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 6卷第 1期 江 苏 林 业 科 技 Vol.3 6No.1
2 0 0 9年 2 月 JournalofJiangsuForestryScience&Technology Feb.2 0 0 9
文章编号:1001-7380(2009)01-0029-02
雷竹地下鞭系结构分布调查*
蔡富春 ,吴志伟 ,谢善文 ,柳元松 ,李苏春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 ,浙江 龙泉 323700)
摘要:对雷竹的地下系统鞭的分布进行样方挖掘调查 , 结果表明:雷竹的竹鞭主要分布在土壤 5 ~ 30 cm的土层范
围内 , 其鞭量约占该土层的 90%;3 ~ 4龄鞭是竹林更新的生力军;鞭径大的方向所占的比例大 , 竹鞭伸展方向按南
向 >西向 >东向 >北向的递减顺序排列 ,竹鞭生长期具有趋温 、喜暖的特性。
关键词:雷竹;地下鞭系;结构分布
中图分类号:S795 文献标识码:A
雷竹(phylostachyspraecoxf.prevernalis)属禾本
科(Gramineae)刚竹属(phylostachysSieb.etZucc),
为早竹的一个变型 ,原产于浙江省临安 、安吉 、余杭
等地 ,华东地区均有引种栽培 ,亚热带地区是其自然
和栽培分布区。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 ,具有出笋早 、
产量高 、笋体营养丰富 、笋味鲜美的特点[ 1] 。栽培
雷竹有见效快 、收益高 、一次投入 、长期收益的特
点 [ 2] 。此外 ,雷竹竹姿美观 、鞭根发达 ,既可美化环
境 ,又可保持水土 ,是一竹多用的优良种类 。近些年
来 ,龙泉市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经济收
入 ,鼓励农户在农家房前屋后或低丘缓坡发展雷竹 。
为此 ,笔者就雷竹地下系统鞭的分布进行调查 ,旨在
为扩大栽植 ,编制规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1 调查地概况
调查地位于浙江省龙泉市林场竹种园 ,约当东
经 119°07′32″,北纬 28°03′23″,海拔 210 m,坡向西
南 ,坡位下 ,坡度 13°,土壤为红壤 ,土层厚度 80cm,
呈微酸性 ,年平均气温 17.6 ℃,最热月(7月)平均
气温 27.8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 6.4 ℃,极端
最高温 42.1℃,极端最低温 -16.5 ℃,年平均相对
湿度在 80%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 1 664.5 mm,无霜
期 262 d, 年日照时数 1 823.8, 年辐射总量 110
kcal/cm2。试验地面积为 0.887hm2。
调查雷竹林为新近郁闭成林竹林 , 立竹量
12 000株 /hm2 ,秆高 3.9 m,胸径 3.1 cm,生长情况
中上 ,经营管理中等。
2 调查方法
取 1 m×1m的样方 4个 ,按照 0 ~ 15, 16 ~ 30,
31 ~ 50cm的深度分别记下竹鞭的鞭龄 、长度 、鞭
径 、伸展方向 、壮芽数 、抽鞭数 、发笋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竹地下鞭在土层中的分布
雷竹的地下茎属单轴型 ,竹鞭在地下纵横穿透
蔓延是通过鞭梢的生长来实现的 ,年延伸生长期一
般为 5 ~ 8个月 ,其生长规律也呈现慢—快—慢的节
律变化 ,它的横向生长活动范围集中在水 、热 、气 、肥
较为适宜的土壤上层 [ 3] 。本次调查雷竹竹鞭各土
层分布结果见表 1。由表 1可见 ,雷竹的竹鞭主要
分布在土壤 5 ~ 30cm的土层范围内 ,该范围分布量
达 90%, 30 cm以下土层只占 10%。但随着土壤条
件的变化 ,竹鞭随年龄分布又略有差异 ,一般说 ,初
生岔鞭 、幼龄鞭主要分布在土壤上层 ,而老壮龄鞭分
布比较深 。土壤条件对竹鞭分布也有影响 ,本调查
样地的土壤属于红壤 ,土壤比较板结 ,故竹鞭分布比
较浅 ,因此选择栽培雷竹的林地必须具备土层深厚 、
肥沃且较疏松的土壤 ,使雷竹的竹鞭分布更为合理 ,
提高经济效益 。
3.2 不同鞭龄竹鞭与抽鞭 、壮芽 、发笋数的关系
竹鞭的抽鞭发笋能力与竹鞭的年龄及其生长状
况关系极为密切 ,竹鞭年龄不同 ,其生长发育程度 、
