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匙羹藤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全 文 :匙羹藤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王旭华
  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糖尿病是一种糖类 、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疾
病 ,其特点为慢性高血糖 [ 1]及长期 、严重的并发症。
据估计目前全球共有 1.5亿糖尿病患者 ,预计到
2030年将增至 3.66亿 ,鉴于糖尿病患者数量增加 、
相关并发症激增及现有治疗的不足之处 ,必须寻求更
有效的治疗方式 。
传统上利用 800多种植物治疗糖尿病 [ 1] ,且大部
分植物具有临床效果 ,可以推测 ,植物药可以为这一
慢性疾病提供创新性的治疗手段 。然而 ,在早先一些
关于改善血糖的草药和营养补品综述中 ,很少有植物
药疗效经过严格的临床证实。经证实有临床效果的
草药包括匙羹 [ Gymnemasylvestre(Retz.)R.Br.ex
Schult] 、红瓜 、苦瓜 、芦荟 、美国人参等 。其中最引人
注目的是匙羹 ,其用于糖尿病治疗历史悠久 ,且具有
独特和广泛的疗效。在详细讨论匙羹临床效果之前 ,
首先要研究糖尿病的病因 、影响及当前治疗方法 ,以
更好地了解匙羹藤为何潜在地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一 、糖尿病的影响
鉴于全球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加 ,并发症增多 ,例
如 ,糖尿病引起多种并发症 ,包括糖尿病肾病 、视网膜
病变 、外周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
碍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微血管病变 ,并增加传染
易感性 [ 2] 。这些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 、增加个体发
病率和病死率。事实上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
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 2 ~ 4倍 、失明发病率为 6倍 、
肾脏疾病发病率为 4倍 、破坏性牙周病发病率为 3
倍 ,且抑郁症发病率也会上升[ 5] 。
二 、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很多 ,包括年龄 、种族 、遗传 、
肥胖 、自体免疫 、体力活动减少 、胰岛 β细胞缺陷 、胰
岛素抵抗 、低度炎症反应 。例如 ,年龄增长增加 2型
糖尿病发病率 [ 3] 。可增加内脏脂肪含量 、提高细胞
三酰甘油水平并增加促炎蛋白数量 ,从而增强胰岛素
抵抗并引起糖尿病 [ 3] 。尤其是这些炎性介质在糖尿
病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流行病学 、实验和临床研究的
证实 ,白细胞计数增多和脂肪组织释放炎性标志物水
平增加被发现能预示 2型糖尿病 [ 4] 。血脂水平特别
是游离脂肪酸上升 、肥胖和体力活动减少 ,都有助于
产生胰岛素抵抗 。其他解释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的
理论包括糖原合酶活性下降 [ 6]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
胞质膜上胰岛素受体减少 [ 2, 4] 。对葡萄糖不耐受的
遗传体质也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 4] 。虽然上述酶和
靶细胞的缺陷可能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但胰岛 β细胞活性受损才是关键因素 。举例来说 , β
细胞无缺陷的人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弥补胰岛素抵
抗 [ 3] ,而一旦胰岛素分泌量下降到不能补偿胰岛素
抵抗水平 ,就可能引起 2型糖尿病。因此 , β细胞功
能的储备对于减少糖尿病发生至关重要 。鉴于高血
糖和高三酰甘油血症可能通过糖脂毒性作用降低 β
细胞活性和数量 [ 7, 8] ,那么早期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
可保护 β细胞的功能 。虽然糖尿病的许多并发症与
