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6 卷 1 期
19 9 4年 6 月 中国动物曾养学报AC T A Z0 0 NU T R I ME NT A S I NI C A
V o l
.
6
,
N
o
.
1
,
6 一 9
J
u n
.
19 94
五种低山平坝竹饲喂大熊猫的消化试验 * 璐
胡元玉 周洪群 李 红
(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成都 , 6 10 0 66)
何光听 宋云芳 江 华 陈红卫 费立松 张志和
(成都市动物园 ,成都 , 61 0 “ )
摘要 本试验选用 3 只成年健康大熊猫 , 采用 “ 色素标记全收粪法 ” 测定了大观音竹 、 白
夹竹 、 琴丝竹类、 小观音竹 、 苦竹等 5 种低山平坝竹的干物质 ( DM )消化率 J测定结果依
次为 3 0 . 5% 、 2 5 . 4 % 、 16 . 5 % 、 n . 2 %和 10 . 8% 。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 竹子 D M 消化率与
竹茎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苦竹适 口性较好 , 其采食璧为另外 4 种竹的 1 . 5一 2 . 4 倍。
关镇词 大熊猫 竹 消化率
大熊猫系濒危珍稀动物 , 拯救大熊猫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当今 , 保护大熊猫除采
取就地保护措施外 , 异地保护也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 。 竹子是大熊猫赖以生存的重要食
物 。 胡锦盗等 ( 199 0) 对大熊猫产区的竹子种类 、 分布 、 可食性作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 , 为就地保
护大熊猫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目前大熊猫的人工圈养多在低山平坝区 , 只能就地采竹饲
喂 , 无法提供大熊猫喜食的各种高山 、 亚高山及中山出产的竹类 。对低山平坝竹的研究 , 日本上
野动物园中里毫二等就孟宗竹进行了消化试验 。 在国内 , 邹兴淮在大熊猫常规饲料消化试验
中 , 对福州市郊盛产的石竹和其它精料一起进行了成分分析及消化试验 。 在成都地区 , 分布较
多的有 5 种竹子 , 但对这些竹子的适口性 、营养成分 、 可消化性等均缺乏分析与研究。为了给合
理利用低山平坝竹饲喂大熊猫提供科学依据 , 为制定科学饲养方案提供基本参数 , 作者测定了
大熊猫对低山平坝区 5 种竹子的干物质消化率及适口性 。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试验动物选用成都市动物园饲养的 3 只成年大熊猫 , 年龄分别为 7 , 12 , 14 岁。 单圈饲养 ,
自由饮水。
试验竹子 : 白夹竹 (外叫枷a ch ys n 心“ 纽 r 必 M u ) , 采自彭县 ; 小观音竹 (风尾竹 ) (& m bu as
m “ lt iP阮 . 、 r . an ne [ R二b] K en g f) . 采自成都大熊猫萦育研究基地 ;大观音竹(凤凰竹 )( & , bu as
m u l t i P公 [ ol u r ] R se cus h e ) 、 琴丝竹 ( S n oca 勿 , u s a关if n i s Va r . S h r i a t u s hC i a ) 和苦竹
* 黄祥明 、 尹林 、张福祥 、钟顺隆参加部分试验工作 ,特此致谢 。
收稿 B期 : 1 9 93 一 1 0 一 3 0
第 1期 胡元玉等 : 五种低山平坝竹饲喂大熊猫的消化试验
(尸 ze i以o z a s z u : a , a ; u : ( K e n g ) K e n g f ) ,采自成都市动物园 。
必 1 . 2 试验方法
色素标记全收粪消化率测定法 。
本方案以全收粪法为基础 , 根据大熊猫的 “ 整吃整排 ” 的采食习性及消化特点作了特殊的
方法设计 。 经观察 , 大熊猫间隔饲喂竹子和精料 (蒸熟的混合料窝头 ) , 其排泄物不发生混合 , 可
明显分开 , 仅在两种排泄物首尾相接处有极少量交混 。 因此 , 只需将被测饲料或被测饲料前面
的进食料着色标记 , 即可测定某一饲料的消化率。 这种方法既不改变大熊猫进食习惯 `又快速 ,
简便 , 准确。
试验第一 日晨 8 : 30 时喂加有 0 . 2 % p一胡萝 卜素着色的混合料玉米面窝头 , 按习惯量喂 ,
不计量 。 10 : 0 0 时开始喂计量试验竹 , 边吃边加 , 直至第二 日晨 8 : 3 0 时 , 又按习惯喂未着色混
合料窝头 , 以便与第一 日喂的着色料区别 。 第二 日晨喂精料前 , 收集圈内未吃的剩余竹子 , 按
叶 、枝 、茎分别称重 , 测定干物质含量 。
被测竹子试验前一次备好 。 以整株为单位 , 分成若干小捆 , 每捆标明重量 , 淋水保存 , 以防
蔫萎 。 在制备竹子样品的同时测定供试竹子的叶 、 枝 、 茎 比例及干物质含量 。
喂试验竹子后 , 即注意观察排泄物 。 当着色精料排尽 , 出现竹子排泄物时开始收集 , 直至未
着色精料排泄物出现为止 。 将收集的排泄物称重 , 测干物质含量 。 同时制样供化学成分分析 。
着色精料排泄物与竹子排泄物的少量交混部分 , 置于塑料细网筛中 , 用水冲去精料排泄
物 , 收集筛上竹子排泄物 ;测干物质含量 , 作为食入竹子的排泄物计量 , 但不参加供化学分析样
品 , 以免引入误差 。
消化率按常规公式计算 :
干物质消化率 ( % ) = 食入量 ( g ) X 10 0 %
· 食入量 ( g ) = 投喂量 ( g ) 一剩余量 ( g )
2 结果与讨论
2
.