生活力强弱 、贮存养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其抽鞭发
* 收稿日期:2008-11-06
作者简介:蔡富春(1963-),男 ,浙江龙泉人 ,工程师 ,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表 1 雷竹不同鞭龄竹鞭在土壤中的数量分布
土层深度 /cm 鞭龄 /a
1 2 3 4 合计
0~ 15 2 18 8 1 29
16~ 30 4 16 14 2 36
30以下 0 4 3 0 7
笋的能力不相同[ 3] 。不同鞭龄竹鞭的抽鞭 、壮芽 、
发笋数见表 2 ,抽鞭数 、壮芽数以 2 , 3龄竹鞭为主 ,
占 93.1%, 99.1%;发笋数以 3, 4龄竹鞭为主 ,占
74.5%。 1龄竹鞭的抽鞭 、壮芽 、发笋数为 0 ,主要是
本次调查在新近郁闭成林的竹林中进行 ,客观上多
幼 、壮龄鞭 ,而老鞭相对少 ,且又有相当数量的鞭由
于挖笋被截断而死 ,在调查当中 ,没有记录上述死
鞭 ,调查时间为 6月 ,因此 , 1年生的幼龄鞭还处于
鞭笋阶段 ,而 2年生的竹鞭 ,成鞭的时间也不长 ,雷
竹 6月开始发鞭 , 2年生竹鞭其实只有 1周年 ,其本
身组织还很幼嫩 ,根系生长发育尚未完全 ,自身还需
充实生长 。尽管 2年生竹鞭壮芽多 , 占全部的
64.7%,但多数尚未成熟 , 孕笋少 , 发笋率低占
8.9%。 3 ~ 4年生竹鞭养分丰富 ,根系发达 ,侧芽也
多已发育成熟 ,生命力强 ,发笋率占全部的 91.1%。
3 ~ 4年生的竹鞭发笋率强 ,抽鞭多 ,形成的笋 、鞭质
量好 ,所以 3 ~ 4年生鞭是提高产量和竹林更新的生
力军。
表 2 雷竹各鞭龄鞭的抽鞭 、壮芽 、发笋数调查
鞭龄 /a 抽鞭数 /个 壮芽数 /个 发笋数 /个
1 0 0 0
2 12 152 4
3 15 81 28
4 2 2 13
鞭龄识别划分标准为:1年生竹鞭呈淡黄色, 组织幼嫩 ,养分和
水分含量很高 ,为鞭箨所包;2年生竹鞭鞭箨腐烂 ,鞭色渐深 , 由黄色
转变为黄铜色 ,鞭体组织逐渐成熟 , 水分含量下降 , 侧芽发育完全 ,
鞭根分枝多而生长旺盛 ,形成强大的竹鞭根系。 3年生竹鞭为壮龄
竹鞭 ,壮龄竹鞭的营养成分丰富 ,抽笋发笋力强 , 鞭色为深黄色。竹
林中的幼龄竹和壮龄竹绝大部分在壮龄鞭上。 4年生竹鞭鞭色变为
褐色至深褐色 ,鞭体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含量锐减 ,鞭根梢端断脱 ,侧
根和须根死亡 、稀疏。
3.3 雷竹的鞭径分布
雷竹的鞭径分布以鞭径 1 ~ 2 cm为主 , 占
78.95%、1cm以下的鞭占 12.28%、2 cm以上的鞭
占 8.77%,雷竹竹鞭平均节间长 3.01cm,鞭径大的
方向所占的比例大 ,竹鞭强壮 ,贮存的养分多 ,鞭根
发达 ,发鞭力强 ,行鞭速度快(见表 3)。在深厚肥沃
的土壤中行鞭好 ,鞭向水平居多 ,虽然有的在浅土层
的竹鞭会露出地面 ,但是很快又钻入土中 ,深入土壤
深层的竹鞭也能重新浮起而保持水平状态。鞭梢生
长具有顶端优势 ,抑制侧芽生长 ,鞭梢断后 ,断点附
近的侧芽会萌发 ,长出岔鞭 ,岔鞭条数占全部鞭数的
19.4%,其中以 1侧单岔的占大多数 ,也发现有 2侧
单岔和单侧多岔。
表 3 雷竹的鞭径调查
鞭径 /cm 1.0以上 1.0~ 1.5 1.6~ 2.0 2.1 ~ 2.5 2.5以下
所占比例 /% 12.28 52.63 26.32 7.02 1.75
3.4 雷竹竹鞭的伸展方向调查
样方中的竹鞭有南向 >西向 >东向 >北向的递
减顺序(见表 4)。此次调查中 ,有 2个样方取于林
缘地带 ,所以递减顺序不十分明显 ,东向与西向只差
2%,这与样方的选取有关 ,竹林南面日照时间长 ,温
度较高 ,而竹鞭朝南方向居多 ,因此竹鞭按南向 >西
向 >东向 >北向的递减顺序排列 ,可见竹鞭生长期
具有趋温 、喜暖的特性。
表 4 雷竹竹鞭伸展方向
方向 东向 南向 西向 北向
所占比例 /% 22.73 36.36 25.0 15.91
4 讨论与结论
(1)雷竹的竹鞭主要分布在土壤 5 ~ 30 cm的
土层范围内 ,该范围鞭量约占 90%, 30cm以下土层
鞭量只占 10%。土壤条件 ,特别是土壤质地 、水肥
等因素 ,对鞭梢的生长影响很大 ,在疏松肥润的土壤
中 ,鞭的运行方向变化不大 ,鞭身粗直 ,节间长且粗
细均匀 ,芽苞饱满 ,根系发达 ,叉鞭少 ,要使雷竹栽培
达到高产稳产 ,立地条件的选择是关健 。
(2)3 ~ 4年生的竹鞭根系发达 ,侧芽多已发育
成熟 ,发笋率强 ,抽鞭多 ,形成的笋 、鞭质量好 ,发笋
