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来源于马尾树树皮的化合物蜡果杨梅酸B抑制HIV进入的机制研究



全 文 :来源于马尾树树皮的化合物
蜡果杨梅酸 B抑制 HIV进入的机制研究
夏承来 1 ,毛芹超1 ,李润明 1 ,姜世勃 1 ,姜志宏1, 2 ,刘叔文 1
(1.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 , 广东 广州 510515;2.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香港 九龙塘)
收稿日期:2009 -12-21,修回日期:2010-01-13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729001, U0832001),
作者简介:夏承来(1981 -), 男 ,博士生 , E-mail:xiachenglai@yahoo.
com.cn;
刘叔文(1972-),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抗病毒药物药理学 , 通讯作者 , Tel:020-61648538, Fax:
020-61648655, E-mail:liusw@smu.edu.cn
中国图书分类号:R284.1;R341;R373.9;R965.1;R97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978(2010)04-0447-06
摘要:目的 利用假病毒技术 , 研究来源于马尾树树皮的化
合物蜡果杨梅酸 B抑制 HIV-1进入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
法 利用 pHXB2 和 pVSV-G两个病毒包膜蛋白质粒 , 与
pNL4-3.Luc.R-E-共转染 , 构建 HIV-1 Env假病毒和 VSV-G
假病毒 , 检测化合物抑制假病毒感染的活性。采用针对包膜
蛋白亚基 gp41的 ELISA方法 , 结合分子对接 ,研究活性化合
物抗 HIV-1的作用机制。结果 从马尾树树皮中来源的 2
个三萜类单体化合物蜡果杨梅酸 B(myricericacidB)和蜡果
杨梅酸 C(myricericacidC)中 ,仅蜡果杨梅酸 B能特异性地
抑制 HIV-1 Env假病毒感染 , 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
(8.3±0.2)mg· L-1。此外 ,蜡果杨梅酸 B在 C-28位羧基
的酯化产物蜡果杨梅酸 B甲酯(myricericacidBmethyles-
ter)没有抑制 HIV-1进入的活性。蜡果杨梅酸 B的进入抑
制活性与其抑制 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机制有关。 分子
对接表明 , 蜡果杨梅酸 B能靶向 gp41上 N-螺旋三聚体的靶
穴位置。结论 蜡果杨梅酸 B是作用于 gp41的 HIV-1进入
抑制剂 , 其分子结构中 C-28位的羧基及 C-3位羟基与抑制
活性密切相关。蜡果杨梅酸 B可作为先导化合物来研发新
的 HIV进入抑制剂类抗艾滋病药物。
关键词:HIV/AIDS;假病毒;蜡果杨梅酸 B;药物筛选;gp41;
HIV进入抑制剂
  艾滋病(AIDS)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严重
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主要由 I型 HIV(HIV-1)引起 。
目前临床上针对 HIV-1的抗艾滋病药物主要有 4
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融合抑制剂及
整合酶抑制剂。 HIV疫苗和杀微生物剂研究的重重
困难 ,导致艾滋病的防治依然只能依靠对感染者的
治疗。因此 ,研发更多结构新颖的新作用机制抗艾
滋病药物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 2] 。
  HIV-1具有感染性 ,直接用活病毒进行药物筛
选研究不能在低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 ,而假
病毒安全性高 ,目前在病毒与宿主相互关系 、中和抗
体效价评价 、蛋白活性中心和耐药位点确认等方面
的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3, 4] 。
  天然产物来源的三萜类化合物 ,如来源于桦木
酸 、桃金娘科 、鼠李科 、五加科等植物的三萜类化合
物桦木酸及其衍生物 ,大多具有抗炎 、抗肿瘤等生物
