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独脚金的生物学及危害



全 文 :j夕夕多年 第 2期 植物检疫 P[ A N 丁 Q U A R A N TI N E V o l 9 N o Z
而 , 对于某些地点 , 如新疆喀什的部分地
区 , 虽然其年平降水不足 2 0 m m , 但其地
表和地下水较丰富 , 生长期的相对湿度大
于 50 % 。 用温度 - 件目对湿度生物气候图分
析 , 马铃薯甲虫在这些地点还是可 以适生
的 。
在我国 , 马铃薯甲虫可能的最适宜适
生地主要分布于南方和沿海各省市 。 在我
国东北的适生区 内 , 温度是影响马铃薯甲
虫生长的主要条件 , 而在 我国西部 的适生
区 内 , 湿度则是影响马铃薯甲虫生长的主
要条件 。
马铃薯甲虫适生地 的预测是一种多因
素相关分析 , 这些 因素包括 气候 、 寄主 、
土壤 、 天敌等 。 在我们 的预测中仅涉及到
部分气候因素和部分地点 的地表水分 , 其
它 气候 因素如 降雪等 未均考虑在 内 , 而
M al l 等 ( 19 3 3) 已证实地表积雪是影响该
虫在寒冷地 区 能否 越冬的关键因素之 一 。
由于条件和方法的限制 , 我们在此未能叠
加分析更多 的因素 , 因而预侧结果只是初
步的。
致谢 本研究得到国家气象局姚启润先生
的帮助 , 文稿经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张
生芳先生审阅 , 特此致谢 。
参考文献
l 林伟 . 美国 白蛾在我 国的适生性初步研究 . 北京农业
大学硕士论文 , 19 91 , l一 4 4
2 C A B一 I I E D 一s [ r l b u t l o n m a P s o f pe s t s
.
L o n d o n : 19 9 1
13 9
3 F e r r o r D N e t a l
.
C o lo r a d o Po t a t o b e e t le t e m pe r a
-
t [ 一 e 一 d e详 n d e n t g r o w t h a n d fe e d i n g r a t e s . E n v l n
卜 n [ 1 98 5 , 1 4 : 3 4 3一 3 4 8
4 H 是1 r e J D E c o l o g )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t h e C o l o r a d o
P o L之l t o b e e L l e A n n u
.
R e v E n t
.
,
19 9 0
,
3 5 : 8 1一 10 0
5 认厂e l z e 一 a l C o m P u t e r l z e d S } s t e m fo r W e a t h e r A n a -
l )
·
s e s M e t e o r o lo g l e P r e s s 19 9 2 3 6 6
6 认 0 r n e r 5 P E e o e l lm a t l e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P o t e n t一a l e s -
t之l b l ls h m e n t o f e x o t l e ep s t s
9 , 3一 9 8 3
E e o n
.
E n t
.
1 9 8 8
.
8 1(4 )
独脚金的生物学及危害
席家文 娄 巍
(拜春动植物 检疫 局 13 3 3 ( )0 )
独脚金属为玄参科的半寄生或寄生性
杂草 。 在亚 、 非洲 , 澳大利亚热带和亚热
带 地 区 大约 有 6 0 种 , 黄独脚金 sl ir go
a s ia z i e a
、 埃及 独脚金 5 . h e r m o n t h i c a 、 独
脚金 5 . ge sn o l’ io de s 三种是半 热带地区 重
要的有害杂草 。
1 黄独脚金
黄独脚金是分布最广泛的种类 , 主要
生长区域是东半球北纬 30 “ 到南纬 30 。 ,
从东南亚到非洲 的南部和中部都有分布 ,
据报道在前苏联高加索和亚洲中部国家都
能生长 。
1
.
1 分布 : 亚洲的缅甸 、 柬埔寨 、 斯里兰
卡 、 中国 、 印度 、 印度 尼西亚 、 老挝 、 尼
泊尔 、 巴基斯坦 、 泰国 、 马来 西亚 、 越
南 ; 非 洲 的几 内亚 、 肯 尼亚 、 南 罗得西
亚 、 苏丹 、 阿拉伯共和国 ; 美国 ; 澳大利
亚 。
1
.
2 形态及生物学 : 一年生草本 , 分枝 ,
被 短 柔 毛 , 绿色 , 茎 四棱 形 。 高 巧一
2 0 c m
, 粗 1 . 3一 2 . s m m 。 茎 的地 下部分圆
形 , 比地 上 部 分稍粗 , 紫色 , 长 2 . 5一
7
.
cs m
。 叶狭长无柄 , 线形或披针形 , 全
缘 , 长 12 一 18 m m 。 花冠 白色 、 粉红 、 红
— 9 7 —
j夕夕j 年第 夕期 植物检疫 P L A N T Q U A R A N T I N E V o l 9 N o Z
或黄色 , 花冠筒长是花尊的 2 倍 , 花冠裂
片离生 ; 上唇瓣宽 , 几乎是长的 2 倍 , 下
唇瓣分成几乎相等 的 3 份 , 侧面的 2 个卵
圆形裂 片经常下倾 。 茹果扁平长卵形 , 长
3
.