1 试验用竹子叶 、 枝 、 茎比及干物质含工
供试验竹子的叶子占 15 . 4 % 一 27 . 7 % , 平均 2 . 5 % ;枝占 17 . 5% 一 31 . 5 % , 平均 23 . 3 % ;
嘴 . 茎占 40 . 8 % 一 6 4 . 3 % , 平均 54 . 2 % ;新鲜整株水分含量在 39 . 3 % 一 49 . 4 %之间 , 平均 4 . 6 % 。
在 5种供试验用的竹子中 , 白夹竹的叶、 枝比例最高 , 分别比平均数高 23 . 1 %和 35 . 2% , 小观
音的竹茎比例最高 , 比平均数高 18 . 6 % , (见表 1 ) 。
2
.
2 消化率
表 2测定结果表明 , 大观音竹与白夹竹干物质消化率最高 , 琴丝竹居中 , 小观音竹及苦竹
较低 。 其消化率随竹子干物质食入量增加呈递降趋势 。 据试验观察 , 精料与竹子通过大熊猫消
戈 化道时间 , 各熊猫个体具有各自的规律 , 自身虽然相对稳定 , 但熊猫个体之间的差异悬殊 , 快的
6 一 7 小时 , 慢的 14 一 16 小时 。 精料的排出时间比竹子快 1 一 2 小时 。 由于排出时间相对稳定 ,
所以食入竹越多 , 竹子在消化道中停留的时间越短 , 被消化的程度就越低 。
中国动物营养学报 第 6卷
农 1 试验用竹叶 、枝 、 茎比例及新鲜竹整株水分含t (% )农
2 试验竹干物质消化率计算
试验竹
大观音竹
白夹竹 .
琴丝竹
小观音竹
苦 竹
项目 大观音竹
65s’
98 7 .跳以1 6 .
2 4
.
1 2 7
.
7
2 7
、
73 1
.
5
2 4
.
51 9
.
5
1 5
.
4 2 0
.
3
20
.
9 1 7
.
3
4 8
.
2 4 1
.
2
4 0
.
8 64
.
6
5 6
.
0 39
.
3
64
.
3 4 9
.
4
1 6
.
8 4 8
.
4
供试熊猫只数
投喂t
剩余t
食入 t
排粪t
消化t
干物质消化率
3
1 9 68
.
3
12 9 8
.
9
9 6 6
.
4
4 65
.
1
2 0 4
.
3
3 0
.
5’
白夹竹
3
1 2 1 9
.
9
733
.
6
4 8 6
.
3
3 2 6
.
7
1 2 3
.
6
2 5
.
4’
琴丝竹
3
23 33
.
9
14 54
.
3
小观音竹
3
1 61 7
.
3
69 2
.
9
92镶 .4
820
.
7
10 3
.
7
1 1
.
2
(9
.
% )
苦竹
3
2 62 4
.
7
1 2 6 6
.
1
1 3 8 5
.
6
1 2 1 2
.
1
1 4 6
.
5
10
.
s
c
*彭县采回 、 淋水保存 , 故水分较高 , 不
代表真实含水率 , 未参加平均数计算。
注 : 1 . 表内数据为干物质墓础平均数
2
. 肩注有相同字母者差异不显著 ( P > 0 . 05) , 不同宇母差异极
显著 ( P < 0 . 01 ) 。
2
.
3 竹茎比三与竹子干物质消化率的关系
竹茎与竹子干物质消化率占整株的比例呈显著负相关 (见表 3 及其回归方程 ) 。 其回归方
程为 :
y = 6 1
.
9 0 一 0
.
7 9 x r = 0
.
8 8
, ·
P ( 0
.
0 5
式中 y 一干物质消化率 ;x 一茎 / 整株 x 1 0 a0
由回归方程估计表明 , 茎占整株的比例每增加 1% , 则干物质消化率降低约 0 . 79 % 。为此 ,
通常可应用上述公式 , 根据竹茎比例 , 间接估算竹子饲喂大熊猫的干物质消化率 。
2
.
