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雷竹种子特性及苗期生长观察



全 文 :文章编号:1002-2724(2002)01-0011-02
收稿日期:2001-07-31
雷竹种子特性及苗期生长观察
付顺华1 ,吴家森1 ,余永清2 ,朱玉球1
(1.浙江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浙江临安 ,311300;2.浙江林学院基础部)
摘要:对雷竹种子特性及苗期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雷竹种子为长椭圆形颖果 ,褐色或灰褐色 ,
千粒重为 19.6g。无休眠 ,发芽时间较短 ,绝对发芽率 53%。种内变异大 ,白化苗多 ,苗期分蘖较少。
关键词:雷竹;种子;苗期;变异
  中图分类号:S795    文献标识码:A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为禾本科竹亚科
刚竹属的优良笋用竹种 ,以笋味鲜美 ,出笋早 ,经济
价值高等优点 ,为广大经营者喜爱 。但在长期生产
实践中存在竹林开花退化 ,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笋味
变差等问题 。通过繁殖雷竹实生苗 ,并结合进行优
良无性系选择 ,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 ,
国内外尚少这方面的研究报道 。本试验针对改良雷
竹品系的技术方法 ,对种子特性和种苗繁殖环节进
行了探索 ,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0年 7月从临安市长桥 、横溪等地竹林中采
集种子。
1.2 方法
(1)千粒重:按常规方法称量测定[ 1] 。
(2)解剖观察:将饱满种子制片 ,解剖镜下观察 。
(3)发芽试验:采用塑料发芽盒在 25℃恒温培
养箱内发芽。
(4)竹苗培养:将已发芽种子移植到花盆中 ,盖
少许细土 ,芽尖稍露土 ,常规管理 ,逐渐成苗。
2 结果
2.1 种子基本特性
雷竹种子为颖果 ,外带颖壳(内 、外稃),7 月中
旬前后成熟 ,颖果长椭圆形 ,长 6 ~ 11mm ,宽 1.2 ~
2.4mm.腹部稍扁平 ,表面有一条明显纵沟槽.成熟
时呈褐色或灰褐色 。顶端有芒 ,芒长 3 ~ 7mm ,种子
(颖果)千粒重 19.6g ,种皮松软 。从种子纵切面看 ,
颖果具褐色种皮 ,种子内含胚乳 ,单子叶 ,胚芽呈点
状 ,位于种子的底部 ,长约 1mm ,胚乳粉白色 。
2.2 发芽
雷竹种子无休眠 ,成熟后即能发芽 ,可随采随
播 。在适宜的水份 、温度条件下 ,播后 3天左右即露
胚根鞘 ,5 天左右露胚芽鞘 。先长根后长芽。绝对
发芽率约53%。
2.3 苗期生长
种子留土萌芽 ,胚芽鞘呈白色 ,略带紫红。当长
到 1.7cm左右 ,即开始露叶尖 ,当芽长 4.5cm 时 ,第
一片叶全展开 ,并露出第二片叶尖。出苗率 36%,
至当年11 月初 ,小苗生长基本停止 ,叶子约 7 ~ 8
片 ,株高约 9cm。小苗初期生长快 ,逐渐减慢 ,地下
仅一条主根 ,长约 5 ~ 7cm ,须根较少 ,此后 ,小苗进
入分蘖阶段 。竹苗生长节律见表 1。
表 1 当年生竹苗生长节律
播种后天数(d) 8 12 18 28 39 50 61 70 82
苗高(cm) 3.0 4.6 7.5 7.8 8.1 8.3 8.6 8.8 9.0
  注:8天时:第一片叶初展;12天时:第一片叶全展 ,第二片叶露
尖;18天时:第二片叶全展 ,第三片叶露尖;28天时:第三片全展 , 第
四片叶露尖;39天时:第四片叶全展;50天时:第五片叶全展;61 天
时:第六片叶全展;70天时:第七片叶全展;82天时:第八片叶全展。
2.4 分蘖
当临近冬季 ,雷竹小苗地上部分生长减慢的同
时 ,在根部开始分蘖新株 ,首先新生 1条主根 ,长度
较原主根长 ,有较多须根 ,在小苗基部 ,侧生分蘖一
芽 。随着来年春天气温增高 ,芽逐渐长成新株 ,新株
生长旺盛 ,株高 、地径均超过老株 。老株在春季继续
·11·
2002年第 1 期
总 138 期               
山东林业科技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No.1
生长 ,新生叶 2 ~ 3片 ,但速度缓慢 ,老叶由下至上渐
次枯死。每苗第一年只分蘖一杆新株。
2.5 变异
2.5.1 种子形态的变异
从雷竹种子的形态看 ,变异较大 ,见表 2。雷竹
种子外形平均值 ,长为 8.44mm ,宽为 1.79mm ,芒长
为3.75mm 长宽比为 4.83。其长宽比变异从 3.19