活性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其抗 HIV-1的活性[ 5, 6] 。
大量研究表明 ,桦木酸类化合物抗 HIV-1作用是通
过阻止 HIV-1进入宿主细胞和阻止 HIV-1在宿主细
胞中的成熟两个途径实现 ,而不是目前临床上绝大
多数抗 HIV-1药物通过抑制病毒逆转录酶(RT)和
蛋白酶(PR)活性的作用机制 。对该类化合物的研
究可为目前临床抗 HIV-1药物引发的耐药性和副作
用这两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并为新型抗
HIV-1药物开发带来希望 。
  我们曾从马尾树科植物马尾树的树皮中提取了
2个新的三萜类单体化合物 ,蜡果杨梅酸 B(myr-
icericacidB)和蜡果杨梅酸 C(myricericacid
C)[ 7, 8] 。文献表明[ 9]这两个化合物为内皮素受体拮
抗剂 ,能与内皮素受体结合 ,但亲和力较弱。目前尚
未见其具有抗 HIV-1活性的报道 。本文对这两个化
合物的抗 HIV-1活性 、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进行了
探讨 。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细胞与质粒 U87.CD4.CXCR4细胞由美
国 NIHAIDSResearchandReferenceReagentPro-
gram提供 ,生长于含有 10%胎牛血清(美国 Gibco
公司)、1 mg· L-1嘌呤酶素 、300 mg· L-1 G418的
DMEM培养基中。 293T细胞(人胚肾细胞)为本研
究室保存 ,用含 10%胎牛血清 DMEM培养基培养。
感受态细胞 DH5α为本实验自制 。质粒 pHXB2、
pVSV-G和含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的 HIV-
1缺陷型质粒 pNL4-3.Luc.R-E-均由美国 NIHAIDS
ResearchandReferenceReagentProgram提供 。
1.1.2 试剂 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检测
·447·中国药理学通报 ChinesePharmacologicalBuletin 2010 Apr;26(4):447 ~ 52
试剂盒(Promega),转染试剂由香港 Dgen公司实验
室周辰博士提供 , p24定量试剂盒购自法国 BI-
OMERIEUX公司。多肽 N36、C34、T-20由美国纽约
血液中心 Microchemistry实验室按照标准的 FMOC
方法固相合成 。 ADS-J1由 CibaSpecialtyChemicals
公司的原料经 HPLC纯化而成。 NB-64由军事医学
科学院六所谢蓝研究员提供。抗 gp41六螺旋束结
构的兔多抗及单克隆鼠抗体 NC-1由纽约血液中心
制备;生物素标记的羊抗鼠 IgG(BoehringerMann-
heim, USA);链亲合素标记的辣根过氧化酶(SA-
HRP, Zymed, USA);3, 3′, 5, 5′-四甲基联苯胺
(TMB, Sigma, USA)。
1.1.3 化合物样品 蜡果杨梅酸 B和蜡果杨梅酸
C为从马尾树科植物马尾树 (Rhoipteleachiliantha
DielsetHand-Mazz)树皮中分离得到的三萜咖啡酸
酯化合物。蜡果杨梅酸 B经 CH2N2处理得到其甲
基化产物蜡果杨梅酸 B甲酯(myricericacidBmeth-
ylester)。化合物结构见 Fig1。
Fig1 Thechemicalstructureoftriterpene
compoundsderivedfromRhoipterleachilianthaDiels
1.2 方法
1.2.1 假病毒的包装以及收获 在 6孔板内接种
293T细胞 ,达 80% ~ 90%汇合时采用脂质体转染法
共转染 pHXB2(3 μg/孔)和 pNL4-3.luc.R-E-(1
μg/孔)质粒 。转染 6 h后更换新鲜培养基 ,于 48 h
后分别收集细胞培养上清 ,离心去沉淀获得 HIV-1
Env假病毒 。用同样的方法获得 VSV-G型假病毒 。
1.2.2  假病毒 p24 含量的测定  根据 BI-
OMERIEUX公司试剂盒的操作说明 ,用夹心 ELISA
法检测假病毒中 p24蛋白的含量。
1.2.3 化合物抗假病毒感染活性的检测 按 104 /
孔细胞浓度接种 100 μl的 U87.CD4.CXCR4细胞 ,
次日加入化合物(50 μl)与假病毒(50 μl)于 37℃预
孵育 30 min得到的混合物 ,感染过夜 ,更换新鲜培
养基 。 48 h后 ,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 ,
用多功能酶标仪(Tecan)检测化学发光值。阳性药
物为抗 HIV多肽 T-20和小分子化合物 ADS-J1[ 10] 、
