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的郁金香”——石蒜属快繁及园林应用研究



全 文 :园林科技 2012年第 1期 总第 123期
石蒜属 (Lycoris) 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石蒜科
(Amaryllidaceae),为一类具地下鳞茎的多年生草本
植物,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球根花卉,具有丰富的花型
与色彩,花型有大花和小花;平瓣、皱瓣、宽瓣和窄
瓣;百合型和长筒型等 [1-3]。 花被裂片的色彩更是五
彩缤纷,有白、乳白、淡黄、麦杆黄、鲜黄、玫瑰红、鲜
红、紫红、紫红色带蓝色晕和白色带红色条纹等。 石
蒜属植物适应性强,耐旱、耐湿、耐瘠薄,花期又逢夏
秋高温少花时节,因此被广泛用于园林绿化。石蒜属
植物不仅可以作为赏花和切花生产, 非花期还是一
种优良的赏叶植物,其叶挺拔直立、丛生,形似兰草,
姿态幽雅,从出叶到叶长成,为最佳观叶期。 该属植
物或先花后叶,或叶枯后花再开放,这在显花植物中
是非常少见的,所以西方人称之为“魔术花”,又因大
多数种原产中国,故又名“中国的郁金香”。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属全世界共有 20 个种以及一些杂交种 [4],为
东亚地区的特有属。从暖温带到亚热带均有生长,但
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韩国,少数分布于缅甸、尼
泊尔和印度尼西亚等地[5, 6]。 我国石蒜属植物具有绝
对的种质资源优势,有 15 种,占世界上该属所有种
的 3/4;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浙江是石蒜属种类分
布最多的省份之一[7]。
近年来, 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已经对石蒜属植物
进行了一些研究,包括对染色体核型 [8-13]及其花粉形
态[14-16]等进行遗传生理特征的研究。邓传良和周坚[17]
对部分石蒜种类的叶片进行了微生态特征及发育方
面的研究,李淑顺和赵九洲 [18]也对石蒜花的观赏性
进行了灰度评价。 石蒜属植物在分子生物学水平的
研究资料极少,仅见于 Motomilto[19]和聂刘旺 [20]对个
别种类的零星报道。 以上研究成果为石蒜的研究及
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但缺乏系统性和
完整性,还需深入与完善。 此外,石蒜属植物在种质
资源及育种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杂交育种 [21-23],
应用和开发力度十分有限, 对石蒜属植物种群生态
学、 种群动态以及自然生态分布等方面的研究也较
少[24, 25]。
在石蒜的快繁及栽培方面, 其栽培方式至今仍
相当粗放,除了台湾将忽地笑作为切花生产,有过人
工栽培和比较系统的研究外 [26-27],国内几乎未见较
深入、系统的快繁及栽培研究。现有的研究只是集中
在石蒜换锦花、和忽地笑两个种[28],南京林业大学通
过对石蒜、换锦花、中国石蒜、忽地笑和长筒石蒜进
行切割法和双鳞片扦插法繁殖取得了一定成效 [29]。
李玉萍等 [30]研究了人工切割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
种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 3 个因素对石蒜
(Lycoris radiata)子球性状的影响。 石蒜属植物开花
后结实率极低, 一般以自然分球繁殖为主, 并且在
L.radiata 中还发现在母鳞茎上端可形成小鳞茎的现
象, 以石蒜属植物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的报道仅有
几例,且局限于个别种[23]。
我国对石蒜属植物资源的开发比较滞后。 而
“中国的郁金香”——石蒜属快繁及
园林应用研究
张海珍 周兔英 鲍淳松 张鹏翀 徐 敏
(杭州植物园, 杭州 310013)
摘 要: 本文对石蒜属植物快速繁殖以及园林应用做了系统的研究。对红蓝石蒜、长筒石蒜、玫瑰石蒜和换锦花
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同时对红蓝石蒜、忽地笑及玫瑰石蒜三种石蒜进行切割快繁技术研究,两种方法均取得理想
结果。对石蒜属植物的园林应用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石蒜属植物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石蒜属植物的
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石蒜;种质资源;繁殖;园林应用
5· ·
园林科技 2012年第 1期 总第 123期
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已把石蒜属植物作为商品
生产 [22, 31]。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石蒜资源, 首先必须对野生