率占全部的 91.1%。因此 ,在管理和和挖笋过程中
尽量减少断鞭 ,提高竹鞭质量 。
(3)雷竹竹鞭的伸展方向分布按南向 >西向 >
东向 >北向的递减顺序排列 ,竹鞭生长具有趋温 、喜
(下转第 33页)
30 江 苏 林 业 科 技 第 36卷
较结果显示 ,针对树高指标 ,除 2 m×3m、2 m×4 m
的处理差异不显著外 ,其余均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
而胸径指标 3m×4m、3m×5 m和 4m×6m处理与
2 m×3 m、2 m×4 m处理相比也达极显著差异水
平 。 3 m×4 m、3 m×5 m和 4 m×6 m处理胸径指
标间未达极显著差异。同时 , 3 m×4 m、3 m×5 m
和 4m×6m处理的树高与对照相比较 ,增幅均超过
10%,胸径增幅均超过 20%。因此 ,初步认为 3m×
4m、3 m×5 m和 4 m×6m等 3种株行距造林对江
苏东台沿海地区 35杨初期生长较为有利。
表 5 不同株行距下 35杨胸径 LSD法多重比较
处理 均值 处理 4 处理 6 处理 3 处理 5 处理 2 处理 1
处理 4 19.462 0.263 8 0.043 2 0.000 1 0.000 1 0.000 1
处理 6 18.884 0.578 0.363 3 0.000 1 0.000 1 0.000 1
处理 3 18.414 1.048 0.470 0.001 1 0.000 1 0.000 1
处理 5 16.712 2.750 2.172 1.702 0.000 4 0.000 1
处理 2 14.864 4.598 4.020 3.550 1.848 0.724 7
处理 1 14.682 4.780 4.202 3.732 2.030 0.182
表中下三角为均值差 ,上三角为显著水平。
表 6 不同株行距下 35杨胸径 LSD法多重比较结果
处理 均值 5%显著水平 1%极显著水平
处理 4 19.462 a A
处理 6 18.884 ab A
处理 3 18.414 b A
处理 5 16.712 c B
处理 2 14.864 d C
处理 1 14.682 d C
本研究仅限于江苏东台沿海地区 35杨初期生
长的试验结果 ,其他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 。
参考文献:
[ 1] 缪桂成 ,江成兰 ,周 梅 ,等.如东沿海垦区良种杨树引种栽培
试验初报 [ J] .江苏林业科技 , 2006, 33(6):33-36.
[ 2] 王定胜 ,王永昌 ,张永忠 ,等.连云港市平原绿化建设几点思考
[ J] .江苏林业科技, 2001, 28(3):53-57.
[ 3] 王定胜 ,王玉芹 ,黄建庭 ,等.35杨等杨树无性系育苗不同密度
对比试验 [ J] .江苏林业科技 , 2007, 34(2):40-57.
[ 4] 方升佐 ,王明庥 ,黄敏仁 ,等.江苏杨树资源培育与产业化 [ J].
林业科技开发 , 2004, 18(1):3-5.
[ 5] 孙国光 ,刘素琴 ,周娟梅.35杨等 6个杨树新无性系造林试验
结果报告 [ J] .江苏林业科技 , 2003, 30(5):15-16.
[ 6] 魏 蕾 ,曹帮华 ,李建华 ,等.3个杨树无性系生长特性的比较
研究 [ 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39(2):229-232.
(上接第 30页)
暖的特性。
(4)雷竹适宜纯林栽培 ,集约经营 ,不宜与其他
竹类混栽。所以发展雷竹应优先选择房前屋后和立
地条件好的低丘缓坡且水源充足的地块 ,不宜大片
栽培。同时竹园管理要精细 ,合理留养母竹 ,及时砍
伐开花 、老 、弱 、病虫竹株 ,确保竹园健康 ,为提高经
济效益 ,可在竹园中覆盖谷糠 ,调节出笋期 。
参考文献:
[ 1] 何奇江 ,汪奎宏 ,华锡奇 ,等.雷竹花穗和花器的观察研究 [ J].
浙江林业科技 , 2003, 23(2):10-11.
[ 2] 冯世祥 ,何月祥 ,黄胜利 ,等.雷竹笋 “一早两高 ”栽培技术研究
[ J] .竹子研究汇刊 , 1996, 15(1):66-76.
[ 3] 张志达 ,刘 红 ,李世东 ,中国竹林培育 [ M].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 , 1998:17-36.
33第 1期 徐亚明等:不同株行距对 35杨生长的影响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