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叶面喷肥及多效唑处理对大丽花观赏性状的影响研究



全 文 :叶面喷肥及多效唑处理对大丽花
观赏性状的影响研究
杨永花 李正平 冯国琦
(兰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兰州  730070)
  摘要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KH2 PO 4和 H3BO3单独叶面喷施对大丽花的株高无显著影响 ,但 3 g /kg的
K H2 PO4和 0. 5 g /kg H3BO3混合液喷施可延长大丽花观赏期 5 d,可使花径增大 3. 2 cm;采用多效唑 ( PP333)叶
面喷施及根灌相结合的方法 ,能缩短大丽花节间长度 3. 0 cm,使株高降低 51. 9 cm,并提早 10 d现蕾。
关键词 大丽花 观赏性状 叶面喷肥 多效唑
中图资料分类号  S 682. 261
  大丽花 (Dahlia pinnata )属菊科大丽花属多年
生草本植物 ,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我国以东北、西
北地区栽培较多 ,南方地区主要以盆栽为主。大丽花
花色娇艳 ,姿态优美 ,品种繁多 ,花大 ,花期长 ,是城
市绿化及庭园美化的基调品种之一 ,也是我省花卉
产业的支柱产品。 目前我省广泛栽培的品种有 270
余种 ,并形成了不同的色系 ,产品畅销国内市场。 为
了进一步提高大丽花的观赏价值 ,我们在引进和保
存其品种资源的基础上 ,研究了叶面喷肥及多效唑
对其性状的影响 ,以期提高大丽花的观赏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 1 叶面喷肥试验
试验在兰州市园林科研所园内进行。 4月下旬
选择长势一致的大丽花扦插苗 72株 ,分为 4组盆
栽 ,每组 18盆。试验共设 4个喷施处理: ① 3 g /kg的
KH2PO4溶液 ,② 3 g /kg的 KH2 PO4与 0. 5 g /kg的
H3BO3混合液 ,③ 0. 5 g /kg的 H3BO3溶液 ,④自来
水 ( CK )。 苗期按常规方法管理 ,从现蕾至花蕾透色
期间 ,按设计处理每隔 10 d喷 1次 ,共喷 3次 ,并对
各处理株高、花径、花期等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1. 2 多效唑试验
选择长势良好的 4种大丽花扦插苗 72株 ,分 4
组盆栽 ,每组 18盆。 共设 4个处理: ①叶面喷施 ,②
叶面喷施与根灌相结合 ,③根灌 ,④叶面喷自来水
( CK)。 每处理均施 3次 ,每次喷施或根灌时间及浓
度均相同。 第 1次在苗高 8~ 10 cm时施用 ,浓度为
0. 2 g /kg ;第 2次在花芽分化结束后施用 ,浓度为
0. 3 g /kg;第 3次在现蕾前施用 ,浓度为 0. 5 g /kg。对
株高、花径、节间长度等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并注意
观察不同品种对多效唑的反应。
2 结果分析
2. 1 叶面喷肥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 (表 1)表明 ,在 2种肥料单施和混施试
验中 ,处理①、②株高分别较 CK矮 0. 3 cm和 1. 7
cm ,处理③株高较 CK高 2. 4 cm ,各喷肥处理对株高
的影响与对照未达到显著水平。 处理①、②、③的花
径分别较 CK增大 1. 2、 3. 2和 2. 5 cm,观赏期分别
较 CK延长 1. 1、 4. 9和 3. 4 d,各喷施处理对花径和
观赏期的影响与对照均达到显著水平 ,且以处理②
效果最佳。
* 收稿日期: 1997-12-05 修回日期: 1998-01-08
2. 3 不同叶面肥对黄瓜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对表 3中各处理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 ,喷施叶
面肥较清水对照可增加黄瓜的产量和产值。其中 ,以
处理 B(喷施植物动力 2003)增产、增值幅度最大 ,增
产率为 27. 5% ,净增产值 6 642. 0元 /h m2 ,与对照的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其次为处理 A、 E、 D、 C,增产率
分别为 19. 7% 、 19. 2% 、 15. 2% 、 14. 8% ,净增产值分
别为 4 998. 0元 /h m2、 4 903. 5元 /hm2、 3 823. 5元 /
hm2和 3 822. 0元 /hm2 ,与对照的差异亦均达极显著
水平。
3 小结
3. 1 综上所述 ,参试的 5种叶面肥对促进黄瓜植株
生长、提高座果率、改善品质和增产增值均有明显作
用 ,增产率为 14. 8% ~ 27. 5% ,净增产值为 3 822. 0
~ 6 642. 0元 /h m2 ,与清水对照相比 ,产量差异均达
极显著水平。 除植物动力 2003外 ,其它 4种叶面肥
投入成本均较低 ,在黄瓜生产上均具有一定的推广
应用价值。
