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稻瘟病菌与马唐瘟菌的鉴别和两者对稻瘟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全 文 :科 技 通 报 第 1 卷第 1 期1 8 95年 1 月
稻瘟病菌与马唐瘟菌的鉴别和
两者对稻瘟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朱灿星 徐鸿润
〔浙 江 农 业 大 学 )
稻瘟病广布于世界七十多个产稻国家 , 是当前水稻的主要病害 , 尤以穗颈瘟对水稻产量
影响最大 。
关于稻瘟病的病原菌问题 , 过去只停留在稻瘟菌 ( P yr ic lu ar ia or v g a e ) 生理小种的研
究上 ,现在认为除稻瘟菌外 , 还应包括马唐瘟菌 ( P . gr i s e a ) 。但稻瘟菌与马唐瘟之间的关系 ,
国内外不同学者间存在着分岐 ,如高坂淖尔等认为 , 稻瘟病菌在自然情况下 , 只为害水稻 , 铃
木等则认为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为害血马唐 , 而 sP r ag ue 报道马唐瘟菌在自然情况下 , 都不寄
生水稻 ; 川上和 Y o hn so n 等从血马唐上分离到的 P yr i o u aL r ia s P P 对水稻有致病性 , 而译 田
和 P ar va d a 等认为无致病性 。浙江省台州地区农科所曾放 1 9 8 1年 5 月 6 日至 10 月 20 日期间 , 根
据空中抱子捕捉量和 田间稻瘟病与杂草马唐瘟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 认为早 、 晚稻发病期间空
中抱子悬浮量主要来自马唐瘟 , 而来自稻瘟病病斑的可能性小 。 该所又在 15 个水稻品种与马塘
杂草将马塘瘟菌和稻瘟菌进行人工交互接种 , 证明均可引致叶瘟 ,其致病力马唐瘟菌较稻瘟菌
弱 。 国内外对稻瘟病发生的现行预测中 , 多采用监测空中抱子法 , 台州地区监测空中抱子动
态预测晚稻穗颈瘟病的发生效果良好 , 但马唐瘟菌对水稻的致病性如何 ,尤其是对穗颈的致病
力如何却不清楚 。 他们无法解释在空中泡子悬浮量很多情况下 ,地面稻瘟病为什么发生较轻也
无好的方法区分稻瘟菌和马唐瘟菌 。 我们在上述问题方面做了些试验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马唐瘟菌 p y r i e u l a r i a g r i s e a与稻瘟菌 p . o r y z a e形态 区另11为 : p 。 g r i s e a的抱子梗上 有突
起的小梗 , P 。 or yz a ”则无 ; P . gr i s “ a 的抱子壁较厚 , 分生袍子瘦长 , 间或有呈蝎尾状弯曲 ,
P
.
or y az e 的分生抱子壁薄 , 略粗短 , 梨形或梭形 ; P . gr i s ae 分生袍子着生方式呈 聚 散 花 序
状 , 而 P . Or y z ae 则似麦穗状 。
马唐瘟菌 ( P . gr i s ae ) 能引致水稻发病 , 也存在致病性的差异 , 各地菌株多数 不 能 侵染
稻叶 , 少数能诱发叶瘟 , 但都能诱发穗颈瘟 。 在自然情况下 , 叶瘟病斑 上未见 P . gr i s ae 菌 ,
但在穗颈瘟病斑上有 P . gr i s “ a 菌 , 在马唐瘟的病斑 上 , 也 未见 P . or y az e 菌 。 两 菌 引致穗颈
瘟的症状是一样的 。 由于 P 、 gr i s ae 的致病性有差异 , 尤其对侵染水稻叶片能力较强 , 就会直
接影响根据空中抱子捕捉量预测叶瘟发生程度的正确性 ; P . gr i s ea 虽能侵染 水稻穗颈 , 但致
病性明显地较 P . or yz ae 为低 。
区别 P . or y z ae 与 P . gr i s “ a 抱子 , 在应用空中袍子捕捉量来监测稻瘟病的发生上 , 是有实
际意义的 。 区分两菌抱子可用盐酸 ( 80 %以上浓度 ) 处理后 , 再用 1 %亮绿 (下转第 20 页 )
DOI : 10. 13774 /j . cnki . kj tb. 1985. 01. 007
李曙杆 :影响大白菜叶球形成的 因素 1卷
后 , 不会再逆转成为球叶 。 而且不同剪叶
处理植株 , 到收获时所保留的外叶数目 ,
差异不大 。 由于在生长点中的叶原基的总
数 , 很少受剪除外叶的影响 , 因此 , 剪除
外叶 , 会降低球叶的数目 , 因而会减少叶
球的产量 。 因此 , 保护外叶是获得高产的
重要因素 。 大自菜的外叶 , 一方面是光合
作用的器官 , 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叶球起到
遮光作用 , 有利于叶球的形成与产量的增力日。
叶球形成 与花芽分化之间 , 没有一定
的顺序的关系 。 在结球开始以前 , 或开始
结球以后 , 都有花芽分化的可能 。 而不是
一定要先芽分化 , 然后形成叶球 。
经生物化学分析表明 , 大白菜的叶球
的外部与内部的叶片 , 其过氧化的酶 , 碳
水化合物及电导度都不相同 。 外叶中肋组
织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比球叶的低 , 但
外 叶中肋的电导度亦比球叶的 大 , 外 叶
的叶身的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 物 酶 的 活
性 , 也是外叶的较高 , 球叶的较低 。 .宝些
结果可 以作为大白菜高产 优质的选育与栽
培提供理论依据 。
全文载于德国 咤园艺科学 》
G a : t e n b a u w i s s e n s e n a f t 4 9 ( 3 )
: 1 12一 11 6 1 98 4
御邢。七梁{一吕。4 了澎麟氛
:迢馨巍
二U 不U J g 4 U
::
ha
ha
-
图 2 、 大白菜 ( 品种 : 城阳青 ) ( U p e k sn e n s主5 R u p S y n
B
.
C
a m p e t r呈5 S S p p e交i n e n s i s 0 15、 o n 〕的剪叶处理对叶球结构
的影响 , H , 为采收时的胜球 ; H . fJ , 球 叶 ; R e m , 剪 除 叶
位 ; T , 剪叶处理时的叶球 ; W , ir , 外叶 。
( 上接第货页 )
或 0 . 1 % 棉兰溶 液 ( 酒精溶剂 ) 染色 , 可以 作为 P . gr i s e 。和 P . or y az e 两菌的快速 鉴别方法 ,
P
.
or yz
a e的抱 子对盐酸反应敏感 , 易产生质壁分离现象 , 再行染色 , 可以明显地 增 加 质壁
分离的显示度 ; 而 P . gr i s e a 对盐酸反应不敏感 , 不产生或极少产生质壁分离现象 。
从水稻感病的穗颈上获得分离物 , 鉴定出来的生理小种 , 其中 混 有 P 。 gr i s ea 菌 , 这增
加了对稻瘟病菌生理分化分析的复杂性 。 因此应认识到引致穗颈瘟的病原菌 , 除了 P . or y az 。
C o v a r a外 . 还应包括 P 。 g r i s e a ( C k e ) S a e e 、 在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