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1期 _
N O
.
l
草 业 科 学
P R A T A C U L T U R A L S C I EN C E
2 7
2 / 1 9 95
高寒牧区碱茅 + 杂花首蓓混播试验初报
赵 忠 汤学峰 王 ,态宏 葛高祖
(甘肃省畜牧科技开发中心 ,兰州 7 3。。 3 0) (肃南县草原工作站 , 7 3 `弓0 0 )
摘要 为选择适合在高海拔 , 寒冷地区推广的多年生混播牧草品种 , 采用近年培育出的甘农 l 号杂花首楷与碱
茅 , 在肃南县进行了混播试验 。 结果表明 ,高寒地区碱茅与甘农 l 号杂花首楷混播有较强的抗寒性和越冬能力 , 碱茅
与首蓓 以 7 : 3 比例混播 , 可获得最佳产草量和牧草品质 。
关键词 : 高寒牧区 混播牧草 碱茅 甘农 l 号杂花首楷
多年 生牧草混播是建立高产稳产人工草
地 、 提高牧草产量及品质的主要措施 。 长期以
来 , 甘肃高寒牧 区因缺乏较理想的多年生混播
牧草组 合品种 , 人工草地多以单播一年生燕麦
为主 。 因此 ,为选择适合在较高海拔 、寒冷地区
推广的多年生混播牧草品种 , 建立稳产 、 高产 、
优质的长期利用人工草地 , 笔者采用近年来培
育出的甘农 1 号杂花首蓓与碱茅组合 , 在肃南
县进行了混播试验 。
l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肃南县喇嘛坪 ,海拔 2 5 0 0 m ,年
均气温 3 . 6 ` C , ) 0℃积温 2 3 3 6℃ ,年 日照时数
2 6 8 2
.
g h ; 降水量 2 5 3 . 7 m m ; 蒸发量 1 8 2 8 . s m m ,
无霜期 1 2 d0 左右 。 试验地土壤为山地栗钙土 ,
p H S
.
2
,土层深厚 , 有机质含量丰富 。
2 材料与方法
供试牧草品种为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培育
的耐寒品种甘农一号杂花首猎 , 碱茅从张掖购
进 。
试验设 三个混播处理 , 即 A 处理 : 碱茅与
首藉混播 ,播量 比例为 8 : 2 ; B 处理 :碱茅与首
楷混播 比例 为 7 : 3 ; c 处理 : 碱茅与首楷混播
比例为 6 : 4 ,总播种量为 3 Ok g h/ m “ 。 各处理设
二次重复 . 并以碱茅 、 首楷单播为对照 , 其单播
量分别 为 2 . s k g h/ m Z 和 1 5 k g h/ m Z 。 土9 9土年 4
月 3 0 日播种 . 开 沟条播 . 行距 20 c m . 播深 2 一
3c m
。 播种当年不义lJ割 , 只收获一次冻干草 ,第
二年返青测越冬率 。 碱茅穗期 (首楷盛花期 )青
XlJ
,测定鲜草产量 、 株高 、 风干重和茎叶比 。
3 结果与分析
3
.
1 越冬率 寒冷地 区建立禾本科与豆科牧
草混播草地 , 成败在于组合牧草的抗寒性和越
冬能力 . 从表 1 可见 ,各处理第一年越冬率分别
达到 9 2% ( A ) , 9 0% ( B ) , 8 8% ( e ) ,均表现 出了
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寒性 。一般来说 ,寒地栽培
牧草 ,特别是首楷 ,第一年越冬死亡较多 , 两年
以后逐年减轻以至稳定 。因此 , 本试验第一年的
越冬情况充分显示了甘农一号杂花首信品种的
耐寒能力 , 以后几年 , 只要保持适时适度 XlJ 割和
放牧利用 , 即可安全越冬 。
表 1 涅播草地各处理鲜 、 干草产量和越冬率
鲜草产量 ( k g /h , n Z )
处 理—1 I X 干草产量( k g /h 一1 1址 ) 鱼羊干比 越 冬率(乡石)A 2 47 8 6 2 6 6 2 2 25 7 0 4 8 4 0 0B 3 27 51 3 3 8 2 8 33 2 8 9 9 2 7 2 3 . 06 :3 . 5 9 : 9 29 0C 2 3 2 08 2 3 7 9 1 23 4 9 9 7 5 5 6
单 潘碱茅
单播首荷
11 8 94 1 3 1 3 4 12 5 14 4 3 0 0
3
.
1 1 :
2
.
9 1 :
8 8
9 5
3 6 1 85 3 7 9 7 4 3 70 7 9 9 2 0 0 4
.
0 3
: 1 8 5
3
.
