北京 100029
[作者简介] 黄斌(1963-),教授,主要从事中药学教学、药
性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
Tel:13651111909 Email:huangb@bucm.edu.cn
[收稿日期] 2013-05-06
中药与临床 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3;4(6)·58·
修本草》的形态描述,考证出蜀羊泉就是明代朱!
《救荒本草》所记载的青杞,可见唐代已有蜀羊
泉,其俗名漆姑;而明代也有蜀羊泉,但其俗名为
青杞。此药即茄科植物青杞,但各地称谓不一,江
苏北部叫野辣椒,云南称作野枸杞,其拉丁学名为
Solaman septemlobum Bunge,并一直在民间习用治
秃疮皮癣等疾病。[11]也许是李时珍一向不重视《救
荒本草》,抑或是一时疏忽的缘故,所以《本草纲
目》不仅没有彻底弄清蜀羊泉的来龙去脉,而且还
错把漆姑草也当成是蜀羊泉,致使蜀羊泉的真实面
目一直若隐若现,没有及时得到澄清,几乎沦落为
“有名未用”的境地。因此,通过对历代本草文献的
梳理,结合实际应用的考证,有助于发掘古代医药
宝库,正本清源,为临床中药提供依据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尚志钧 .神农本草经校点 [M] .芜湖 :皖南医学院科研处
印,1981:137.
[2] 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86:153.
[3] 陶弘景著,尚志钧等辑校.本草经集注(辑校本)[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01.
[4] 明•李时珍,刘衡如点校.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82:1051.
[5] 唐•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辑复本)草部中品之
下卷第九[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35.
[6] 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M].合肥:安徽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3:343.
[7] 宋•苏颂编撰,尚志钧辑校.本草图经•本经外草类卷第十九
[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43.
[8] 明•李时珍,刘衡如点校.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82:1051.
[9] 明•李时珍,刘衡如点校.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82:1051.
[10]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86:7000.
[11] 黄胜白,陈重明.蜀羊泉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1990,10:38.
(责任编辑:蒋淼)
资料及要求”进行详细、准确的说明。其次,明确
审查要点,提高工作人员审查能力,规范制剂再注
册审批工作,统一审查尺度。严格分析申报材料的
基本条件要求、审查申报单位资格及合法性、再注
册政策的一致性,以保证再注册各项工作质量。第
三,完善再注册工作档案。建立电子目录、文档,
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第四,探索合理的
制剂标准,通过再注册的审查,对已获得批准文号
的制剂进行再审评,确保制剂的质量。
2.3 构建制剂再注册管理信息平台
医疗机构制剂再注册管理工作涉及国家局、省
局、各地、市、州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制
剂单位,是一个药品管理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现
代信息管理技术平台,才能实现科学管理、规范管
理和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医疗机构制剂管理信息系
统,有利于保存医疗机构制剂的品种、规格、质量
标准、说明书等资料的全面数据,对每个品种的变
更历史可追述。能够根据关键字需求查询相关品
种,跟踪记录审查的进度和资料的交接转移,具备
数据保存、更新、查询,时限提示等功能。同时,
建立省局信息管理技术平台,对上国家局,对下级
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可随时报告、沟通、交流制
剂再注册管理工作信息和再注册申报工作人员的培
训,全面提高全省医疗机构制剂监督管理效率,实
现科学、有效监管,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我国医疗
机构制剂再注册管理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 药品管理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5号,2001.
[2] 沈文娟,张珂良,汪丽,等.对我国医疗机构制剂管理现状的思
考[J].中国药事,2012,26(4):321.
[3]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 (试行)[S].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令第 20号,2005.
(责任编辑:陈思敏)
(上接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