NB-64[ 11] 。
1.2.4 抑制 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活性的 ELISA
法 将 2 μmol· L-1的 N36(衍生于 gp41 NHR区的
多肽)先与待测化合物在 37℃孵育 30 min,然后再
加入 2 μmol·L-1的 C34(衍生于 gp41 CHR区的多
肽),继续孵育 30 min。将孵育好的混合液加入到
包被好兔抗 gp41多抗 (2 mg· L-1 ,用 pH 8.8的
0.1 mol·L-1 Tris-HCl缓冲液稀释)的 96孔酶标板
中 ,孵育 1 h。然后依次加入鼠单抗 NC-1、生物素标
记羊抗鼠 IgG、SA-HRP和 TMB,检测 450 nm处的吸
光度值 ,判断化合物抑制 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
活性 。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 Compusyn软件(由
美国 Sloan-Ketering癌症中心的周廷潮教授提供)
进行计算 。
1.2.5 化合物与 gp41的分子对接(Docking) 采
用 SYBYL7.3软件的 Docking模块 ,将待对接的化
合物与 gp41蛋白 (PDB编号:1aik)的沟槽进行对
接 , 并 以 NB-64 作 为 阳 性 对 照 化 合 物。 用
SYBYL7.3软件中的 Merge算法连接 1aik中的 3个
N-C肽二聚体 ,形成六螺旋聚体结构。移去六螺旋
聚体中的 C肽 ,剩下 3条 N肽 ,形成 N-螺旋三聚体 ,
以此为对接靶点。按照 Surflex-dock操作说明进行
分子对接 ,选择 automatic模式生成 protomol。
2 结果
2.1 HIV-1 Env和 VSV-G假病毒的构建及验证 
将包膜蛋白质粒(pHXB2或 VSV-G)与 pNL4-3.luc.
R-E-共转染 293T细胞 ,可分别获得 HIV-1 Env假病
毒和 VSV-G假病毒 ,两种假病毒的 p24含量分别为
(29.17 ±0.11)μg· L-1和 (27.10 ±0.14)μg·
L-1。在培养的 U87.CD4.CXCR4细胞中 ,每孔加入
0.1 ngp24的假病毒 , 48 h后两种假病毒的感染能
力(Fig2A)。为验证假病毒体系用于 HIV-1进入抑
制剂筛选的可行性 ,我们用 T-20、ADS-J1和 NB-64
3个已知的 HIV-1进入抑制剂作为阳性对照药物 ,
检测其抑制假病毒感染的活性 , 结果见 Fig2B~
2D。这 3个药物均能抑制 HIV-1 Env假病毒 , 其
IC50分别为(0.16±0.03)mg· L-1 、(16.2 ±0.2)mg
·L-1和(14.1 ±0.6)mg· L-1 ,但对VSV-G假病毒
·448· 中国药理学通报 ChinesePharmacologicalBulletin 2010 Apr;26(4)
Fig2 TheinfectivityofHIV-1 EnvandVSV-GpseudotypedvirusesandtheinhibitionactivitiesofHIV-1 entryinhibitors
  A:Theinfectivityofpseudotypedviruses;B:TheinhibitoryactivitiesyactivitiesofT-20 onpseudotypedviruses;C:TheinhibitoryactivitiesofADS-J1
onpseudotypedviruses;D:TheinhibitoryactivitiesofNB-64 onpseudotypedviruses
的感染没有抑制作用 ,表明它们均为特异性的 HIV-
1进入抑制剂 ,该假病毒方法可用于筛选 HIV-1进
入抑制剂。
2.2 蜡果杨梅酸 B能特异性地抑制 HIV-1 Env假
病毒 ,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随后 ,我们检测了马尾树
树皮来源的 2个三萜类化合物蜡果杨梅酸 B,蜡果
杨梅酸 C(25 mg· L-1)对 HIV-1 Env假病毒感染的
作用 ,发现仅蜡果杨梅酸 B具有抑制活性 。量效关
系表明蜡果杨梅酸 B抑制 HIV-1 Env假病毒感染的
IC50为(8.3 ±0.2)mg· L-1。 VSV-G假病毒实验表
明蜡果杨梅酸 B没有抑制 VSV-G假病毒感染的作
用(Fig3A),表明该化合物特异性地作用于 HIV-1
的包膜蛋白 ,抑制 HIV-1进入靶细胞。
  蜡果杨梅酸 B在三萜环上有一个游离的羧基 ,
为判断该羧基结构与 HIV-1抑制作用的关系 ,我们
将该羧基进行酯化 ,获得蜡果杨梅酸 B甲酯 。假病
毒实验结果表明 ,蜡果杨梅酸 B甲酯对 HIV-1 Env
假病毒和 VSV-G假病毒均没有抑制作用(Fig3B),