石蒜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系统的研究, 建立石蒜属植
物种质资源库。其次,在条件较好的场圃建立种球驯
化、繁殖基地,同时进行常规繁殖和组织培养快繁研
究,以便向城市园林绿化提供较多的优质种球,满足
市场需要, 为全面开发利用我国占有资源优势并极
具发展潜力的野生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2 杭州植物园研究成果
近几年来,杭州植物园主要针对石蒜属快繁
研究以及园林应用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具体
如下。
2.1 石蒜属组织培养研究
杭州植物园近年来主要针对石蒜属植物进行组
培快繁方面研究,系统归纳了几种观赏性强,市场前
途好而种球供应相对较少的石蒜种的组培研究成
果。 制定出系统的速生、丰产、优质的繁殖及栽培模
式。 包括红蓝石蒜基本培养基:MS, 其中蔗糖 20~
40g/L,琼脂 8g/L,pH5.8;诱导培养基:MS+TDZ0.2~
1.0mg/L; 增殖培养基:MS+6-BA3~7mg/L+NAA0.5~
2.5mg/L;壮苗培养基:MS+6-BA 0.5~2.5mg/L+NAA0.5~
1.0 mg/L;生根培养基:1/2MS+KT0.5~2.5mg/L+IBA0.5~
2.5 mg/L+活性炭 2g/L;长筒石蒜基本培养基:MS,其
中蔗糖 20~40g/L, 琼脂 8g/L,pH5.8; 诱导培养基:
MS+TDZ0.2~1.0mg/L+活性炭 2g/L;增殖培养基:MS+
6-BA5~12mg/L+NAA1~2.5mg/L;壮苗培养基:MS+6-
BA2~5mg/L +NAA0.5~1.0mg/L;生根培养基:1/2MS+
KT0.5~2.5mg/L +IBA0.5~2.5mg/L+活性炭 2g/L;玫瑰
石蒜基本培养基:MS,其中蔗糖 20~40g/L,琼脂 8g/L,
pH5.8;诱导培养基:MS+TDZ0.2~1.0mg/L+活性炭
2g/L; 增殖培养基:MS+6-BA5~10mg/L+NAA1~3mg/L;
壮苗培养基:MS+6-BA1~4mg/L+NAA0.5~1.0mg/L;
生 根 培 养 基 :1/2MS +KT0.5 ~2.5mg/L +IBA0.5 ~
2.5mg/L+活性炭 2g/L;换锦花基本培养基:MS,其中
蔗糖 20~40g/L,琼脂 8g/L,pH5.8;诱导培养基:MS+
TDZ0.2~1.0mg/L+活性炭 2g/L; 增殖培养基:MS+6-
BA2~7mg/L+ NAA0.5~3mg/L;壮苗培养基 :MS+6-
BA1~3.5mg/L+NAA0.5~1.0mg/L;生根培养基:1/2MS+
KT0.5~2.5mg/L+IBA0.5~2.5mg/L+活性炭 2g/L。
2.2 石蒜属切割繁殖方法研究
在切割快繁的研究方面,主要是对红蓝石蒜、忽
地笑及玫瑰石蒜的最适切割繁殖方法及相应栽培管
理措施做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以增加子球数目为主
要目的快繁中采用“*” 切割至鳞茎盘处的切法可有
效提高繁殖系数。
两种切割方法繁殖的小鳞茎子球数目可以看
出,只要对处理进行切割,其产生小鳞茎的数目都明
显多于对照,说明对玫瑰石蒜,红蓝石蒜和忽地笑三
个石蒜种进行切割在快繁中的效果还是显著的。 但
不同的切割方法, 包括切割母球的深度以及切割的
形状,都会对子球的数目产生影响。其中从母球顶部
往下切割至鳞茎盘的 1/2~2/3 处这种切割方法产生
的子球数目虽然比对照产生的子球数目要多, 但远
远少于从母球顶部往下切割至鳞茎盘这种切割方
法。 所以在试验操作中我们应尽量切割到鳞茎盘位
置。这种切割方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同从母球
顶部往下切割至鳞茎盘这种切割方法比较操作起来
要困难,技术难度更大一点。
对玫瑰石蒜, 红蓝石蒜和忽地笑三个石蒜种采
取“-”“+”和“*”三种切割方法,以采用“*”切割方法
产生的石蒜子球数目最多, 最多的每个母球产生的
子球数为 10个(红蓝石蒜)。
所以在以增加石蒜种球数目为目的的快繁中,
我们一般推荐采用从母球顶部往下切割至鳞茎盘,
“*”切割方法。
在园林应用中, 石蒜作为商品并不只看种球的
数量, 石蒜作为商品的另一个指标是看石蒜鳞茎的
大小, 对于采取以上不同方法产生的子球经过一段
时间培育后生长的速度是否相同, 以及成为合格商
业种球的时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三种石蒜切割后的处理较关键, 即用千分
之一浓度的灭菌灵处理 2 分钟。在本试验中,经过处
理的种球在进行沙培快繁过程中, 种球腐烂率在
3%以内,而未经过处理的种球的腐烂率超过了40%。
2.3 石蒜属植物园林应用
在杭州植物园内建立示范基地, 并在西湖景区
进行园林应用示范,取得良好反应。石蒜属植物在园
林配置上一般成片种于林下,或麦冬、过路黄、匍匐
亮绿忍冬、 蔓锦葵等地被植物配置。 从 2005~2011
年共向社会推出观赏价值较高的 10种石蒜,种球数
累计 10万余球。此外,在园林应用的基础上,杭州植
物园每年夏季举办石蒜科普展, 展出我国石蒜原生
种,以及杂交新品种,展出数量在 100 万余种球,极
大的丰富了园区的夏季园林景。
6· ·
园林科技 2012年第 1期 总第 123期
3 应用前景及研究展望
石蒜属植物的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绿化价值
日益受到重视,除园林中用以观花栽植外,更可用作