2一 7 . 6m m , 宽 2 . 5 一 3 . 2m m , 平 均每葫
果中包含 1350 个棕色小种子 , 三角形 、 菱
形 或长 方 形 。 单 株产 种子 5 0 0 0一 5 0 0 0 0
粒 。 本种只通过种子繁殖 , 种子需经 巧 , -
18 个月休眠期后才能萌发 。 田间土壤温度
25 一 3 0℃ , 并有寄主植物 根的分泌物时 ,
种子距离寄主植物根 3一 4m m 以内便开始
萌发 。 如果无适宜的萌发条件 , 种子能在
土 壤 中存活 20 年 。 发 芽并寄生 的 4一 6
周 , 扩展地下茎 , 依靠从寄主吸取营养生
长蔓延 。 其生活周期通常 90 一 1 20 天 。
L 3 经济意义 : 危害高粱和谷类 , 主要危
害玉米 。 在北苏门答腊 · 印度 尼西亚发现
寄生高地水稻 。 在美国东部有 1 4 0 个农场
的总计 93 1 0 0 o h m Z土地上几乎都发现很多
禾 谷类 作物 被寄生 , 主要 危害玉 米 、 水
稻 、 高 粱 、 甘 蔗 , 有时也寄 生 大麦 、 谷
子 、 小麦等其它 作物 。 如马唐 、 地毯草 、
白茅 、 雀稗 、 狼尾草等野生植物和杂草也
被寄生 。
2 埃及独脚金
2
.
1 分 布 : 亚洲 的缅甸 、 印度 、 巴基 斯
坦 ; 非洲的埃塞俄 比亚 、 几 内亚 、 南罗得
西亚 、 苏丹 、 阿拉伯共和国 。
2
.
2 形态及生 物学 : 比黄 独脚金 大得多 ,
茎 硬有毛 , 分 枝 少 , 叶稀少 , 株高 3 5一
60
c m
。 叶线形全缘 ; 下部叶一片对生 , 上部
互生 。 花大 , 红紫色 , 簇生成长串状 。 单
株最多可产 60 个葫果 ; 每果中有 70 多粒
长方 形暗棕 色 细小 的种 子 单株能 产种
50 0 0 多粒 , 大多数落人到土壤中 。 其生
物学 特性 类似 于黄 独脚 金 , 通过 种 子传
播 , 半寄生 。 种子休眠期 1 年 , 可在土壤
中存活 5 年 。 种子是受禾谷类 、 豆科植物
刺激后才能萌发 , 自然条件 下该种仅寄生
一 9 8 —
禾谷类 。
.2 3 经济意义 : 本种对 高粱和谷子产生 巨
大危害 , 在 一些种植 高粱 的地区 , 其危害
是减 产的最主要 因素 ; 也发现危 害玉米 、
甘蔗和其它禾谷类作物 。
3 独脚金
3
.
1 分布 : 东南亚很多国家及非洲中部和
南部 。
.3 2 形态及生物学 : 本种是被短柔毛的多
年生植物 , 微红或黄绿色 , 茎分枝 , 株高
5 0 c m
。 叶退化 , 肉质 , 棕色鳞片状 。 花二
唇形 , 粉红至 白色 , 不连续的聚集 , 环形
簇生或离生在上部叶腋中 。 花尊上有 4 条
隆起 , 种子黑色 , 细小呈粉末状 。 本种与
其它种不同 , 不生有绿色叶片 , 但能向其
它寄生植物一样生存 。 其特有的现象是不
仅能在地上开花结实 , 而且也能在土壤中
开花结实 。
3
.
3 经济意义 : 本种通常不寄生谷类作
物 , 但 危害双子 叶植物 , 一般都危 害虹
豆 、 甘薯 、 甘薯属 的常见杂草和烟草 。 最
近在美国佛罗里达发现 , 除了寄生在豆科
饲草 和毛槐兰上 , 在田间条件下 , 小花假
牵牛也有作为寄主的记录 。
4 检疫及防治
4
.
1 严格控制 由独脚金宿主国调人其寄主
植物的种子及繁殖材料 。
4
.
2 从宿主国进人的独脚金寄主植物的种
子和植物材料要进行人境后的严格检疫 。
4
.
3 对发现混有独脚金种子或无性繁殖器
官 的作物种子和植物材料应 当禁止使 用 ,
装人袋中进行热处理 。
4
.
4 种植一些能够刺激独脚金种子发芽但
又 不是寄主的作物 , 如大豆 、 棉花 、 落花
生 、 向 日葵和蓖麻 。 当杂草 出现后可选 用
2
.
4 D 和草甘磷喷洒 。 也可以在其开花之前
翻耕之后 , 再种植敏感作物 。
.4 5 改变作物栽培 品种 以抗杂草 , 改良农
业措施促进农作物更好地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