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多效唑不同喷施时期组合对微孔草的影响
安海梅 马生耀 白尼玛 仁青吉 任海英
摘 要 利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对微孔草
进行多效唑不同喷施时期组合试验 。结果表明:在
微孔草上喷施多效唑 ,微孔草生育期变化不大;但微
孔草株高变矮 、主花序变短 、植株变紧凑 ,果序密集 ,
子粒饱满 ,便于人工收获。以蕾苔期 -初花期 -盛
花期 3次喷施多效唑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可作为微
孔草上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方法的首选。
关键词 多效唑;微孔草;喷施时期组合;产量
微孔草是紫草科微孔草属二年生草本植物 ,主
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 、林地及灌丛 [ 1] 。微
孔草是 20世纪 60年代和 70年代青海省环湖地区
农田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杂草之一 ,常侵入农田危害
作物生长使其减产 [ 2] 。近年来通过对该野生植物
资源的研究发现:微孔草种子含有 18种氨基酸 ,其
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达到 39.74%,而且矿质营
养元素极其丰富;饼渣中的粗蛋白含量达 23.96%;
秸秆中蛋白质含量为 10.37%, 干物质消化率
65.69%,粗能 14.59MJ/kg[ 3, 4] 。微孔草秸秆粉碎后
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明显改善牲畜的肉质 ,使肉色更
鲜亮 ,味道更鲜美 ,可大大提高鲜肉的商品价值 [ 5] 。
微孔草种子油中富含 γ-亚麻酸和 α-亚麻酸及亚油
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可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 、甘油三
酯及血清丙二醛的含量 ,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与总胆固醇的比值 ,具有防止血脂沉积 、动脉粥
样硬化 ,维持生物膜和血管内膜结构完整以及降低
高血脂症等功能 ,因而可以作为高寒地区特有的优
质油料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但随着农业防治措施及
化学除草剂的不断应用 ,微孔草已濒临灭绝 ,必须加
以人工种植开发扩大资源量和保护优质野生资源。
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微孔草品种 “北
微 1号 ”是首个人工驯化成功的微孔草品种 。由于
微孔草易落粒 ,影响了微孔草人工生产中的产量和
作者简介:安海梅 ,农艺师 ,主要从事粮油育种及农技推广工作 ,青海
省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 810200,青海海北州
马生耀 ,白尼玛 ,仁青吉 ,任海英 ,通讯地址同第 1作者
收稿日期:2008-08-11;修回日期:2008-10-31
效益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其落粒性是短期快
速取得高产高效的途径之一 。多效唑可以增加花朵
数和坐果率 ,使单株产量得到提高 ,从而获得较高的
单位面积产量 。通过设置多效唑不同施用时期的试
验 ,以寻求在微孔草生产中施用多效唑的最佳应用
时期组合 ,从而提高微孔草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微孔草品种为北微 1号;试验药剂为 15%
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共 6个处理组
合(见表 1),重复 3次 ,小区长 4m、宽 2m, 10行区 ,
行长 4m、行间距 20cm,株间距 20cm。微孔草块根
播量为 180kg/hm2。多效唑用量为 900kg/hm2(600
倍液喷施)。 6种试验处理见表 1。
表 1 多效唑使用处理方法
代号 处理方法
A 蕾苔期 -初花期 -盛花期 3次喷施多效唑
B 初花期 -盛花期 -终花期 3次喷施多效唑
C 初花期 -盛花期 2次喷施多效唑
D 蕾苔期 -初花期 2次喷施多效唑
E 初花期 1次喷施多效唑
CK 蕾苔期 -初花期 -盛花期 -终花期分 4次喷施水
1.3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 2006年 3 ~ 10月在海北州农业科学研
究所试验地进行 ,试验地海拔 3 100m,年平均温度
0℃,无绝对无霜期 ,全年降水量 470mm,且多集中
在农作物正值生长高峰期的 6 ~ 8月份 ,年日照时数
2 440 ~ 3 140h,适宜种植油菜等长日照作物。太阳
辐射强 ,前茬作物为白菜型油菜。 4月 18日采取人
工开沟手溜条播 ,分别于 5月 28日 、6月 10日 、6月
30日 、7月 10日生长期间及时中耕锄草 4次 ,按照
处理分别在 6月 27日 、7月 8日 、7月 19日 、7月 27
日进行多效唑的喷施。
观察记载各处理生育期表现 。生长前期主要观
察苗势和整齐度;生长中期对各处理植株生长状况
60
