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80 中国纤检 2011年 4月(上)
纤维·广角
Fiber and its Wide Watch
牛角瓜(见图1)是近年来发现的有利用潜力的能源
植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
南等地,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尼泊
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非洲等干旱、半
干旱及盐碱地区。牛角瓜属(Calotropis R.Br.),隶属于萝摩
科牛角瓜属植物,该属约有6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和非洲
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盛产其中的两种,一种为牛角瓜
(Calotropis gigantea L.),又名断肠草、五狗卧花,分布于海
南、广东、四川和云南,另一种为白花牛角瓜( Calotropis
procera L.) ,在广东、广西、云南有零星分布[1−3]。
图1 牛角瓜照片
牛角瓜在民间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其根、茎、叶、
果及各部位的白色汁液均可药用,具有抗菌、消炎、驱
虫、化痰、解毒等作用,用于哮喘、咳嗽、麻风病、溃
疡、痔疮、肿瘤等疾病的治疗[4-7]。牛角瓜汁液含有多种化
学成分,可用来开发液体燃料和有用化学品[8-9]。以甲苯提
取白花牛角瓜,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得率为8%~18%,用
红外光谱和核磁谱等检测提取物含有烷烃,但未报道其含
量[10-11]。对印度东北部产的白花牛角瓜研究表明,整株植
物中油脂的含量为4.7%左右,热值与原煤接近[12]。
牛角瓜纤维(akund)[13]是从牛角瓜的种子上生长出来
的,属天然植物纤维,其成分基本上由纤维素组成,与现
在大量种植和使用的原料纤维——棉同属天然植物种子纤
维,与逐步应用于家纺填充原料的木棉纤维同属,是一种
亟待开发和利用的天然纤维。初步研究表明,牛角瓜纤维
有足够的潜力用于纺织面料或作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替
代原料[14-15]。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牛角瓜纤维结构与性能
的报道较少。
本文从牛角瓜纤维的外观形态、结晶结构、机械性能
和热稳定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与普通棉纤维进行了
比较。
1 试验部分
1.1 材料
来源于我国云南地区的天然野生植物。
1.2 测试及表征方法
1.2.1 红外吸收光谱测试(FT-IR)
Nicolet 380 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仪,美国Thermo
牛角瓜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Study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Akund Fiber
文/费魏鹤 胡惠民 李璇 李卫东
摘要:
采用SEM、FT-IR、XRD和TG分析研究了牛角瓜纤维的形态、微观结构、结晶结构和热稳定
性能,测定了其机械性能、含水率、回潮率,分析了其溶解性能,并与棉纤维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牛角瓜纤维;微观结构;热稳定性能;机械性能
812011年 4月(上) 中国纤检
纤维·广角
Fiber and its Wide Watch
Electron公司。
1.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JSM-5600 LV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加速电压
20 kV。
1.2.3 X-射线衍射测试(XRD)
P/MAX-B型X-射线测试仪,日本理光公司。
1.2.4 热重分析(TG)
测试仪器NETZSCH TG 209 F1。测试温度从25℃到
700℃,升温速率为10℃/min,氮气流量为20mL/min。
1.2.5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FAFEGRAPH-M型短纤维强力拉伸仪,德国Textechna
公司。测定条件:样长20mm,拉伸速度10mm/min。
2 结果与讨论
2.1 化学组成分析
牛角瓜纤维主要成分全纤维素69%,α-纤维素49%,
木质素23%,灰分3.8%[15] 。牛角瓜纤维与棉纤维红外谱图
见图2。棉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显示的是典型的纤维素
的特征峰,没有出现非纤维素的吸收峰,这是因为棉纤维
具有很高的纤维素的含量,通常在97%以上。牛角瓜纤维
的特征峰与棉纤维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
非纤维素成分导致的。
在3300cm-1附近为O—H的伸缩振动,1030cm-1左右
为六元环醚键的伸缩振动。2845cm-1~2920cm-1的区域为
C—H伸缩振动区,在这一区域两种纤维均在2916cm-1和
2847cm-1处显示了一个双重峰,Andreeva等人把该处的吸
收峰归结为非纤维素多糖的C—H不对称伸缩和对称伸缩
振动[16]。棉纤维几乎不含有木质素,而牛角瓜纤维有较高
的木质素含量,因此牛角瓜纤维的红外光谱中1508cm-1处
归结为木质素的芳环骨架振动有较强的振动吸收[17],而在
1650 cm-1~1900 cm-1之间为来自木素和半纤维素的醛基、
酮基、羧基、酯基等基团的振动吸收峰。
图2 牛角瓜纤维与棉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
2.2 纤维形貌