盆花与切花。 我国石蒜属植物资源丰富,但并无系
统的研究其资源分布及其起源中心问题,因此应对
石蒜属植物的生境和分布作进一步调查研究,了解
现有资源量,有效地对其种质资源进行保护。
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 还应加强引种驯化和
人工繁殖工作, 为石蒜植物的开发应用提供技术支
撑。由于石蒜属植物花色花型丰富,应继续进行诸如
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在内的人工育种
工作,培育出适用于园林的新型石蒜品种。由于石蒜
属植物的自然变异比较大, 所以收集野生变异种也
是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
石蒜属植物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种间杂交频繁,
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工栽培的环境下, 自然杂交
的现象都很明显, 这使石蒜属植物在传统的形态分
类和鉴定都比较困难, 种的划分和种间关系一直比
较模糊。所以在石蒜属中,应用传统的形态分类和鉴
定已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迄今为止,对石蒜属植物
的基础研究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答, 例如石
蒜起源问题,核型演化的机制,石蒜属种间关系和居
群演化关系等等。展望未来,我们对石蒜属的基础研
究应该侧重于更多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从分子
(核酸和蛋白质)水平,对属内种间关系和居群演化
关系进行探讨,综合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胚胎学
和分子生物学等各方面的性状对石蒜属进行系统分
析,保护并合理利用这一中国的特有种。
参考文献
[1] Tae, Kyoung -Hwan, sung -Chul Ko, Kim Y S. A Cytotaxo
nomic study on genus Lycoris in Korea. Kor J Plant Tax,
1987, 17:135-145
[2] Tae Kyoung-Hwan, Sung-Chul Ko. A taxonomic study on
epidermal characters of the genus Lycoris in Korea.Kor Plant
Tax, 1995, 25(3):177-193
[3] Kim M, Lee S. A taxonomical study on the Korean Lycoris
(Amaryllidaceae). Korean J Pl Taxon, 1991, 21:123-139
[4] Kurita S. Variation, evolution in the karyotype of Lycoris
Amaryllidaceae I, General kary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nus. Cytologia, 1986, 51:803-815
[5] Kurita S. Variation and evolution in the karyotype of Lycoris,
Amaryllidaceae III,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in the karyotype of
L. Traubii Hayward. Cytologia, 1987, 52:117-128
[6] Tae Kyoung-Hwan, Sung-Chul Ko, A taxonomic study on
the genus Lycoris, Kor Plant Tax, 1996, 26(1):19-35
[7]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十六
卷第一分册)[M]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6-17
[8] 陈耀华,李懋学.四种石蒜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园艺
学报,1985,12(1):57-60
[9] 刘琰,徐炳声.石蒜属的核型研究.植物分类学报,1989,27
(4):257-264
[10] 柯丽霞,孙叶根,郑艳等.石蒜属三种植物的核型研究.安
徽师范大学学报,1998,21(4):343-348
[11] 孙叶根,郑艳,张定成.安徽石蒜属四种植物核型研究.广
西植物,1998,18(4):363-367
[12] 余本祺,王影,周守标,秦卫华.安徽省中国石蒜的核型研
究.皖西学院学报,2004,20(2):30-32
[13] 周守标,秦卫华,余本祺,崔影,汪恒英,王晖.安徽产石蒜
两个居群的核型研究 .云南植物研究,2004,26(4):421-
426
[14] Walker J W. Evolution significance of the exine in the
pollen of primitive angiosperms. In: I K. Ferguson & J.