作物杂志 Crops2008.6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08.06.008
进行观察 ,测量株高 、果层厚度 、落粒性;生长后期观
察落粒性并及时收获打碾 ,称取每小区实际产量 ,收
获前取样考种考察各小区微孔草的单株分枝数 、主
花序长度 、单株茎秆重 、千粒重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表 2 不同处理的生育期记载 (月·日 ,天)
生育期 A B C D E CK
播种期 4·18 4·18 4·18 4·18 4·18 4·18
出苗期 5·21 5·21 5·21 5·22 5·22 5·22
抽苔期 7· 3 7· 2 7·2 7· 3 7· 3 7· 3
初花期 7· 5 7· 6 7·5 7· 6 7· 6 7· 6
盛花期 7·12 7·12 7·12 7·12 7·12 7·12
收获期 8· 5 8· 5 8·5 8· 5 8· 5 8· 5
全生育期 109 109 109 109 109 109
由表 2可以看出:微孔草 4月 18日播种后 ,各
处理于 5月 21 ~ 22日陆续出苗 ,播种至出苗历时
33 ~ 34d, 7月 2 ~ 3日开始抽苔 , 7月 5 ~ 6日进入初
花期 , 7月 12日达到盛花期;8月 5日收获。整个生
育期历时 109d。说明不同喷药时期组合对微孔草
的生育期没有大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微孔草生长状况的影响
试验生长期间各小区苗势均较好 ,通过田间观
察可见 ,不同处理的表现有差异(见表 3)。
表 3 不同处理的微孔草生长状况
处理 苗势 整齐度 生长势 其他生长状况
A 好 齐 强 花序上花朵紧凑 ,花期缩短 ,结实期较
为集中 ,花萼包合紧密。
B 较好 较齐 一般 花序 、结实情况同 A处理 ,子粒包合性
优于 CK。
C 差 较齐 强 结实后子粒外露 ,较为密集。
D 较好 较齐 一般 与 C处理植株特征相似。
E 较好 较齐 一般 植株果序密集 ,果粒大 ,包合性良好。
CK 较好 较齐 一般
A处理苗势最好 、整齐度最高 ,生长势最强 ,花
朵紧凑 ,花期缩短 ,结实期较为集中 ,花萼包合紧密;
其他处理较差 。表明多效唑对微孔草有提高结实和
抗落粒性的作用 , 可使微孔草花期集中 ,花序花朵
密 ,果粒增大 ,果实包合性好 ,利于集中采收 ,以 A
处理效果较好 ,其余依次是 D处理 、B处理 、C处理 、
E处理。
2.3 不同处理对微孔草生物性状的影响
由表 4可见:对照的株高最高 ,与其他各处理植
株均有显著差异 ,说明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微孔
草的株高有明显降低作用;处理 E的果层厚度最
厚 ,与处理 D和对照有显著差异 ,与其他处理无显
著差异。处理 C的单株分枝数最多 ,与处理 B、处理
D、处理 E无显著差异 ,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说明不
同时期喷施多效唑能够明显增加微孔草的单株分枝
表 4 不同处理下微孔草生物性状
处理 株高(cm) 果层厚度(cm) 单株分枝数(个) 主花序长度(cm) 单株茎秆重(g) 千粒重(g)
A 34.8±3.0cC 21.8±1.0abA 9.0±0.4bBC 12.8±0.5bB 33.3±1.6aA 1.14±0.11abA
B 36.3±0.8cBC 20.9±0.5abA 9.7±0.4aAB 11.5±0.5cC 22.4±1.3cBC 1.05±0.05bA
C 30.8±1.6dC 21.0±0.6abA 10.2±0.3aA 11.5±0.3cC 25.4±0.9bBC 1.13±0.01abA
D 35.2±2.6cC 20.7±0.4bA 9.7±0.6abAB 14.8±0.6aA 25.6±0.9bB 1.12±0.03abA
E 41.5±1.1bAB 22.5±1.1aA 10.0±0.1aAB 14.8±0.4aA 25.3±0.7bBC 1.20±0.06aA
CK 46.7±1.8aA 20.5±0.8bA 8.2±0.2cC 14.8±0.2aA 22.2±0.9cC 1.10±0.09abA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标准差 ,每列数字后面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性(小写字母代表 α=0.05,大写字母代表α=0.01),下同
数 。处理 E、处理 D与对照的主花序长度无显著差
异 ,而与其他处理有极显著差异 ,说明不同时期喷施
多效唑对微孔草的主花序长度影响不同 。处理 A
的单株茎秆最重 ,与其他各处理和对照均有极显著
差异 ,说明多效唑不同喷施时期组合对微孔草单株
茎秆重影响不同 。处理 E的千粒重最高 ,与处理 B
有显著差异 ,而与其他各处理的千粒重无显著差异 ,
说明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微孔草的千粒重影响不
大 。
2.4 不同处理对微孔草产量的影响
不同喷施时期微孔草的方差分析表明 ,各处理
之间有极显著差异 ,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见表 5。
表 5 不同处理的微孔草产量 (kg/小区)
处理 Ⅰ Ⅱ Ⅲ 小区产量
A 0.14 0.12 0.13 0.13aA
B 0.11 0.12 0.13 0.12abA
C 0.11 0.11 0.12 0.11abA
D 0.09 0.10 0.11 0.10bcAB
E 0.10 0.11 0.09 0.10bcAB
CK 0.10 0.09 0.07 0.09cB