说明三萜环上的游离羧基对于蜡果杨梅酸 B的抑
制作用可能非常关键。
2.3 蜡果杨梅酸 B能抑制 gp41六螺旋束的形成
 病毒的进入分为 3个步骤 ,分别为包膜蛋白与受
体 CD4结合 ,与辅助受体 (CXCR4或者 CCR5)结
合 ,以及 gp41介导的膜融合。其中 , gp41是 HIV-1
进入抑制剂的一个重要靶点。我们利用 N36 /C34
模拟 gp41六螺旋束的结构 ,采用夹心 ELISA方法 ,
发现蜡果杨梅酸 B能抑制 gp41六螺旋束的形成
(Fig4),其 IC50为(5.93 ±2.06)mg· L-1 ,与其抑制
HIV-1 Env假病毒感染的 IC50相当。
2.4 蜡果杨梅酸 B靶向 gp41上 N-螺旋三聚体的
沟槽 采用 SYBYL7.3软件 ,将化合物与 gp41上 N-
螺旋三聚体的沟槽进行对接 ,发现蜡果杨梅酸 B、蜡
果杨梅酸 C、蜡果杨梅酸 B甲酯 、NB-64的对接分数
分别为 5.17、 -1.56、2.11、3.11。对接的分值与化
合物抑制 gp41六螺旋束结构的活性呈正相关。蜡
果杨梅酸B与N-螺旋三聚体沟槽的对接见 Fig5。
·449·中国药理学通报 ChinesePharmacologicalBulletin 2010 Apr;26(4)
Fig3 Theinhibitoryactivitiesofmyriceric
acidBanditsmethylesterontheinfectionby
HIV-1 EnvandVSV-Gpseudotypedviruses
  A:myricericacidB;B:myricericacidBmethylester
Fig4 TheinhibitoryactivityofmyricericacidB
ongp41 six-helixbundle(6-HB)formation
从对接结果分析 ,蜡果杨梅酸 B上 C-28位的羧基可
能与 N-螺旋三聚体沟槽上第 574为的赖氨酸残基
(K574)形成盐桥 ,稳定了蜡果杨梅酸 B与 gp41三
聚体靶穴的结合 。
Fig5 Themoleculardockinganalysisshowingtheinteractionof
myricericacidBwithcavityofgp41 N-trimercoiled-coilstructure
The-COOHgroup(caryingnegativecharge)ofmyricericacidB
mayinteractwith-NH2 groupoftheK574 (caryingpositivecharge)in
theN-helixtoformsaltbridge(circled), resultinginstabilizationofthe
interactionbetweenmyricericacidBandthecavityontheN-trimer
3 讨论
  天然来源三萜类化合物的抗 HIV-1作用早有文
献报道 [ 12] ,其中研究比较系统的是白桦脂酸(betu-
linicacid)。白桦脂酸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
羽扇豆烷型五环三萜 ,以其为先导化合物 ,开发活性
更强的抗 HIV-1活性分子是天然来源抗 HIV-1药物
研究的一个热点。白桦脂酸抗 HIV-1的作用机制与
其阻止 HIV-1进入和 HIV-1的成熟有关 ,其作用靶
点上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化合物的侧链结构 [ 13] 。白
桦脂酸在 C-28位进行衍生 ,可增强其抑制 HIV-1进
入的作用;而在 C-3位进行衍生 , 能提高其抑制
P24/P2切割的活性从而起到抗 HIV-1成熟的作用。
一些在 C-28和 C-3上同时衍生的化合物 ,还可能是
具有双功能的化合物 ,能同时抑制病毒的进入和成
熟。
  由于 HIV-1活病毒具有感染性 ,我国规定必须
在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3实验室)才能开展与病
毒培养相关的研究。本研究采用的假病毒体系 ,生
物安全性高 ,而且采用机制明确的 HIV-1进入抑制
剂 T-20、ADS-J1和 NB-64,证明该假病毒体系能够
有效筛选特异性的 HIV-1进入抑制剂 。马尾树树皮
来源的 2个三萜类化合物中 ,仅蜡果杨梅酸 B能够
抑制 HIV-假病毒感染。由于该化合物不抑制 VSV-
G假病毒感染 ,证明其特异性地作用于 HIV包膜蛋
白 ,抑制 HIV进入靶细胞。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
表明 ,蜡果杨梅酸 B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 gp41六
·450· 中国药理学通报 ChinesePharmacologicalBulletin 2010 Apr;26(4)