长期高血糖及蛋白糖基化 、凝血缺陷 、组织缺血缺氧 ,
以及细胞内山梨糖醇蓄积有关 [ 5] ,但胰腺 β细胞活
性受损导致的内源性胰岛素水平下降可能也在其中
发挥作用 , 研究表明胰岛素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 、促
进血管舒张 、降低活性氧产生[ 8] 。因此 ,考虑到上述
致病因素 ,有人认为摄入低血糖膳食和增加体力活动 ,
同时降低血脂 、增强糖原合酶活性 、提高 β细胞活性和
胰岛素分泌 ,或在疾病早期减少胰岛素抵抗 ,可能会防
止或延缓 2型糖尿病的发生 ,并扭转其影响 。
三 、当前糖尿病治疗
现有的糖尿病治疗 ,如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一
般都旨在解决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
不足的问题 。即使这些治疗可改善血糖控制 ,有效降
低并发症的风险 [ 5] ,也与许多不良反应有关 ,更重要
的是 ,这些治疗只可治标 ,很多患者仍然需要不间断
的护理 、监测和并发症治疗 。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开
始更明确地关注病因 ,如胰腺 β细胞总数减少 ,从而
试图 “治愈” 糖尿病 。其中一个方法是胰岛细胞移
植 。然而 ,考虑到操作的侵入性 、高昂的费用 、在整个
人群中的有限普及度 , 以及胰岛细胞供应有限 ,需要
·15·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 1月 第 38卷 第 1期 ·医学前沿 ·  
专门技术 ,有发生感染 、恶性肿瘤 、排斥和自体免疫损
害的风险[ 9] , 因此必须考虑其他更安全的针对糖尿
病病因的治疗方式。
临床对照试验发现 , 一种中药可改善血糖控
制 [ 10] ,即匙羹藤。
四 、匙  羹
匙羹又名 gurmar,是一种大型木本攀援植物 ,主
要生长于印度中部和南部等地。印度草药体系称匙
羹为 “ mesasmgi”,其干叶(mesasmgi叶)和干根(me-
sasmgi根)都可用于治疗。尤其是其叶片 ,可用作促
消化 、抗病毒 、利尿 、抗过敏 、降血糖 、降血脂 、抗糖尿
病药物 ,用于治疗糖尿病 、肥胖 、龋齿 。据印度草药药
典 [ 11] ,匙羹的干叶和根 ,根据剂型和处方 ,也可用于
治疗支气管哮喘 、咳嗽 、麻风病和其他皮肤病 、外伤
等疾病 。经研究匙羹的主要成分是匙羹藤酸 ,由至少
17个不同皂甙组成的混和物。然而 ,人们还鉴定出
匙羹的多种其他化学成分 ,例如匙羹皂角是匙羹的另
一个重要成分 ,至少包括 7种不同类型。上述成分及
武靴藤多肽 、生物碱环己烯四醇 、武靴叶胺 , 绞股蓝
总甙 、达玛烷型皂甙 gymnemasides1 ~ 5和 gymnema-
sinB、C和 D都可能与匙羹的降血糖和抗邻磺酰苯
酰亚胺作用有关 [ 3] 。
五 、匙羹治疗糖尿病
研究证明匙羹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治疗糖尿
病作用 。其中一些作用类似于口服降糖药 ,而其他作
用则为匙羹独有 。例如实验研究发现匙羹的许多成
分降低小肠吸收葡萄糖。兔试验证明匙羹可改善糖
元合成 、醣酵解 、葡萄糖基产生 ,及肝脏和肌肉的葡萄
糖摄取 , 并逆转血红蛋白及血浆蛋白糖基化。一些
权威也指出匙羹可通过刺激胰岛释放胰岛素而改善血
糖控制。为探讨此观点 , Srivastava等研究了 4种不同
剂量(0.2g、 0.4g、 0.6g和 0.8g)干匙羹藤叶水提物在
大鼠四氧嘧啶诱发的中度(血糖 150 ~ 200mg/dl)、重
度(血糖 250 ~ 400mg/dl)及中毒性(血糖 >400mg/dl)
糖尿病模型中的降血糖及延长生命功效。对中度糖尿
病大鼠给予 0.6g匙羹藤 ,血糖水平降低和寿命延长最
为显著。匙羹提取物剂量超过 0.6 g对于血糖控制没
有更好的效果。特别重要的是匙羹藤效果与糖尿病严
重程度成反比 ,与类似研究 ———每日服用 0.4 g匙羹
藤叶水提取物共 2周一致。因此 , 匙羹的糖尿病效果
可能需要胰腺 β -细胞的部分活性。然而 ,如下面研
究所述 ,匙羹又可能提高 β -细胞的活性 ,因此这一观
点需进一步研究。在 Shanmugasundaram等的研究中 ,
对正常大鼠和链脲霉素处理的大鼠给予 50%匙羹叶乙
醇提取物 [ GS3 , 20mg/(日 ·只)]或 GS3 纯化残渣
[ GS4 , 20mg/(日·只)] , 或不予处理 ,试验 95天。与
未处理的糖尿病大鼠对比 , GS3和 GS4处理的糖尿病
大鼠 , 其胰腺总重量增加 30%, 且胰岛数量 (P<
0.001)和每个胰岛的 β 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P<
0.05)。GS3和 GS4组胰腺组织再生分别在 60天内和