众所周知,棉纤维为细长不规则转曲的带状,牛角瓜
纤维纵向外观显然与棉纤维有明显不同(如图3所示),其呈
现的是光滑的圆柱形,几乎没有什么转曲。
图3 牛角瓜纤维的纵向形态
两种棉纤维的横截面也有显著差异(如图4所
示),最为明显的是牛角瓜纤维的壁很薄,平均仅有
0.6µm~1.2µm,而直径达20µm~28µm,中空的程度达
80%,纤维宽壁厚的比值达20(如表1所示)。因而牛角瓜纤
维作为保暖絮料具有优势,相比而言,棉纤维是相当丰满
的,胞壁厚而胞腔小,胞宽壁厚的比值只有2.1。
(a)牛角瓜纤维横截面 (b)棉纤维横截面
图4 牛角瓜纤维(a)和棉纤维(b)的横截面
从图5牛角瓜纤维梢端和末端的比较可知,梢端较
细、顶端封闭、末端开口。
(a) 牛角瓜纤维的梢端 ( b)牛角瓜纤维末端
图5 牛角瓜纤维的梢端(a)与末端图(b)
图6为末端(a)与中部截面(b)比较,末端壁厚较
薄,内外壁结合较好,而中部截面可以明显看出内外壁及
中间存在空隙。
(a)牛角瓜纤维末端 (b)牛角瓜纤维中部截面
图6 牛角瓜纤维末端(a)与中部截面(b)比较
82 中国纤检 2011年 4月(上)
纤维·广角
Fiber and its Wide Watch
牛 角 瓜 纤 维 长 度 2 0 m m ~ 4 0 . 5 m m , 平 均 长 度
34.175mm,标准偏差为4.2493。直径约20µm~28µm,壁厚
0.6µm~1.2µm。纵向外观呈圆柱形,表面光滑,不显转曲;
梢端较细,顶端封闭,中段较粗,末端开口。纤维截面为
圆形或椭圆形的大中空管壁,中空度高达80%~90%。
表1 牛角瓜纤维和棉纤维的形态特征参数
2.3 X-衍射分析
牛角瓜纤维的广角X射线衍射曲线见图7,其结晶度
为34.07%,明显小于棉纤维的结晶度。很显然木质素、
半纤维素和蜡质等无定形成分导致了牛角瓜纤维结晶度
的降低。
图7 牛角瓜纤维的X射线衍射图
2.4 热性能分析
牛角瓜纤维的TG曲线分别如图8所示,40 ℃~100 ℃
的失重对应的是水分的挥发。牛角瓜纤维在250℃左右开
始降解,而棉纤维在270℃左右开始降解[17]。因为较多的
结晶结构有利于改善纤维素的热稳定性[18],同时在半纤维
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三种植物材料的主要成分中,半纤
维素的热分解温度最低,而木质素的热稳定性能最好[19]。
显然,牛角瓜纤维中较低的结晶度和半纤维素含量较高是
其热稳定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图8 牛角瓜纤维的热失重曲线
2.5 吸湿性和机械性能
由表2、表3可以看出,牛角瓜纤维比棉纤维的回潮率
和含水率略高,牛角瓜纤维比棉纤维线密度小、断裂伸长
低,但是断裂强度基本相同。
表2 牛角瓜纤维和棉纤维的吸湿性(二级标准大气条件)
表3 牛角瓜纤维和棉纤维的机械性能
2.6 耐酸耐碱性及化学溶解性
牛角瓜纤维具有较好的化学性能,耐酸性好,常温下
稀酸对其没有影响。将木棉纤维置于不同的溶剂中,在不
同的溶解条件下观察其化学溶解情况,结果见表4。
表4 牛角瓜纤维的耐酸耐碱性及化学溶解性
3 结论
(1)牛角瓜纤维具有较高含量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
(2)牛角瓜纤维壁很薄,平均仅有0.6µm~1.2µm,
而直径达20µm~28µm,长约34mm,纤维截面为圆形或椭
圆形的大中空管壁,中空的程度达80%,纤维宽壁厚的比
值达20。纵向外观呈圆柱形,表面光滑,不显转曲;梢端
较细,顶端封闭,中段较粗,末端开口。
纤维 直径或宽度/µm 长度/mm
腔宽壁
厚比值
牛角瓜纤维 20~28 34.175 26
棉纤维(成熟细绒棉) 18~25 23~33 2~3
项目 牛角瓜纤维 棉纤维
回潮率/% 13.49 8~13
标准偏差 0.4262 -
含水率/% 11.88 10(标准)
标准偏差 0.3312 -
项目 牛角瓜纤维 棉纤维
线密度/ dtex 0.93~0.97 1.43~2.22
断裂强度/( cN/dtex) 干态:3.42 干态:2.6~4.9
断裂伸长/% 2.6 3~7
试剂
时间
5min 15min 30min
75%硫酸(40℃) P S S
59.5%硫酸(40℃) P P P
甲酸-氯化锌(40℃) I P P
甲酸-氯化锌(75℃) P P P
80%甲酸(常温) I I I
20%盐酸(常温) I I I
1mol/L次氯酸钠(常温) I I I
DMF(95℃) I I I
65%硫氰酸钾(75℃) I I I
冰乙酸(20℃) I I I
冰乙酸(沸) I P P
2.5%氢氧化钠(沸) I P P
5%氢氧化钠(沸) I P P
注:符号表示S-溶解,P-部分溶解,I-不溶解
832011年 4月(上) 中国纤检
纤维·广角
Fiber and its Wide Watch
(3)牛角瓜纤维结晶度为34.07%,明显小于棉纤维
的结晶度。木质素、半纤维素和蜡质等无定形成分导致了
牛角瓜纤维结晶度的降低。
(4)牛角瓜纤维热分解温度低于棉纤维,在250℃左
右开始降解,而棉纤维在270℃左右开始降解。
(5)牛角瓜纤维回潮率13.5%、含水率11.8%,比棉
纤维的略高。线密度0.93dtex~0.97dtex、断裂伸长2.6%,
比棉纤维低。断裂强度3.42cN/dtex,与棉纤维基本相同。
(6)牛角瓜纤维具有较好的化学性能,耐酸性好,
常温下稀酸对其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海南植物志,第3卷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4. 255.
[2] 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63卷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7. 384-386.
[3] 傅登祺,黄宏文. 能源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简况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6, 24(2): 183-190.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25-326.