Muller eds. The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exine.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6: 251-308
[15] Kurita S. Geoclinal change in the pollen ornamentation of
Lycoris sanguinea Maxim.var sanguinea. J Jap Bot, 1985,
60:275-279
[16] 任秀芳,周守标,郑艳等 .中国石蒜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
究.云南植物研究,1995,17(2):182-186
[17] 邓传良,周坚.石蒜属植物叶微形态特征研究.西北植物学
报,2005,25(2):355-362
[18] 李淑顺,赵九洲,袁娥 .几种石蒜属花卉观赏性状的灰色
评价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69-
72
[19] Motomilto Atsushikawamota.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Amaryllidaceae Based on matK
[20] Sequence Data. J plant Res, 1999, 112:207-216
[21] 聂刘旺,张定成等.安徽产石蒜属植物三种酶同工酶的分
析.生物学杂志,2000,17(3):19-22
[22] Choisk. Studies on the culture of Lycoris radiata Herb. as a
medicinal plant.1.The effect of bulb size at planting on
plant growth and bulb yield. Research Reports of the Rural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Upland Industrial Crops,
1991, 33(2): 84-88
[23] 董庆华 .石蒜的组织培养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5):54-
54
[24] 黄宗春,胡一民.微野生石蒜的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中国
林副特产,1997,3:46-47
(下转第 32页)
7· ·
园林科技 2012年第 1期 总第 123期
[25] 秦卫华,余本祺,周守标 .安徽省九华山野生石蒜居群的
核型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4):
440-442
[26] 访台北县淡水镇农会花卉研究班谈“金花石蒜” .台湾花
卉,1984,57-59
[27] 李久贡,李良.奇花石蒜忽地笑.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0
(8):17
[28] 黄雪方.石蒜属植物种球繁殖试验研究 .江苏教育学院学
报,2009,1:38-40
[29] 姚青菊,夏冰,彭峰.石蒜鳞茎切片扦插繁殖技术.江苏农
业科学,2004(6):108-110
[30] 李玉萍,张庆峰,汤庚国 .石蒜(Lycoris radiata)种球的繁
殖试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5,29(2):
103-105
[31] Creech J L. The genus Lycoris in the mid-Atlantic states.
Batl Hort Mag, 1952, 31:167-173
依,达到良性循环,从而逐步实现养护管理的精细化
和长效性。
3.4.2 完善法规,依法治绿
目前,由于园林绿化法律法规尚不配套健全,部
分相关法规已不适应现代管理要求, 因此建议尽快
健全完善直接专门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法律法
规, 建立配套细则。 要确立绿化养护工作的法制地
位,把“依法治绿”延伸到“依法养绿”,实现有效的管
理。以便对随意便溺、踩踏等损毁破坏绿化的不良行
为提供系统的法律依据,从根本上给予制止解决,以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重复性投资。
在执法管理方面,高度重视。 要站在一个“大执
法管理”的高度和谐文明执法,建立城市园林绿化监
督巡查制度,及时制止、纠正和查处各种破坏城市绿
化的行为,切实维护绿化法规的严肃性。对于严重违
法行为,比如侵占绿地、改变绿地性质、恶意毁绿等
事件,必须要有严厉打击的信心和决心,按法律规定
追究当事人承担责任, 使颁布实施的法令法规长期
有效,真正落实门前五包、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共
同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的长效管理。
3.5 加强资金投入,提高全民共同参与绿化养护
管理
最近有许多城市提出了“一分栽,九分管”的新
理念。 建议各级财政将绿化养护资金纳入正常部门
预算,在绿地维护费上,按实际管养面积、管辖范围
拨付养护经费,保证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需要。
要着重做好人性化管理, 广泛利用各种方式加
强日常宣传和告知,发挥群众力量共同护绿。尤其对
于一些毁绿、占绿以及绿地的认建、认养、认管等方
面,我们可通过与学校、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等途
径寻求解决办法。还可通过市政府的名义对学校、其
他社会团体组织的认建、认养、认管的做法,给予颁
牌授奖等荣誉,从这个渠道来提高市民护绿意识,实
现共建共管。
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
化逐渐加大,绿量不断增多,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也愈
来愈受到重视。因此,加强园林绿化的和谐发展与可
持续发展成为了一种趋势, 这也对园林绿化养护管
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及时发现纠正影响
园林养护管理中的不良因素,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完美结合,加快生态园林可持续
发展。
4 结束语
园林养护长效管理, 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
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期效益,我们要坚持
把长效管理定为一个目标, 作为我们的长期发展方
向,不断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蒋三登.园林植保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关于当今园
林植保事业发展制约要素的几点思考 [J]. 园林科技,2010
(4),18-24
(上接第 7页)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