螺旋束的形成。因此 ,蜡果杨梅酸 B特异性地抑制
HIV-1 Env假病毒的活性与其靶向 gp41有关。
  蜡果杨梅酸 C不能抑制 HIV-1 Env假病毒的感
染 ,在化学结构上它与蜡果杨梅酸 B的区别仅在于
其 C-3上的羟基被咖啡酰化 ,表明该羟基对蜡果杨
梅酸 B的抑制活性非常关键。我们随后对蜡果杨
梅酸 B上 C-28位的羧基进行酯化 ,发现这种修饰导
致抗 HIV-1活性大大降低 , 25 mg· L-1的蜡果杨梅
酸 B甲酯对 HIV-1 Env假病毒感染的抑制活性仅
4.98%。这种结构上的改变也导致了蜡果杨梅酸 B
甲酯失去了抑制 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活性 ,说
明蜡果杨梅酸 B的-COOH结构对其抑制 HIV-1进
入的活性同样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子对接分析表明 ,与 HIV-1进入抑制剂 NB-
64类似 ,蜡果杨梅酸 B能够结合到 gp41的 N-螺旋
三聚体核心结构的沟槽中 。这两个化合物都有疏水
性的环结构和羧基或酚羟基等酸性基团。蜡果杨梅
酸 B的萜环结构可与靶穴中保守的疏水残基结合 ,
而 C-28位上的羧基以及咖啡酰基中酚羟基所带的
弱酸性 ,可能与靶穴中保守的带正电荷的赖氨酸残
基(K574),发生离子键结合 ,从而抑制 gp41六螺旋
束结构的形成[ 14, 15] 。
  总之 ,本研究利用假病毒技术 ,结合 gp41六螺
旋束形成的检测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 ,发现从马尾
树树皮来源的三萜类单体化合物蜡果杨梅酸 B能
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 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 ,从而
抑制 HIV-1包膜蛋白介导的病毒进入靶细胞的过
程 。本研究发现的蜡果杨梅酸 B,可作为类似白桦
酯酸的抗 HIV-1先导化合物 ,研究阻止病毒进入机
制的抗艾滋病药物。
参考文献:
[ 1]  刘叔文 ,吴曙光 , 姜世勃.新型抗艾滋病药物— HIV进入抑制
剂的研究进展 [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 2005, 21(9):1034 -40.
[ 1]  LiuSW, WuSG, JiangSB.Advancementindevelopinganew
clasofanti-AIDSdrugs:HIVentryinhibitors[ J].ChinPharma-
colBull, 2005, 21(9):1034-40.
[ 2]  夏承来 , 姜世勃 ,刘叔文.HIV包膜蛋白的结构及其相应的病
毒进入抑制剂 [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 2009, 25(8):991-4.
[ 2]  XiaCL, JiangSB, LiuSW.Researchprogressonthestructureof
HIVenvelopeglycoproteinandrelatedHIVentryinhibitors[ J].
ChinPharmacolBul, 2009, 25(8):991 -4.
[ 3]  曹颖莉 ,郭 颖.应用假病毒技术研究 HIV-1复制抑制剂 [ J].
药学学报 , 2008, 43(3):253-8.
[ 3]  CaoYL, GuoY.ScreeningofHIV-1 replicationinhibitorsbyusing
pseudotypedvirussystem[ J] .ActaPharmSin, 2008, 43(3):253
-8.
[ 4]  BlairW S, IsaacsonJS, LiX, etal.AnovelHIV-1 antiviralhigh
throughputscreeningapproachforthediscoveryofHIV-1 inhibi-
tors[ J] .AntiviralRes, 2005, 65:107 -16.
[ 5]  LiF, Goila-GaurR, SalzwedelK, etal.PA-457:apotentHIVin-
hibitorthatdisruptscorecondensationbytargetingalatestepin
Gagprocessing[ J] .ProcNatlAcadSciUSA, 2003, 100(23):
13555 -60.
[ 6]  SalzwedelK, MartinDE, SakalianM.Maturationinhibitors:anew
therapeuticclasstargetsthevirusstructure[ J].AIDSRev, 2007, 9
(3):162-72.