注:处理间的F值为 5.675, F0.01 =5.64
处理 A的微孔草小区产量最高 ,与处理 B和处
理 C的产量无显著差异 ,与处理 D和处理 E有显著
差异 , 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处理D和处理E与对
61
作物杂志 Crops 2008.6
两个玉米自交系苗期叶温的干旱响应研究*
刘 亚 丁俊强 SubhashChander 李建生
摘 要 利用远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技术 ,研
究玉米自交系综 3与 87-1苗期叶片对干旱的响应
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变化 。结果表明 ,在遭受中度
干旱胁迫的条件下 , 87-1的相对生物鲜重(0.716)
及相对生物干重 (0.799)显著高于综 3(0.564,
0.658), 87-1的叶温差 (0.30℃)显著高于综 3
(0.13℃)。通过离体叶片分析 ,综 3离体叶片较
87-1失水速率快 ,叶温在离体短时间内下降更低。
表明在响应水分胁迫方面 , 87-1较综 3叶片蒸发
量小 ,叶温变化大 ,保水能力好 , 87-1表现出了更
强的耐旱性 。生物量积累与叶温差存在紧密的相
关性 ,较高叶温差的基因型在遭受到水分胁迫时
生物量积累更强 。
关键词 玉米;叶温;远红外热成像;干旱
植物的抗旱性是一个涉及一系列复杂生理过
程的性状 ,其抗旱机制有避旱 、耐旱等 。植物的气
孔是一个与抗旱性密切相关的器官 ,在控制光合作
作者简介:刘亚 , 博士 , 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 中国农业大
学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农业部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
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 100097,北京
丁俊强 , SubhashChander, 李建生(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 ,国家
玉米改良中心 ,农业部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项目
(2003CB114301)
收稿日期:2008-10-14;修回日期:2008-11-04
用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植物蒸腾作用过程中的
水分散失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植物的抗
旱性研究中 ,气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行为得到了
大量的研究 [ 1] 。例如 ,引起气孔在干旱胁迫时关
闭的激素脱落酸(ABA)的作用机制 ,以及它在植
物体内的一系列的信号传导过程目前已成为了研
究热点之一 [ 2] 。一般气孔行为的改变会直接反映
在一些生理指标的改变上(如气孔导度 、蒸腾强度
等),而蒸腾强度的改变通常会改变叶片表面热量
损失的程度大小 ,继而反映在叶温的改变上 [ 3] 。
日益灵敏的远红外成像系统为广大科研人员研究
叶片表面的温度细微变化提供了帮助 [ 4 ~ 6] ,利用目
前灵敏度达到 0.03℃的 FLIR公司生产的 Therma
CAMSC3000远红外热成像仪能够快速得到分辨
率极高的热图。本研究利用远红外热成像系统的
技术优势 ,研究玉米自交系苗期叶片对干旱的响
应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变化 ,分析干旱胁迫条件下
玉米的叶温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为利用远红外
热成像进行玉米抗旱性育种提供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全国大面积应用的玉米杂交种豫玉 22的
亲本自交系材料综 3和 87-1。
照产量无显著差异。说明蕾苔期 -初花期 -盛花期
3次喷施多效唑的微孔草小区产量最高 ,其次为初
花期 -盛花期 -终花期 3次喷施多效唑 、初花期 -
盛花期 2次喷施多效唑。
综合各处理微孔草生长状况 、生物性状以及小
区产量的分析结果 ,蕾苔期 -初花期 -盛花期 3次
喷施多效唑效果最好 ,可作为微孔草种植中喷施多
效唑方法的首选 。
3 结论
在微孔草上喷施多效唑 ,微孔草生育期变化不
大;但微孔草株高变矮 、主花序变短 、植株变紧凑 ,果
序密集 ,子粒饱满 ,便于人工收获 。
蕾苔期 -初花期 -盛花期 3次喷施多效唑组合
对微孔草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北京:科学出版
社 , 1990
2李元华 ,张新跃.微孔草开发利用的研究.四川草原 , 2004, (9):
25~ 28
3高有为 ,樊铁.微孔草 -一种待开发的富含 γ-亚麻酸的新油源.中
国粮油学报 , 1998, 13(2):23~ 24
4付华等 ,周志宇 ,张洪荣等.甘肃天祝微孔草草籽营养成分的研究.
草业科学 , 1999, 16(1):42~ 43
5安海梅 ,马生耀.优质野生植物微孔草栽培及饲喂研究初报.青海
农林科技 , 2002, (2):12 ~ 13
62
作物杂志 Crops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