20天内 ,完全控制了空腹血糖水平。然而与磺脲药不
同 , 匙羹提取物不增加血糖正常大鼠的胰岛素释放
量 。因此 , 如其他一些研究所述 ,匙羹具有血糖正常
化功能 , 所以比常规口服降糖药更安全。尽管临床
上还未对匙羹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的安全性对比进行
研究 , 但最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匙羹降低血糖水平
的作用至少与权威降血糖药甲糖宁相当 。
有文献报道匙羹有许多其他的降血糖机制 , 包
括对生长激素 、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激素诱导的糖尿
病的对抗效应;降低肠道激素的促胰岛素功能;并增
加外周胰岛素敏感性 。然而 , 对于上述功能 ,现在还
没有充分的临床数据予以证实 。尽管匙羹药动学参
数还有待研究 , 但临床数据表明匙羹至少在改善血
糖控制方面是有效的 。
在一个开放标记试验中 , 65名 1型和 2型糖尿
病患者每人服用匙羹藤叶提取物 400mg(一日两次),
服用 90天。研究发现 ,与基线值相比 , 餐前血糖水
平(BGL)、餐后 BGL和 HbAlc分别下降 11%、13%和
0.6%。两个小型 、非随机 、开放标记试验进一步证实
匙羹可降低空腹 BGL和餐后 BGL(糖尿病患者服用
6 ~ 10g匙羹 15 ~ 21天)。
两个早期的对照开放标记试验将匙羹提取物
(每天 400mgGS4)和常规治疗联用的疗效与单独采
用常规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 ,认为匙羹对 1型和 2型
糖尿病都有效。第一个试验中 , 22名 2型糖尿病人服
用匙羹提取物 18 ~ 20个月 。与基线值比较 , 18 ~ 20
月内匙羹显著减少血糖 (P<0.001)、糖化血红蛋白
(P<0.001)和糖化血浆蛋白 (P<0.001),然而在常
规治疗中(格列本脲或甲糖宁 , n=25), 这些值增加
或保持不变 。第二个试验中 , 27名 1型糖尿病患者服
用匙羹提取物 6 ~ 30个月 。与基线比较 , 匙羹在 6 ~
18个月显著减少糖化血浆蛋白(P<0.001), 在 16 ~
18个月显著减少血清淀粉酶 (P<0.001)。与常规
治疗相比(胰岛素 , n=37), 匙羹在 16 ~ 18个月显
著增加血清 C肽(P<0.001)。另一方面 , 在治疗过
(转第 3页)
·16·
 ·医学前沿 · JMedRes, Jan2009, Vol.38 No.1  
DREAM试验(雷米普利与罗格列酮治疗减少糖
尿病发病的评估)的数据也得到了相似的心血管事
件结果 。DREAM试验在 5269例糖耐量异常或空腹
血糖异常者中 ,对罗格列酮(或雷米普利)长期治疗
能否降低 2型糖尿病的风险进行评估 。该试验采用
随机 、双盲 、2×2析因分析设计 ,患者随机接受罗格
列酮或安慰剂 ,以及雷米普利或安慰剂治疗。
最初报告显示 ,罗格列酮组与安慰剂组在心血管
事件次要复合终点(心肌梗死 、卒中 、心血管死亡 、确
诊的心衰 、新发心绞痛和接受血运重建)方面无显著
差异。对次级终点的分析显示 ,与服用安慰剂者相
比 ,服用罗格列酮者的复合心血管事件风险比为
1.37(95%可信区间为 0.97 ~ 1.94, P=0.08)。葛兰
素史克公司对 DREAM封存数据库进行的意向治疗
分析结果显示 ,罗格列酮组 、雷米普利组和安慰剂组
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例数相近。
最近 , McAfee等人利用美国 Ingenix研究数据库
比较了服用不同降糖药患者的心肌梗死和接受冠脉
血运重建治疗的风险 。该数据库涵盖了 26931例接
受单药治疗的患者和 4086例接受二药联合治疗的患
者的资料。研究结果表明 ,罗格列酮单药治疗组和二
甲双胍单药治疗组患者达到复合终点的风险没有显
著差异(风险比 1.07, 95%可信区间 0.85 ~ 1.34),罗
格列酮单药治疗组和磺脲类单药治疗组比较的结果
也相似(风险比 0.82, 95%,可信区间 0.67 ~ 1.02)。
在与胰岛素联合治疗方面 ,罗格列酮联合治疗组和其
他降糖药联合治疗组的受试者到达试验终点的风险
也没有差异 (风险比 0.88, 95%, 可信区间 0.59 ~
1.32)。研究的结论就是 ,尽管罗格列酮和另外两种
常用降糖药在心肌梗死和冠脉血运重建风险上没有
统计学显著差异 ,但从数据的趋势来看 ,罗格列酮的
风险可能介于磺脲类(发生率高)和二甲双胍(发生
率低)之间。既往的研究提示 ,磺脲类药物对心脏的
影响是中性的。
总之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的
相关临床研究已证实:TZD可显著延缓糖尿病前期向
糖尿病的进展;对于新诊断的 2型糖尿病患者 ,马来
酸罗格列酮长期控制血糖的能力强于格列本脲和二