[ 7]  JiangZH, TanakaT, KounoI.Twodiastereomeric-liganestershav-
ingdimericstructureandtheirbiosyntheticalyrelatedtriperpene
cafeatefromRhoipteleachiliantha[ J].TetrahedronLet, 1994, 35:
2031 -4.
[ 8]  JiangZH, TanakaT, KounoI.Alupanetriperpeneandtwotriper-
penecaffeatedfrom Rhoipteleachiliantha[ J] .Phytochemistry,
1994, 40:1223-6.
[ 9]  SakurawiK, YasudaF, TozyoT, etal.Endothelinreceptorantago-
nisttriterpenoid, myricericacidA, isolatedfromMyricacerifera,
and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sofitsderivatives[ J].Chem
PharmBul(Tokyo), 1996, 44(2):343-51.
[ 10] WangHT, QiZ, GuoA, etal.ADS-J1inhibitsHIV-1 entrybyin-
teractingwiththegp41 pocketregionandblockingthefusion-ac-
tivegp41 coreformation[ J] .AntimicrobialAgentsChemother,
2009, 53(12):4987-98.
[ 11] JiangS, LuH, LiuS, etal.IdentificationofN-substitutedpyrrole
derivativesasnovel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1 entryin-
hibitorsthatinterferewiththegp41 six-helixbundleformationand
blockvirusfusion[ J] .AntimicrobialAgentsChemother, 2004, 48
(11):4349 -59.
[ 12] YuD, Moris-NatschkeSL, LeeKH.Newdevelopmentsinnatural
products-basedanti-AIDSresearch[ J] .MedResRev, 2007, 27
(1):108-32.
[ 13] DaFonsecaS, BlommaertA, CoricP, etal.The3-O-(3′, 3′-dime-
thylsuccinyl)derivativeofbetulinicacid(DSB)inhibitstheas-
semblyofvirus-likeparticlesinHIV-1 Gagprecursor-expressing
cels[ J] .AntivirTher, 2007, 12(8):1185 -203.
[ 14] HeY, LiuS, JingW, etal.ConservedresidueLys574 inthecavi-
tyofHIV-1 gp41 coiled-coildomainiscriticalforsix-helixbundle
stabilityandvirusentry[ J] .JBiolChem, 2007, 282(35):25631
-9.
[ 15] LiuS, LuH, ZhaoQ, etal.Theaflavinderivativesinblacktea
andcatechinderivativesingreenteainhibitHIV-1entrybytarge-
tinggp41[ J].BiochimBiophysActa, 2005, 1723(1-3):270-81.
Theanti-HIV-1 entranceactivityandmechanismofactionof
myricericacidBfromRhoipteleachilianthaDielsetHand-Mazz
XIACheng-lai1 , MAOQin-chao1 , LIRun-ming1 , JIANGShi-bo1 , JIANGZhi-hong1, 2 , LIUShu-wen1
(1.Schoo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 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2.SchoolofChineseMedicine, HongKongBaptistUniversity, HongKong, China)
AbstractAim ToinvestigatetheHIV-1 entryinhibi-
toryactivitiesofmyricericacidBandCisolatedfrom
RhoipteleachilianthaDielsetHand-Mazzandtheir
mechanismofaction.Method Theplasmidsencoding
·451·中国药理学通报 ChinesePharmacologicalBulletin 2010 Apr;26(4)
envelopeproteinsofHIV-1 (pHXB2) andVSV
(pVSV-G)werecotransfected293TcelswithpNL4-
3.Luc.R-E-toproduceHIV-1 Envpseudovirusand
VSV-Gpseudovirus, respectively, whichwereusedfor
testingtheantiviralactivitiesofthesecompounds.
ELISAandmoleculardockingwereusedtostudythe
mechanismofactionoftheactivecompounds.Results
 MyricericacidBcouldsignificantlyinhibittheinfec-
tionofHIV-1 EnvpseudoviruswithanIC50 of(8.3 ±
0.2)mg· L-1.ThecarbonoxylgroupatC-28 position
andthehydroxylgroupattheC-3 positionofmyriceric
acidBareimportantforitsanti-HIV-1 activity.Like
otherHIV-1 entryinhibitorstargetinggp41 (eg, ADS-
J1 andNB-64), myricericacidBcouldalsoblockthe
gp41 six-helixbundleformation.Moleculardockinga-
nalysissuggeststhatmyricericacidBmaybindtothe
hydrophobiccavityofthegp41 N-trimericcoiledcoil.