2 产草量 由表 1 看出 ,碱茅十首藉三个混
播处理 中 , 以 B 处理产草量最高 ,鲜 、 干草产量
分别达到 3 3 2 89 k g / h m Z 和 9 2 7 2 k g / h m , , A 组 合
次之 , C 组合最低 。 混播与单播对照 ,三个组合
鲜 、 干草产量均高于碱茅 ; 与单播首藉相 比混播
处理除 B 处理外干草产量较低 。 经对混播处理
鲜草产量方差分析 (表 2 ) , 各处理 间产草量差
作者简介 : 赵忠 ,男 , 19 6 1 年 8 月生 , 畜牧师 。
本文承蒙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 院院长胡 自治教授 阅改 ,
在此致谢 。
收稿 日期 : 1 , , 4一 的 一 。 ,
草 业 科 学 2 / 19 9 5
异极显著 F( > 尸。 , 。上 ) 。 进一步 ` 测验分析 (表 3 ) ,
B 处理干草产量 显著高于 A 处理 ,极显著高于
C 处理 ; A 、 C 处理间产量达显著水平 。 因此碱茅
十首蓓混播以 7 : 3 组合产草量最佳 。
表 2 混播草地产草量方差分析
变异 D F 5 5 F o o弓 F o . o ]
7 2 6 4 6 7 4 9 2
.
5 1 8 1 6 1 6 8 7 3
.
1 2 36
.
2 6 6
.
2 6 15
.
5 2
4 8 04 4 17
.
5 9 6 0 8 8 3
.
7 3 12 7 19 1 0
表 3 混播草地处理间产量差异 ( t 测验 )
处 理 干草产量 ( k g / h l: : : ) 差数
17 16
. 讨 .
8 4 4
·
3
.
3 草层高度 从表 4 可见 ,各混播处理草层
高度随着碱茅比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 , 其高度
A > B > c
。 单播 中碱茅高度较首楷高 20 . c3 m ,
因此 , 以上结果主要是 由于碱茅高度大于首信
所致 。
3
.
4 各处理草层叶量变化 从表 4 数据分析 ,
三个混播组合中 , 碱茅上 、 中 、 下草层叶率随其
播量的减少而增加 ,其影响效应为 6 , 4 > 7 , 3
> 8
: 2
。
B
、
c 处理明显高于单播碱茅各层叶率 ;
各处理中首楷各层叶率以 B 处理 7 : 3 组合最
高 , c 处理次之 , A 处理最低 ;各处理上 、 中 、 下
草层混合叶率除 C 处理上部叶率较高外 ,仍以
B 处理最高 。 依上所见 ,碱茅与首楷混播 , 由于
碱茅中层 ( 4 0一 8 0 e m ) 叶量少 ,上层 ( 8 0 e m 以上 )
叶量丰富 , 而首蓓是中层 叶量丰富 , 上层叶量
少 . 正好可使两种牧草各草层叶率得到互补 ,达
到均衡分布 . 其中以 B 处理组 合效果最佳 。
表 1 混播草地经济性能分析
茎叶比 各处理草层叶率 ( % )
高度处理
( e 1
1 1
)
碱 茅 首 楷 混合叶率
碱茅 首楷 平均— — —O一 4 0 e ro 4 0一 8 0 e昭 o e m 以 上 0一 4 0 e : 1 1 4 0一 8 0 e ,1召o e n l 以上 0一 4 0 e n 1 4 0一 8 0c昭 o e n 、 以上六 R」 q l : 0 」 6 1 : n _ 7 n l : n _ 只只 。 1. 1 3只 . 5 6 7 . 7 夕0 . 6 6 3 . 8 2 2 . 6 4 8 . 7 67 . 73 4 . 1 7 1 . 4 2 7 . 6 5 5 . 5 8 8 . 72 7 . 1 6 6 . 1 2 6 . 5 5 5 1 0 0708610óé碱茅首洽 8生7 69 87 7 4 8 1 : 0 . 7 44 9 1 : 0 . 6 84 9 2 4 6 3 92 5 . 9 4 32 2 3 5 2 3 . 2 6 0 . 5 8 2
.3 5 茎叶 比 茎叶比是衡量牧草品质的一个
重要指标 , 从表 4 数据看 出 ,各处理中碱茅茎叶
比与其混播比例和株高呈反 比 , 随着碱茅混播
量的提高 , 其计卜量呈下降趋势 , 即 A < B < c . 与
单 播碱茅相 比 , 除 C 处理 碱茅 叶与单 播相近
外 ,其它二个处理均略低于单播 ; 三个处理中首
藉茎叶比以 B 处理最高 ,且高于单播 . 从各处理
混播牧草平均茎叶比看 出 , 三个组 合均明显高
于单播碱茅 ,低于单播首楷 ,其中仍以 B 处理最
高 . 达到 l : 0 . 61 的水平 。 因此 . 混播组合的合
理与否 ,直接影啊牧草的品质 , 由于碱茅整体叶
量少 , 而首藉叶量 丰富 ,如果比例不当 , 就会影
响茎叶比的提高 。 A 处理加大了碱茅混播比例 ,
茎叶比明显降低 , 但如 C 处理盲 目加大首楷播
量 ,而过分减少碱茅 比例 ,结果造成首楷密植 ,
反而影响了茎叶比的提高 。
4 结论
4
.
1 高寒牧区碱茅 + 甘农 1 号杂花首楷混播
人工草地在抗寒性和越冬性方面表现较为理
水目
.4 2 通过产草量和各项经济性能的分析 ,认为
碱茅 + 首信混播以 7 : 3 为最佳 比率 ,干草产量
可达 92 72 k g / h m Z 。 在此混播组合下 ,两种牧草
之间竞争小 ,个体和群体协调发展 ,提高了空间
光能和土壤的肥料利用率 ,从而使草层中 、 下层
(下转 3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