4 食人 t
据 3 只大熊猫 24 小时的采食量观测结果 , 5 种鲜竹食入量在 1 . 1至 2 . 7 kg 之间。 大熊猫
最喜食苦竹 , 食入量为小观音竹 、 琴丝竹的 1 . 5倍 , 白夹竹的 1 . 9 倍 , 大观音竹的 2 . 4 倍 , (见表
4)
。 但 5种竹的食入量均远远低于野外观测值 ( 1k5 g ) 。 这与人工补饲营养充足的精料不无关
一 性系 。
表 3 竹茎含 t 与干物质消化率对应丧 ( % )
竹 子 名 称 大观音竹 白夹竹 琴丝竹 小观音竹 苦竹
茎 含 t 4 8 . 2 4 0 . 8 56 . 0 6 4 . 3 6 1 . 8
千物质消化率 3 0 . 5 25 . 4 16 . 5 1 1 . 2 1 0 . 8
表 4 大熊猫 24 小时鲜竹平均 t 人 t
子 大观音竹 白夹竹 琴丝竹 小观音竹
( g )
苦竹
食入 t 1 1 4 2 . 5 1 4 2 7 . 9 1 7 88 . 7 1 8 4 . 4 2 7 0 5 . 5
大熊猫采食竹子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觅食特性 , 异地保护大熊猫仍应尽量保留这一特
性 。 在人工舍饲 , 运动场地小 , 可补充精料的情况下 , 让大熊猫采食竹子显得尤为重要 。 故低山
平坝区大熊猫适宜竹种的选择 , 应以竹子的适 口性 、采食量及消化率作为综合条件 。 作者认为 ,
在供试验的 5 种竹子中 , 苦竹不失为主选竹种。
3 结语
( 1) 大熊猫对大观音竹 、 白夹竹 、 琴丝竹 、 小观音竹及苦竹的干物质消化率 , 其结果依次为 长
3 0
.
5 %
、
2 5
.
4 %
、
1 6
.
5 %
、
1 1
.
2 % 和 1 0 . 8 % 。
( 2) 大熊猫对竹子的干物质消化率与竹茎占整株的比例呈显著负相关 , 以后者为变量即可
第 1期 胡元玉等 : 五种低山平坝竹饲喂大熊猫的消化试验 9
应用回归方程间接估算出该竹种的干物质消化率 。
户 3( )苦竹适 口性较好 , 大熊猫喜食 , 采食量为其他 4 种竹子的 L 5 .- .2 4 倍 ,从适 口性 、 采食
量及消化率综合因素评定 , 作者认为它可作为低山平坝区大熊猫的适宜主选竹种 。
参考文献
1
2
3
4
胡锦走等 . 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 . 成都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90
冯文和等 . 大熊猫繁殖与疾病研究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9 1
杨诗兴 . 饲料曹养价值评定方法 . 兰州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19 82
中里奄二等 . 夕夕才 7 夕 卜, 资夕 夕刃消化试验 . 动物水产志 . 19 8 7, ( 29 ) : 3 . 60 一 65
准
D I G E S T I O N T R I A L O F F I V E K I N D S
O F B A M B 0 0 S O N G I A N T P A N D A S
H u Y u a 一 y u e t a l
( S i
e h u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n im a l a n d V e t e r i n a r y S e ie n e e :
,
C h e n g d u )
夕
A B S T R A C T
留
A l l f e a e a l e o ll e e t i o n m e t h o d w i t h P ig m e n t m a r k i n g w a s u s e d t o d e t e r m i n e t l l e D M d ig
s t i b i l
-
i t i e s o f f i v e k i n d s o f b a m b o o s
,
i n e lu d i n g F e n g H u a n g b a m b o o ( B
a o b
u s a n , u i r i P l e x [ L
o u r
]
R
s e o s e h e )
,
B a i j ia b a m b o ( p h
.
n id u l a r i a M u )
,
Q i
n s i b a m b o o ( 5 1摊 o c a l a m “ 5 a if
n i s Va
r
.
s h r i a t u s
hC i
a
)
.
F
e n g W
e i b a m bo ( aB m b
u sa m “ l r i P le x . Va
r
.
n a n e
[ R
o x 时 K e n g f ) a n d K . , b a m b ,
( P l
e id o l a s l u。 a m a r“ ) f o r a d u l t G i a n t P a n d a s . T h e r e o u l t` w e r e t l、 a t d i g e s t i b il i t i e : o f 5 k i n d s o f b a m -
b o
, w e r e 30
,
5 %
、
2 5
.
4 %
、
1 6
,
5 %
、
11
.
2 %
a n
d 10
,
8 %
,
re
. p e e t i v e ly :
a n d t h e n e g a t iv e e o r r e l a t io n
(
r = 一 0
.
8 8 ) b e t w e
e n t h
e
D M D a
n
d t h e
s t e m w e ig h t o f b a m bo
s w a s s ig n i f ie
a n t
.
T h
e a p p e t i t e o f
t h e g ia n t p a
n d a s f o r K u 七a m b o Q w a s t h e b e s t a n d i t s in t a卜e o f t h e a n im a l s w a s b y 1 . 5 t o Z · 4
t im e s h i吐h e r t h a n o t h e r s .
K e y 贾。川s : G ia n t P a n d a , D i g e s t i b i li t y , B a m 卜0 0 5
势