Conclusion MyricericacidBisapotentHIV-1 entry
inhibitortargetinggp41 andcanserveasaleadcom-
poundfordevelopingnovelanti-HIV-1 drug.
Keywords:HIV/AIDS;pseudovirus;myricericacid
B;drugscreening;gp41;HIVentryinhibitors
钠钾泵抑制剂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生成
介导肝癌 HepG2细胞周期 S期阻滞与凋亡
高默杰 1, 2 ,徐忠伟2 ,王凤梅 3 ,陈小义 2 ,呼文亮 2 ,徐瑞成 2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 1.附属医院 、2.天津市职业和环境危害生物标志物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62;
3.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内科 , 天津 300170)
中国图书分类号:R322.47;R329.24;R329.28;R735.7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978(2010)04-0452-05
摘要:目的 研究钠泵抑制剂哇巴因(ouabain)和华蟾毒配
基(cinobufogenin)对人肝癌 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
细胞周期的改变 , 初步分析其机制。 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
HepG2为靶细胞 , MTT比色法检测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对
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
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定量 PCR和
Westernblot检测 CyclinA1、CDK2、PCNA和 p21CIP1表达的变
化。结果 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可明显抑制 HepG2细胞增
殖 , 抑制作用呈时间 -浓度依赖性。荧光染色显示药物处理
24 h后 ,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细胞周期分析显示 ,
实验组 S期细胞比例升高 ,实时定量 PCR和 Westernblot结
果显示: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可下调 CyclinA1、CDK2和 PC-
NA的表达(P<0.05), 上调 p21CIP1的表达(P<0.05)。 结论
 钠泵抑制剂可抑制肝癌 HepG2细胞的增殖 , 引起细胞周
期 S期阻滞 , 诱导细胞凋亡 ,这与其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的生成关系密切。
收稿日期:2010 -01-14,修回日期:2010-02-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840010);天津市自然
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06YFJMJC10400)
作者简介:高默杰(1972 -),女 , 硕士 ,主管技师 , 研究方向:钠泵抑
制剂的信号途径和生物学效应 , Tel:022-60578716, E-
mail:gmj-e@sohu.com;
徐瑞成(1968-),男 , 教授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钠泵
抑制剂的信号途径和生物学效应 ,通讯作者 , E-mail:xu rc
@sohu.com
关键词:哇巴因;华蟾毒配基;HepG2细胞;细胞周期;细胞周
期相关蛋白;细胞凋亡;钠泵
  钠泵 (Na+, K+-ATPase)在维持细胞的离子平
衡 、能量代谢和信号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钠泵
天然抑制剂种类较多 ,包括有植物来源的哇巴因和
动物来源的华蟾毒配基等。近期研究发现来源于牛
角瓜属类植物的半合成衍生物———新型钠泵抑制剂
UNBS1450,已经在欧洲进入临床 I期试验 ,其通过
减少细胞内 ATP的生成 ,破坏细胞骨架 ,促进自噬
效应发生等方式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
移[ 1] ;还可以通过破坏细胞骨架 ,引起核仁组织区
的消失 ,下调原癌基因 C-myc的表达 ,引起前列腺
癌和皮肤癌细胞非凋亡性的坏死 [ 2] ;因此 , 钠泵可
能是一个潜在的新型抗癌作用靶点。哇巴因过去曾
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
长期服用强心剂的个体癌症的发病率低[ 3] ;亦有报
道 ,低浓度的哇巴因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促进正常
细胞的增殖 [ 4, 5] ;华蟾毒配基是中药蟾酥的主要成
分之一 ,蟾酥已作为中国临床治疗肝癌的首选中药。
前期的研究显示钠泵抑制剂对血管形成有阻遏作
用 ,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 , 降低细胞黏附
性[ 6, 7] 。本研究以肝癌 HepG2细胞为靶细胞 ,探讨
两种钠泵抑制因子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对肝癌
HepG2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从细胞周期
调控蛋白表达变化初步分析作用机制。
·452· 中国药理学通报 ChinesePharmacologicalBuletin 2010 Apr;26(4):45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