至6.95 ,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 2倍以上 。其长 、宽 、
芒长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51.75%、62.60%、98.61%,
反映出雷竹种子形态变异是大的。如果种子形态与
雷竹笋的营养成分等质量因子有较明显的相关性 ,
则可为雷竹优良无性系的早期选择提供有效的技术
方法 。
表 2 雷竹种子形态的变异情况
项目 长度 宽度 芒长 长/宽
平均值(mm) 8.46 1.79 3.75 4.83
最大值(mm) 10.66 2.32 5.86 6.95
最小值(mm) 6.28 1.20 2.16 3.19
最大/最小 1.70 1.93 2.71 2.18
变异系数(%) 51.75 62.60 98.61 77.91
标准差 1.28 0.31 1.04 0.88
2.5.2 实生苗的变异
由种子繁殖的实生竹苗分化也很大 ,其中有许
多白化苗 ,也有部分不完全白化苗 ,见表 3。在 120
株小苗中 ,正常绿为 47株 ,占 39.2%,白化株为 54
株 ,占 45%,半白化苗为 19株 ,占 15.8%多。白化 、
半白化苗经初期生长后 ,均逐渐死亡。正常竹苗生
长差异也较大 ,高的达 10cm , 生长势良好 ,矮的仅
3cm ,且生长势差 。反映出雷竹实生苗的变异情况
也较复杂 。
表 3 实生竹苗变异情况
类别 正常绿色 白化 半白化 总计
株数 47 54 19 120
占出苗数比例(%) 39.2 45.0 15.8 100
3 讨论
3.1 雷竹是散生竹类型但在第一次分蘖时并不表
现出散生特征 ,无横走竹鞭 ,其分蘖是在原株基部产
生 。因此推测雷竹的生长可能存在不同的阶段 ,表
现不同的生长特征 。其散生竹特征可能出现在苗期
以后。毛竹有类似特点[ 2] 。
3.2 雷竹种子实生苗白化现象较明显 。这可能是
由于有性生殖过程 ,通过基因重组产生不同基因型 ,
所产生的变异造成的。这种白化现象也有不完全类
型 ,即在发芽初期是白化 ,而随着生长又出现转绿现
象 。这些类型尚难在统计上得出规律 ,故尚难对其
机理作出推测 ,有待进一步试验摸索 。
3.3 雷竹实生苗的变异很大 ,这为实生选种提供了
丰富材料 ,同时也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内容。
继续研究雷竹实生苗的营养化学成分 ,生长习性 ,生
态适应性各方面的变异规律 ,应可以为雷竹的优良
天性系选育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参考文献:
[ 1] 周陛勋 , 华启斌 , 陈幼生等.林木种子检验[ M] .北京:中
国标准出版社.1986
[ 2] 马大浦 ,黄宝龙 , 黄鹏成.主要树木种苗图谱[ M]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1
[ 3] 付顺华 , 余永清.雷竹人工制种技术的研究[ J] .浙江林学
院学报 , 2001 , 18(1):6~ 9
[ 4] 张光楚 , 陈富枢.竹类杂交育种的研究[ J] .竹类研究 , 1986
(3):48 ~ 53
板栗的肥水管理技术
1 秋施基肥
在板栗采收后至落叶前(越早越好),在树冠外缘挖长1.0m , 深宽各 0.3~ 0.4m的深沟2 ~ 3 个 ,按肥果比10:1 的数量施入
混加 2%过磷酸钙和 2%尿素的有机肥 ,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树体营养积累。
2 春追施氮肥和硼肥
在板栗萌芽前 ,在树冠外缘周围 , 每株追施尿素 0.1 ~ 0.5kg , 春施氮肥后 , 株施入硼砂 20g , 并于展叶 、盛花期 、末花期分别
喷洒 1次 2%的硼砂液 ,以满足板栗萌芽展叶 、促进雌花的分化。降低空棚率。
3 栗实灌浆肥
8 月中旬在栗实灌浆期 , 在树冠外缘周围追施 0.2 ~ 0.5kg 果树专用肥 ,促进板栗子实的生长 , 提高板栗的产量和质量。
4 叶面追肥
9 月中旬叶面喷洒 250 ~ 300 倍的尿素液 , 促进树体营养的积累。
5 浇水
在 11月下旬封冻前 , 对板栗园浇一次封冻水 ,以提高树体抗寒能力。在 4月上旬结合春季施肥 , 视土壤墒情 ,浇 1 次萌芽
水 ,以满足树体萌芽展叶的需要。 6 月中旬 ,视土壤墒情进行浇水 , 以满足板栗开花座果的需要。 8月中旬 , 结合施肥视土壤墒
情进行灌溉 ,以促进栗实干物质的积累。
(徐超 , 李勇 ,杨文泉 栖霞市林业局 , 265300)
·12·
第 2 期                    山东林业科技                     200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