甲双胍 。而对于罗格列酮的心血管影响 ,在 RECORD
试验结果揭晓以前 ,不妨拭目以待。当然 ,糖尿病患
者往往存在高龄 、肥胖 、脂质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 ,又
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这就要求临床医
生在选择降糖药物治疗时冷静看待循证医学证据 ,在
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最合适
的个体化治疗。
(摘自 2007年 7月 26日《中国医学论坛报 》)
(接第 16页)
程中 ,常规治疗组 ,没有表现出血糖控制的显著改善。
与之类似 , 两项研究中患者服用匙羹对健康 、清醒程
度和疲劳有改善作用 ,并减少常规治疗药物的剂量 ,
而在常规治疗组这些参数没有明显改善 。结果显示
匙羹可能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有效的。
考虑到匙羹藤可针对几个糖尿病相关的发病因
子 ,包括慢性炎症 、肥胖 、酶缺乏和胰腺 β细胞功能
缺陷 ,且目前没有单一口服降糖药有此疗效。匙羹可
有效治疗糖尿病 、防止相关病理变化 。然而 ,匙羹的
临床效果仅在少数非随机的 、开放标记试验得到证
实 。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匙羹藤对糖尿病及其
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MathewJLeachBN.Gymne-masylvestrefordiabetesmelitusasys-
tematicreviewJAlternComplementMed, 2007, 13:977-983
2 WorldHealthOrganisation.Definition, 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of
DiabetesMelitusanditsComplications.Geneva:WorldHealthOrgan-
ization, 1999
3 HawkinsM, RossetiL.Insulinresistanceanditsroleinthepathogen-
sisoftype2diabetes.In:KahnC, weirG, KingG, etal.Joslin s
DiabetesMelitus, 14thed.Philadelphia:Lippincot Williams&
Wilkins, 2005:426-448
4 RubinEarberJ.Pathology, 2nded, Philadelphia:J.B.Lip-pin-
cot.1994
5 AndrusM, Legget-FrazierN, PfeiferM.Chroniccomplicationsof
diabetes:Anoverview.In:FranzM, ed.ACOREcurriculumfordi-
abeteseducation, 4thed.Chicago:AmericanAssociationofDiabetes
Educators, 2001
6 GolayA, YbaraJ.Linkbetweenobesityandtype2 diabetes.CLin
EndocrinolMetab, 2005, 19:649-663
7 LeahyJPathogenesisoftype2 diabetesmelitus, ArchMedRes,
2005, 36:197-209
8 SteppelJ, HortonE.Beta-celfailureinthepathogensisoftype2
diabetesmelitus.CurDiabRep, 2004, 4:169-175
9 WeirG.Pancreasandislettransplantation.In:KahnC, WeirG,
KingG, etal.Joslin sDiabetesMelitus, 14thed.Philadelphia:
LippincotWiliams&Wilkins, 2005:766-776
10 CiceroA, DerosaG, GaddiA.Whatdoherbalistssuggesttodiabetic
patientsinordertoimproveglycemiccontrol? Evaluationofscientific
evidenceandpotentialrisks.ActaDiabetol, 2004, 41:91-98
(收稿:2008-09-12)
·3·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 1月 第 38卷 第 1期 ·专家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