[5] Lhinhat rakool T , Sutthivaiyakit S. 19-Nor- and 18 ,
20-Epoxy-cardenolides from the leaves of Calotropis gigantea
[J] .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006 , 69 (18):1249-1251.
[6] Kiuchi F , Fuakao Y, Obata T , et al. Cytotoxic Principles of
a Bangladeshi Crude Drug , Akond Mul (Root s of Calotropis
gigantea L) [J] .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 1998 ,
46B : 528-530.
[7] Quaquebeke E V , Simon G, Andre A ,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Cardenolide (2-Oxovoruscharin ) from Calotropis
procera and the Hemisynthesis of Novel Derivatives
Displaying Potent in Vitro Antitum or Activities and High in
Vivo Tolerance : St 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nalyses[J] .
J Med Chem , 2005 , 48 (3) : 849-856.
[8] Behera B K, Arora M, Sharma D K. Studies on
Biotransformation of Calotropis procera Latex, a Renewable
Source of Petroleum, Value-added Chemicals, and Products [J].
Energy Sources, 2000, 22(9): 781-807.
[9] Sharma D K, Tiwari M, Arora M, et al.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Calotropis procera
Latex towards Obta in ing Value Added Chemicals ,
Pharmaceuticals and Fuels [J]. Pet. Sci. Technol., 1997,
15(1/2): 137-169.
[10] Choudhury R, Singh R. Hydrocarbons from Calotropis
procera: Product Enhancement and Analysis [J]. Int. J. Energy
Res., 1993, 17(9): 791-799.
[11] Choudhury R, Singh R. Enhanced Hydrocarbon
Extraction from Calotropis procera, a Petrocrop [J]. Fuel Sci.
Technol. Int., 1993, 11(5/6): 733-750.
[12] Kalita D, Saikia C 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Energy
Content of Some Latex Bearing Plants [J]. Bioresour. Technol.,
2004, 92: 219-227.
[13] GB 11951—89《纺织品 天然纤维 术语》[S].
[14]Nart Tuntawiroon, Poonsab Samootsakorn, Gritsanaruck
Theeraraj. The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the use of
calotropis gigantea as a textile fabric. Agriculture,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1984,11 : 203 -12.
[15]Ashori A (Ashori, Alireza), Bahreini Z (Bahreini, Zaker).
Evaluation of calotropis gigantea as a promising raw material
for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2009, 43(11): 1297-1304.
[16]Andreeva Q A, Burkova L A, Crebenkin A N. IR
Spectroscopic Study of Prepurified Flax[J].Russ. J. Appl.
Chem.,2002, 75: 1513-1516.
[17]张明 . 木棉纤维的结构与热性能[J]. 中原工学院学
报,2008,19(3):47-51.
[18]Ouajai S, Shanks R A.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Thermal Degradation of Hemp Cellulose after Chemical
Treatments[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05, 89:
327-335.
[19]Ramiah M .Thermogravimetric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of Cellulose, Hemicellulose, and Lignin [J].J Appl
Polym Sci. 1970,14: 1323-1337.
(作者单位:费魏鹤、李璇、李卫东,上海市纤维检
验所;胡惠民,上海魔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