3. 2 喷施叶面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 ,以充分发挥叶
面肥的肥效 ,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增产、增效潜力。
39甘肃农业科技  1998年 第 4期   Gansu Agr . Sci. And Techn.  No. 4  1998
表 1 叶面喷施 KH2 PO4和 H3BO3对大丽花观赏性状的影响
处理 株高 ( cm )Ⅰ Ⅱ Ⅲ x-
花径 ( cm)
Ⅰ Ⅱ Ⅲ x-
观赏期 (d )
Ⅰ Ⅱ Ⅲ x-
① K H2 PO4 48. 8 54. 2 47. 2 50. 1 22. 8 23. 5 23. 2 23. 2 14. 2 14. 0 13. 9 14. 0
② K H2 PO4+ H3BO3 44. 7 56. 0 45. 3 48. 7 25. 2 25. 5 25. 0 25. 2 17. 9 17. 8 17. 8 17. 8
③ H3BO3 49. 8 54. 5 54. 2 52. 8 24. 3 24. 8 24. 5 24. 5 16. 0 16. 5 16. 3 16. 3
④自来水 ( CK) 50. 5 53. 0 47. 6 50. 4 22. 0 22. 1 22. 0 22. 0 12. 8 12. 5 13. 2 12. 9
表 2 多效唑处理对大丽花现蕾期的影响
品种
①叶面喷施
现蕾期
(日 /月 )
较 CK提前
( d)
②叶喷+ 根灌
现蕾期
(日 /月 )
较 CK提前
( d)
③根灌
现蕾期
(日 /月 )
较 CK提前
(d )
对 照
现蕾期
(日 /月 )
红狮子 1 /7 6. 0 3 /7 4. 0 28 /6 9. 0 7 /7
大红卷尖 21 /6 2. 0 17 /6 6. 0 19 /6 4. 0 23 /6
玉界琼天 20 /6 3. 0 15 /6 8. 0 19 /6 4. 0 23 /6
紫墨龙 26 /6 16. 0 20 /6 22. 0 29 /6 13. 0 12 /7
平均 6. 8 10. 0 7. 5
表 3 多效唑处理对大丽花性状的影响
处理 株高 ( cm)Ⅰ Ⅱ Ⅲ x-
花径 ( cm)
Ⅰ Ⅱ Ⅲ x-
节间长度 ( cm)
Ⅰ Ⅱ Ⅲ x-
①叶面喷施 27. 5 23. 5 35. 0 28. 7 25. 0 22. 0 26. 5 24. 5 2. 0 2. 2 3. 0 2. 4
②叶喷+ 根灌 15. 5 23. 5 32. 5 23. 8 24. 0 22. 5 26. 5 24. 3 1. 0 2. 0 1. 8 1. 6
③根灌 35. 0 20. 5 44. 5 33. 5 24. 5 22. 5 26. 0 24. 3 2. 6 2. 0 3. 0 2. 5
④对照 ( CK) 73. 0 68. 5 85. 5 75. 7 25. 0 22. 5 26. 0 24. 5 4. 4 4. 0 5. 4 4. 6
2. 2 多效唑试验结果
2. 2. 1 对大丽花现蕾期的影响 试验结果 (表 2)表
明 ,多效唑不同处理对大丽花现蕾期均有影响 ,处理
①、②、③的现蕾期分别较 CK提早 6. 8、 10. 0、 7. 5 d。
另外从表 2可以看出 ,大丽花品种间对多效唑的敏
感度也并非一致 , 4个参试品种中以紫墨龙对多效唑
的反应最为敏感 ,处理①、②、③可使该品种现蕾期
分别较 CK提前 16. 0、 22. 0和 13. 0 d。 上述结果表
明 ,多效唑无论叶面喷施还是根灌均能使大丽花提
早现蕾 ,且以叶面喷施和根灌配合效果最佳。
2. 2. 2 对大丽花株高、花径及节间长度的影响 试
验结果 (表 3)表明 ,多效唑 3种施用方式中 ,处理①
的花径与 CK无差别 ,处理②、③的花径均仅较 CK
小 0. 2 cm ,这表明多效唑无论叶面喷施、根灌还是两
者结合施用均对大丽花的花径无显著影响。处理①、
②、③的株高分别较 CK矮 47. 0、 51. 9和 42. 2 cm,
节间长度分别较 CK短 2. 2、 3. 0和 2. 1 cm , 3个处理
对大丽花株高和节间长度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
平 ,但 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就平均值而言 ,处理②
较处理①、③效果好 ,这与多效唑对大丽花现蕾期的
影响效果一致。
3 小结
3. 1 用 KH2 PO4和 H3BO3混合液叶面喷施 ,能有效
地促进大丽花的生长发育 ,特别是可明显地增大花
径 ,延长观赏期 ,但对大丽花的株高无显著影响。
3. 2 本试验首次将植物生长抑制剂多效唑应用于
大丽花的栽培 ,成功地证明了多效唑对大丽花植株
有极显著的矮化作用 ,并能促进大丽花提早现蕾 ,但
提早的程度因施用方法和品种的不同而异 ,其中以
叶面喷施和根灌配合使用效果最佳。观察结果表明 ,
施用多效唑后大丽花植株矮化的主要原因是缩短了
植株的节间长度 ,而节数并未减少 ;同时由于生长量
的减小 ,降低了植株自身的营养消耗 ,因此使植株叶
片肥厚浓绿 ,茎秆粗壮 ,克服了因茎秆过高而易被风
吹歪、折断及基部叶片脱落等弊病 ,提高了大丽花的
观赏价值。
40 甘肃农业科技  1998年 第 4期   Gansu Agr. Sci. And Techn. No. 4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